一個彈指、兩個彈指、三個彈指……到了五個彈指,頂閣裏還是一片安靜。張小敬沒聽到意料中的爆炸聲,反而覺得臉龐有些灼熱,他睜開獨眼,看到一團熱烈的大火在轉機旁飛舞。
這一枚猛火雷,是臭彈。
張小敬很快就找到了原因所在。這根麒麟臂的尾部在剛才的爭鬥中被撞開了一條縫,有黑色黏稠的猛火油流瀉而出,灑在地板上。
猛火雷的製造要訣,就是內部須壓緊壓實,把油勁牢牢地蓄在一處,才能使其成功起爆。若是密封有破損,泄了勁力,便隻會變成普通燃燒,徒有猛火之威而失雷霆之瞬擊。早些時候,突厥狼衛們攜帶的桶裝猛火雷裏,正是因為密封欠佳,導致數枚猛火雷變成臭彈。
顯然,張小敬運氣不夠好,這一根麒麟臂尾部破損,勁力外泄,讓它變成了一枚普通燃燒的猛火雷。燃燒起來固然兇猛,可對於金屬質地的轉機毫無影響。
它在熊熊烈火中依然冷漠地轉動著,驅使著天樞旋轉。張小敬無奈地閉上眼睛,他已經盡力了,這莫非就是天意嗎?
躲到樓下的那群士兵,看到沒有爆炸,又準備再次衝上來。這時外麵的巨大聲浪撲麵而來,廣場上舉起了無數雙手,無數個人聲匯成了一句話:“拔燈!拔燈!拔燈!”
作為拔燈之禮最高潮的一個環節,拔燈紅籌站在勤政務本樓上,天子會向他或她賜予一根今年宮苑內最早發芽的柳木枝,有樂班奏起《清平樂》。拔燈紅籌手持柳枝,將其點燃,再拋向燈樓,以引燃燭火——不是真的引燃,隻是作為一個儀式存在,這邊拋出,那邊燈樓的人會同時舉燭,取意春發在即。
“拔燈”的唿喊傳來之時,張小敬明白,這座太上玄元燈樓,即將進入它最後的使命。魚腸將點燃燈樓火頭,讓闕勒霍多吞噬掉所有人。
但不是現在!
為了確保最大效果,魚腸的操作會分為兩步。第一步,他會啟動正常的機關,讓二十四個燈屋依次亮起,把天子、群臣和諸國使節都吸引到勤政務本樓的邊緣;當全部燈屋都點燃之後,魚腸會點燃預先埋設的二十四枚猛火雷,讓它們一起爆發,然後催炸天樞中暗藏的闕勒霍多。
也就是說,隻要二十四個燈屋還未完全亮起,尚還有一線生機。
張小敬的眼神射出危險的光芒,他從門板下掙紮著爬起來。士兵們已經戰戰兢兢地第二次衝上來,張小敬二話不說,雙手護住麵孔,冒著大火再次衝進頂閣。
追兵們很驚訝,那裏明明是死路一條,又燃燒著大火,這人難道是自尋死路?元載卻不敢小覷這死囚犯,他催促著手下盡快衝過去,看個究竟。
幾名士兵衝到頂閣前,看到大火依舊燃燒,轉機依舊旋轉無礙,可人卻沒了。元載一聽,親自跑過來,抬頭一看,卻看到天花板上破了一個大大的洞。
剛才張小敬襲擊魚腸時已發現,這個天花板非常薄,隻是做做樣子而已,他的弩箭,隨便就射穿了四個洞。他再一次進入頂閣後,用撿來的一把旅賁軍製式障刀,猛劈四個射洞之間的脆弱區域,很快劈出一個大洞,然後踩著滾燙的轉機爬上去,進入太上玄元燈樓的內部。
一個聲音從洞內傳來:“燈樓即將為猛火雷所炸,速發警報!”然後傳來一連串逐漸遠去的腳步聲。
士兵們抬腿要去追,卻被元載給攔住了。
“如果那家夥說得不錯,現在燈樓裏頭全是猛火雷,太危險了。”元載眯起眼睛,看著上方黑漆漆的燈樓內部。他的預感越發強烈,斷然不能繼續前進了。“咱們得盡快對外頭發出警報。”
“您剛才不是說,不要相信他的話嗎?”一個傻乎乎的大頭兵提出質疑。
元載瞪了他一眼,卻沒有過多解釋。事實上,連元載自己都莫名其妙,不知該如何對待張小敬。如果燈樓裏都是猛火雷,他不應該立刻逃走嗎?現在他連追兵都不顧,強行往裏鑽,難不成還想阻止?他到底是哪邊的?
“我們追捕的,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傻乎乎的大頭兵也仰望著臉,一臉糊塗。
這次元載沒有嗬斥他:“我不知道。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是個瘋子。”
拔燈紅籌拋出燃燭的一瞬間,興慶宮前的廣場一下子變得鴉雀無聲。仿佛有一位無形的武士奮起陌刀,一刀將所有的喧囂斬斷。無論是看熱鬧的百姓、拔燈車上的藝人還是站在露台邊緣的官員、宗室以及諸國使節,都不約而同地閉上了嘴,等待著一個盛世奇景的誕生。
勤政務本樓距離太上玄元燈樓很近,那燃燭在半空畫過一個優雅的弧線,輕輕落在了燈樓預先準備好的燭龍仰首托槽裏。
太上玄元燈樓巋然不動,依然冷漠地站在黑暗中,似乎對這燃燭的叩門熟視無睹。人群裏掀起了小小的漣漪,樓上的官員們,也紛紛交頭接耳。他們紛紛擔心,會不會中間出了什麽差錯。
沒過多久,一聲宛若巨獸低吼的吱呀聲從燈樓內部響起,打消了每一個人的疑惑。他們齊齊仰起脖頸,注意到那誇父般的巨大旋臂開始運作,推動著燈樓外圍的二十四個燈屋緩緩旋轉,此升彼降,輪轉不休。
最先轉到太上玄元燈樓上端的,是“仁德”燈屋。它起初隻是亮起了一點點光亮,幽幽如豆,勉強看到屋內似有人影在動。它晃晃悠悠地越過燈樓天頂,從一處狻猊樣式的撥片下方掠過。隨著燈屋向前移動,固定架上的撥片撥開了位於屋頂的一管斜油斛口。
斛口一開,裏麵的燈油便流瀉而出,沿溝槽流遍整個燈屋周身,最後流到了那如豆燭光處。幾乎是一瞬間,整個溝槽的燈油化為一條火線,點燃了溝槽旁邊的幾十根白身大龍燭。
整座燈屋霎時變得極為明亮,如同一顆璀璨星辰在夜幕綻放,居高臨下睥睨著塵世。它的光芒與夜幕的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圍觀者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屋內有一男子負手而立,不住點頭;諸多燕雀鴻鵠在四周飛翔,一張大網立起三麵,隻有一麵垂地。
這是商湯“網開一麵”的典故,以示仁德。那尊男子燈俑,即是湯;他身邊的那些鳥雀做得十分精致,是用真鳥羽粘貼而成,而且每一隻鳥的雙翅,都在上下翻飛,就像真的從羅網衝出來似的。
圍觀者們張口結舌,被眼前的畫麵所震驚。他們何曾見過這等景象。那些高高在上的燈俑能夠自行動作,栩栩如生。伴隨著外圍燈屋的逐漸下降,四角彩繒飄飄,流光溢彩。老百姓們如癡如醉,有人甚至跪拜在地,如同膜拜神仙下凡一般。
在接下來的半個時辰裏,還有二十三個同樣的奇景會依次點燃。每一個人都壓抑住了心頭的興奮,屏息凝氣等著接下來要發生的事。
此時在燈樓內部的張小敬,可沒有外麵的人那麽興奮。他憑著剛才的記憶,朝著天樞層摸去,魚腸應該就是在那裏控製機關。方向倒不會擔心找錯,因為那一根貫穿整個燈樓的天樞柱子絕對不會偏移,非常醒目。
但是燈樓開始運轉之後,讓內部的情況變得更加複雜。那些旋柱、懸橋和無處不在的木柱吊臂,構成了錯綜複雜的迷宮,而且這迷宮還在時時運轉、變化。張小敬努力睜圓獨眼,在各處平台之間跳躍。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隨著一個又一個燈屋的亮起,燈樓內部的光線更加明亮,不必在黑暗中摸黑前進了。
張小敬一路向上攀爬,可很快發現自己的身體狀況很不樂觀,跑上幾步,不得不停下來喘息一陣。今天從上午離開死牢開始,他就沒停歇過,先後數次受傷,也隻是在慈悲寺裏稍微休息了片刻。就是鐵打的漢子,恐怕也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張小敬很擔心這樣沒辦法與魚腸對抗。那家夥是最危險的殺手,在這種複雜環境下更是如魚得水,自己的勝算其實很小——必須要調整策略才行。
他仰起頭來,向上看去。此時已經有四間燈屋被點亮,而天樞層還在幾十尺高的上空。張小敬思忖片刻,仰頭大吼道:“魚腸,我們來做個了斷!”
聲音在燈樓裏迴蕩,久久不散,可是卻沒得到任何迴應。張小敬本來想用自己為誘餌,把魚腸誘下來,可顯然對方沒理睬他。
張小敬隻得咬緊牙關,定了定神,朝上方躍去。不料這時燈樓發生了變動,懸板一錯,讓他突然腳下一空,差點跌下去。虧得張小敬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一條垂吊下來的粗麻繩子,整個人幾乎吊在半空。
他把障刀咬在嘴裏,騰出另外一條手來,左右交替攀爬,勉強爬升一點之後,身子再一點點擺動,在半空蕩到最近的一處凹處。張小敬剛一踏上去,那繩子便不堪重負,拽著上麵的幾片搭板,劈裏啪啦地跌落到燈樓底部去。
這一下子,向上去的通路,便被扯斷了,生生把張小敬困在了這一塊狹窄的凹處,進退兩難。
張小敬落腳的這個地方,是燈樓向外凸出的一處鶻喙,這是工匠用來校正旋臂用的觀察孔。從這裏向外一探頭,恰好可以看到旋臂在眼前掠過,臂心是否偏斜,一望可知。起名“鶻喙”,一是這裏落腳處極窄,有如鶻嘴;二是鶻鷹眼睛最為銳利,可以看到最小的錯誤。
在旋臂運轉的線路上,每隔一段距離,一定會有一個鶻喙孔,而且所有鶻喙孔的位置都嚴格一致。張小敬想要繼續攀爬,隻有一個辦法,就是從內部攀到燈樓外側的鶻喙孔,抓住緩緩抬升的旋臂,吊到更高處的觀察孔,再次跳入燈樓內部。
這是一條極有風險的路線。燈樓的旋臂都是用粗大的圓竹所製,周身打磨得非常光滑,不太容易抓住。隻要稍有不慎,整個人就會跌到樓下,摔成一攤肉泥。就算僥幸抓住,能否在不斷運動中保持平衡,能否選擇在合適的時機跳出,也都是未知數。
這時候第五間燈屋也已點亮,時間更加緊迫。張小敬別無選擇,隻得把身子勉強向外探去。這裏距離地麵已有四十多尺高,地麵上的人和物品看上去變成了一個個小螞蟻。夜風唿唿地吹著,幾乎讓他睜不開眼睛。
一根旋臂在遠處緩緩地轉過來,張小敬死死盯著它,默默地計算著速度和距離。他心裏一點把握也沒有,可這是目前他唯一能做的選擇。
這個燈樓外側有八根旋臂,每一臂都驅動著三個燈屋。它們的杆子表麵被塗成了黑色。這樣一來,觀燈者遠遠看去,黑臂會被夜幕隱去,恍惚間好似燈屋懸在半空一般。這個細節對張小敬來說,無形中增加了對準的難度。
“聞無忌啊,你若覺得我做得對,就請保佑我吧。”
這一枚猛火雷,是臭彈。
張小敬很快就找到了原因所在。這根麒麟臂的尾部在剛才的爭鬥中被撞開了一條縫,有黑色黏稠的猛火油流瀉而出,灑在地板上。
猛火雷的製造要訣,就是內部須壓緊壓實,把油勁牢牢地蓄在一處,才能使其成功起爆。若是密封有破損,泄了勁力,便隻會變成普通燃燒,徒有猛火之威而失雷霆之瞬擊。早些時候,突厥狼衛們攜帶的桶裝猛火雷裏,正是因為密封欠佳,導致數枚猛火雷變成臭彈。
顯然,張小敬運氣不夠好,這一根麒麟臂尾部破損,勁力外泄,讓它變成了一枚普通燃燒的猛火雷。燃燒起來固然兇猛,可對於金屬質地的轉機毫無影響。
它在熊熊烈火中依然冷漠地轉動著,驅使著天樞旋轉。張小敬無奈地閉上眼睛,他已經盡力了,這莫非就是天意嗎?
躲到樓下的那群士兵,看到沒有爆炸,又準備再次衝上來。這時外麵的巨大聲浪撲麵而來,廣場上舉起了無數雙手,無數個人聲匯成了一句話:“拔燈!拔燈!拔燈!”
作為拔燈之禮最高潮的一個環節,拔燈紅籌站在勤政務本樓上,天子會向他或她賜予一根今年宮苑內最早發芽的柳木枝,有樂班奏起《清平樂》。拔燈紅籌手持柳枝,將其點燃,再拋向燈樓,以引燃燭火——不是真的引燃,隻是作為一個儀式存在,這邊拋出,那邊燈樓的人會同時舉燭,取意春發在即。
“拔燈”的唿喊傳來之時,張小敬明白,這座太上玄元燈樓,即將進入它最後的使命。魚腸將點燃燈樓火頭,讓闕勒霍多吞噬掉所有人。
但不是現在!
為了確保最大效果,魚腸的操作會分為兩步。第一步,他會啟動正常的機關,讓二十四個燈屋依次亮起,把天子、群臣和諸國使節都吸引到勤政務本樓的邊緣;當全部燈屋都點燃之後,魚腸會點燃預先埋設的二十四枚猛火雷,讓它們一起爆發,然後催炸天樞中暗藏的闕勒霍多。
也就是說,隻要二十四個燈屋還未完全亮起,尚還有一線生機。
張小敬的眼神射出危險的光芒,他從門板下掙紮著爬起來。士兵們已經戰戰兢兢地第二次衝上來,張小敬二話不說,雙手護住麵孔,冒著大火再次衝進頂閣。
追兵們很驚訝,那裏明明是死路一條,又燃燒著大火,這人難道是自尋死路?元載卻不敢小覷這死囚犯,他催促著手下盡快衝過去,看個究竟。
幾名士兵衝到頂閣前,看到大火依舊燃燒,轉機依舊旋轉無礙,可人卻沒了。元載一聽,親自跑過來,抬頭一看,卻看到天花板上破了一個大大的洞。
剛才張小敬襲擊魚腸時已發現,這個天花板非常薄,隻是做做樣子而已,他的弩箭,隨便就射穿了四個洞。他再一次進入頂閣後,用撿來的一把旅賁軍製式障刀,猛劈四個射洞之間的脆弱區域,很快劈出一個大洞,然後踩著滾燙的轉機爬上去,進入太上玄元燈樓的內部。
一個聲音從洞內傳來:“燈樓即將為猛火雷所炸,速發警報!”然後傳來一連串逐漸遠去的腳步聲。
士兵們抬腿要去追,卻被元載給攔住了。
“如果那家夥說得不錯,現在燈樓裏頭全是猛火雷,太危險了。”元載眯起眼睛,看著上方黑漆漆的燈樓內部。他的預感越發強烈,斷然不能繼續前進了。“咱們得盡快對外頭發出警報。”
“您剛才不是說,不要相信他的話嗎?”一個傻乎乎的大頭兵提出質疑。
元載瞪了他一眼,卻沒有過多解釋。事實上,連元載自己都莫名其妙,不知該如何對待張小敬。如果燈樓裏都是猛火雷,他不應該立刻逃走嗎?現在他連追兵都不顧,強行往裏鑽,難不成還想阻止?他到底是哪邊的?
“我們追捕的,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傻乎乎的大頭兵也仰望著臉,一臉糊塗。
這次元載沒有嗬斥他:“我不知道。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是個瘋子。”
拔燈紅籌拋出燃燭的一瞬間,興慶宮前的廣場一下子變得鴉雀無聲。仿佛有一位無形的武士奮起陌刀,一刀將所有的喧囂斬斷。無論是看熱鬧的百姓、拔燈車上的藝人還是站在露台邊緣的官員、宗室以及諸國使節,都不約而同地閉上了嘴,等待著一個盛世奇景的誕生。
勤政務本樓距離太上玄元燈樓很近,那燃燭在半空畫過一個優雅的弧線,輕輕落在了燈樓預先準備好的燭龍仰首托槽裏。
太上玄元燈樓巋然不動,依然冷漠地站在黑暗中,似乎對這燃燭的叩門熟視無睹。人群裏掀起了小小的漣漪,樓上的官員們,也紛紛交頭接耳。他們紛紛擔心,會不會中間出了什麽差錯。
沒過多久,一聲宛若巨獸低吼的吱呀聲從燈樓內部響起,打消了每一個人的疑惑。他們齊齊仰起脖頸,注意到那誇父般的巨大旋臂開始運作,推動著燈樓外圍的二十四個燈屋緩緩旋轉,此升彼降,輪轉不休。
最先轉到太上玄元燈樓上端的,是“仁德”燈屋。它起初隻是亮起了一點點光亮,幽幽如豆,勉強看到屋內似有人影在動。它晃晃悠悠地越過燈樓天頂,從一處狻猊樣式的撥片下方掠過。隨著燈屋向前移動,固定架上的撥片撥開了位於屋頂的一管斜油斛口。
斛口一開,裏麵的燈油便流瀉而出,沿溝槽流遍整個燈屋周身,最後流到了那如豆燭光處。幾乎是一瞬間,整個溝槽的燈油化為一條火線,點燃了溝槽旁邊的幾十根白身大龍燭。
整座燈屋霎時變得極為明亮,如同一顆璀璨星辰在夜幕綻放,居高臨下睥睨著塵世。它的光芒與夜幕的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圍觀者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屋內有一男子負手而立,不住點頭;諸多燕雀鴻鵠在四周飛翔,一張大網立起三麵,隻有一麵垂地。
這是商湯“網開一麵”的典故,以示仁德。那尊男子燈俑,即是湯;他身邊的那些鳥雀做得十分精致,是用真鳥羽粘貼而成,而且每一隻鳥的雙翅,都在上下翻飛,就像真的從羅網衝出來似的。
圍觀者們張口結舌,被眼前的畫麵所震驚。他們何曾見過這等景象。那些高高在上的燈俑能夠自行動作,栩栩如生。伴隨著外圍燈屋的逐漸下降,四角彩繒飄飄,流光溢彩。老百姓們如癡如醉,有人甚至跪拜在地,如同膜拜神仙下凡一般。
在接下來的半個時辰裏,還有二十三個同樣的奇景會依次點燃。每一個人都壓抑住了心頭的興奮,屏息凝氣等著接下來要發生的事。
此時在燈樓內部的張小敬,可沒有外麵的人那麽興奮。他憑著剛才的記憶,朝著天樞層摸去,魚腸應該就是在那裏控製機關。方向倒不會擔心找錯,因為那一根貫穿整個燈樓的天樞柱子絕對不會偏移,非常醒目。
但是燈樓開始運轉之後,讓內部的情況變得更加複雜。那些旋柱、懸橋和無處不在的木柱吊臂,構成了錯綜複雜的迷宮,而且這迷宮還在時時運轉、變化。張小敬努力睜圓獨眼,在各處平台之間跳躍。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隨著一個又一個燈屋的亮起,燈樓內部的光線更加明亮,不必在黑暗中摸黑前進了。
張小敬一路向上攀爬,可很快發現自己的身體狀況很不樂觀,跑上幾步,不得不停下來喘息一陣。今天從上午離開死牢開始,他就沒停歇過,先後數次受傷,也隻是在慈悲寺裏稍微休息了片刻。就是鐵打的漢子,恐怕也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張小敬很擔心這樣沒辦法與魚腸對抗。那家夥是最危險的殺手,在這種複雜環境下更是如魚得水,自己的勝算其實很小——必須要調整策略才行。
他仰起頭來,向上看去。此時已經有四間燈屋被點亮,而天樞層還在幾十尺高的上空。張小敬思忖片刻,仰頭大吼道:“魚腸,我們來做個了斷!”
聲音在燈樓裏迴蕩,久久不散,可是卻沒得到任何迴應。張小敬本來想用自己為誘餌,把魚腸誘下來,可顯然對方沒理睬他。
張小敬隻得咬緊牙關,定了定神,朝上方躍去。不料這時燈樓發生了變動,懸板一錯,讓他突然腳下一空,差點跌下去。虧得張小敬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一條垂吊下來的粗麻繩子,整個人幾乎吊在半空。
他把障刀咬在嘴裏,騰出另外一條手來,左右交替攀爬,勉強爬升一點之後,身子再一點點擺動,在半空蕩到最近的一處凹處。張小敬剛一踏上去,那繩子便不堪重負,拽著上麵的幾片搭板,劈裏啪啦地跌落到燈樓底部去。
這一下子,向上去的通路,便被扯斷了,生生把張小敬困在了這一塊狹窄的凹處,進退兩難。
張小敬落腳的這個地方,是燈樓向外凸出的一處鶻喙,這是工匠用來校正旋臂用的觀察孔。從這裏向外一探頭,恰好可以看到旋臂在眼前掠過,臂心是否偏斜,一望可知。起名“鶻喙”,一是這裏落腳處極窄,有如鶻嘴;二是鶻鷹眼睛最為銳利,可以看到最小的錯誤。
在旋臂運轉的線路上,每隔一段距離,一定會有一個鶻喙孔,而且所有鶻喙孔的位置都嚴格一致。張小敬想要繼續攀爬,隻有一個辦法,就是從內部攀到燈樓外側的鶻喙孔,抓住緩緩抬升的旋臂,吊到更高處的觀察孔,再次跳入燈樓內部。
這是一條極有風險的路線。燈樓的旋臂都是用粗大的圓竹所製,周身打磨得非常光滑,不太容易抓住。隻要稍有不慎,整個人就會跌到樓下,摔成一攤肉泥。就算僥幸抓住,能否在不斷運動中保持平衡,能否選擇在合適的時機跳出,也都是未知數。
這時候第五間燈屋也已點亮,時間更加緊迫。張小敬別無選擇,隻得把身子勉強向外探去。這裏距離地麵已有四十多尺高,地麵上的人和物品看上去變成了一個個小螞蟻。夜風唿唿地吹著,幾乎讓他睜不開眼睛。
一根旋臂在遠處緩緩地轉過來,張小敬死死盯著它,默默地計算著速度和距離。他心裏一點把握也沒有,可這是目前他唯一能做的選擇。
這個燈樓外側有八根旋臂,每一臂都驅動著三個燈屋。它們的杆子表麵被塗成了黑色。這樣一來,觀燈者遠遠看去,黑臂會被夜幕隱去,恍惚間好似燈屋懸在半空一般。這個細節對張小敬來說,無形中增加了對準的難度。
“聞無忌啊,你若覺得我做得對,就請保佑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