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器軟硬兼施,對方就是不通融。最後張小敬不耐煩地站出來,用弩箭指著掌監的腦袋,硬是搶走了一條苑獵犬。這簡單粗暴的行事風格,讓崔器隻能苦笑。那個掌監,已經揚言要告他們兩個劫奪宮產,上元節過後,恐怕整個靖安司都會有大麻煩。
可話又說迴來,若眼下的危機不及時解決,恐怕連今天都熬不過去。為了解近渴,哪怕是鴆酒也得捏著鼻子喝下去。
這條獵犬被迅速帶到了啟夏門前,這是判明突厥人最後經過的地點。張小敬讓它嗅了嗅聞染留下來的香氣,口中唿哨,獵犬把鼻頭貼在地上聳了幾聳,雙耳陡然一立,轉身朝著西方狂奔而去。
張小敬牽著引繩,緊隨其後,崔器、姚汝能和一幹旅賁軍士兵也紛紛跟了過去,在街上構成了一道奇妙的隊列。行人紛紛駐足,以為又是哪個酒肆搞出來的上元噱頭。
獵犬放足猛跑,每過一個路口,都會停下來聞一聞,辨別方向。隨著時間推移,獵犬猶豫的次數開始增多。時至下午,觀燈的人越聚越多,味道也越來越雜。坊牆內的烤肉、路麵上的馬糞、摩肩接踵的人群、駱駝的腥臭體味、酒肆裏飄出的酒香,都對獵犬造成了極大的幹擾。
每次獵犬一猶豫,張小敬都會掏出一個香囊,這是特意從聞記香鋪裏取來的,可以強化它對香味的敏感。可很快這一招也快失靈了,聞染殘留的氣息,已經淡薄到連獵犬也難以分辨。那一根若有若無的絲線,正在悄然斷開。
張小敬努力驅趕著獵犬,希望能趕在最後一絲香氣消失前,盡可能再追近一步。這隻獵犬勉強又跑起一段路,終於在一處十字路口停住了。它昂起頭來嗅了嗅,發出一陣嗚嗚的聲音,然後煩躁地原地轉圈,用前爪刨著地上的土,卻怎麽也不肯再向前了。
張小敬歎了口氣,知道它已經到極限了。
此時崔器和姚汝能也紛紛趕過來。看到獵犬這副模樣,心中俱是一涼。崔器怒氣衝衝地狠踹了狗一腳,踢得它發出嗷嗚一聲慘叫。崔器還要踢,被張小敬給攔住了。
“別攔我,這憊懶畜生不打一頓,總是偷懶!”崔器氣急敗壞地喝道。張小敬卻蹲下身子,伸手摟住獵犬脖子,盡力安撫:“狗性最誠,既不會偷懶耍滑,也不會謊言邀功。它已做得很好,何必苛責呢?”他摸了摸獵犬的腦袋,口氣裏居然帶著點憐惜。
“有吃的嗎?”張小敬問姚汝能,姚汝能連忙從腰帶裏翻出一片豬肉脯。張小敬撕成一條條,喂給獵犬吃下去。
姚汝能在一旁看著,心中納罕。這個人對待狗的態度,就像是一個推心置腹的好朋友,和其他人來往時,卻帶有強烈的疏離感。看來在他心目中,人類遠遠不如狗值得信賴。
本來李泌交給姚汝能的任務,隻是監視張小敬有無叛逃之舉,可觀察到現在,姚汝能對這個人本身產生了好奇——他到底經曆過什麽?是什麽鑄就了他這樣的風格?
崔器對這些沒興趣,他隻關心一件事:“張都尉,接下來怎麽辦?”張小敬沒有迴答,而是環顧四周,先分辨身處的位置。
剛才獵犬從啟夏門一路向西,橫穿朱雀禦道,把他們帶入西城長安縣的轄區,最終停留在了光行安樂。
長安諸坊呈棋盤排列,每一個十字街口,四角各連接一坊;而每一坊的四角,都會鄰近一個十字街口。長安人習慣以東西對角坊名來代指街口,先東再西,所以每一個街口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名字,不易混淆。這個街口,東北角為光行坊、西南角為安樂坊,便被稱為光行安樂。
這裏位於朱雀門街西一街南端,往南再走一坊就到城牆了。雖然獵犬無法進一步判明方位,但能引導到南城這個大區域,已足以讓張小敬判明突厥人的思路。
長安城的分布是北密南疏,越往北住戶越密集,向南的諸坊往往廣闊而荒僻。人煙冷清,坊內雜草叢生。
崔器眼睛一亮:“我馬上召集人手,把附近的住坊徹底搜一遍!不信抓不住那幾個王八蛋!”
張小敬卻搖搖頭:“這裏隻是香氣中斷之地,卻未必是狼衛藏身之所。突厥人在這一帶的選擇太多。”他伸出手去,在虛空劃了一圈,差不多囊括了整個長安城的西南角,這裏的十五六個坊都相對荒僻,突厥人藏在任何一處都不奇怪。
“現在這個形勢,不能打草驚蛇——”張小敬的語速忽然放緩,崔器聽出了他的意思。李司丞自從知道王忠嗣的女兒被綁架之後,特意傳令指示,像西市丙六貨棧那種強硬的突襲,已不可行。采取任何行動,都要保證王女的安全,慎之又慎。
“若是我阿兄還在就好了……”崔器感歎道,忽覺不妥,連忙又解釋道,“他從小在西邊長大,對整個長安都很熟悉,可不是說張都尉你。”
“所以突厥人才會找他去繪圖吧?”
“嗯。”崔器眼圈微微發紅,捏緊了拳頭。阿兄之死,讓他方寸大亂,失誤頻頻,他比任何人都迫切地想要揪出曹破延來。
張小敬突然眉頭微皺,覺得什麽地方不對,可感覺稍現即逝。他搖搖頭,和崔器同時朝前方望去,此時日頭微微有了傾斜,那延伸至遠方的一道道灰白色坊牆,一眼望不到頭。崔器懊惱地把頭盔往地上一砸,他第一次覺得,長安城簡直大得令人惱火。
那獵犬正在嚼著肉脯,被他這麽一嚇,閃身躲到了張小敬腿後頭去。
姚汝能小心翼翼地建議道:“能不能把附近望樓、街鋪和坊衛的人都召集過來,看看他們是否有注意到什麽異常?”
張小敬和崔器同時歎了口氣,不置可否。城南人少,街政鬆懈,駐防的兵丁數量少且素質低劣,指望他們有什麽發現,隻怕比讓慈恩寺的和尚們開葷還難。
但這件事又不能不做,崔器當即調動了五十名旅賁軍的士兵,兩人一組,不帶武器和甲胄,隻攜煙丸與號角進入附近諸坊探查,看能否找到任何蛛絲馬跡。
至於張小敬,他左手牽著狗,右手撣了撣眼窩裏的灰,看向附近的幾棟望樓。這已經成了他的習慣,有事沒事,都會朝望樓看看,看是否有更新的消息。不過他的心情有些矛盾,自從接手此事以來,從望樓接到的幾乎都是壞消息。
“希望偶爾也有點好事……”張小敬發出一陣感慨,手指摩挲著獵犬濃密的頸毛,低聲說了一句奇怪的話。獵犬對人類的語言完全不懂,隻是汪了一聲作為迴應。它不知道,這句話如果讓其他人類聽去,隻怕會掀起軒然大波。
大寧坊在朱雀大街以東第四條街,西毗皇城延喜門,北與大明宮隻有一坊之隔。所以住在此處的,以官員居多。有趣的是,雖然住戶個個身份高貴,但宅邸卻遠沒有安仁、親仁等坊那麽豪奢,多是七房三進的青脊瓦房——沒辦法,這裏距離大明宮和興慶宮太近了,隻要天子登上城牆俯瞰,就能看到誰家簡樸、誰家奢靡。
今日上元節,天子與民同樂,臣僚也不能落後。於是坊裏也到處張燈結彩,每十戶豎起一個燈輪架子,不過總透著一股拘束味道,花燈規模隻算中平。所以觀燈的人很少,路上也不似外麵那麽擁擠。
封大倫縱馬往自家宅邸走去,不時避讓飛馳而過的大小馬車。在暗處,他是橫行萬年縣的熊火幫老大,在這裏,他卻隻是一個小小的工部從九品主事,主管虞部事宜,該守的禮數一定得守。
虞部主事品級雖小,執掌的卻是整個長安城的修浚繕葺,工匠要遴選,物料要采買,營式要督管,是件肥出油的差事。封大倫雖然出身寒門,眼界卻比尋常人高出許多。他利用自己職務之便,扶植起了熊火幫的勢力,許多事情明裏動不了,就讓他們從暗處動手腳。這一明一暗配合起來,幾乎壟斷了半個萬年縣的工程,獲利極豐。
若不是因為去年那件案子,現在的封大倫隻怕早得升遷,春風得意——不過算了,事情已經過去,讓他不痛快的家夥,差不多都收拾幹淨了。
今天他撞見了聞染,舊怨又微微翻騰上來,她是那案子裏唯一一個未受牢獄之災的人。於是封大倫派了幾個手下,決定對她略施薄懲——懲罰過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所有人知道,任何一個得罪他的人,都要付出代價,哪怕事情早已揭過。
現在,聞染這個小婊子,應該正在痛哭流涕吧?
想到這裏,封大倫眉宇略展,唇邊露出一絲陰森森的快意。他騎到自家門口,正要下馬,忽然旁邊樹後跳出一人來,瞪圓一對凸出的蛤蟆眼,扯住韁繩大喊:“封主事!封主事!”
封主事低頭一看,認出是長安縣衙的死牢節級,神色大異:“怎麽是你?”節級顯然已經等候多時,急聲道:“張閻羅,他,他離開死牢了!”
一言說出,封主事差點掉下馬來。他急忙擺正了身子,臉色陰沉地問道:“怎麽逃出去的?”
節級一臉哭喪:“哪兒是逃的,是讓人給提調走的。”
“提調?”封主事飛快地在腦子裏劃過有權提調犯人的官署,大理寺?刑部?禦史台?
“不,是被靖安司給提走的,印牘齊全,卑職沒法拒絕。”
“靖安司……”封大倫一聽這個名字,覺得略耳熟。他迴憶了一下最近半年的天寶邸報,眼神突然凝成了兩根鋒利的針。
“什麽時候?”
“兩個多時辰前,我在這兒等您半天啦。”
“靖安司提調他去做什麽?”
節級搖搖頭:“公文上隻說應司務所需。但他一出獄,就把枷鎖給卸了,走的時候也沒用檻車,和靖安司的使者一人一馬,並轡而行。”
封大倫忽然雙手一抖,把馬頭掉轉過來,揚鞭欲走。節級急忙閃在一旁喊道:“您……這是去哪裏?”封大倫卻不理睬,朝來時的路飛馳而去。
可話又說迴來,若眼下的危機不及時解決,恐怕連今天都熬不過去。為了解近渴,哪怕是鴆酒也得捏著鼻子喝下去。
這條獵犬被迅速帶到了啟夏門前,這是判明突厥人最後經過的地點。張小敬讓它嗅了嗅聞染留下來的香氣,口中唿哨,獵犬把鼻頭貼在地上聳了幾聳,雙耳陡然一立,轉身朝著西方狂奔而去。
張小敬牽著引繩,緊隨其後,崔器、姚汝能和一幹旅賁軍士兵也紛紛跟了過去,在街上構成了一道奇妙的隊列。行人紛紛駐足,以為又是哪個酒肆搞出來的上元噱頭。
獵犬放足猛跑,每過一個路口,都會停下來聞一聞,辨別方向。隨著時間推移,獵犬猶豫的次數開始增多。時至下午,觀燈的人越聚越多,味道也越來越雜。坊牆內的烤肉、路麵上的馬糞、摩肩接踵的人群、駱駝的腥臭體味、酒肆裏飄出的酒香,都對獵犬造成了極大的幹擾。
每次獵犬一猶豫,張小敬都會掏出一個香囊,這是特意從聞記香鋪裏取來的,可以強化它對香味的敏感。可很快這一招也快失靈了,聞染殘留的氣息,已經淡薄到連獵犬也難以分辨。那一根若有若無的絲線,正在悄然斷開。
張小敬努力驅趕著獵犬,希望能趕在最後一絲香氣消失前,盡可能再追近一步。這隻獵犬勉強又跑起一段路,終於在一處十字路口停住了。它昂起頭來嗅了嗅,發出一陣嗚嗚的聲音,然後煩躁地原地轉圈,用前爪刨著地上的土,卻怎麽也不肯再向前了。
張小敬歎了口氣,知道它已經到極限了。
此時崔器和姚汝能也紛紛趕過來。看到獵犬這副模樣,心中俱是一涼。崔器怒氣衝衝地狠踹了狗一腳,踢得它發出嗷嗚一聲慘叫。崔器還要踢,被張小敬給攔住了。
“別攔我,這憊懶畜生不打一頓,總是偷懶!”崔器氣急敗壞地喝道。張小敬卻蹲下身子,伸手摟住獵犬脖子,盡力安撫:“狗性最誠,既不會偷懶耍滑,也不會謊言邀功。它已做得很好,何必苛責呢?”他摸了摸獵犬的腦袋,口氣裏居然帶著點憐惜。
“有吃的嗎?”張小敬問姚汝能,姚汝能連忙從腰帶裏翻出一片豬肉脯。張小敬撕成一條條,喂給獵犬吃下去。
姚汝能在一旁看著,心中納罕。這個人對待狗的態度,就像是一個推心置腹的好朋友,和其他人來往時,卻帶有強烈的疏離感。看來在他心目中,人類遠遠不如狗值得信賴。
本來李泌交給姚汝能的任務,隻是監視張小敬有無叛逃之舉,可觀察到現在,姚汝能對這個人本身產生了好奇——他到底經曆過什麽?是什麽鑄就了他這樣的風格?
崔器對這些沒興趣,他隻關心一件事:“張都尉,接下來怎麽辦?”張小敬沒有迴答,而是環顧四周,先分辨身處的位置。
剛才獵犬從啟夏門一路向西,橫穿朱雀禦道,把他們帶入西城長安縣的轄區,最終停留在了光行安樂。
長安諸坊呈棋盤排列,每一個十字街口,四角各連接一坊;而每一坊的四角,都會鄰近一個十字街口。長安人習慣以東西對角坊名來代指街口,先東再西,所以每一個街口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名字,不易混淆。這個街口,東北角為光行坊、西南角為安樂坊,便被稱為光行安樂。
這裏位於朱雀門街西一街南端,往南再走一坊就到城牆了。雖然獵犬無法進一步判明方位,但能引導到南城這個大區域,已足以讓張小敬判明突厥人的思路。
長安城的分布是北密南疏,越往北住戶越密集,向南的諸坊往往廣闊而荒僻。人煙冷清,坊內雜草叢生。
崔器眼睛一亮:“我馬上召集人手,把附近的住坊徹底搜一遍!不信抓不住那幾個王八蛋!”
張小敬卻搖搖頭:“這裏隻是香氣中斷之地,卻未必是狼衛藏身之所。突厥人在這一帶的選擇太多。”他伸出手去,在虛空劃了一圈,差不多囊括了整個長安城的西南角,這裏的十五六個坊都相對荒僻,突厥人藏在任何一處都不奇怪。
“現在這個形勢,不能打草驚蛇——”張小敬的語速忽然放緩,崔器聽出了他的意思。李司丞自從知道王忠嗣的女兒被綁架之後,特意傳令指示,像西市丙六貨棧那種強硬的突襲,已不可行。采取任何行動,都要保證王女的安全,慎之又慎。
“若是我阿兄還在就好了……”崔器感歎道,忽覺不妥,連忙又解釋道,“他從小在西邊長大,對整個長安都很熟悉,可不是說張都尉你。”
“所以突厥人才會找他去繪圖吧?”
“嗯。”崔器眼圈微微發紅,捏緊了拳頭。阿兄之死,讓他方寸大亂,失誤頻頻,他比任何人都迫切地想要揪出曹破延來。
張小敬突然眉頭微皺,覺得什麽地方不對,可感覺稍現即逝。他搖搖頭,和崔器同時朝前方望去,此時日頭微微有了傾斜,那延伸至遠方的一道道灰白色坊牆,一眼望不到頭。崔器懊惱地把頭盔往地上一砸,他第一次覺得,長安城簡直大得令人惱火。
那獵犬正在嚼著肉脯,被他這麽一嚇,閃身躲到了張小敬腿後頭去。
姚汝能小心翼翼地建議道:“能不能把附近望樓、街鋪和坊衛的人都召集過來,看看他們是否有注意到什麽異常?”
張小敬和崔器同時歎了口氣,不置可否。城南人少,街政鬆懈,駐防的兵丁數量少且素質低劣,指望他們有什麽發現,隻怕比讓慈恩寺的和尚們開葷還難。
但這件事又不能不做,崔器當即調動了五十名旅賁軍的士兵,兩人一組,不帶武器和甲胄,隻攜煙丸與號角進入附近諸坊探查,看能否找到任何蛛絲馬跡。
至於張小敬,他左手牽著狗,右手撣了撣眼窩裏的灰,看向附近的幾棟望樓。這已經成了他的習慣,有事沒事,都會朝望樓看看,看是否有更新的消息。不過他的心情有些矛盾,自從接手此事以來,從望樓接到的幾乎都是壞消息。
“希望偶爾也有點好事……”張小敬發出一陣感慨,手指摩挲著獵犬濃密的頸毛,低聲說了一句奇怪的話。獵犬對人類的語言完全不懂,隻是汪了一聲作為迴應。它不知道,這句話如果讓其他人類聽去,隻怕會掀起軒然大波。
大寧坊在朱雀大街以東第四條街,西毗皇城延喜門,北與大明宮隻有一坊之隔。所以住在此處的,以官員居多。有趣的是,雖然住戶個個身份高貴,但宅邸卻遠沒有安仁、親仁等坊那麽豪奢,多是七房三進的青脊瓦房——沒辦法,這裏距離大明宮和興慶宮太近了,隻要天子登上城牆俯瞰,就能看到誰家簡樸、誰家奢靡。
今日上元節,天子與民同樂,臣僚也不能落後。於是坊裏也到處張燈結彩,每十戶豎起一個燈輪架子,不過總透著一股拘束味道,花燈規模隻算中平。所以觀燈的人很少,路上也不似外麵那麽擁擠。
封大倫縱馬往自家宅邸走去,不時避讓飛馳而過的大小馬車。在暗處,他是橫行萬年縣的熊火幫老大,在這裏,他卻隻是一個小小的工部從九品主事,主管虞部事宜,該守的禮數一定得守。
虞部主事品級雖小,執掌的卻是整個長安城的修浚繕葺,工匠要遴選,物料要采買,營式要督管,是件肥出油的差事。封大倫雖然出身寒門,眼界卻比尋常人高出許多。他利用自己職務之便,扶植起了熊火幫的勢力,許多事情明裏動不了,就讓他們從暗處動手腳。這一明一暗配合起來,幾乎壟斷了半個萬年縣的工程,獲利極豐。
若不是因為去年那件案子,現在的封大倫隻怕早得升遷,春風得意——不過算了,事情已經過去,讓他不痛快的家夥,差不多都收拾幹淨了。
今天他撞見了聞染,舊怨又微微翻騰上來,她是那案子裏唯一一個未受牢獄之災的人。於是封大倫派了幾個手下,決定對她略施薄懲——懲罰過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所有人知道,任何一個得罪他的人,都要付出代價,哪怕事情早已揭過。
現在,聞染這個小婊子,應該正在痛哭流涕吧?
想到這裏,封大倫眉宇略展,唇邊露出一絲陰森森的快意。他騎到自家門口,正要下馬,忽然旁邊樹後跳出一人來,瞪圓一對凸出的蛤蟆眼,扯住韁繩大喊:“封主事!封主事!”
封主事低頭一看,認出是長安縣衙的死牢節級,神色大異:“怎麽是你?”節級顯然已經等候多時,急聲道:“張閻羅,他,他離開死牢了!”
一言說出,封主事差點掉下馬來。他急忙擺正了身子,臉色陰沉地問道:“怎麽逃出去的?”
節級一臉哭喪:“哪兒是逃的,是讓人給提調走的。”
“提調?”封主事飛快地在腦子裏劃過有權提調犯人的官署,大理寺?刑部?禦史台?
“不,是被靖安司給提走的,印牘齊全,卑職沒法拒絕。”
“靖安司……”封大倫一聽這個名字,覺得略耳熟。他迴憶了一下最近半年的天寶邸報,眼神突然凝成了兩根鋒利的針。
“什麽時候?”
“兩個多時辰前,我在這兒等您半天啦。”
“靖安司提調他去做什麽?”
節級搖搖頭:“公文上隻說應司務所需。但他一出獄,就把枷鎖給卸了,走的時候也沒用檻車,和靖安司的使者一人一馬,並轡而行。”
封大倫忽然雙手一抖,把馬頭掉轉過來,揚鞭欲走。節級急忙閃在一旁喊道:“您……這是去哪裏?”封大倫卻不理睬,朝來時的路飛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