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樓雲覺得,他不能再和季青辰這樣過下去了。


    所以他剛到普陀寺的時候,聽到陳文昌來拜見,他再是不想見還是見了。


    “我和季娘子。其實還是我太心高氣傲的錯。”


    他是打算這樣和陳文昌說的。


    如果說樓鸞佩的毛病,是根本不拿人當人看。


    她不關心別人心裏怎麽樣,習慣做她覺得對的事。


    就像她到現在都不在意當初她搶走了王世強,傷了季青辰的心。


    而他樓雲的毛病,就是他太在意自己的感覺。


    誰敢不在意他心裏怎麽想,他就敢在和離書上戳上十七八個紅泥私章,暴跳如雷地要大家拆夥,這日子都不要過了


    所以他才會逃出西南夷寨子。


    他這樣的人,遇上樓鸞佩這樣的人,他怎麽可能和她有男女之情


    要不是樓鸞佩那一年多對他實在是費盡心血,無微不至,他早把她吊起來做血食獵頭了好不好。


    陳文昌冒著風雪到了楚州城,進了季青辰的精舍暖閣的,他歎笑著道:


    “我去普陀寺,本來是去知會樓相公一聲。太子突然生了一場病,看著竟是和大皇子當初小兒病的症狀一樣,官家龍顏大怒。我想讓他趕緊想個法子避開這件事。結果他就托我來送信轉告你,他的毛病他可以改的。他不想和你和離的。”


    “”


    季青辰聽得樓雲在普陀寺裏避禍,她馬上想到:


    樓雲辭了兵權官職,他不是為了讓趙端寧默認他和樓鸞佩的婚事


    她心裏隱約有了一絲歡喜酸澀,然而更多的還是嚴陣以待。


    她可是親眼看著樓雲不理她,親耳聽過他出了程家。甩下她直接坐了船迴明州的。


    陳文昌打量著她的神色。


    “這些日子,你”


    他多多少也察覺了樓雲和樓鸞佩的舊事。


    他一麵覺得樓雲辭官先保住了身家性命,也暫時保住了樓家,他也算是報了恩。


    另一麵,陳文昌又覺得樓雲對季青辰果然算是用心了。


    所以,他才願意替他跑了這一趟。


    “樓相公讓我和你說,他打算改姓了。”


    “什麽”


    乍聽得這消息。她半張著嘴。呆滯著看向陳文昌,“山長的意思是”


    她完全沒聽懂。


    “樓相公說他幼時並不姓樓。他是遺腹子,母家也是漢人。親戚裏卻是儂峒的夷人居多,所以他小時候本來就是叫儂雲。”


    季青辰聽在耳朵裏,沒有馬上就跳起來大罵樓雲:


    樓雲改姓,他是不是想和樓鸞佩成雙成對故意掩人耳目


    因為現在說話的人是陳文昌。也因為樓雲托了他來捎話總有原因,她就遲疑地問著。道:


    “他是要改迴母家的儂姓”


    “並不是。他說他當初改姓,一則是父母雙亡,又和樓姓的兄弟們關係更好。二則,是因儂峒遷居去了安南之地。他不想離開就被送給了韋峒的寨子裏做夷奴。他就改成了漢姓。”


    陳文昌果然是個條理分清的說客,笑道,


    “這迴西南峒寨裏出丁最多的除了關峒就是韋峒。樓相公的意思,他想改為韋姓。”


    這一迴。季青辰聽懂了,也放心了。


    她在楚州並不是不知道京城裏的變局。


    趙端寧從西夏收迴了黃河河套地區,又趁著金國內亂做了金國國主的叔叔後,他就覺得他裝孫子裝夠了。


    他開始動手,清除他以前就看不順眼的陳王府一係了。


    “聽說明州樓家族人已經有近千戶,遍布在了兩浙五府之中,官家讓他們拆分出十一個房六百戶的族人離開明州城”


    她說著京城裏傳來的消息,


    “遷走的這些樓氏族人,聽說是一部分要去成都府,一部遷到江西”


    趙端寧這算是手下留情了。


    陳文昌是舉人出身,自然為樓家惋惜。


    她反倒安慰道:


    “遷去這兩個地方,已經是運氣好了。成都府那邊,樓家本來就有十幾戶人家賣了祖田,跟著王世強在那邊紮了根,他們去了就有族人扶助的。江西一帶又是沿長江的湖廣米糧之地。坐了船沿江過去,路上的辛苦少得多。”


    陳文昌也點頭了。


    總比和京城裏那十二戶舊家大族一樣,被抄家獲罪好。


    謀反可是抓了九族。


    “樓相公改姓就是為了這件事”


    她懷疑著,“其實不關他的事”


    陳文昌見她一點就透,自然笑了起來了,點頭道:


    “奉旨要遷到江西那幾房族人,這陣子往普陀寺去向樓相公討主意,已經決定和他一起改成韋姓了。”


    大族遷居,經常都會為了避禍而改姓。


    比如肖撫寧之所以被算成蘭陵蕭氏的後人,就因為幾百年前蕭氏本房子弟被隋帝下旨遷到了北方洛陽。


    留下來旁支子弟為了不被牽連表示順從,索性把蕭姓改成了肖姓。


    “樓相公的意思,改成了韋姓,樓家的族譜上怕是要把這幾房都抹了去。他日後也不算是樓氏的子弟。他用東京路鎮撫總管的官位換了明州樓家這個處置,他對明州樓家的情份就到此為止了。”


    這也是為了讓趙端寧放心。


    陳文昌說到了這裏,取茶啜飲。


    季青辰有些歡喜,也有些悵然。


    然而一個百年書香大族的由盛而衰,其實並不關她的事。


    她想了又想,還是不明白樓雲那時甩手就走是為了什麽。


    他要覺得不喜歡樓鸞佩,甚至他要借這件事既報恩又打算和明州樓家撕扯開,他至少得給她留句話。


    他那天的神色,她看得分明就是為了樓鸞佩很自責的模樣


    “多謝山長。”


    替陳文昌安排了一處精舍,讓他好好歇息,她才迴內室拆開了他帶來的信。


    樓雲的瘦金體字跡和樓鸞佩還是有細微的不同。


    樓雲偏內斂,樓鸞佩偏寬拙。


    信裏寫了內閣子女官的事,陳文昌已經和她說過了。


    她一邊向下看,一邊迴想剛才陳文昌走時說的話。


    “我於肖娘子,總感覺不及和你在一起自在。現在想來,原是她錯嫁之事讓我心裏愧疚,存了心結。反倒累人累心了。”


    “青娘,我於樓鸞佩之情,本就是難以名狀。”


    她翻了一頁,向下盯著看去,


    “我既厭她專斷鉗製之性情,又深愛其培育立誌之用心。因為這恨愛之深,我離開樓家後多年,一直有惶惶然自責之感。成婚之後,我深知本心之愛唯你一人,卻未嚐不憂慮自己有薄情寡義之專橫”


    他在信中平平而述,仿佛在青龍寺中隨手折了一支紅梅,漫步走進屋來。


    在他身後的蒼綠群山間,是他幼年成長的西南夷寨。


    那裏的夷人與寨子讓他一個父母雙亡的夷奴生存了下來,如同他的父母之地。


    然而,那父母之地,卻僅僅因為不能讓他與心愛之人兩兩相守,而被他無情拋卻。


    “你我數度爭吵,以至於夫妻和離,不過是因為我心中自疑不定。我愈是功高位顯,愈是深夜裏暗暗自慚”


    他每天都在懷疑,他如此狠心拋棄家園,脫胎換骨賺來這榮華富貴,是否全因他是一個自私自利隻知有自己的無情之輩


    他若真是情深似海,他與舊愛又為何惜命,不願在山鬼穀裏殉情而死


    ...q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朝好丈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鄒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鄒鄒並收藏宋朝好丈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