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青辰對於王世強的信漸漸薄了,十天一封就像是例行公事了,她並不覺得奇怪。
多年前經曆過一次後,再經曆一次就淡然了。
她隻是在離開青州前,見了樓雲一麵。
她派去的人還沒有出門,樓雲就直接到了太初觀,把樓鸞佩給他的信老實交了上來。
信裏不過是寫著樓鸞佩和王世強的過往。
年幼時,樓鸞佩在書房的花架子後,悄悄看過王世強這個神童第一。
後來,她得知嫂子齊大夫人娘家和黃氏貨棧搶生意,黃氏的背後東主是王世強時,她就動了心思,開始讓人打聽他了。
她能看出樓鸞佩寫這封信時的求情之意,樓鸞佩是知道王世強這迴狠了心。
聽說他府裏三個妾,除了文氏帶著女兒,其餘兩個都被送去普陀寺了。
季青辰原本以為,江止雲會留下來的。
王世強其實挺寵愛江止雲。
打從他扶著趙端寧宮變登基,受封樞密副相後,親戚們都知道,江止雲在王副相內宅裏就獨寵一時,幾乎要踩到樓鸞佩頭上去。
要不是樓雲看他不順眼,讓他在大散關外麵挨了三箭,他哪裏還記得正妻姓樓
樓雲就是個混蛋。
“請國夫人向百年說一句,讓他不要再癡心妄想了。”
在信裏,樓鸞佩還是那樣淡定自若,理所當然。
季青辰自然沒空寫信給王世強,讓他不要癡心妄想,她隻是對著樓雲,道:
“還請樓大人迴複令堂妹,待我從青州迴京城的時候,若是王副相願意來接我。然後讓官家賜婚,這門親事我也不好拒絕了。想來令堂妹如此傾心於王副相,如我這般粗陋女子對王副相難以自撥,當然情有可緣”
樓雲的臉扭曲成了大餅狀。
他來交信時就料到會有這樣被連累的結果。但要他藏著信不交,他更是不敢。
季青辰在太初觀裏住了兩個月,現在黃冠子,素青道服。脂粉不施的帶發修行模樣。
不但是他樓雲看著心酸,覺得他真是太對不起老婆了。
他更明白,季青辰要這是這個樣子跑到陳文昌那裏一哭訴,陳文昌絕不會記得他答應過替他樓雲求情了。
“陳山長他,沒來勸你說夫妻不好仳離有違聖人之道”
樓雲在道觀門關上前。隻來得及問了這一句。
為免她誤會他,他還連忙補充一句。
“我覺得夫妻就是要互相喜歡,心裏絕沒有別人。我和陳山長不一樣。”
她奇怪地看向了他,道:
“山長說,天理人欲的道理講多了也有不妥的地方。還是要從心而動。不可太過拘泥。”
“”
樓雲心知指望陳文昌是沒有希望了。
那小子一開始就太習慣讓著季青辰,要他改過來去規勸她根本就不可能了。
隻要不提書院裏的事,陳文昌完全就是季青辰說什麽,他就應什麽
季青辰拿定了主意,那怕和王世強假戲真做,也不能便宜了樓鸞佩。
叫她還那樣囂張。
那樣理所當然。
她完全忘記她和王世強已經和離了吧
沒有婚姻。也沒有父母之命,她看不住王世強,那就是她樓鸞佩沒用
她這樣在心裏亂噴著,一肚子氣地去了中都。
到了中都宮裏,季青辰看著金國國主完顏景病情漸重,閉上雙眼的時候,她畢竟還是
歎息不已。
她看向了元妃娘娘李師兒唐坊的李海蘭。
李師兒如今珠冠鳳裙,美目生姿,盡管她隻是一個監戶出身的漢人俘虜,這幾年由紅霞帔宮女升為昭容。再由昭容受封淑妃之位,寵冠六宮。
完顏景在她生下葛王後就要立她為皇後,卻被女真十族的大臣們群起反對。
如此,國主才賜了她元妃之號。
元者。始也。
不是皇後的皇後。
然而,不論她請全真教的道士們做了多少次道場,葛王已經夭折,丈夫又病重。
李海蘭淒然笑著,道:
“宮裏還有範氏、張氏兩位承禦有孕,陛下還叮囑我和叔王說不要忘記諾言。叔王承位後,如果她們兩人生下子嗣,就立為皇太子以繼大統。”
”
完顏景沒有兒子,殺了衛昭王後隻能讓兄弟繼位。
他很喜歡讀漢書,在位這些年一直在學習漢人禮製,但他駕崩前還惦記著父死子繼的嫡長之製,惦記要立自己的孩子做太子。
這就真是個笑話了。
還是讓人丟命的笑話。
“娘娘娘娘不好。”
這邊完顏景剛咽了氣,宮中自有李海蘭的心腹,愴愴來稟告著:
承禦範氏突然摔了跤,肚子裏的孩子已經快保不住了。
“”
季青辰知道,所謂的叔王是不可能讓完顏景的子嗣活下去的。
李海蘭沒有出聲,隻是到了禦床前凝視著沒有氣息的完顏景。
她輕輕伸手撫過他的臉龐,忍淚道:
“國主駕崩的事已經隱瞞不住了。發喪吧。”
新國主完顏永濟一路嚎哭著進了皇宮,在登基大典之後,新定年號為大安,但他辦的事一點也沒有“大家一起安樂”的意思。
接著先皇的承禦張氏就被下了獄,罪名是謊稱有孕。
而背後的指使者就是元妃李師兒。
“利用巫術,惑亂後宮。”
這樣的罪名之下,當然是國主趕盡殺絕的打算。
當季青辰提出來打開宮門,放進全真教的信眾時,李海蘭最終是點了頭。
她在逃離金國皇城前,把自己的玉符拿出交給了季青辰,讓宮門幾處的心腹為全真教教眾打開了宮門,
金大安元年六月,衝擊金國宮城的教亂由此而開。
而季青辰卻看到了意外的人。
“海蘭。”
二郎季辰龍此時也換了一身黃冠道服,出現在了中都城外的離宮殿閣裏。
離宮禦苑的河道直通運河,但他的出現也把季青辰嚇得不輕。
並不是換了道服就是道士了。
她扮成女道士進中都皇宮,好歹也在青州太初觀裏結實念了幾個月的經。
要她現在不做國夫人也不做海上生意,換工作去做道士跳一段大神賺一場道場的錢,她還挺能勝任。
而那時,季辰龍還遠在徐州城。
“二郎”
她雖然想罵上他幾句,卻知道他是奉了樞密院的安排,來接應教亂的人選。
“阿姐我有話和海蘭說”
季青辰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含淚吃驚的李海蘭一眼,她還是悄悄地退了出去。
李先生在外麵,此時也是皺紋橫生,眼中落淚了。
“海蘭這孩子。隻怕白費了二郎這一番用心了”
...q
多年前經曆過一次後,再經曆一次就淡然了。
她隻是在離開青州前,見了樓雲一麵。
她派去的人還沒有出門,樓雲就直接到了太初觀,把樓鸞佩給他的信老實交了上來。
信裏不過是寫著樓鸞佩和王世強的過往。
年幼時,樓鸞佩在書房的花架子後,悄悄看過王世強這個神童第一。
後來,她得知嫂子齊大夫人娘家和黃氏貨棧搶生意,黃氏的背後東主是王世強時,她就動了心思,開始讓人打聽他了。
她能看出樓鸞佩寫這封信時的求情之意,樓鸞佩是知道王世強這迴狠了心。
聽說他府裏三個妾,除了文氏帶著女兒,其餘兩個都被送去普陀寺了。
季青辰原本以為,江止雲會留下來的。
王世強其實挺寵愛江止雲。
打從他扶著趙端寧宮變登基,受封樞密副相後,親戚們都知道,江止雲在王副相內宅裏就獨寵一時,幾乎要踩到樓鸞佩頭上去。
要不是樓雲看他不順眼,讓他在大散關外麵挨了三箭,他哪裏還記得正妻姓樓
樓雲就是個混蛋。
“請國夫人向百年說一句,讓他不要再癡心妄想了。”
在信裏,樓鸞佩還是那樣淡定自若,理所當然。
季青辰自然沒空寫信給王世強,讓他不要癡心妄想,她隻是對著樓雲,道:
“還請樓大人迴複令堂妹,待我從青州迴京城的時候,若是王副相願意來接我。然後讓官家賜婚,這門親事我也不好拒絕了。想來令堂妹如此傾心於王副相,如我這般粗陋女子對王副相難以自撥,當然情有可緣”
樓雲的臉扭曲成了大餅狀。
他來交信時就料到會有這樣被連累的結果。但要他藏著信不交,他更是不敢。
季青辰在太初觀裏住了兩個月,現在黃冠子,素青道服。脂粉不施的帶發修行模樣。
不但是他樓雲看著心酸,覺得他真是太對不起老婆了。
他更明白,季青辰要這是這個樣子跑到陳文昌那裏一哭訴,陳文昌絕不會記得他答應過替他樓雲求情了。
“陳山長他,沒來勸你說夫妻不好仳離有違聖人之道”
樓雲在道觀門關上前。隻來得及問了這一句。
為免她誤會他,他還連忙補充一句。
“我覺得夫妻就是要互相喜歡,心裏絕沒有別人。我和陳山長不一樣。”
她奇怪地看向了他,道:
“山長說,天理人欲的道理講多了也有不妥的地方。還是要從心而動。不可太過拘泥。”
“”
樓雲心知指望陳文昌是沒有希望了。
那小子一開始就太習慣讓著季青辰,要他改過來去規勸她根本就不可能了。
隻要不提書院裏的事,陳文昌完全就是季青辰說什麽,他就應什麽
季青辰拿定了主意,那怕和王世強假戲真做,也不能便宜了樓鸞佩。
叫她還那樣囂張。
那樣理所當然。
她完全忘記她和王世強已經和離了吧
沒有婚姻。也沒有父母之命,她看不住王世強,那就是她樓鸞佩沒用
她這樣在心裏亂噴著,一肚子氣地去了中都。
到了中都宮裏,季青辰看著金國國主完顏景病情漸重,閉上雙眼的時候,她畢竟還是
歎息不已。
她看向了元妃娘娘李師兒唐坊的李海蘭。
李師兒如今珠冠鳳裙,美目生姿,盡管她隻是一個監戶出身的漢人俘虜,這幾年由紅霞帔宮女升為昭容。再由昭容受封淑妃之位,寵冠六宮。
完顏景在她生下葛王後就要立她為皇後,卻被女真十族的大臣們群起反對。
如此,國主才賜了她元妃之號。
元者。始也。
不是皇後的皇後。
然而,不論她請全真教的道士們做了多少次道場,葛王已經夭折,丈夫又病重。
李海蘭淒然笑著,道:
“宮裏還有範氏、張氏兩位承禦有孕,陛下還叮囑我和叔王說不要忘記諾言。叔王承位後,如果她們兩人生下子嗣,就立為皇太子以繼大統。”
”
完顏景沒有兒子,殺了衛昭王後隻能讓兄弟繼位。
他很喜歡讀漢書,在位這些年一直在學習漢人禮製,但他駕崩前還惦記著父死子繼的嫡長之製,惦記要立自己的孩子做太子。
這就真是個笑話了。
還是讓人丟命的笑話。
“娘娘娘娘不好。”
這邊完顏景剛咽了氣,宮中自有李海蘭的心腹,愴愴來稟告著:
承禦範氏突然摔了跤,肚子裏的孩子已經快保不住了。
“”
季青辰知道,所謂的叔王是不可能讓完顏景的子嗣活下去的。
李海蘭沒有出聲,隻是到了禦床前凝視著沒有氣息的完顏景。
她輕輕伸手撫過他的臉龐,忍淚道:
“國主駕崩的事已經隱瞞不住了。發喪吧。”
新國主完顏永濟一路嚎哭著進了皇宮,在登基大典之後,新定年號為大安,但他辦的事一點也沒有“大家一起安樂”的意思。
接著先皇的承禦張氏就被下了獄,罪名是謊稱有孕。
而背後的指使者就是元妃李師兒。
“利用巫術,惑亂後宮。”
這樣的罪名之下,當然是國主趕盡殺絕的打算。
當季青辰提出來打開宮門,放進全真教的信眾時,李海蘭最終是點了頭。
她在逃離金國皇城前,把自己的玉符拿出交給了季青辰,讓宮門幾處的心腹為全真教教眾打開了宮門,
金大安元年六月,衝擊金國宮城的教亂由此而開。
而季青辰卻看到了意外的人。
“海蘭。”
二郎季辰龍此時也換了一身黃冠道服,出現在了中都城外的離宮殿閣裏。
離宮禦苑的河道直通運河,但他的出現也把季青辰嚇得不輕。
並不是換了道服就是道士了。
她扮成女道士進中都皇宮,好歹也在青州太初觀裏結實念了幾個月的經。
要她現在不做國夫人也不做海上生意,換工作去做道士跳一段大神賺一場道場的錢,她還挺能勝任。
而那時,季辰龍還遠在徐州城。
“二郎”
她雖然想罵上他幾句,卻知道他是奉了樞密院的安排,來接應教亂的人選。
“阿姐我有話和海蘭說”
季青辰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含淚吃驚的李海蘭一眼,她還是悄悄地退了出去。
李先生在外麵,此時也是皺紋橫生,眼中落淚了。
“海蘭這孩子。隻怕白費了二郎這一番用心了”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