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青辰進宮前,還召了黃七郎的心腹管事問了不少事。
王世強在西南和西夏商議結盟伐金的事,又在長江上安排馬政,急需用人。
明州城樓家、王家、左家甚至各大海商綱首家的族人、管事都被叫去了不少。
他們也巴不得找個實缺小吏職幹活、賺錢出差事。
“王賢弟的意思,大半隻是為了朝廷之事。但,願意離家去西南跟著他辦事的這些人,平常在族裏不得意的倒是十有七八。一旦有了體麵難免就要在族裏張揚起來,有幾個樓家子弟賣地賣屋,要遷了家人去西南,就有人和樓大小姐寫信埋怨了。”
黃七郎的管事,傳的是東主的話。
“還有幾個樓氏族人要賣一部分祖田開工坊接軍械司的生意,族裏就吵起來了。”
季青辰一麵迴想起這些,一麵仔細把太倉的事稟告給了官家。
為了表示她絕沒有不忠之心,她是寧可說多,不要說少
,官家的臉色太難看,看不出是病容還是陰鷙之色。
“唐坊果然有上古遺風。”
沉默半晌後,官家終於開了口。
她總算是舒了一口氣,謝皇後也臉色和緩。
她知道謝皇後是為她說了話的,但她也不是文盲。
她和二郎一起,收購走私的宋書收購了近萬冊。
史書裏都寫著,秦漢時鄉裏就可以推薦有德望的人去郡州做官。這在本朝也是一條和科舉並行的入仕途徑,就像王世強通過的大選試。
區別隻在於王世強是要進中央做升朝官,對學問的要求很高。
章老大卻隻是在縣政fu裏做個收稅的土打手。
這樣的小吏職完全就不會在官家的眼裏。
她的視線暗暗掃過了賈貴妃的裙角。不是這位娘娘吹的風,又會是有誰
“皇後和貴妃都退下吧。”
官家還沒有病得完全不能動彈,他被女官們扶著倚在了雕龍紋的雲榻上,然而她在一邊看著,仍是擔心他一個不好,馬上就要出事。
官家的身上雖然披著秋裳,但裳下隻有一個身架子。看著已經是極單薄了。
“這些都是王宣撫使呈上來的奏表。”
一位內閣子女官把奏章在她麵前展開,不過也就是工坊裏的各種機械、產品,還有從扶桑用糧食換來的礦石、砂金。
官家細細問了明州工坊裏分擔了官坊軍械製造的事。
“聽說扶桑仍然是東西分治”
“是。西日本的平氏已經和蝦夷人結盟,他們的糧食和兵器都有賴於東海上貿易”
她低頭迴稟著海上的船務,身後傳來朝靴的隱約腳步聲響。
有大檔引了外官到了殿外階下。
“官家,臣四川宣撫使王世強。奉召迴京。”
王世強沉沉的聲音在殿外響起。她也沒有吃驚。
她在太倉滯留了這許多日子,官家病勢漸重。
除了安排了政事堂裏的甘老大人與韓宰相、謝老大人、陸老大人同時為鋪政之臣,六部尚書天官每晚都有人在宮中值守。
這是防備皇帝大行西去。
王世強這樣的地方邊守之臣也被召迴來了。
“郡夫人”
官家喚著的聲音很是微弱。
雖然知道他不至於眼前就駕崩,季青辰的心仍是吊在了嗓子眼,她雖然是外命婦,此時也不禁走近了一步,忍著些許的鼻酸看向了榻上的官家趙擴。
“官家”
這個年輕的皇帝,雖然是逼宮登基。大宋卻也確實是在他在位期間逐步蠶食奪迴了被金國占據的山東二十七州。
女官們扶著趙擴。
他的臉龐黃瘦,早已不複當年第一次在延和殿召見她時的年輕英俊。
那時他正在去赴垂拱殿的中秋宴。赤龍玉冠,意氣飛揚。
此時,他的眼眸灰暗,隱約透出幾絲微弱的光。
“郡夫人樓卿年紀尚輕,又久為朕寵用,朕大行之後他難免有些挫折消沉。郡夫人還需時時勸慰於他,讓樓卿不可忘記楚州圍城時的君臣恩義”
他說著便有些氣喘,季青辰不敢有淚,隻能連忙接道:
“是,拙夫不敢忘記官家厚恩。他也不會忘記對大宋的忠心。”
趙擴笑了起來,似乎有了些力氣,又轉向了側殿上跟著女官識字的大皇子、二皇子。
他隱約地笑著,道:
“朕記得第一次召見郡夫人時,問的也是東海上的事務。朕原本也是想請夫人進宮,屈就內閣子女官,可惜”
季青辰聽著他聲音斷斷續續,想起當年他第一次她這個夷女陛見時,喚了樓雲又召了謝夫人陪駕。
趙擴其實是一個很體貼很細心的皇帝。
“官家”
她咬著唇,泛紅了眼。
趙擴微微笑著看她,似乎也在迴憶第一次見麵時的情形。
迴憶他站在殿外的懸空廊上看到她身影的驚豔。
秋月空靈,那時她雖然未嫁,卻也早就是樓雲的意中人。
他做了個手式,就有隨身的女官取了一柄團扇子。
她連忙雙手接過,仔細一看,絹畫扇子半舊,上麵的宮院畫卻是百鳥朝鳳圖。
“夫人,皇後信重夫人,大皇子繼位後,皇後若是與賈妃有些不睦,受了委屈,就請夫人時常進宮,和她說說話吧”
“是,官家。”
季青辰迴京城也聽說了立大皇子趙平為太子的事。
雖然官家和謝皇後都更想立二皇子,但官家的身體已經撐不到那一天了。
長幼有序,這樣安排最穩妥。
以後就是皇後和賈貴妃兩宮皇太後並立的天下了。
“西夏的事,讓王卿來給朕說一說,快召他進來”
季青辰退出延和殿時,正看到王世強隨著大檔進殿。
他肅著臉,和她沒有表情的視線一觸而過。
甘老大人做了二皇子晉王的師傅,陳文昌做了晉王府的講學,晉王妃又訂了陸老大人的孫女。
這是官家為了保住二皇子所作的安排。
如此一來,樓雲和王世強這樣支持二皇子的年輕臣下不至於被馬上清算。
但也不可能像趙擴在位時這樣風光了。
她走出和寧門,遠遠看到了樓雲等待著的閑逸身影,她忽地鼻子一酸。
“怎麽了”
樓雲帶著她坐船迴去,輕輕擁著她。
她搖了搖頭,樓雲便抬了袖,把她剛才在宮中忍著不便落下的淚水悄悄拭去。
她埋頭在他的懷中,卻想起了王世強剛才的眼神。
兩個皇子都隻有兩歲不到,誰也不知道到底是太子能平安長大,還是晉王能平安長大。
王世強在西南和西夏商議結盟伐金的事,又在長江上安排馬政,急需用人。
明州城樓家、王家、左家甚至各大海商綱首家的族人、管事都被叫去了不少。
他們也巴不得找個實缺小吏職幹活、賺錢出差事。
“王賢弟的意思,大半隻是為了朝廷之事。但,願意離家去西南跟著他辦事的這些人,平常在族裏不得意的倒是十有七八。一旦有了體麵難免就要在族裏張揚起來,有幾個樓家子弟賣地賣屋,要遷了家人去西南,就有人和樓大小姐寫信埋怨了。”
黃七郎的管事,傳的是東主的話。
“還有幾個樓氏族人要賣一部分祖田開工坊接軍械司的生意,族裏就吵起來了。”
季青辰一麵迴想起這些,一麵仔細把太倉的事稟告給了官家。
為了表示她絕沒有不忠之心,她是寧可說多,不要說少
,官家的臉色太難看,看不出是病容還是陰鷙之色。
“唐坊果然有上古遺風。”
沉默半晌後,官家終於開了口。
她總算是舒了一口氣,謝皇後也臉色和緩。
她知道謝皇後是為她說了話的,但她也不是文盲。
她和二郎一起,收購走私的宋書收購了近萬冊。
史書裏都寫著,秦漢時鄉裏就可以推薦有德望的人去郡州做官。這在本朝也是一條和科舉並行的入仕途徑,就像王世強通過的大選試。
區別隻在於王世強是要進中央做升朝官,對學問的要求很高。
章老大卻隻是在縣政fu裏做個收稅的土打手。
這樣的小吏職完全就不會在官家的眼裏。
她的視線暗暗掃過了賈貴妃的裙角。不是這位娘娘吹的風,又會是有誰
“皇後和貴妃都退下吧。”
官家還沒有病得完全不能動彈,他被女官們扶著倚在了雕龍紋的雲榻上,然而她在一邊看著,仍是擔心他一個不好,馬上就要出事。
官家的身上雖然披著秋裳,但裳下隻有一個身架子。看著已經是極單薄了。
“這些都是王宣撫使呈上來的奏表。”
一位內閣子女官把奏章在她麵前展開,不過也就是工坊裏的各種機械、產品,還有從扶桑用糧食換來的礦石、砂金。
官家細細問了明州工坊裏分擔了官坊軍械製造的事。
“聽說扶桑仍然是東西分治”
“是。西日本的平氏已經和蝦夷人結盟,他們的糧食和兵器都有賴於東海上貿易”
她低頭迴稟著海上的船務,身後傳來朝靴的隱約腳步聲響。
有大檔引了外官到了殿外階下。
“官家,臣四川宣撫使王世強。奉召迴京。”
王世強沉沉的聲音在殿外響起。她也沒有吃驚。
她在太倉滯留了這許多日子,官家病勢漸重。
除了安排了政事堂裏的甘老大人與韓宰相、謝老大人、陸老大人同時為鋪政之臣,六部尚書天官每晚都有人在宮中值守。
這是防備皇帝大行西去。
王世強這樣的地方邊守之臣也被召迴來了。
“郡夫人”
官家喚著的聲音很是微弱。
雖然知道他不至於眼前就駕崩,季青辰的心仍是吊在了嗓子眼,她雖然是外命婦,此時也不禁走近了一步,忍著些許的鼻酸看向了榻上的官家趙擴。
“官家”
這個年輕的皇帝,雖然是逼宮登基。大宋卻也確實是在他在位期間逐步蠶食奪迴了被金國占據的山東二十七州。
女官們扶著趙擴。
他的臉龐黃瘦,早已不複當年第一次在延和殿召見她時的年輕英俊。
那時他正在去赴垂拱殿的中秋宴。赤龍玉冠,意氣飛揚。
此時,他的眼眸灰暗,隱約透出幾絲微弱的光。
“郡夫人樓卿年紀尚輕,又久為朕寵用,朕大行之後他難免有些挫折消沉。郡夫人還需時時勸慰於他,讓樓卿不可忘記楚州圍城時的君臣恩義”
他說著便有些氣喘,季青辰不敢有淚,隻能連忙接道:
“是,拙夫不敢忘記官家厚恩。他也不會忘記對大宋的忠心。”
趙擴笑了起來,似乎有了些力氣,又轉向了側殿上跟著女官識字的大皇子、二皇子。
他隱約地笑著,道:
“朕記得第一次召見郡夫人時,問的也是東海上的事務。朕原本也是想請夫人進宮,屈就內閣子女官,可惜”
季青辰聽著他聲音斷斷續續,想起當年他第一次她這個夷女陛見時,喚了樓雲又召了謝夫人陪駕。
趙擴其實是一個很體貼很細心的皇帝。
“官家”
她咬著唇,泛紅了眼。
趙擴微微笑著看她,似乎也在迴憶第一次見麵時的情形。
迴憶他站在殿外的懸空廊上看到她身影的驚豔。
秋月空靈,那時她雖然未嫁,卻也早就是樓雲的意中人。
他做了個手式,就有隨身的女官取了一柄團扇子。
她連忙雙手接過,仔細一看,絹畫扇子半舊,上麵的宮院畫卻是百鳥朝鳳圖。
“夫人,皇後信重夫人,大皇子繼位後,皇後若是與賈妃有些不睦,受了委屈,就請夫人時常進宮,和她說說話吧”
“是,官家。”
季青辰迴京城也聽說了立大皇子趙平為太子的事。
雖然官家和謝皇後都更想立二皇子,但官家的身體已經撐不到那一天了。
長幼有序,這樣安排最穩妥。
以後就是皇後和賈貴妃兩宮皇太後並立的天下了。
“西夏的事,讓王卿來給朕說一說,快召他進來”
季青辰退出延和殿時,正看到王世強隨著大檔進殿。
他肅著臉,和她沒有表情的視線一觸而過。
甘老大人做了二皇子晉王的師傅,陳文昌做了晉王府的講學,晉王妃又訂了陸老大人的孫女。
這是官家為了保住二皇子所作的安排。
如此一來,樓雲和王世強這樣支持二皇子的年輕臣下不至於被馬上清算。
但也不可能像趙擴在位時這樣風光了。
她走出和寧門,遠遠看到了樓雲等待著的閑逸身影,她忽地鼻子一酸。
“怎麽了”
樓雲帶著她坐船迴去,輕輕擁著她。
她搖了搖頭,樓雲便抬了袖,把她剛才在宮中忍著不便落下的淚水悄悄拭去。
她埋頭在他的懷中,卻想起了王世強剛才的眼神。
兩個皇子都隻有兩歲不到,誰也不知道到底是太子能平安長大,還是晉王能平安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