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貼子,接著是七夕乞巧節的貼子,像雪片一樣飛進了樓府。
上至懷胎的賈貴妃,下至到明州城那邊的王清河,人人都想從季青辰嘴裏打探陳家的最新八卦。
陳家家主天天上樓府來哭,誰不知道呀
樓雲一直在為陳文昌和甘府的親事奔忙,多的是人聽到過風聲。
季青辰同樣焦頭爛額。
趙德媛受不了在家裏被宗室長蜚、趙氏堂姐妹們打聽消息,逃到了她府上。
左平被王世強留在了京城,也從福隆坊王府裏巴巴地遞了口信過來。
新婚出事的那一夜,他們家王夫人樓鸞佩得到了樓雲送過去的消息。
她交際廣,事先就在婚宴裏和政事堂甘府、陸府等幾位參知政事家眷暗示了一下,很快很方便地轉遞了一些口信。
但肖氏告夫,樓鸞佩完全就是靜觀其變,根本沒涉入這件事好吧
但現在,王家的門都要被踩破了。
王祭酒和樓大學士府裏是姻親一夥的,當大家不知道嗎
樓鸞佩很客氣地在口信裏說,要不要去明州躲一躲
這分明就是在表達不滿:
她的意思是,趕緊想個辦法平了這件事吧。
要叫陳文昌娶了個再嫁之女,大家都要被陳文昌連累,不能在京城裏混了。
季青辰絕沒有想到,她和樓鸞佩隔空能說上第一句話,不是為了當初這位樓大小姐找她的麻煩,讓她被王世強悔婚的事。
她心裏未嚐沒想過,各種譏諷,各種互噴。
最後樓鸞佩被她徹底打臉。出了當年的一口惡氣。
但現在,她確實沒功夫搭理樓鸞佩的口信。
乞巧節的什麽也不用想過了,她連時鮮的乞巧果子沒來得及吃,就陪笑著立在坤寧宮的皇後殿上罰站。
她其實很委屈,為什麽陳文昌要娶老婆,皇後要拿她來問
陳文昌願意娶肖氏不願意娶甘氏,她季青辰管得著嗎
她又不是陳文昌的老娘。
更何況。陳文昌一直沒有確定要娶甘府娘子。她都沒來得及進宮為他求賜婚。
她並沒有出爾反爾調戲皇後。
“果然是江西茶商世家出身。”
謝皇後輕輕啜了一口茶,微微笑著點了頭。
謝掌司一個眼色,殿上宮女出來打賞了兩匹羅錦。表演過點茶的陳娘子連忙跪了下來,謝過厚賜。
“過幾天賈貴妃要辦一日的茶社,郡夫人就帶著這位陳娘子隨本宮去吧。”
坤寧宮外就是北苑。
北苑的樓閣宮院眾多,住著的就是宮中嬪妃。
宋人過端一。不過端午,但乞巧節卻是七夕後宮中的大事。皇後今日要主持月夜拜織女神的祭禮,卻不緊不慢地坐在了坤寧宮的鳳儀亭裏。
亭子下候著的除了季青辰,還有順昌縣主趙德媛。
“縣主這些日子在家中讀的是什麽書可讀過高皇後的”
“臣妾蠢鈍。少時隻抄寫過三迴。”
“已是用功了。再抄二十迴吧。”
“是。皇後娘娘。”
趙德媛比季青辰還倒黴。
她在家裏呆不住,逃到樓府上。卻被皇後殿上的女官一起叫進了宮挨訓。
這好歹給了季青辰一絲絲安慰。
肖氏告夫這事情,雖然有她季青辰的支撐幫助,趙德媛她明明也是同夥。
“肖氏不過是一民婦。自有她為難不知禮的地方。本宮並不願意多問。但文安山陰郡夫人與順昌縣主兩位,卻是朝廷有品級的命婦。理應是民婦們爭先效仿的楷模,一言一行皆應謹慎。正所謂道之不存毛將焉附”
你們這些吃官俸不用交稅的命婦不守規矩,不講女德,叫下麵不識字的無知民女、民婦們看到了聽到了怎麽想
她們日日要辛苦勞作,平白供養你們,你們不做表率,她們誰還會去遵守天地道理,人倫五常
“臣妾們死罪。”
季青辰和趙德媛彎腰施禮,也說不出什麽辯解的話來。
什麽林宏誌是受賄犯,是欺君之罪,這些在外麵說著是那麽迴事,所以皇後明說了,肖氏沒有什麽不對的地方。
錯的是她們兩個。
皇後對命婦和民婦的道德標準是截然不同的。
否則憑什麽士人們可以光讀書不勞作,光買田不交稅
“德”之一字而已。
聖人之心,以德治天下。
鬧得現在這樣滿城風雨讓小民們看了笑話,這就是她們無德。
“本宮並不想多說,隻望有郡夫人與縣主在,女德端嚴,德儀昭昭,那民婦肖氏自然懂得人倫之道,進退之理。”
這就是讓肖氏拒絕這門親事了。
至於陳文昌,他是男人是名士他不歸皇後管。
“娘娘”
趙德媛覺得自己太無辜。
林宏誌之事涉及到了義兄樓雲,涉及到了紀府,她才幫著肖氏出賣了自己的丈夫。
走到這一步,她幫著肖氏和離就是必行之事了。
但陳文昌要娶肖氏為妻,這是連肖氏自己都想不到的事,更何況是她
季青辰覺得,這事情的決定權壓根不在肖氏的手上,完全是陳文昌看著辦。
非要說“無德”,那是陳文昌不是她們。
“娘娘,這以妻告夫,本朝並不是沒有舊例”
她忍不住要說上一句,卻聽皇後突然道:
“聽說樓大學士到現在,也沒有去勸說陳山長”
“是。皇後娘娘。”
季青辰進入自保模式,連忙為樓雲解釋,“外子事多,如今在官家的殿上”
皇後淡掃了她一眼,沒什麽言語,她就閉嘴停下了一肚子解釋的話,蔫頭搭腦地道:“臣妾之錯。”
樓雲再忙,他要去勸說一下陳文昌還是方便的。
而現在,因為樓雲完全沒有去勸陳文昌的動靜,所以京城八卦的焦點已經不是陳文昌,而是樓雲了。
“你們下去吧。”
女官們退出了鳳儀亭,皇後倒也沒有叫趙德媛離開。
“叔祖大人年紀漸大,遲早是要致仕了。”
季青辰微微一驚。
一聲輕響,謝皇後在亭桌上放下了茶盞。
幾年的宮廷生活讓本來就儀態大方的謝道清更是鳳儀儼然,黑美人的容貌也更精致了些。
謝皇後輕歎了口氣。
“甘老大人雖然有四子十二孫,但嫡出的孫女和侄孫女卻隻有兩個。大的嫁進了秀王府。小的這個還待字閨中。”
他要不是和秀王府有親,這個平章軍國事未必就輪得上他。
秀王府那就是官家的本家。
“樓大人年輕,還是要和甘老大人深加結交,日後才方便更進一步。”q
上至懷胎的賈貴妃,下至到明州城那邊的王清河,人人都想從季青辰嘴裏打探陳家的最新八卦。
陳家家主天天上樓府來哭,誰不知道呀
樓雲一直在為陳文昌和甘府的親事奔忙,多的是人聽到過風聲。
季青辰同樣焦頭爛額。
趙德媛受不了在家裏被宗室長蜚、趙氏堂姐妹們打聽消息,逃到了她府上。
左平被王世強留在了京城,也從福隆坊王府裏巴巴地遞了口信過來。
新婚出事的那一夜,他們家王夫人樓鸞佩得到了樓雲送過去的消息。
她交際廣,事先就在婚宴裏和政事堂甘府、陸府等幾位參知政事家眷暗示了一下,很快很方便地轉遞了一些口信。
但肖氏告夫,樓鸞佩完全就是靜觀其變,根本沒涉入這件事好吧
但現在,王家的門都要被踩破了。
王祭酒和樓大學士府裏是姻親一夥的,當大家不知道嗎
樓鸞佩很客氣地在口信裏說,要不要去明州躲一躲
這分明就是在表達不滿:
她的意思是,趕緊想個辦法平了這件事吧。
要叫陳文昌娶了個再嫁之女,大家都要被陳文昌連累,不能在京城裏混了。
季青辰絕沒有想到,她和樓鸞佩隔空能說上第一句話,不是為了當初這位樓大小姐找她的麻煩,讓她被王世強悔婚的事。
她心裏未嚐沒想過,各種譏諷,各種互噴。
最後樓鸞佩被她徹底打臉。出了當年的一口惡氣。
但現在,她確實沒功夫搭理樓鸞佩的口信。
乞巧節的什麽也不用想過了,她連時鮮的乞巧果子沒來得及吃,就陪笑著立在坤寧宮的皇後殿上罰站。
她其實很委屈,為什麽陳文昌要娶老婆,皇後要拿她來問
陳文昌願意娶肖氏不願意娶甘氏,她季青辰管得著嗎
她又不是陳文昌的老娘。
更何況。陳文昌一直沒有確定要娶甘府娘子。她都沒來得及進宮為他求賜婚。
她並沒有出爾反爾調戲皇後。
“果然是江西茶商世家出身。”
謝皇後輕輕啜了一口茶,微微笑著點了頭。
謝掌司一個眼色,殿上宮女出來打賞了兩匹羅錦。表演過點茶的陳娘子連忙跪了下來,謝過厚賜。
“過幾天賈貴妃要辦一日的茶社,郡夫人就帶著這位陳娘子隨本宮去吧。”
坤寧宮外就是北苑。
北苑的樓閣宮院眾多,住著的就是宮中嬪妃。
宋人過端一。不過端午,但乞巧節卻是七夕後宮中的大事。皇後今日要主持月夜拜織女神的祭禮,卻不緊不慢地坐在了坤寧宮的鳳儀亭裏。
亭子下候著的除了季青辰,還有順昌縣主趙德媛。
“縣主這些日子在家中讀的是什麽書可讀過高皇後的”
“臣妾蠢鈍。少時隻抄寫過三迴。”
“已是用功了。再抄二十迴吧。”
“是。皇後娘娘。”
趙德媛比季青辰還倒黴。
她在家裏呆不住,逃到樓府上。卻被皇後殿上的女官一起叫進了宮挨訓。
這好歹給了季青辰一絲絲安慰。
肖氏告夫這事情,雖然有她季青辰的支撐幫助,趙德媛她明明也是同夥。
“肖氏不過是一民婦。自有她為難不知禮的地方。本宮並不願意多問。但文安山陰郡夫人與順昌縣主兩位,卻是朝廷有品級的命婦。理應是民婦們爭先效仿的楷模,一言一行皆應謹慎。正所謂道之不存毛將焉附”
你們這些吃官俸不用交稅的命婦不守規矩,不講女德,叫下麵不識字的無知民女、民婦們看到了聽到了怎麽想
她們日日要辛苦勞作,平白供養你們,你們不做表率,她們誰還會去遵守天地道理,人倫五常
“臣妾們死罪。”
季青辰和趙德媛彎腰施禮,也說不出什麽辯解的話來。
什麽林宏誌是受賄犯,是欺君之罪,這些在外麵說著是那麽迴事,所以皇後明說了,肖氏沒有什麽不對的地方。
錯的是她們兩個。
皇後對命婦和民婦的道德標準是截然不同的。
否則憑什麽士人們可以光讀書不勞作,光買田不交稅
“德”之一字而已。
聖人之心,以德治天下。
鬧得現在這樣滿城風雨讓小民們看了笑話,這就是她們無德。
“本宮並不想多說,隻望有郡夫人與縣主在,女德端嚴,德儀昭昭,那民婦肖氏自然懂得人倫之道,進退之理。”
這就是讓肖氏拒絕這門親事了。
至於陳文昌,他是男人是名士他不歸皇後管。
“娘娘”
趙德媛覺得自己太無辜。
林宏誌之事涉及到了義兄樓雲,涉及到了紀府,她才幫著肖氏出賣了自己的丈夫。
走到這一步,她幫著肖氏和離就是必行之事了。
但陳文昌要娶肖氏為妻,這是連肖氏自己都想不到的事,更何況是她
季青辰覺得,這事情的決定權壓根不在肖氏的手上,完全是陳文昌看著辦。
非要說“無德”,那是陳文昌不是她們。
“娘娘,這以妻告夫,本朝並不是沒有舊例”
她忍不住要說上一句,卻聽皇後突然道:
“聽說樓大學士到現在,也沒有去勸說陳山長”
“是。皇後娘娘。”
季青辰進入自保模式,連忙為樓雲解釋,“外子事多,如今在官家的殿上”
皇後淡掃了她一眼,沒什麽言語,她就閉嘴停下了一肚子解釋的話,蔫頭搭腦地道:“臣妾之錯。”
樓雲再忙,他要去勸說一下陳文昌還是方便的。
而現在,因為樓雲完全沒有去勸陳文昌的動靜,所以京城八卦的焦點已經不是陳文昌,而是樓雲了。
“你們下去吧。”
女官們退出了鳳儀亭,皇後倒也沒有叫趙德媛離開。
“叔祖大人年紀漸大,遲早是要致仕了。”
季青辰微微一驚。
一聲輕響,謝皇後在亭桌上放下了茶盞。
幾年的宮廷生活讓本來就儀態大方的謝道清更是鳳儀儼然,黑美人的容貌也更精致了些。
謝皇後輕歎了口氣。
“甘老大人雖然有四子十二孫,但嫡出的孫女和侄孫女卻隻有兩個。大的嫁進了秀王府。小的這個還待字閨中。”
他要不是和秀王府有親,這個平章軍國事未必就輪得上他。
秀王府那就是官家的本家。
“樓大人年輕,還是要和甘老大人深加結交,日後才方便更進一步。”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