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八月裏,甜香桂花開滿了山陽城裏城外,連森嚴的軍衙門前也處處落花。


    本是賞花時節,軍州城中各府女眷的走動卻早已經停歇。


    各府不到確有急事不會互相拜望。


    最多差一兩個婆子傳話。


    這倒方便了季青辰。


    “大娘子。樓大人有三四日沒過來用飯了。”


    勞四娘的心裏,覺得樓雲每日過來是好事,盡管她要擔心大娘子和樓雲成親之前見麵被傳出去閑話。


    然而現在青龍寺裏,桂花樹從前殿開到了後殿,在佛殿琉璃瓦上黃雲漫天。


    除了僧人卻看不到一個賞花遊玩的人影。


    城中家家關門閉戶,閑話無從傳起。


    她又要覺得樓雲不常來,外麵的戰事是不是不行了,是不是應該卷鋪蓋逃走。


    “沒來就表示戰事很急。”


    季青辰雖然鎮定,心裏也琢磨過這些事,


    “如果要逃走,他應該還會知會我一聲,叫上我一起逃的。”


    她笑著安撫勞四娘,“你看他最後一次來這裏時召了姬墨說了半會話,又把樓春他們留下,不就是教他怎麽保著我逃走這件事我還拿得定。”


    “”


    勞四娘聽著這樣的安慰,心裏也不覺得高興。


    京城的斥罪詔書已下,官家終於把完顏叔叔痛罵了一頓。


    罵過之後,就要開打。


    淮河水師已經橫渡過河,攻打宿州了。


    官家沒傳話要她迴京城去,季青辰就心安理得地住在了山陽城。


    眼得見和樓雲見麵都難,成親的安排也不可能提上來。


    她索性就閉門不出,隻隔幾日讓姬墨去季府問問許淑卿的情況。


    “大娘子,季府那邊的萬媽媽過來了。”


    姬墨在院門前叉手稟告。


    桂花樹下,他踏著一地落花,國字臉上神色凝重。


    他頭束武巾,外罩皮甲。手按腰刀。


    完全是一副戒備森嚴的模樣。


    “她還帶了兩名婆子,說是江西那邊的茶商大戶韓家有一位管事過來拜望三郎。但三郎不在府裏。韓家讓兩名婆子求見了許娘子,許娘子覺得做了不主,請她們過來拜見大娘子。”


    “江西茶商”


    季青辰神色詫異。和勞四娘互換了一個眼色。


    從江西到楚州,要經過長江,但長江江麵上正殺得如火如荼。


    這位韓府管事還能過來自然是經了都統製的首肯,由長江江操兵船送過來的。


    一名管事就有這樣的能耐,韓家在江西絕不是普通的茶商。


    “讓她們進來吧。”


    天色一直有些陰晦。腳步聲響,萬氏還是那樣白衣黑裙的幹練模樣。


    季青辰卻看出她衣袖底下戴上了皮質的護腕,裙下的繡花鞋換成了千層底的馬步靴。如果要上城,隻是把弓一背,箭袋係上,裙子撈起就可以進入健婦營了。


    季青辰見著她,先不急於問院門外的韓府婆子,反是切切托付,道:


    “府裏雖然有許四爺和幫裏的兄弟,但內宅裏季媽媽、柱媽媽年紀都大了。淑卿身邊還請萬媽媽費心。”


    萬氏如今這副打扮當然不是為了上城,而是為了保護季府的內宅。


    萬一水師戰敗,金國圍城,逃還是一迴事。


    最麻煩的是官軍、衙役們都上了城牆去守城,城中安定無人維持。


    除了金國奸細,城裏還多的是借機作亂,想趁火打劫的地痞亡命們,要把他們鎮壓下去,依靠的還是大戶們的自保。


    “大娘子放心。”


    萬氏畢竟經曆了一迴圍城,應付這些駕輕就熟。


    “許四爺已經和聚義坊裏大戶劉家、魏家老爺們商議過了,咱們三家為首和街坊們聯戶自保,壯丁組隊出戶巡查,敲鑼為警。隻要城不破。坊中絕無變亂。”


    季青辰放了心,笑道:


    “我這裏離軍衙近,外人不敢過來。也讓他們放心就好。”


    萬氏這迴過來,除了為韓府引介,也是許家兄妹想看看青龍寺這邊的守備如何。


    如果人手不夠,就把大娘子馬上接到季府去。


    青龍寺和軍衙門隻有一街之隔。她過來時看到一路上兵仗相連,鐵甲森寒。


    進到青龍寺,門外駐守有軍衙門裏的兵卒一百人。


    到了精舍外,她看到了樓府的家將頭目樓春和姬墨在樹下商量著什麽,寺中的家將、坊丁不下於四十人,


    她知道這裏不需要她操心了,這才低聲說了韓府送了重禮,看起來是有事要商量。


    季青辰上迴從樓雲嘴裏聽說了,江西私茶販子謀反的事。


    她知道,本地進攻金宋邊境的官軍最終是沒有迴軍鎮壓。


    這謀反還是被江西本地幾位茶商大戶聯合鎮壓下去。


    他們用家丁、家奴、還有本地的茶園戶們組成了民勇團練,和亡命的私茶販子惡戰了兩場。


    聽說最後斬首三百。


    幾位安定地方的茶商大戶本就有捐來的官身,這一迴被朝廷加封了六品虛銜。


    她深知,這其中未必是謀反,而是生意上分利不均。


    要說走私,她季家三姐弟不也是走私販子起家


    隻不知道韓家在這個節骨眼上來拜見,是為了什麽。


    “婦人們見過大娘子。”


    兩名婆子都是三十餘歲的中年婦人。


    韓家遠在江西,離兩浙路太遠,隻聽說了楚揚河道上的興盛船幫,並不知道後麵還有唐坊。


    “薄禮怠慢,還請大娘子恕罪。”


    送上的禮單裏本應該沒有季青辰的份,但現在呈上來的金飾玉器,價值不菲。


    臨時準備也有這樣的東西,韓管事身邊必定帶著大批財貨。


    季青辰在精舍主屋裏見了她們,笑著讓人抬了椅子,讓她們坐下。


    為首的婦人也姓韓,側著身坐了。


    “我家的三郎受了軍衙門所召,又早有官身,這迴去了水師裏為朝廷盡忠。家中難免對貴客招待不周。”


    她打量著這韓娘子,見她神情端莊,謙卑而不過於諂媚,身上的衣裙都是顏色莊重的綢製,包金的一釵兩環簡單精致。


    她揣測著,此人應該是自願投附在韓府為仆的老家人。


    她季府裏根基淺沒有這樣的家奴。


    但如果家中興盛,許淑卿有手腕,將來萬氏一家人留在季府世代管家也不是不可能。


    “大娘子客氣,婦人們冒昧前來,打擾大娘子在佛門清修,實在罪過。”


    互相的寒暄試探中,韓娘子也悄悄看清了季青辰。79小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朝好丈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鄒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鄒鄒並收藏宋朝好丈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