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雲還沒出謝府,就接到了樓葉送過來的急信。


    他看到季青辰已經出發的消息,急怒攻心之餘,不再在朝上糾纏,出京向楚州而迴。路上,季辰龍從宿州送來的密信卻到了。


    信裏的消息是金閣寺大火。


    “不隻是金閣寺,五台山上的寺院、道觀燒了十六間僧人、道士也死傷了不少”季青辰一臉震驚,坐在了宿州邊堡的判官後宅裏。


    “正是如此。聽說這一迴為了迎接國主使者,五台山上的寺觀紛紛修葺殿閣,人


    多手雜,沒看好香火。結果起了大火。從金閣寺燒起,燒到了半山腰上的三清觀。國主的使者如今停在了半路上。還在等國主的旨意呢。”


    季辰龍仍然是光著頭,頭上戴著金國流行的佛頂帽巾。


    帽巾繡著深藍色雙烏紋,漆黑巾頂抱住了頭,腦後雙擺上扣著橫銅扣。


    巾下拖著兩根麻花瓣子。


    他的麵容是從小就曬不黑的蒼白,雙眸常年帶笑。


    “阿姐,多虧你在我這裏耽誤了些時候,沒有和述律元一起去五台山。”


    他臉上的笑,帶著僥幸的意外。


    雖然在金國邊州裏,但本地人口混雜,災民又多,季青辰仍是一身漢女衣裳。


    她頭上梳了普通的椎發髻,隻不過北方的漢裙混和了些女真款式,方便騎驢馬。


    她一身深藍色斜襟長裙沒有套背子,裙中係了藍底白花細絛帶,顯出了腰身曲線。


    裙子兩側開了長衩,露出裏麵的淺藍綢子底裙。


    她端坐在椅上,清豔的五官。美好的身段仍然讓她有亭亭玉立的觀感。


    這裏是宿州邊堡屯田判官的官衙後宅。


    因為相當於宋代的軍州,女真衙門保留了舊宋留下來的規製。


    正南隔著一處小園子是知州的公堂,公堂後住著知州的家眷。


    正北過了兩道封死的門和本州推官打隔壁。


    她進這院子時,還要從通判的家門前過。


    一個月前她隨著述律元的商隊進城時,她親眼看到街對麵,就是保靖軍的軍衙門。


    此地隔著淮河,遙遙與樓雲的楚州對峙。


    她苦笑了起來。道:


    “我還得慶幸我沒有把空明大明的舍利托給述律完。請他送過去呢。”


    在金閣寺裏,舍利和奉養佛品隻怕就是一把火燒了的結果。


    從季辰龍進屋起,就一直沒有出聲的程啟年微微一笑。攤手道:


    “我所言不虛,季娘子這一次應該相信我了吧”


    因為他的開口,季青辰和季辰龍的臉色都是一沉。


    季辰龍的笑容冷淡異常。


    她的眼眸一轉,落在了程啟年那張雖然年輕。卻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臉龐上。


    她一點也看不出,兩年前。他是怎麽瞞過了季辰龍,居然和李海蘭搭上了線。


    此間是季辰龍的書房,淮河以北的屋子都是磚石結構,青磚鋪地。牆上鑲嵌兩張雙層的雕窗。


    書案前擺了待客的一幾四椅。


    在長杆燭燈的照耀下,她瞥了身邊另一張椅子坐下的季辰龍。


    二郎的神色除了冷淡,並沒有多少變動。


    看來他也覺得這程啟年絕不可能是李海蘭移情別戀的對像。


    她進宮備選的事情。也許這人早知道。


    李海蘭卻不可能是受此人控製。


    程啟年的長相遠不及二郎俊秀。


    論人材,他雖然是黃七郎的老熟人。黃河伐幫程家的三公子。


    但還沒聽說他自己做出什麽事業,自然無法與唐坊季家的二郎相提並論。


    季青辰和二郎交換了一個眼色。


    這是在唐坊裏,她和二郎搭擋做生意的習慣。


    “這場大火和李娘娘有關”


    她突然開口。


    程啟年在這裏苦等了她一個月,以金閣寺有天災為由勸她不要去。


    此外,他說的都是程家和黃氏貨棧的交情。


    因為季辰龍也覺得這迴金閣寺進香來得奇怪,所以她忍耐了下來。


    她也在猶豫,萬一金宋開戰,她無法在婚期前迴來。


    關索這一路上已經煩得她不行了。


    更何況,她去金閣寺,本來就是和程家有了暗約。


    她會在程家見一見這位三公子,打聽一下西北商路上蒙古西夏對峙的消息。


    “在下並不知道宮中的李娘娘,在下隻是認識唐坊的李三娘子。”


    程啟年迴答得滴水不漏。


    燭光照出雕窗外的人影,季青辰知道門外守著姬墨、關索,還有季辰龍的心腹。


    季龍龍哧笑一聲,突然道:


    “我如今也算得上是當朝國舅,李娘娘的堂兄,什麽李三娘子我卻不知道了。”


    “”


    不僅是程啟年半晌說不出話來,就連季青辰也忍著沒敢去看季辰龍的臉色。


    金國國主因為寵愛李師兒,把她進封了九嬪之一的昭容。


    而且,還因為那同姓不婚的進宮借口,他恢複了鄭洪的舊姓,重新讓季辰龍姓了李。


    季辰龍現在的名字叫李鐵兒。


    季青辰在進宿州前就聽到這消息,到現在她都沒敢在二郎麵前問起過。


    程啟年當然知道李師兒就是李海蘭,他現在也知道季辰龍和李海蘭訂過親。


    他那鎮定自若的氣勢終歸還是被壓了下去,苦笑拱手道:


    “季兄,當初我與李三娘子商量進宮之事時,我確實不知舊事,我隻是聽家父提起過黃世伯,提起了唐坊的季娘子”


    他要早知道李海蘭和二郎有婚約,他怎麽著都不會去兜攬這個麻煩事。


    他真是太冤枉了。


    季辰龍麵無表情的模樣讓程啟年心中發毛。


    “程公子客氣,我的堂妹在宮中受了程公子的照撫,才能有如今的榮華富貴,將來我升官加封也是易如反掌。我還沒來及感謝程公子的大恩大德”


    聽他譏諷地說到這裏,程啟年已經是一臉苦相。


    季青辰歎了口氣,把話接了過來。


    “程公子是全真教門下”


    程啟年如釋重負,連忙道:


    “在下還未曾有幸列入門牆。重陽祖師在陝西鳳庭悟道,我早已經贍仰過仙跡,誠心入道。如今長春真人遊方天下,廣收門徒。在下也僅是宿州靈壁縣鬆風觀的方外護法而已。”


    他就是在鬆風觀,遇上了李海蘭。q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朝好丈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鄒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鄒鄒並收藏宋朝好丈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