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荻院前的楓葉已經有幾十年的豔紅。
月夜裏,十幾株楓冠枝葉連綿如綴金的紅錦,鋪陳在院門兩側的白灰色矮牆上。
院門開處,一行人魚貫而入。
她直接去了大屋前的廊板上,坐了下來,側目直視阿池。
他並不羅嗦,同樣在廊邊坐下。
他從袖子裏抽出一張薄竹紙,交到了她的麵前。
還沒等她看清那紙麵上密密麻麻的帳目,就聽他理所當然說著,道:
“三郎最近在我手上買上一大宗的刀具和鎧甲,一共二千一百貫的平泉幣。你知道我不收平泉幣的。用宋錢做二百四十貫,用金砂是二十六兩他手頭緊,我和他又是老交情,不好催,你替他付了吧。”
廊下按刀而立的姬墨乍聽到三郎私下購買武器,已經是警惕。
再聽到這阿池明明和三郎穿的是一條褲子,現在居然不要扶桑貨幣平泉幣,而向大娘子要金砂來塞帳。
姬墨看向阿池的眼神,不由得就帶上了“豈有此理”的怔意。
“三郎和你的私帳,怎麽倒向我開口”
她微微而笑,眼睛落在單據上,一排排地看下去。
阿池的貨單也是學了唐坊,都是漢字和阿拉伯數字寫的帳,這些刀具和鎧甲足夠讓三郎手下近二千名的私兵換上一迴裝備了。
阿池當然不會讓她知道三郎手上還有多少坊外的私兵。
隻聽阿池又道:
“三郎是左手進,右手出的,我哪裏敢和他做正經生意是他自己說了沒帳和他阿姐要,我一想也沒錯。他打小吃的穿的。哪一樣不是你給的就連他十來歲時糾集在身邊的那些村賴小子,連帶他們的父母家裏人,吃的、用的、使的哪一樣不是你給的他煩起來了,隻要進寺裏一伸手,叫聲阿姐就能全到手了”
他嘴角歪起。眼神冰寒卻故作爽郎地笑著,
“我想著,就算他現在要你的坊主之位,你也是情願的。”
姬墨聽到這扶桑寺奴用心險惡,明目張膽地挑撥離間,自然是怒目而視。
他身為巫祝奴口。是從南九州被季辰虎劫掠來的俘虜之一。雖然對季三郎也有仇無愛,但自問也不至於如此。
她眼皮也不抬,隻是細細算著紙上的帳目。
算來算去,還是有三四百套的紙甲是疑點。
宋製紙甲的保存期隻有兩年,在海邊更容易受潮。但紙甲在坊裏都是給坊丁免費配備的。隻要不用壞,兩年內完全不用換新的。
上個月,南坊剛有四百坊丁輪換過一批新紙甲,阿池應該是不知道。
這樣一算,三郎養在坊外的私兵也就是三四百人。
她便用指尖彈了彈這單據,抬頭笑道:
“他要是真喜歡這個坊主之位,何必暗地裏做些破刀破甲的小生意,還要我來替他填帳了。”說到這裏。她也含笑打聽著,
“聽說寮主最近在扶桑內地買了新莊子還沒有向寮主道喜。”
新莊子裏是不是正藏著三郎的私兵,她不清楚。但她知道。阿池現在日子過得和僧官們一樣舒坦。
除了吃茶點穿綢衣,他時不時就迴鴨築山的村子裏,和三四個女子同時來往。
其中一個還是唐坊女子。
“怎麽,又有人哭到你麵前去了”
阿池都不用她多提,自然知道她話裏的意思,他的眼睛隻看著那等著付帳的貨單。
“我知道你們唐坊是不許走婚的。但我和你那坊女相好時也就和她說清過,娶她是不可能的。她要同時和你們的坊丁相好我也管不著。想來你不至於為了這點小事不認帳”
因為他壓根沒有正眼看她。所以她也看不清他的神色。
為了當初一起做寺奴的事情,她實在不能去多問他的男女私情。隻是點頭道:
“是有坊女說起了這事。想托坊裏的媒婆向你提親來著。隻看你的意思了。”
她是知道絕不可能的。
阿池的長相俊美。雖然偏陰柔了些,但因為他那冷漠的氣質,再加上這些年來吃的是黑貨生意,手下使喚著三四百的大小寺奴。他看人眼神就像是刀割一樣。
就算在山賊、水賊裏,現在也絕沒有人敢和他亂開玩笑。
喜歡他的女子必定多不勝數。
隻是,汪婆子既然和她說起過這件事,她總得有個交待。
“原來坊主還有和我結親的意思”
他哧哧的笑了起來,眼神古怪地落到了她的臉上。
她安之若素。
“也不僅是我的意思,三郎也應該和你提起過”
“提當然是提過。他還說,坊裏除了他姐,他老婆,二郎的老婆,其他的坊女我能隨便挑”
笑聲的譏諷讓姬墨眼中怒意隱現。
廊上安坐的她,暗罵三郎之餘,隻在心中慶幸:
跟她來的六個庫丁現在在院門邊站得遠遠的,聽不到他的話。
他們中有兩個,她記得在坊裏都是有相好坊女的。
“雖然不至於如此,但寮主不妨想想這婚事吧。”
她那弟弟季辰虎可不是一個好侍候的主。
他連她的婚事都要指手劃腳,更不要提阿池。
他一個坊外人想要得到季辰虎的信任,真的和三郎聯手,娶個坊女是必行的事。
否則,季辰虎絕不會把他當迴事。
十年前。
阿池和他的父母住在了鴨築山的邊緣山村裏,和扶桑山民們一起開荒種地為生。
他們希望與本地的扶桑人聯姻,溶入本地人的圈子。
也隻有如此,他們才能保住辛苦開荒得到的土地和糧食,得到扶桑的戶籍。
就如北九州下關口。那一帶,現在仍然有五六個中土遺民漁村不願意遷進唐坊來經商。
她還記得,阿池被父母送進寺裏的原因,本就是為了被僧官挑去做漂亮侍童。
盡管他自己並不知道。
貧苦的鄉下山民,根本沒有上升的空間。
他們隻有送小兒子進寺做侍童。才有可能讓家裏的人口得到機會識字讀經。才有機會參加考試,獲得僧人的度碟。
在築紫這樣遠離平安京城的邊遠地方,貧家子弟能取得大寺院裏的合法僧人資格,幾乎能與大宋科舉出仕相提並論。
“阿季,我有喜歡的女孩子。”
她還記得,阿池曾經認真地向她說過這樣的話。
麵帶羞澀。
月夜裏,十幾株楓冠枝葉連綿如綴金的紅錦,鋪陳在院門兩側的白灰色矮牆上。
院門開處,一行人魚貫而入。
她直接去了大屋前的廊板上,坐了下來,側目直視阿池。
他並不羅嗦,同樣在廊邊坐下。
他從袖子裏抽出一張薄竹紙,交到了她的麵前。
還沒等她看清那紙麵上密密麻麻的帳目,就聽他理所當然說著,道:
“三郎最近在我手上買上一大宗的刀具和鎧甲,一共二千一百貫的平泉幣。你知道我不收平泉幣的。用宋錢做二百四十貫,用金砂是二十六兩他手頭緊,我和他又是老交情,不好催,你替他付了吧。”
廊下按刀而立的姬墨乍聽到三郎私下購買武器,已經是警惕。
再聽到這阿池明明和三郎穿的是一條褲子,現在居然不要扶桑貨幣平泉幣,而向大娘子要金砂來塞帳。
姬墨看向阿池的眼神,不由得就帶上了“豈有此理”的怔意。
“三郎和你的私帳,怎麽倒向我開口”
她微微而笑,眼睛落在單據上,一排排地看下去。
阿池的貨單也是學了唐坊,都是漢字和阿拉伯數字寫的帳,這些刀具和鎧甲足夠讓三郎手下近二千名的私兵換上一迴裝備了。
阿池當然不會讓她知道三郎手上還有多少坊外的私兵。
隻聽阿池又道:
“三郎是左手進,右手出的,我哪裏敢和他做正經生意是他自己說了沒帳和他阿姐要,我一想也沒錯。他打小吃的穿的。哪一樣不是你給的就連他十來歲時糾集在身邊的那些村賴小子,連帶他們的父母家裏人,吃的、用的、使的哪一樣不是你給的他煩起來了,隻要進寺裏一伸手,叫聲阿姐就能全到手了”
他嘴角歪起。眼神冰寒卻故作爽郎地笑著,
“我想著,就算他現在要你的坊主之位,你也是情願的。”
姬墨聽到這扶桑寺奴用心險惡,明目張膽地挑撥離間,自然是怒目而視。
他身為巫祝奴口。是從南九州被季辰虎劫掠來的俘虜之一。雖然對季三郎也有仇無愛,但自問也不至於如此。
她眼皮也不抬,隻是細細算著紙上的帳目。
算來算去,還是有三四百套的紙甲是疑點。
宋製紙甲的保存期隻有兩年,在海邊更容易受潮。但紙甲在坊裏都是給坊丁免費配備的。隻要不用壞,兩年內完全不用換新的。
上個月,南坊剛有四百坊丁輪換過一批新紙甲,阿池應該是不知道。
這樣一算,三郎養在坊外的私兵也就是三四百人。
她便用指尖彈了彈這單據,抬頭笑道:
“他要是真喜歡這個坊主之位,何必暗地裏做些破刀破甲的小生意,還要我來替他填帳了。”說到這裏。她也含笑打聽著,
“聽說寮主最近在扶桑內地買了新莊子還沒有向寮主道喜。”
新莊子裏是不是正藏著三郎的私兵,她不清楚。但她知道。阿池現在日子過得和僧官們一樣舒坦。
除了吃茶點穿綢衣,他時不時就迴鴨築山的村子裏,和三四個女子同時來往。
其中一個還是唐坊女子。
“怎麽,又有人哭到你麵前去了”
阿池都不用她多提,自然知道她話裏的意思,他的眼睛隻看著那等著付帳的貨單。
“我知道你們唐坊是不許走婚的。但我和你那坊女相好時也就和她說清過,娶她是不可能的。她要同時和你們的坊丁相好我也管不著。想來你不至於為了這點小事不認帳”
因為他壓根沒有正眼看她。所以她也看不清他的神色。
為了當初一起做寺奴的事情,她實在不能去多問他的男女私情。隻是點頭道:
“是有坊女說起了這事。想托坊裏的媒婆向你提親來著。隻看你的意思了。”
她是知道絕不可能的。
阿池的長相俊美。雖然偏陰柔了些,但因為他那冷漠的氣質,再加上這些年來吃的是黑貨生意,手下使喚著三四百的大小寺奴。他看人眼神就像是刀割一樣。
就算在山賊、水賊裏,現在也絕沒有人敢和他亂開玩笑。
喜歡他的女子必定多不勝數。
隻是,汪婆子既然和她說起過這件事,她總得有個交待。
“原來坊主還有和我結親的意思”
他哧哧的笑了起來,眼神古怪地落到了她的臉上。
她安之若素。
“也不僅是我的意思,三郎也應該和你提起過”
“提當然是提過。他還說,坊裏除了他姐,他老婆,二郎的老婆,其他的坊女我能隨便挑”
笑聲的譏諷讓姬墨眼中怒意隱現。
廊上安坐的她,暗罵三郎之餘,隻在心中慶幸:
跟她來的六個庫丁現在在院門邊站得遠遠的,聽不到他的話。
他們中有兩個,她記得在坊裏都是有相好坊女的。
“雖然不至於如此,但寮主不妨想想這婚事吧。”
她那弟弟季辰虎可不是一個好侍候的主。
他連她的婚事都要指手劃腳,更不要提阿池。
他一個坊外人想要得到季辰虎的信任,真的和三郎聯手,娶個坊女是必行的事。
否則,季辰虎絕不會把他當迴事。
十年前。
阿池和他的父母住在了鴨築山的邊緣山村裏,和扶桑山民們一起開荒種地為生。
他們希望與本地的扶桑人聯姻,溶入本地人的圈子。
也隻有如此,他們才能保住辛苦開荒得到的土地和糧食,得到扶桑的戶籍。
就如北九州下關口。那一帶,現在仍然有五六個中土遺民漁村不願意遷進唐坊來經商。
她還記得,阿池被父母送進寺裏的原因,本就是為了被僧官挑去做漂亮侍童。
盡管他自己並不知道。
貧苦的鄉下山民,根本沒有上升的空間。
他們隻有送小兒子進寺做侍童。才有可能讓家裏的人口得到機會識字讀經。才有機會參加考試,獲得僧人的度碟。
在築紫這樣遠離平安京城的邊遠地方,貧家子弟能取得大寺院裏的合法僧人資格,幾乎能與大宋科舉出仕相提並論。
“阿季,我有喜歡的女孩子。”
她還記得,阿池曾經認真地向她說過這樣的話。
麵帶羞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