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夷人完全沒有日出而耕,日落而歸的作息習慣。
他們會在燒山開田忙得一塌糊塗的時候,突然看到了中意的女子,就能馬上把需要播種的田地丟下,他們會把鐵鋤頭和好不容易運上山的耕牛丟在爛泥裏,一門心思地去追女人。
她當初向斯通奴提起這件事的時候,他還死活不承認有錯。
他堅持著,非說這是他們狩獵部落的神聖傳統,結果就是秦莊頭時不時就要來向她訴苦:
開田的任務完不成,莊子裏的匠戶和蝦夷年輕部民之間衝突打架也不是一次了,最會惹事的是那些蝦夷“勇士們”。
所以她更願意和斯通奴這樣的蝦夷中年男人打交道,因為他有固定女伴,有父母親屬,有兒女有侄兒,他懂得什麽是長久之計,不會一時一個想法,一時一個念頭。
她已經發現,像蝦夷人這類未開化部落裏,部民們因為狩獵武器簡陋,又沒有衛生知識,每天都要因為受傷和各種疾病而麵對死亡,他們的平均死亡年齡隻有十五六歲,情況好一些的大部族能達到二十歲左右。
至於能活到斯通奴這個年紀的,都已經是有智慧的長者了。
趁著還沒有死,隨時隨地追求伴侶,繁衍後代是他們的生存本能,和習慣農耕生活的北方匠戶們完全不一樣。
她當然不願意被這樣的蝦夷“勇士”們護送上山。
“你放心,我侄兒不會。”
斯通奴的臉色有些難堪,揮手召來了他的侄兒背通奴。
她當然早就聽說過他這勇士侄兒,然而現在正眼一看,也不由得有幾分詫異。
隻見這背通奴果然和普通蝦夷人並不一樣。十七八歲的強壯樣子,長得也濃眉大眼的,很適應環境的改變。不過三個月,他就已經身披紡車織出來的麻衣麻褲,交襟衣裳露出他結實的褐色胸膛,衣外還斜披著一條黑狼獸皮鬥篷。
要知道普通蝦夷人過了一兩年,仍然多的是不習慣穿麻衣的。田莊裏經常可以看到他們僅在腰間圍一條獸皮。光著身子到處行走。
生活習慣不同,相處就不容易,所以這個莊子裏的宋人匠戶才隻占了一小半。
他方頭方額。滿頭的小瓣子裏綴著綠色石頭,整齊的束在了背後,他的一雙眼睛黑得發亮,隨便一站就已經比斯通奴還高了半頭。
更讓人一見就知道不同的是。他和他身後跟著的十個蝦夷戰士,都是臉上畫滿了紅、綠兩色的避邪圖符。一直畫到了衣領裏麵。
她知道,這就表示他們是在戰場上立過真正的戰功,所以被部落巫師們下過鬼神咒,在部落神靈前獲得了庇護。
“背通奴是真正的勇士。”
斯通奴拍著侄兒的肩膀。掩不住心中的驕傲。
季青辰微微一笑,已經仰著頭和背通奴對視了一眼,詫異地看出他眼裏的沉靜之光。
這種眼神。在半開化的生蕃部落蝦夷人裏,是難得一見的。
盡管他臉上的驕傲之色毫不掩飾。
而大部分蝦夷人其實完全不懂什麽是做人的驕傲。這是部落勇士特有的情緒
“秦莊頭,這裏就交給你和頭人了。”
她抬手示意,讓莊丁們打開莊門。
斯通奴知道她已經同意讓蝦夷人護送,他匆匆低語,用蝦夷人的密語叮囑了侄兒幾句,免得他初來乍到,得罪了這個並不好說話的女坊主,結果就是破壞了唐坊與蝦夷人之間至關重要的同盟關係。
莊頭秦鐵口同樣趁此機會,低聲向她稟告著,道:
“大娘子,駐馬寺裏的那幾個泉州和尚,居然會跟著僧官到扶桑人的村落裏去收糧,我聽說,他們一直在打聽八年前失蹤的那兩個福建八珍齋管事,想探聽他們的下落。”
“八珍齋的管事”
季青辰對泉州僧人的消息並不意外。
前些日子,她也正是意識到這些僧人都是那位樓國使提前安排的耳目,他們是為樓雲出使東海提前鋪路,她才會覺得此人頗有幾分謀而後動的智謀,也許值得一交。
否則她何必托人用假貨壽禮陷害王家,助他得到國使之職
她敢讓他來這東海,就要有能耐讓他為她所用。
他是不是破壞過她和王世強的婚約,那是另外一筆帳。
“押在莊園裏的兩名管事,這陣子還老實”
她轉頭看向秦鐵口。
八年前,確實是她暗中把八珍齋的兩個管事秘密囚禁了起來。
因為正是他們向吉住貨棧通風報信,所以她去扶桑內地的時候,黃七郎才會突然被捉。
而八珍齋的假冒山寨貨,真正第一個開始做的並也不是唐坊,而是八珍齋的這兩個貪財背主的管事,還有和他們合作分帳的吉住和木下貨棧。
隻不過,唐坊做山寨貨時用的都是宋人工匠,他們所產“唐貨”的質量和工藝遠在吉住貨棧之上,畢竟他們用的都是扶桑工匠。
唐坊山寨貨很容易地完全占領了扶桑市場。
她傳出了這兩個管事因為分帳不均,所以被吉住貨棧暗害的流言,直接挑撥了他們和福建海商的關係,但這些年來,福建八大綱首其實並不肯相信這兩個管事已經死了吧
那位樓大人是否也清楚這件事情呢
她也曾打聽過,那位來求親的文昌公子本來對經商走海沒有興趣,本不應該是他到外夷來求親。
但他那一房在十年前擁有八珍齋的股份,經管過扶桑的生意,想必正是因為這些年扶桑生意不景氣導致了家中敗落
泉州陳家通過與唐坊的合作,可以讓她考慮停止這種山賽貨的製造。
而借由她與陳文昌的婚事,則能讓唐坊參與八珍齋正品唐貨生意,分享收益。如此就能彌補唐坊的損失,當然最重要的是,樓雲需要這些收益來提高泉州市舶司的稅收。
這是一個讓陳家和唐坊都能接受的兩全之策。
唯一受損的江浙海商。
這是那位樓大人的謀劃
通過這門婚事,那位樓大人也是在暗示她,她應該停止對韓參政fu北伐計劃的支持,停止她通過黃氏貨棧源源不斷的金砂、海珠供奉。
嫁給陳文昌,她絕不會吃虧。
那位樓大人認為。這些就能收買她
這就是她讓出坊主之位後。最體麵又有好處的退路
也許他想的也並沒有錯
如果僅僅隻是為了唐坊坊主之位,她總不至於落到要與季辰虎姐弟相爭,讓給他又何妨
他們會在燒山開田忙得一塌糊塗的時候,突然看到了中意的女子,就能馬上把需要播種的田地丟下,他們會把鐵鋤頭和好不容易運上山的耕牛丟在爛泥裏,一門心思地去追女人。
她當初向斯通奴提起這件事的時候,他還死活不承認有錯。
他堅持著,非說這是他們狩獵部落的神聖傳統,結果就是秦莊頭時不時就要來向她訴苦:
開田的任務完不成,莊子裏的匠戶和蝦夷年輕部民之間衝突打架也不是一次了,最會惹事的是那些蝦夷“勇士們”。
所以她更願意和斯通奴這樣的蝦夷中年男人打交道,因為他有固定女伴,有父母親屬,有兒女有侄兒,他懂得什麽是長久之計,不會一時一個想法,一時一個念頭。
她已經發現,像蝦夷人這類未開化部落裏,部民們因為狩獵武器簡陋,又沒有衛生知識,每天都要因為受傷和各種疾病而麵對死亡,他們的平均死亡年齡隻有十五六歲,情況好一些的大部族能達到二十歲左右。
至於能活到斯通奴這個年紀的,都已經是有智慧的長者了。
趁著還沒有死,隨時隨地追求伴侶,繁衍後代是他們的生存本能,和習慣農耕生活的北方匠戶們完全不一樣。
她當然不願意被這樣的蝦夷“勇士”們護送上山。
“你放心,我侄兒不會。”
斯通奴的臉色有些難堪,揮手召來了他的侄兒背通奴。
她當然早就聽說過他這勇士侄兒,然而現在正眼一看,也不由得有幾分詫異。
隻見這背通奴果然和普通蝦夷人並不一樣。十七八歲的強壯樣子,長得也濃眉大眼的,很適應環境的改變。不過三個月,他就已經身披紡車織出來的麻衣麻褲,交襟衣裳露出他結實的褐色胸膛,衣外還斜披著一條黑狼獸皮鬥篷。
要知道普通蝦夷人過了一兩年,仍然多的是不習慣穿麻衣的。田莊裏經常可以看到他們僅在腰間圍一條獸皮。光著身子到處行走。
生活習慣不同,相處就不容易,所以這個莊子裏的宋人匠戶才隻占了一小半。
他方頭方額。滿頭的小瓣子裏綴著綠色石頭,整齊的束在了背後,他的一雙眼睛黑得發亮,隨便一站就已經比斯通奴還高了半頭。
更讓人一見就知道不同的是。他和他身後跟著的十個蝦夷戰士,都是臉上畫滿了紅、綠兩色的避邪圖符。一直畫到了衣領裏麵。
她知道,這就表示他們是在戰場上立過真正的戰功,所以被部落巫師們下過鬼神咒,在部落神靈前獲得了庇護。
“背通奴是真正的勇士。”
斯通奴拍著侄兒的肩膀。掩不住心中的驕傲。
季青辰微微一笑,已經仰著頭和背通奴對視了一眼,詫異地看出他眼裏的沉靜之光。
這種眼神。在半開化的生蕃部落蝦夷人裏,是難得一見的。
盡管他臉上的驕傲之色毫不掩飾。
而大部分蝦夷人其實完全不懂什麽是做人的驕傲。這是部落勇士特有的情緒
“秦莊頭,這裏就交給你和頭人了。”
她抬手示意,讓莊丁們打開莊門。
斯通奴知道她已經同意讓蝦夷人護送,他匆匆低語,用蝦夷人的密語叮囑了侄兒幾句,免得他初來乍到,得罪了這個並不好說話的女坊主,結果就是破壞了唐坊與蝦夷人之間至關重要的同盟關係。
莊頭秦鐵口同樣趁此機會,低聲向她稟告著,道:
“大娘子,駐馬寺裏的那幾個泉州和尚,居然會跟著僧官到扶桑人的村落裏去收糧,我聽說,他們一直在打聽八年前失蹤的那兩個福建八珍齋管事,想探聽他們的下落。”
“八珍齋的管事”
季青辰對泉州僧人的消息並不意外。
前些日子,她也正是意識到這些僧人都是那位樓國使提前安排的耳目,他們是為樓雲出使東海提前鋪路,她才會覺得此人頗有幾分謀而後動的智謀,也許值得一交。
否則她何必托人用假貨壽禮陷害王家,助他得到國使之職
她敢讓他來這東海,就要有能耐讓他為她所用。
他是不是破壞過她和王世強的婚約,那是另外一筆帳。
“押在莊園裏的兩名管事,這陣子還老實”
她轉頭看向秦鐵口。
八年前,確實是她暗中把八珍齋的兩個管事秘密囚禁了起來。
因為正是他們向吉住貨棧通風報信,所以她去扶桑內地的時候,黃七郎才會突然被捉。
而八珍齋的假冒山寨貨,真正第一個開始做的並也不是唐坊,而是八珍齋的這兩個貪財背主的管事,還有和他們合作分帳的吉住和木下貨棧。
隻不過,唐坊做山寨貨時用的都是宋人工匠,他們所產“唐貨”的質量和工藝遠在吉住貨棧之上,畢竟他們用的都是扶桑工匠。
唐坊山寨貨很容易地完全占領了扶桑市場。
她傳出了這兩個管事因為分帳不均,所以被吉住貨棧暗害的流言,直接挑撥了他們和福建海商的關係,但這些年來,福建八大綱首其實並不肯相信這兩個管事已經死了吧
那位樓大人是否也清楚這件事情呢
她也曾打聽過,那位來求親的文昌公子本來對經商走海沒有興趣,本不應該是他到外夷來求親。
但他那一房在十年前擁有八珍齋的股份,經管過扶桑的生意,想必正是因為這些年扶桑生意不景氣導致了家中敗落
泉州陳家通過與唐坊的合作,可以讓她考慮停止這種山賽貨的製造。
而借由她與陳文昌的婚事,則能讓唐坊參與八珍齋正品唐貨生意,分享收益。如此就能彌補唐坊的損失,當然最重要的是,樓雲需要這些收益來提高泉州市舶司的稅收。
這是一個讓陳家和唐坊都能接受的兩全之策。
唯一受損的江浙海商。
這是那位樓大人的謀劃
通過這門婚事,那位樓大人也是在暗示她,她應該停止對韓參政fu北伐計劃的支持,停止她通過黃氏貨棧源源不斷的金砂、海珠供奉。
嫁給陳文昌,她絕不會吃虧。
那位樓大人認為。這些就能收買她
這就是她讓出坊主之位後。最體麵又有好處的退路
也許他想的也並沒有錯
如果僅僅隻是為了唐坊坊主之位,她總不至於落到要與季辰虎姐弟相爭,讓給他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