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季青辰聽著蕊娘迴報到這裏,自然也知道:
三郎不管和樓雲有了什麽密約,反正是沒吃什麽苦頭逃了出來。
至於他現在能得到樓雲的賞識,這國使甚至願意驅動龐大船隊威懾唐坊,就是為了幫他出手,來謀奪這唐坊坊主之位。
如此想來,如果不是怕三郎被利用,又最忌外人挑撥離間,她何嚐不是和李定文一樣,滿心歡喜
他們三姐弟畢竟十年患難。
黃七郎顯然和她想到了一起,疑惑問道:
“聽說樓大人很看中三郎的武藝才幹,有意讓他從軍。但按理說,留你為坊主,帶他迴大宋豈不是更加容易大妹子,以我看”
他心裏想起了三年前王世強酒醉時,曾經滿臉深恨地提起過的秘事:
他是中了樓雲和樓鸞佩那兩兄妹一起共謀的離間計,才會匆忙悔婚另娶的事。
而在他黃七郎看來,樓雲為了福建海商,早有預謀地離間唐坊和四明王氏實在是順理成章。
然而不確切的消息他並不敢胡說,明州樓氏和西南樓家也是兩迴事,他隻能提醒,道:
“也許,樓雲顧忌的就是你和四明王家以前的婚約因為王家和樓家的聯姻,所以他顧忌你以後記恨他也姓樓。所以才如此行事,要推三郎為主”
“黃七哥,他自己姓樓,都能支持福建海商和樓家女婿王世強爭奪東海了,怎麽還會擔心我因為記恨樓夫人而怨上他”
她苦笑著,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我隻是覺得這位樓大人,心思綿密,謀劃長遠。他就算反對朝廷北伐,在心中應該也有他的計劃,還需要看一看再說。所以佛光寺主寫來的書信,我都是轉呈給了空明大師。”
黃七郎這樣精明的商人,當然知道泉州佛光寺主背後站著的是樓雲。
季青辰但凡有一絲要和樓雲真正結交的心思,實在可以先厚著臉皮寫信過去,主動請佛光寺主引介,與樓雲結交。
她雖然是女子,但海商們真正看重的,畢竟還是她唐坊坊主的身份。
但她沒有。
她隻是在大半年前,開始與陳家商議婚事。
她極其曲折地向樓雲示好,卻半點也沒有依附於他的意思。
“這位樓大人在泉州為官,要壓製泉州的南班宗室,整頓泉州水師的意思,海商裏看明白的人也不少”
她在黃七郎麵前,並不隱瞞她不願意接受江浙籍的秦從雲為國使。
“他想在趙官家麵前立功,也是個懂海上生意的合適人選。所以我才托了嫂子,在普陀寺尋了一個舊新羅的寺奴,替我推了他一把”
所謂南班宗室,她以往就聽王世強說過:
一百年前靖康之變後,趙氏殘餘的宗室在南渡後幸存的已經不多,為了防備金軍南下趙氏覆滅,宗室分成了兩部分。
一部分宗室隨新登基的宋高宗生活在京城臨安,隨時準備從江浙出海而逃,稱為北班宗室。
還有一部分則被分散送到了福建泉州港定居,稱為南班宗室。
一百年過去,宗室自然也是人口越來越多,總有些不肖之徒開始魚肉百姓。
在泉州的趙秉謙就是有名的豢養海賊,打劫番商的惡劣之人。
他甚至還和泉州水師勾搭起來,導致一度繁榮,萬國來朝的泉州港有了衰落之狀。
四年前,官家點了樓雲的探花後,因為他以往還有八品軍功,祖上又是駐西南的漢軍出身,所以才留了他當朝奏對。
這些傳聞,她都從宋商嘴裏聽說,想來這國使之所以當時就被官家授了四品市舶司提舉官的官職,必定是官家對泉州宗室的惡行有所耳聞了。
樓雲也算得上是京官外放,官家自己的班底。
所以她聽聞他借敘職之便,在關鍵時刻進了臨安,她從佛光寺主的信件裏也猜出他有爭取出使高麗的意思。
她便使了計,換了四明王家在普陀寺裏開光的壽禮。
如此一來,便讓推薦秦從雲的王老大人被官家訓斥,閉居在家。
李先生站在一邊,聽得她如此謀劃,手已經伸到了臨安城的皇宮,心中震驚。
他頓時想了起來:
應該是在大半年前,朝廷裏的國使人選已定之後,她和福建陳家的議親才驀然由不冷不勢地變熱鬧了起來。
現在看來,她全是為了給國使留個好印象。
他雖然早知道大娘子對大宋的關注異乎尋常,仍是對她的步步為營暗暗心驚。
他不由得就想起,因為有個這樣的堂姐,難怪二郎才會在成年禮後,明明有著大好形勢,卻不吵不鬧,安安分分去了高麗讀書。
季辰龍離開時,留給他的話就是,在大娘子沒有建好海船之前,千萬不要和她作對。
否則,她連季辰虎都敢下手。
果然被他說中。
李文定心裏咋舌,眼望著海麵上的火光人影。
他想起,季辰虎被坊中查帳逼得到海上打劫,眼前又和和外人勾結演得熱火朝天,李文定便也心中明白,三郎他畢竟還是不如二郎明白自己的姐姐。
他這樣思索著,剛才的季青辰卻也明白,她沒有把事情完全透露。
她在泉州蕃坊裏安排了一個小小的唐坊分棧點,那裏的兩個心腹早在半年前就和蕃商斜力刺暗中通信。
正是泉州分棧點教會了斜力刺,教會他如何辨認八珍齋銅鏡真假區別。否則他膽子再大,後台再硬,他也沒有真正的把握能拿到宗室犯罪的可靠證據。
其後,泉州分棧點的兩個夥計,又幫著他,一舉在趙府門外拿到贓物。
這些事,她留在肚子裏沒提。
蕊娘的二叔就是泉州分棧點的頭目,他前些日子申請要迴坊,也不是因為生病。
他雖然一直以南洋小蕃商的身份做掩護,沒有暴露唐坊分棧點管事的本來麵目,但泉州市舶司的稅丁卻不是吃閑飯的。
已經有稅丁發現他和斜力刺過從甚密,跟蹤過他兩次。
所以,他還是迴唐坊避個風頭為好。
但她自問沒有得罪樓雲的地方,不明白他怎麽就一個試探都沒有,馬上就拉攏三郎和她作對,她本來以為他會召她去宋船上拜見的
至少,這位樓國使也要親自見她一迴,暗示地問一句,她是不是願意放棄對韓參政府的金源支持,再加上一堆廢話。
這樣才更慎重吧
如果是因為王世強向她求親,要娶她為平妻,讓他樓雲看不過眼,這也說不過去。
季青辰聽著蕊娘迴報到這裏,自然也知道:
三郎不管和樓雲有了什麽密約,反正是沒吃什麽苦頭逃了出來。
至於他現在能得到樓雲的賞識,這國使甚至願意驅動龐大船隊威懾唐坊,就是為了幫他出手,來謀奪這唐坊坊主之位。
如此想來,如果不是怕三郎被利用,又最忌外人挑撥離間,她何嚐不是和李定文一樣,滿心歡喜
他們三姐弟畢竟十年患難。
黃七郎顯然和她想到了一起,疑惑問道:
“聽說樓大人很看中三郎的武藝才幹,有意讓他從軍。但按理說,留你為坊主,帶他迴大宋豈不是更加容易大妹子,以我看”
他心裏想起了三年前王世強酒醉時,曾經滿臉深恨地提起過的秘事:
他是中了樓雲和樓鸞佩那兩兄妹一起共謀的離間計,才會匆忙悔婚另娶的事。
而在他黃七郎看來,樓雲為了福建海商,早有預謀地離間唐坊和四明王氏實在是順理成章。
然而不確切的消息他並不敢胡說,明州樓氏和西南樓家也是兩迴事,他隻能提醒,道:
“也許,樓雲顧忌的就是你和四明王家以前的婚約因為王家和樓家的聯姻,所以他顧忌你以後記恨他也姓樓。所以才如此行事,要推三郎為主”
“黃七哥,他自己姓樓,都能支持福建海商和樓家女婿王世強爭奪東海了,怎麽還會擔心我因為記恨樓夫人而怨上他”
她苦笑著,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我隻是覺得這位樓大人,心思綿密,謀劃長遠。他就算反對朝廷北伐,在心中應該也有他的計劃,還需要看一看再說。所以佛光寺主寫來的書信,我都是轉呈給了空明大師。”
黃七郎這樣精明的商人,當然知道泉州佛光寺主背後站著的是樓雲。
季青辰但凡有一絲要和樓雲真正結交的心思,實在可以先厚著臉皮寫信過去,主動請佛光寺主引介,與樓雲結交。
她雖然是女子,但海商們真正看重的,畢竟還是她唐坊坊主的身份。
但她沒有。
她隻是在大半年前,開始與陳家商議婚事。
她極其曲折地向樓雲示好,卻半點也沒有依附於他的意思。
“這位樓大人在泉州為官,要壓製泉州的南班宗室,整頓泉州水師的意思,海商裏看明白的人也不少”
她在黃七郎麵前,並不隱瞞她不願意接受江浙籍的秦從雲為國使。
“他想在趙官家麵前立功,也是個懂海上生意的合適人選。所以我才托了嫂子,在普陀寺尋了一個舊新羅的寺奴,替我推了他一把”
所謂南班宗室,她以往就聽王世強說過:
一百年前靖康之變後,趙氏殘餘的宗室在南渡後幸存的已經不多,為了防備金軍南下趙氏覆滅,宗室分成了兩部分。
一部分宗室隨新登基的宋高宗生活在京城臨安,隨時準備從江浙出海而逃,稱為北班宗室。
還有一部分則被分散送到了福建泉州港定居,稱為南班宗室。
一百年過去,宗室自然也是人口越來越多,總有些不肖之徒開始魚肉百姓。
在泉州的趙秉謙就是有名的豢養海賊,打劫番商的惡劣之人。
他甚至還和泉州水師勾搭起來,導致一度繁榮,萬國來朝的泉州港有了衰落之狀。
四年前,官家點了樓雲的探花後,因為他以往還有八品軍功,祖上又是駐西南的漢軍出身,所以才留了他當朝奏對。
這些傳聞,她都從宋商嘴裏聽說,想來這國使之所以當時就被官家授了四品市舶司提舉官的官職,必定是官家對泉州宗室的惡行有所耳聞了。
樓雲也算得上是京官外放,官家自己的班底。
所以她聽聞他借敘職之便,在關鍵時刻進了臨安,她從佛光寺主的信件裏也猜出他有爭取出使高麗的意思。
她便使了計,換了四明王家在普陀寺裏開光的壽禮。
如此一來,便讓推薦秦從雲的王老大人被官家訓斥,閉居在家。
李先生站在一邊,聽得她如此謀劃,手已經伸到了臨安城的皇宮,心中震驚。
他頓時想了起來:
應該是在大半年前,朝廷裏的國使人選已定之後,她和福建陳家的議親才驀然由不冷不勢地變熱鬧了起來。
現在看來,她全是為了給國使留個好印象。
他雖然早知道大娘子對大宋的關注異乎尋常,仍是對她的步步為營暗暗心驚。
他不由得就想起,因為有個這樣的堂姐,難怪二郎才會在成年禮後,明明有著大好形勢,卻不吵不鬧,安安分分去了高麗讀書。
季辰龍離開時,留給他的話就是,在大娘子沒有建好海船之前,千萬不要和她作對。
否則,她連季辰虎都敢下手。
果然被他說中。
李文定心裏咋舌,眼望著海麵上的火光人影。
他想起,季辰虎被坊中查帳逼得到海上打劫,眼前又和和外人勾結演得熱火朝天,李文定便也心中明白,三郎他畢竟還是不如二郎明白自己的姐姐。
他這樣思索著,剛才的季青辰卻也明白,她沒有把事情完全透露。
她在泉州蕃坊裏安排了一個小小的唐坊分棧點,那裏的兩個心腹早在半年前就和蕃商斜力刺暗中通信。
正是泉州分棧點教會了斜力刺,教會他如何辨認八珍齋銅鏡真假區別。否則他膽子再大,後台再硬,他也沒有真正的把握能拿到宗室犯罪的可靠證據。
其後,泉州分棧點的兩個夥計,又幫著他,一舉在趙府門外拿到贓物。
這些事,她留在肚子裏沒提。
蕊娘的二叔就是泉州分棧點的頭目,他前些日子申請要迴坊,也不是因為生病。
他雖然一直以南洋小蕃商的身份做掩護,沒有暴露唐坊分棧點管事的本來麵目,但泉州市舶司的稅丁卻不是吃閑飯的。
已經有稅丁發現他和斜力刺過從甚密,跟蹤過他兩次。
所以,他還是迴唐坊避個風頭為好。
但她自問沒有得罪樓雲的地方,不明白他怎麽就一個試探都沒有,馬上就拉攏三郎和她作對,她本來以為他會召她去宋船上拜見的
至少,這位樓國使也要親自見她一迴,暗示地問一句,她是不是願意放棄對韓參政府的金源支持,再加上一堆廢話。
這樣才更慎重吧
如果是因為王世強向她求親,要娶她為平妻,讓他樓雲看不過眼,這也說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