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妹子,你手腳也太快了些。王賢弟要知道那觀音院裏的錢爐子出事了,一定又要氣惱一場。”
“黃七哥,你還是勸王綱首先想想,怎麽和家中解釋觀音院的錢爐吧。”
她笑著轉身,隨意指了指鴨築山方向的天空,
“那觀音院,本來是他用為王老綱首祈壽的名義建起來的吧”
一道灰金的濃煙,在夕陽在冉冉升起。
正是觀音院的方向。
黃七郎他曾經陪著王世強去看過那四座錢爐,自然一眼就瞧出了起火的地方。
事已至此,他隻能一咬牙,一拍胸膛,勉強笑道:
“大妹子,這事兒我就替王賢弟作主了,以後這事兒咱們就不用再提了。”
他心裏明白,她這樣說的意思,反倒是放了王世強一馬。
“當初的婚事,那是王賢弟對不住你。大妹子,這事兒我是一直反對的,就連他叔叔王老綱首也是反對的,你去打聽打聽就知道,這事傳開後江浙海商大半都反對。但一則,王賢弟他已經成了婚了,二則他那性子是拿定了主意,任誰也勸不動呀”
他咬了牙,把王世強賣了出來,
“你知道,他如今也不是以前的王賢弟了。外人不明白說是他攀附樓家。但我清楚,韓參政看重他。他在韓參政麵前說一句話,比樓老大人說十名都挺用。樓家將來借重他的地方才更多。”
季青辰何嚐沒有暗中打聽這些消息,但畢竟不及黃七郎更知道內情,如今聽得黃七郎抱怨,也細細琢磨著。
“但他不講道義,卻和咱們這些江浙海商沒關係”
黃七郎深知她的性情,半點也沒提北伐的事情,把肥厚的手掌一抬,
“他以後是要向官場上走的了。四明王家的那些叔伯如今都指著他,隻盼著他將來叫王家祖宗得追封。別看王世亮那小子蹦跳得厲害,但連他的嫡母如今也不敢太明著和王賢弟作對了但江浙大半的海商們,以後還是要靠海吃海。”
她也微微一笑,抬手和他輕擊了三掌。
“大妹子,咱們可就說好了,他以後再不敢提娶平妻的事情,你也別在這東海上壓咱們的價了。”
這三年,江浙海商們鋪進唐坊的貨還是一樣地賣得好,卻會比往年賺少了五分之一的利。
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唐坊不動聲色提高了進坊各種費用。
泊船費,倉庫租位費,卸貨費,租騾驢費等等不一而足,就連坊裏的蔬菜和酒的價格也隨之提高。
甚至最近一年,季氏貨棧還突然提出,因為江浙海船進港時帶進了泥沙,引起河道淤堵,增加了唐坊的清理難度。而且,唐坊還咬定這樣下去會損害河道使用壽命。
所以,每條進港海船按貨重,加收了一筆環境保護費。
這些錢每一筆都很小,但日積月累就讓江浙海商們交得愁眉苦臉。
她也知道,王世強最近幾年在江浙海商裏的風評不太好,但即使這樣,也擋不住他得了四明王家第二個綱首之位。
畢竟,江浙海商這十年東海上的獲利,全賴他當初協助建起唐坊的先見之明。
而她,燒了觀音院的錢爐,不過是也是提醒他:
就算他已經身為綱首,又成了韓參政府中的謀臣,但他違旨走私宋錢到扶桑,私下和太宰府主官勾結印偽-鈔的事,她可是清清楚楚。
“自是如此。黃七哥還是勸他一句,以後再到我門上來胡說八道,就不是四座錢爐子可以說得過去了。要知道大宋的言官也是很喜歡無事生非的。”
“那是,那是”
黃七郎暗暗抹汗。
他陪著王世強三次上門逼親,每次迴去後王世強都折損了一大筆生意,。
最要命的一次,王世強在扶桑下關口沉掉了四條海船,淹死了一百二十匹戰馬。
誰都知道這是她對求親的事還以顏色。
隻是這一迴四座錢爐子的事,幹係不僅是王世強的生意和聲譽,而是韓參政的官聲了。
黃氏貨棧這幾年不斷地為她轉運金砂、海珠,把這些源源不斷的錢財暗暗通過各種渠道呈獻進韓參政府,支持北伐的各種準備。
他比王世強更清楚:
她雖然遠離大宋,東海卻攔不住她點點滴滴的經營。
她在明州、泉州等港口安排的分棧點雖然小,卻消息靈通。
他更知道,她對韓參政府的關注有多密切。
可恨是王賢弟不聽他的苦勸,當初非要和樓家結親,更要命的是王賢弟脾氣頑固,那時他心中負氣的時候,連提前知會季青辰都不願意。
按他黃七郎的意思,就算是鄉下村男村女鬧分手,好歹也要當麵互罵幾句。
說不定還要把互贈的帕子、布頭劈麵丟對方臉上,叫上同村的兄弟姑姨再踩上幾腳才算是了結。
王賢弟真不願意娶她了,也應該在訂親前寫封信,差個親信迴唐坊告訴她一聲。
賠罪挨罵也都擔著,才算是個誠意。
沒有這樣不聲不響就成了婚,就把四年的情誼一筆抹了的。
做不成夫妻,難不成以後也不要做生意了
畢竟是太年輕
“謝家箭樓,還是多謝王綱首。”
她微微一笑,沒再有什麽言語,順手拿起了掛在鼓架邊的望遠鏡。
從剛才起,就一直有螺號聲從箭樓傳來。
她從鏡筒裏看向了唐坊外的海麵,還有不斷傳出螺號的兩座箭樓。
黃七郎知道,隻要她收下箭樓,就一切好說,不由得就鬆了口氣。
至於她手上的望遠鏡他早就見過季洪衣上拴著的鏡片,更清楚她內庫作坊裏做出的望遠鏡,所以見怪不怪。
他也把手搭到了眉頭上,望向了海麵。
唐坊入海口之處,尖礁密布。
海船要從東海進入唐坊停泊,入港口外僅有不足兩條海船並行的一條狹窄航道,是可以安全通行的。
所有海船隻能沿著安全的航道,從兩座小島之間駛過,才算進入海港。
那兩座名為小島實際上是大型島礁的據點,已經被謝國運占據,島上昂然聳立著兩座九層木拱塔樓,樓頂各有人影屹立,手中箭光銳寒。
正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不經過這兩座箭樓,就不能進入唐坊。
而她的唐坊甫一開建,雖然有四明王氏協助,卻偏偏又惹來了台州謝氏。
台州謝國運雖然晚了一步發現唐坊,無法再插手其中,但那位畫風奇怪的謝十三公子,卻仍然憑借著犀利直覺,搶占了先機。
“黃七哥,你還是勸王綱首先想想,怎麽和家中解釋觀音院的錢爐吧。”
她笑著轉身,隨意指了指鴨築山方向的天空,
“那觀音院,本來是他用為王老綱首祈壽的名義建起來的吧”
一道灰金的濃煙,在夕陽在冉冉升起。
正是觀音院的方向。
黃七郎他曾經陪著王世強去看過那四座錢爐,自然一眼就瞧出了起火的地方。
事已至此,他隻能一咬牙,一拍胸膛,勉強笑道:
“大妹子,這事兒我就替王賢弟作主了,以後這事兒咱們就不用再提了。”
他心裏明白,她這樣說的意思,反倒是放了王世強一馬。
“當初的婚事,那是王賢弟對不住你。大妹子,這事兒我是一直反對的,就連他叔叔王老綱首也是反對的,你去打聽打聽就知道,這事傳開後江浙海商大半都反對。但一則,王賢弟他已經成了婚了,二則他那性子是拿定了主意,任誰也勸不動呀”
他咬了牙,把王世強賣了出來,
“你知道,他如今也不是以前的王賢弟了。外人不明白說是他攀附樓家。但我清楚,韓參政看重他。他在韓參政麵前說一句話,比樓老大人說十名都挺用。樓家將來借重他的地方才更多。”
季青辰何嚐沒有暗中打聽這些消息,但畢竟不及黃七郎更知道內情,如今聽得黃七郎抱怨,也細細琢磨著。
“但他不講道義,卻和咱們這些江浙海商沒關係”
黃七郎深知她的性情,半點也沒提北伐的事情,把肥厚的手掌一抬,
“他以後是要向官場上走的了。四明王家的那些叔伯如今都指著他,隻盼著他將來叫王家祖宗得追封。別看王世亮那小子蹦跳得厲害,但連他的嫡母如今也不敢太明著和王賢弟作對了但江浙大半的海商們,以後還是要靠海吃海。”
她也微微一笑,抬手和他輕擊了三掌。
“大妹子,咱們可就說好了,他以後再不敢提娶平妻的事情,你也別在這東海上壓咱們的價了。”
這三年,江浙海商們鋪進唐坊的貨還是一樣地賣得好,卻會比往年賺少了五分之一的利。
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唐坊不動聲色提高了進坊各種費用。
泊船費,倉庫租位費,卸貨費,租騾驢費等等不一而足,就連坊裏的蔬菜和酒的價格也隨之提高。
甚至最近一年,季氏貨棧還突然提出,因為江浙海船進港時帶進了泥沙,引起河道淤堵,增加了唐坊的清理難度。而且,唐坊還咬定這樣下去會損害河道使用壽命。
所以,每條進港海船按貨重,加收了一筆環境保護費。
這些錢每一筆都很小,但日積月累就讓江浙海商們交得愁眉苦臉。
她也知道,王世強最近幾年在江浙海商裏的風評不太好,但即使這樣,也擋不住他得了四明王家第二個綱首之位。
畢竟,江浙海商這十年東海上的獲利,全賴他當初協助建起唐坊的先見之明。
而她,燒了觀音院的錢爐,不過是也是提醒他:
就算他已經身為綱首,又成了韓參政府中的謀臣,但他違旨走私宋錢到扶桑,私下和太宰府主官勾結印偽-鈔的事,她可是清清楚楚。
“自是如此。黃七哥還是勸他一句,以後再到我門上來胡說八道,就不是四座錢爐子可以說得過去了。要知道大宋的言官也是很喜歡無事生非的。”
“那是,那是”
黃七郎暗暗抹汗。
他陪著王世強三次上門逼親,每次迴去後王世強都折損了一大筆生意,。
最要命的一次,王世強在扶桑下關口沉掉了四條海船,淹死了一百二十匹戰馬。
誰都知道這是她對求親的事還以顏色。
隻是這一迴四座錢爐子的事,幹係不僅是王世強的生意和聲譽,而是韓參政的官聲了。
黃氏貨棧這幾年不斷地為她轉運金砂、海珠,把這些源源不斷的錢財暗暗通過各種渠道呈獻進韓參政府,支持北伐的各種準備。
他比王世強更清楚:
她雖然遠離大宋,東海卻攔不住她點點滴滴的經營。
她在明州、泉州等港口安排的分棧點雖然小,卻消息靈通。
他更知道,她對韓參政府的關注有多密切。
可恨是王賢弟不聽他的苦勸,當初非要和樓家結親,更要命的是王賢弟脾氣頑固,那時他心中負氣的時候,連提前知會季青辰都不願意。
按他黃七郎的意思,就算是鄉下村男村女鬧分手,好歹也要當麵互罵幾句。
說不定還要把互贈的帕子、布頭劈麵丟對方臉上,叫上同村的兄弟姑姨再踩上幾腳才算是了結。
王賢弟真不願意娶她了,也應該在訂親前寫封信,差個親信迴唐坊告訴她一聲。
賠罪挨罵也都擔著,才算是個誠意。
沒有這樣不聲不響就成了婚,就把四年的情誼一筆抹了的。
做不成夫妻,難不成以後也不要做生意了
畢竟是太年輕
“謝家箭樓,還是多謝王綱首。”
她微微一笑,沒再有什麽言語,順手拿起了掛在鼓架邊的望遠鏡。
從剛才起,就一直有螺號聲從箭樓傳來。
她從鏡筒裏看向了唐坊外的海麵,還有不斷傳出螺號的兩座箭樓。
黃七郎知道,隻要她收下箭樓,就一切好說,不由得就鬆了口氣。
至於她手上的望遠鏡他早就見過季洪衣上拴著的鏡片,更清楚她內庫作坊裏做出的望遠鏡,所以見怪不怪。
他也把手搭到了眉頭上,望向了海麵。
唐坊入海口之處,尖礁密布。
海船要從東海進入唐坊停泊,入港口外僅有不足兩條海船並行的一條狹窄航道,是可以安全通行的。
所有海船隻能沿著安全的航道,從兩座小島之間駛過,才算進入海港。
那兩座名為小島實際上是大型島礁的據點,已經被謝國運占據,島上昂然聳立著兩座九層木拱塔樓,樓頂各有人影屹立,手中箭光銳寒。
正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不經過這兩座箭樓,就不能進入唐坊。
而她的唐坊甫一開建,雖然有四明王氏協助,卻偏偏又惹來了台州謝氏。
台州謝國運雖然晚了一步發現唐坊,無法再插手其中,但那位畫風奇怪的謝十三公子,卻仍然憑借著犀利直覺,搶占了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