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宛如這邊開心了,可是劉偉那邊就有些鬱悶了。


    為什麽他可是當初隔空向陳知賢示好邀歌的,結果沒想到被安宛如捷足先登了。


    一首好歌的價值有多高看看林楓因為一首火成什麽樣子就知道了。


    劉偉雖然是一線歌手,但是實際上,在娛樂圈,別看這些個老牌歌手名氣很穩,但是實際上,現在的競爭太大了,每年都有層出不窮的新人湧現。


    年輕人都是喜新厭舊的,偏偏這個行當,主要消費群體就是年輕人。


    劉偉他們這種老臘肉級別的歌手,固然“江湖地位”很穩,但是實際上卻是一直在吃老本。


    現在的市場和以前也不同了,流行的更多的是那種唱唱跳跳的類型。


    當然,劉偉他們也不會缺錢就是了,辦演唱會什麽的,他們還是能撈不少的。


    可是年紀大了,歌迷也隨之老去,新一代的年輕人未必會喜歡他們的老風格,而誰都知道,年紀越大的歌迷,雖然看起來經濟能力上去了,可是實際上,在娛樂方麵的消費欲望卻顯得更加克製了。


    你見過年輕人追星,各種買買買,可是你見過中年人追星那麽狂熱的嗎


    詞曲作家也是看人下碟,也是跟著主流市場走的。


    劉偉他們這些老歌手,反倒是會讓那些詞曲作家們無從下手,因為到了劉偉他們這個層次的歌手,一般的歌曲其實反倒是很少會唱了,大多數時候,要唱新歌,就必須是好歌,否則的話,反而會適得其反,讓人覺得過氣。


    所以,他們選歌,可比那些新人歌手,年輕歌手要謹慎的多。


    像劉偉這樣的老歌手,不合適的歌,寧願不唱,也不湊合發專輯,畢竟年紀就擺在那裏了,需要沉澱,要是還是唱情歌,歌迷可能不埋單。所以發歌也會很謹慎。寧缺毋濫嘛,有時候一張專輯會毀了以前積累下來的口碑。


    但是不代表劉偉不想發新歌,可是關鍵是,好歌是絕對稀缺的資源,這也是為什麽,詞曲作家,不管年紀大小,被人見都喊老師的原因之一。


    “陳老師,你可不厚道啊。”劉偉突然一臉鬱悶地道。


    殊不知陳知賢更鬱悶,我怎麽就不厚道了莫名其妙啊有木有。


    “陳老師,我可是一個多月前就向你邀歌了啊,咳咳,我們這老歌手,其實才是真的難啊,我都兩年沒出新歌了,誒,說多了都是淚,所以,陳老師,有合適我的歌,可一定別忘了啊。”劉偉解釋道。


    陳知賢心裏不由地有些莞爾,他敢保證,當初劉偉邀歌,絕對也就是一時興起而已,有鳥沒鳥,打一槍再說。


    隻不過,後續的他的歌曲連爆,才讓劉偉真的重視起來吧


    這個時候,一旁的孟慶娛也是點頭道:“是啊,其實比起新人歌手,年輕歌手來,我們這些老家夥是真的很難,沒辦法,當初的那批歌迷已經不年輕了,新時代的年輕人,喜歡的是那種能唱能跳,帥氣漂亮的歌手,所以,陳老師,有機會一起合作啊。”


    “好說,好說”陳知賢點了點頭,這一點,他倒是能理解。


    要說這些老歌手,缺錢他們真不缺,來錢的渠道也不少,畢竟雖然沒有什麽新歌,但是人氣很穩,地位很穩。


    綜藝節目啊,商演啊,他們的出場費可一點不低。


    但是他們是真缺歌,缺他們這個年齡能唱的好歌。


    可是很多詞曲作家其實產量真的不高,特別是越是牛逼的,越是有名的詞曲作家,就更低產了。


    所以,像陳知賢這樣的,又是新詞曲作家,又高產似母豬的,又難得的每一首都是質量相當不錯的歌曲的詞曲作家,那是真的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


    這不,連孟慶娛都熱切的很。


    陳知賢的歌,風格多變,而且關鍵是,最擅長量身定製。


    比如這一次的澎湃樂隊的解散前的告別歌曲,孟慶娛和溫輿可是主動接手幫忙配器的,自然知道歌曲的質量如何。


    “澎湃樂隊這首歌,說起來,如果單單地拿出這首歌曲來,隻能算是優秀,但是有了澎湃樂隊解散的背景,那這首歌就會逐漸變成經典之作。”溫輿一臉感歎地道。


    “是啊,我最佩服的就是陳老是這一點,能讓歌曲和事件,歌手結合起來,用歌曲升華故事,又能讓歌手升華歌曲,完美”孟慶娛同樣的倍感驚奇地道。


    “您幾位就不要這麽誇了,我會驕傲的。”陳知賢倒是沒有再謙遜,過分的謙虛那就是驕傲了。


    “對了,陳老師,過段時間寶島有一場音樂沙龍,參與的都是兩岸三地的圈內的一些音樂人,還有一些你的同行,陳老師有沒有興趣去看看”孟慶娛向陳知賢發出邀請道。


    “額,這還真的是不巧了,我機票都訂好了,明天就要飛北美,估計至少要呆個十天半個月的。”陳知賢倒不是有意拒絕,而是真的不巧。


    “那沒關係,這場音樂沙龍,是多家機構,公司聯合舉辦的一場音樂盛會,我聽說到時候,還要搞原創歌曲拍賣,挺有創意的,所以不少詞曲作家都會參加,沙龍舉辦的時間,是十一月上旬,如果陳老師有興趣的話,到時候一定要過來捧場啊。嘿嘿,今年我是邀請人之一,陳老師,你考慮考慮。”孟慶娛笑著說道。


    “陳老師,這個沙龍我們也都會參加,算是樂壇的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沙龍,每年都會出不少好歌,有時間的話,真的可以去玩玩。”一旁的劉偉也是笑著勸說道。


    “那行吧,等我從北美迴來,如果來得及我就去看看。”陳知賢沒有拒絕,笑著說道。


    之後大家自然而然地又聊起了這個音樂沙龍。


    這個音樂沙龍,已經辦了好幾年了,一開始是一群寶島那邊的詞曲作家的私底下搞的交流會。


    交流創作經驗,碰靈感,甚至當場創作,後來,又覺得隻是詞曲作家們自己創作,沒有歌手來唱,缺了點味道,於是,又紛紛邀請了一些合作的歌手來參加。


    結果,這個模式就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到了現在,已然成為了一場樂壇的盛事。


    而特別有意思的是,這場音樂沙龍雖然沒有搞什麽評獎,但是卻有一個拍賣歌曲的環節,所以然不少有存貨想賣個好價錢的,詞曲作家,以及一些新人詞曲作家都對這場沙龍趨之若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半壁文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小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小黑並收藏半壁文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