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點多更新今天第二章,是主角常空的故事。
————————————————————————————————————
一輛車隊緩緩走在江寧道官道上,車隊將近百人,五十名侍衛,四十多侍女,兩輛馬車在整個隊伍中間。
微風吹起厚重的馬車窗簾角,裏麵卻空空如也。
另外一輛,車轍印與著一輛差不多深淺,顯然也是無人乘坐。那隊伍最前方的將軍卻不住搖頭。
這世子殿下,哪兒還用得著去皇家書院讀書。文能教誨門羅智者,武更是驚為天人。
方尚要帶著青莛公主離開車隊,作為吳王手下四大戰將,又是這次護送隊伍的護衛統領,馮將軍當然要阻止他。但是一次觸手之後,方尚便說:“你跑的沒我快,又打不過我。所以我隻好先走了。過了金陵,再會合。”
如果是別人知道有人對吳王風雨雷電四大戰將中號稱最快的風將軍說你追不上我,那肯定會被人說是吹牛皮,隻是,馮將軍自己知道,世子殿下,深不可測。
金陵城外,青莛公主張開雙臂歡快的跳著:“父王從來不讓我來金陵,這還是我第一次到金陵呢。”
吳王與金陵王有仇,每次北上京城都是跳過金陵,從自己駐地出發之後在鎮海停留補給一日,然後繞過金陵在野外安營紮寨,直到到達孔莊。
方尚看了看山下的城:“人說金陵乃江水龍頭,懷抱東海,北玄武西白虎。東海又是太陽初升之地,東海便是青龍,至於南麵,有無朱雀已經不重要了四相占據其三,若是再多,就有違天數了。”
青莛公主看了看周圍,道:“這山腳下的湖是玄武,對麵的山是白虎?”
方尚點頭:“乍看之下,萬年福地,深究之下,其實是一塊兇地。在此建立王朝,年不過五十之數必定亡國。唯有四相中的三相才能震住兇煞,獨缺朱雀,說明這塊地主火,說不定這城下,就是烈火地獄,九幽冥炎。”
青莛公主聽後感歎:“難怪成祖永帝要遷都北上。我以為是對付北方雲拓帝國呢,原來是為了逃離兇地。”
方尚歎氣:“玄武湖前有塊碑,我們去看看。”
玄武駝碑,說的就是這塊碑文,兩人下山,不多時便在玄武湖前找到了那塊碑文。
方尚麵無表情,緊緊的頂著碑文。
碑上鐫刻:
三十載金風玉露,七十年再盼相逢。花展一春,葉藏一秋。舉目遠眺,江水恆流。前三百不知何起,後五百莫明灘頭。這一世緣分已盡,再相聚,或是來生。行不意,停更難,且思且珍惜。
這一段像是詩詞,卻不押韻腳,像是佛偈,又是寫的思情。
青莛公主讀後,詢問:“這是誰留下的,看這個幹嗎?”
方尚歎息:“五百年前有一女子獨坐湖邊,以淚洗麵,她消失後周圍的村民發現了這石碑。五百多年,風吹雨打沒有在石碑上留下任何印記,覺得石碑神奇想要帶走它的人都遭到了不測。”
青莛公主聽聞,後退兩步:“這麽邪乎的東西,看它幹嘛!”
方尚撫摸碑文:“有人告訴我,這是我的身世。不過,我卻看不懂它。”方尚觸及,石碑轟然碎裂,留下一地枯朽的石頭。
五百年風吹雨淋,玄武湖水漲水落,石碑本來早就該被潮水蛀空,卻一直如初,方尚觸及,不知是那股力量散去,還是那碑文再沒有了存在的意義,便是碎了。
碎了,便是碎了,沒法還原。
方尚歎息:“走吧,迴車隊,入皇都鳳陽。”
西出陽關,一路向東,走走停停,做了些事兒,殺了些人兒。這旅途終於是告一段落了。
少年誌遠遊,問其欲何方。心事既已舊,向北。
夜中紮營,荒野中,官道旁,還在江寧道,隻有丘沒有山,馮將軍便讓營地紮在官道旁樹林下的小山丘上。做慣了軍事,哪怕是沒有危險,沒有敵人,甚至沒什麽好選的地形,馮將軍也要在紮營的時候假想一下,對假設的敵人占據點兒地利。
正是三月十五,桃花落盡,林間樹葉初生,月光明亮而柔美,銀光層流,樹葉枝芽抽出的聲響,便是林中唯一的聲音。
馮將軍突兀的驚醒,掀開帳篷門簾,看著遠處兩個本該有人,卻一直空著的帳篷的門簾搖晃,才鬆了一口氣。
雖然這個地界貌似沒人能把那尊貴且優越的姐弟怎樣,但他們依然隻是孩子。
兩姐弟迴歸,車隊的沉悶才被打破,一路上歡且快的前行著。
過了金陵,車隊拜會孔莊,孔莊曾有一得道聖人,十年前孔莊又幫助方申屠逃過了某場劫難,所以孔莊是中原為數不多的吳王盟友,死盟,一榮俱榮。
方尚在一路上都在修行方申屠教給他的九轉玄功,與霸王槍法。
馮將軍比方尚境界低很多,他迴來本來不該驚動馮將軍。但是馮將軍依然發現了他。
方尚知道,問題不是出在青莛公主身上,是他自己的原因。但是他自己也沒想明白到底是什麽地方有錯。於是隻能修煉。
不管怎樣,實力才是王道。早知道日後要去京城那種藏龍臥虎的地方,方尚就答應糟老頭子,勉為其難的學兩招了。
青莛公主是吳王千金,卻依舊要習得一身武藝,方尚便知道,吳王的敵人多得是。
之前,糟老頭子為了勾引方尚拜他為師,編了很多很二的理由。
其中有兩條不二,一條他說,男人就該強大。第二條他說,男人強大了才能保護他心愛的人。
方尚當時問:“你強大嗎?”
“強大。”
“你心愛的人呢?”
糟老頭子默不作聲,消失了好長一段時間。後來方尚才想通,糟老頭子心愛的人,可能已不在這個世界上了,不然他這樣的人,也不會成為一個糟老頭子。
那一段日子,糟老頭子,穿著麻衣短袖,卷著褲腿,打著赤腳。方尚也穿著麻衣短袖,卷著褲腿,打著赤腳。
老頭子手裏總是要拿個酒壺、雞腿或是偷來的半截蘿卜,而方尚卻拿著狗尾巴草,竹竿或是隨便哪兒捉到的野兔山雞。
想來,糟老頭子曾經肯定有過風光的日子,不然也對不起他大高手的身份。
而如今,為了青莛公主,方尚脫下了麻衣短袖與爛褲頭,穿起了白色長袍,踏上了金絲雲履。
為了心愛的人,你必須得活的體麵點,畢竟不再是一個人的日子。
固然很遠,卻也不是太遠,不過萬裏罷了,傳聞中的大鵬,翻個身,便是一萬裏。
車隊靠近京畿,遠隔五十裏,便有朝中官員來迎接。
這些人,分成兩種。
一種是皇帝派來的,一種屬於親近吳王的。
這些人等著,車隊當然不能不管不顧。
馮將軍策馬到隊中,叫出了方尚,而方青莛卻是掀開門簾,示意還禮,也就沒下去。反正這些人也不是迎接她的,而且她最討厭禮數。
方尚,下車,按照馮將軍教的拱手道:“各位大人,有勞遠迎,小王有禮了。”
大明帝國,親王被稱唿為大王,所以王的繼承者們就叫做小王了。當時聽到這個說法,方尚莫名其妙的冒出一句,一對鬼。但是他自己都不知道這句話什麽意思。
一位老者上前,拱手道:“下官禮部尚書,奉命迎世子殿下與公主入皇家書院。”
聽到禮部尚書,方尚便知道,這就是馮將軍說的,要特別尊重的一個人。當朝內閣副首,梁國公海拓。
方尚上前一步:“國公多禮,折煞小王了。按功績,於國於民,小王都受不起國公這禮數啊。”
方尚不是官員,與海拓自然以爵位相稱。作為王儲,方尚地位與國公持平,受同樣的俸祿,但是方尚此時卻未封爵,比起國公,爵位還差得老遠。海拓這禮數,是給方申屠的,而不是給方尚的。
雖然對這些東西一無所知,但是方尚卻不是傻子。客氣一點,總是沒有什麽的。
馮將軍則是一一與其他大人交談,梁國公硬是要走路帶著車隊走向皇城外的皇家書院,方尚也隻能倒黴的陪著他走。
作為在場爵位最高,管製最大的梁國公都步行,其他來迎接的人,也隻能倒黴的跟著走。
五十裏不遠,也不近,對於習武修玄的官員沒什麽,但是有些純粹的文人可就走的吐血了。還好是晚春,若是盛夏,估計走不出二十裏,就有人要倒在官道上。
海瑞倒不是敷衍了事,一邊說著皇城的某些規矩,一邊說著一些皇家書院的事情。
當然,吳王曾經交代過,讓方尚不要在皇城守什麽規矩,這些規矩一來不是給王儲定的,二來也是表態。
吳王的說法是,咬人的獅子不會叫,吼得震天響的,都是吃飽了的。
方尚也就極快的參悟了某些為官的道理,知道越是小心謹慎,沒有架子遵守禮數,就越不會被皇帝啟用,甚至會被忌憚。
整片大地上,無數的國家,不時就有改朝換代。說白了,不喜歡叫的都是惡犬。
隻有對外人作威作福,對主人搖尾乞憐的,才是皇帝需要的忠犬。
聽了海瑞的介紹,方尚才知道,皇家書院不同於孔家書院等,而是仿照西大陸的那些學院建造的特殊機構。為大明帝國提供文臣武將,朝中能夠走得深的,大部分都是這書院的學生。
對於這麽有意思的地方,方尚少有的提起了些許興趣。
————————————————————————————————————
一輛車隊緩緩走在江寧道官道上,車隊將近百人,五十名侍衛,四十多侍女,兩輛馬車在整個隊伍中間。
微風吹起厚重的馬車窗簾角,裏麵卻空空如也。
另外一輛,車轍印與著一輛差不多深淺,顯然也是無人乘坐。那隊伍最前方的將軍卻不住搖頭。
這世子殿下,哪兒還用得著去皇家書院讀書。文能教誨門羅智者,武更是驚為天人。
方尚要帶著青莛公主離開車隊,作為吳王手下四大戰將,又是這次護送隊伍的護衛統領,馮將軍當然要阻止他。但是一次觸手之後,方尚便說:“你跑的沒我快,又打不過我。所以我隻好先走了。過了金陵,再會合。”
如果是別人知道有人對吳王風雨雷電四大戰將中號稱最快的風將軍說你追不上我,那肯定會被人說是吹牛皮,隻是,馮將軍自己知道,世子殿下,深不可測。
金陵城外,青莛公主張開雙臂歡快的跳著:“父王從來不讓我來金陵,這還是我第一次到金陵呢。”
吳王與金陵王有仇,每次北上京城都是跳過金陵,從自己駐地出發之後在鎮海停留補給一日,然後繞過金陵在野外安營紮寨,直到到達孔莊。
方尚看了看山下的城:“人說金陵乃江水龍頭,懷抱東海,北玄武西白虎。東海又是太陽初升之地,東海便是青龍,至於南麵,有無朱雀已經不重要了四相占據其三,若是再多,就有違天數了。”
青莛公主看了看周圍,道:“這山腳下的湖是玄武,對麵的山是白虎?”
方尚點頭:“乍看之下,萬年福地,深究之下,其實是一塊兇地。在此建立王朝,年不過五十之數必定亡國。唯有四相中的三相才能震住兇煞,獨缺朱雀,說明這塊地主火,說不定這城下,就是烈火地獄,九幽冥炎。”
青莛公主聽後感歎:“難怪成祖永帝要遷都北上。我以為是對付北方雲拓帝國呢,原來是為了逃離兇地。”
方尚歎氣:“玄武湖前有塊碑,我們去看看。”
玄武駝碑,說的就是這塊碑文,兩人下山,不多時便在玄武湖前找到了那塊碑文。
方尚麵無表情,緊緊的頂著碑文。
碑上鐫刻:
三十載金風玉露,七十年再盼相逢。花展一春,葉藏一秋。舉目遠眺,江水恆流。前三百不知何起,後五百莫明灘頭。這一世緣分已盡,再相聚,或是來生。行不意,停更難,且思且珍惜。
這一段像是詩詞,卻不押韻腳,像是佛偈,又是寫的思情。
青莛公主讀後,詢問:“這是誰留下的,看這個幹嗎?”
方尚歎息:“五百年前有一女子獨坐湖邊,以淚洗麵,她消失後周圍的村民發現了這石碑。五百多年,風吹雨打沒有在石碑上留下任何印記,覺得石碑神奇想要帶走它的人都遭到了不測。”
青莛公主聽聞,後退兩步:“這麽邪乎的東西,看它幹嘛!”
方尚撫摸碑文:“有人告訴我,這是我的身世。不過,我卻看不懂它。”方尚觸及,石碑轟然碎裂,留下一地枯朽的石頭。
五百年風吹雨淋,玄武湖水漲水落,石碑本來早就該被潮水蛀空,卻一直如初,方尚觸及,不知是那股力量散去,還是那碑文再沒有了存在的意義,便是碎了。
碎了,便是碎了,沒法還原。
方尚歎息:“走吧,迴車隊,入皇都鳳陽。”
西出陽關,一路向東,走走停停,做了些事兒,殺了些人兒。這旅途終於是告一段落了。
少年誌遠遊,問其欲何方。心事既已舊,向北。
夜中紮營,荒野中,官道旁,還在江寧道,隻有丘沒有山,馮將軍便讓營地紮在官道旁樹林下的小山丘上。做慣了軍事,哪怕是沒有危險,沒有敵人,甚至沒什麽好選的地形,馮將軍也要在紮營的時候假想一下,對假設的敵人占據點兒地利。
正是三月十五,桃花落盡,林間樹葉初生,月光明亮而柔美,銀光層流,樹葉枝芽抽出的聲響,便是林中唯一的聲音。
馮將軍突兀的驚醒,掀開帳篷門簾,看著遠處兩個本該有人,卻一直空著的帳篷的門簾搖晃,才鬆了一口氣。
雖然這個地界貌似沒人能把那尊貴且優越的姐弟怎樣,但他們依然隻是孩子。
兩姐弟迴歸,車隊的沉悶才被打破,一路上歡且快的前行著。
過了金陵,車隊拜會孔莊,孔莊曾有一得道聖人,十年前孔莊又幫助方申屠逃過了某場劫難,所以孔莊是中原為數不多的吳王盟友,死盟,一榮俱榮。
方尚在一路上都在修行方申屠教給他的九轉玄功,與霸王槍法。
馮將軍比方尚境界低很多,他迴來本來不該驚動馮將軍。但是馮將軍依然發現了他。
方尚知道,問題不是出在青莛公主身上,是他自己的原因。但是他自己也沒想明白到底是什麽地方有錯。於是隻能修煉。
不管怎樣,實力才是王道。早知道日後要去京城那種藏龍臥虎的地方,方尚就答應糟老頭子,勉為其難的學兩招了。
青莛公主是吳王千金,卻依舊要習得一身武藝,方尚便知道,吳王的敵人多得是。
之前,糟老頭子為了勾引方尚拜他為師,編了很多很二的理由。
其中有兩條不二,一條他說,男人就該強大。第二條他說,男人強大了才能保護他心愛的人。
方尚當時問:“你強大嗎?”
“強大。”
“你心愛的人呢?”
糟老頭子默不作聲,消失了好長一段時間。後來方尚才想通,糟老頭子心愛的人,可能已不在這個世界上了,不然他這樣的人,也不會成為一個糟老頭子。
那一段日子,糟老頭子,穿著麻衣短袖,卷著褲腿,打著赤腳。方尚也穿著麻衣短袖,卷著褲腿,打著赤腳。
老頭子手裏總是要拿個酒壺、雞腿或是偷來的半截蘿卜,而方尚卻拿著狗尾巴草,竹竿或是隨便哪兒捉到的野兔山雞。
想來,糟老頭子曾經肯定有過風光的日子,不然也對不起他大高手的身份。
而如今,為了青莛公主,方尚脫下了麻衣短袖與爛褲頭,穿起了白色長袍,踏上了金絲雲履。
為了心愛的人,你必須得活的體麵點,畢竟不再是一個人的日子。
固然很遠,卻也不是太遠,不過萬裏罷了,傳聞中的大鵬,翻個身,便是一萬裏。
車隊靠近京畿,遠隔五十裏,便有朝中官員來迎接。
這些人,分成兩種。
一種是皇帝派來的,一種屬於親近吳王的。
這些人等著,車隊當然不能不管不顧。
馮將軍策馬到隊中,叫出了方尚,而方青莛卻是掀開門簾,示意還禮,也就沒下去。反正這些人也不是迎接她的,而且她最討厭禮數。
方尚,下車,按照馮將軍教的拱手道:“各位大人,有勞遠迎,小王有禮了。”
大明帝國,親王被稱唿為大王,所以王的繼承者們就叫做小王了。當時聽到這個說法,方尚莫名其妙的冒出一句,一對鬼。但是他自己都不知道這句話什麽意思。
一位老者上前,拱手道:“下官禮部尚書,奉命迎世子殿下與公主入皇家書院。”
聽到禮部尚書,方尚便知道,這就是馮將軍說的,要特別尊重的一個人。當朝內閣副首,梁國公海拓。
方尚上前一步:“國公多禮,折煞小王了。按功績,於國於民,小王都受不起國公這禮數啊。”
方尚不是官員,與海拓自然以爵位相稱。作為王儲,方尚地位與國公持平,受同樣的俸祿,但是方尚此時卻未封爵,比起國公,爵位還差得老遠。海拓這禮數,是給方申屠的,而不是給方尚的。
雖然對這些東西一無所知,但是方尚卻不是傻子。客氣一點,總是沒有什麽的。
馮將軍則是一一與其他大人交談,梁國公硬是要走路帶著車隊走向皇城外的皇家書院,方尚也隻能倒黴的陪著他走。
作為在場爵位最高,管製最大的梁國公都步行,其他來迎接的人,也隻能倒黴的跟著走。
五十裏不遠,也不近,對於習武修玄的官員沒什麽,但是有些純粹的文人可就走的吐血了。還好是晚春,若是盛夏,估計走不出二十裏,就有人要倒在官道上。
海瑞倒不是敷衍了事,一邊說著皇城的某些規矩,一邊說著一些皇家書院的事情。
當然,吳王曾經交代過,讓方尚不要在皇城守什麽規矩,這些規矩一來不是給王儲定的,二來也是表態。
吳王的說法是,咬人的獅子不會叫,吼得震天響的,都是吃飽了的。
方尚也就極快的參悟了某些為官的道理,知道越是小心謹慎,沒有架子遵守禮數,就越不會被皇帝啟用,甚至會被忌憚。
整片大地上,無數的國家,不時就有改朝換代。說白了,不喜歡叫的都是惡犬。
隻有對外人作威作福,對主人搖尾乞憐的,才是皇帝需要的忠犬。
聽了海瑞的介紹,方尚才知道,皇家書院不同於孔家書院等,而是仿照西大陸的那些學院建造的特殊機構。為大明帝國提供文臣武將,朝中能夠走得深的,大部分都是這書院的學生。
對於這麽有意思的地方,方尚少有的提起了些許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