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新圩沒想到這家聽起來不起眼的五金工具廠居然能賺取外匯,但他疑惑的是這個吳廠長所說的那個眾所周知的原因到底是什麽原因。是三角債還是遇到了火災、水災什麽的


    接下來就是湖東客車製造廠、雙州鋼鐵廠、湖東化肥廠等單位的老總先後“訴苦”。沒有一個老總拍胸口表示可以改變企業現狀的。


    但也有廠長想出了幾條措施的,比如湖東客車製造廠表示他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小麵包車,已經經過了驗收,調查客戶的情況也不錯,他們已經在找客運公司聯係,想與客運公司聯合經營。同時,他們正與南方一家汽車廠洽談,準備接受他們的投資,如果政俯能在股權上放開一點點限製,這次注資很可能成功。


    化肥廠則表示他們按照政俯的要求將車間遷出城區,而城區留下的廠房和臨街的空地,他們準備用來出租和鼓勵廠裏員工租門麵做小生意,安置一部分下崗工人。


    雙州曙光電子管廠段廠長則表示他們已經去日考察了顯像管生產線,認為日的生產線非常適合他們廠。現在已經進行了三輪談判,如果引進迴來可以生產彩色電視機所需的顯像管,年產值可以保證在一千五百萬元以上。


    大約一小時後,參加會議的國企老總都發言完畢,主持會議的高官再次將發言權交給了高官袁盛載。


    薑新圩原以為袁盛載會批評一下這些老總的敷衍塞責,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袁盛載似乎不在乎那些老總怎麽說的、怎麽想的,而是用淩厲目光掃了一眼那些心虛但又堅持應付領導的老總一眼,然後將目光盯在他身上,問道:“薑總,你看中了哪家企業”


    不但那些老總大驚失色,不知道袁盛載這話什麽意思,就是薑新圩也差點一下從座位上蹦了起來。


    他很是鬱悶地看著袁盛載,說道:“袁高官,您這話我不知道怎麽迴答,我,我們飛訊公司主要業務是做通信設備,與這裏企業都不搭界。我們也沒有收購、參股、注資其他企業的任何計劃。”


    袁盛載輕描淡寫地說道:“怎麽說都不搭界呢如果說業務,你們至少與曙光電子管廠有關吧,他們是做電子元器件的,你們是使用電子元器件做設備的,怎麽無關”


    薑新圩苦笑道:“他們做的是電子管,我們需要的是半導體,根本不是一個概念”


    袁盛載很是霸道地說道:“反正都是電子,他們可以改進啊,隻要你們飛訊公司買設備進來,他們不就可以做半導體了再說,就算業務不搭界,你們也可以多頭發展。德國西門子不就是做很多產品嗎他們電信設備也做,家電也做,還做醫藥呢。這些產品可以說風馬牛不相及吧還不是一樣做的很好況且,現在曙光電子管廠從日引進了顯像管生產線,就是準備做電視機的,你們公司完全可以用來做計算機的顯示器,多好,專業對口啊。”


    薑新圩哭笑不得地看著袁盛載,很是無奈他的胡攪蠻纏。


    他知道袁盛載不是科盲,並非真的不知道這些簡單的區別,他之所以這麽做就是讓薑新圩接受幫助一家企業,不接受也得接受:我堂堂一個高官都不顧臉麵了,你一個私營企業老板還不肯幫點忙


    見袁盛載盯著自己,薑新圩不得不放心看熱鬧、隻願意旁觀的心思,開始認真思考。


    過了一會,他朝曙光電子管廠的段廠長問道:“如果日的顯像管引進來,你們有足夠的技術力量消化它們嗎大約多長時間用它們來進行顯像管的生產”


    段廠長一下臉紅了,感覺自己就如被餡餅砸中,慌忙說道:“能能我們已經跟日廠家談妥,隻要我們付錢,隻要我們支付他們工程師的費用,他們就派技術人員過來幫助我們安裝、調試,他們保證在開始安裝後的半年之內試製出合格的產品。,薑總,你放心,我們保證不會讓你們飛訊公司的投資打水漂。我們大約需要兩千三百萬美元”


    顯然他認為日人的保證更可靠,以至於都忘記正麵迴答薑新圩的問話了。


    說到這裏,這位喜不自禁的段廠長繼續補充道:“或許我們再經過議論談判,還能將一百萬美元。現在這家公司因為受日經濟萎縮的影響,開工率嚴重不足,他們的生產線不開還好,一開就虧本。,我們電子管上,還是有很多技術人才的,隻要跟著日工程師學一段時間,一定能學會”


    因為看到自己的工廠突然有了希


    >>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望,段廠長激動之下的他把什麽都說了。


    這不是他沒有城府,實在是因為這裏是在省政俯,根本沒有保密的必要,隻有讓薑新圩多了解一下信息,他才可能動心,否則他一定會認為自己的這家電子管廠沒有什麽希望了。


    事實上,薑新圩對生產顯像管並沒有興趣,因為重生的他知道顯像管根本沒有什麽前途,是夕陽產業。用不了多久,顯像管電視機、顯像管顯示器會被液晶電視機、液晶顯示器所取代。


    當然,也不能說他如果擁有了顯像管生產線就會虧本,畢竟液晶電視機全麵取代顯像管電視機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時間。現在隻要狠抓顯像管的質量,利用飛訊公司自身的銷售渠道就足以將生產線的成本賺迴來。


    飛訊公司無論銷售固定電話網絡的交換機,還是銷售移動通信的交換機,都要采購電腦,要采購顯示器。他完全可以運作一下,利用這裏生產的顯像管製造成顯示器,甚至還可以與電腦公司合作,為他們提供顯示器。


    至於電視機,現在的競爭也不是很激烈,一樣可以銷售一部分,取得一些利潤。


    不過,他沒有立即答應什麽,而是朝五金工具廠的吳廠長問道:“吳廠長,你的五金工具廠生產什麽是簡單的螺絲刀、扳手等手動工具,還是電動、氣動、切割或者高檔的計量工具”


    吳廠長一愣,沒想到薑新圩問自己。


    他先是驚喜地啊了一聲,但隨即很是尷尬地說道:“就是手動工具。一般是一盒一盒地賣,塑料或小金屬盒裏裝一批各種尺寸的螺絲刀、扳手什麽的。”


    薑新圩倒是沒覺得生產這種工具有什麽丟人的,他反而不希望對方賣的是大件,什麽氣壓噴漆泵、什麽電動打磨機,那樣的話不但技術含量高、銷售壓力大,而且售後服務壓力大。如果隻是簡單的廉價的工具,這裏的工人輕易可以生產出來,不需要多少成本。運出去交給外商就行了,不存在什麽售後不售後,簡單


    薑新圩現在最喜歡簡單,最怕麻煩。他可不想浪費太多的精力和金錢。


    雖然薑新圩現在有意答應袁盛載而幫助一家兩家公司,但這種幫忙不能答應太快。太快答應的話,袁盛載可能又會讓他多承擔一些幫扶任務。


    薑新圩不動聲色地問道:“你們廠的產品出口比例怎麽樣一年能取得多少外匯”


    吳廠長剛才的尷尬一掃而光,很是自豪地迴答道:“有百分之七十五的產品用於出口。一年能取得二十八萬美元的外匯。”


    薑新圩看著對方自豪的樣子真是無語:二十八萬就是美元也不多啊。


    接而他心裏活動開了:一家區區一百多萬元產值的企業能入省領導的法眼,難道就是因為他們可以創匯,規模小好啊,自己需要付出的力氣就小,不就是二十八萬美元的創匯任務嗎到時候我讓曾芝芝在美國的超市去銷售就行了。


    就在他思考如何跟袁盛載說飛訊公司準備幫助這兩家公司,存在多麽大的困難時,他心裏突然想起這個吳廠長講解自己工廠措施的一件事,不由問道:“吳廠長,之前你說過你們廠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導致資金積壓。請問這個眾所周知的原因是什麽可以方便說嗎”


    吳廠長看了一眼袁盛載,見袁盛載點頭,他有點難為情地說道:“我們五金工具廠的前一任領導班子因為因為被對方誤導,從之前的東德引進兩條小型壓縮機生產線。結果東德跟西德合並之後,不但兩條生產線還有一部分關鍵設備沒有引進來,而且東德的技術員也沒有過來幫我們安裝調試。兩條生產線一下成了一堆廢鐵。”


    薑新圩理解地哦了一聲,問道:“是不是找不到那家企業的領導人了”


    吳廠長點頭道:“是啊。他們兩個國家合並之後,一切都亂了。我們不但找不到那家企業的領導人,就是那家企業也不存在了。”


    薑新圩問道:“你們找了新的德國政俯了沒有”


    吳廠長搖了搖頭,說道:“不找他們或許還好,如果找了他們,說不定我們還得付尾款,還得花寶貴的外匯進口缺失和損壞的零部件。本身這兩條生產線是蘇聯產的,東德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零配件。就算我們找到了正主,我們還得去前蘇聯尋找零部件,根本不可能。出差的費用都會超過我們的設備費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級電信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井古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井古柳並收藏超級電信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