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是何等樣人?和武林絕頂高手過招,那是家常便飯,而高手過招,每一招每一式都是變化萬千,奇招百出,尋常三四百招之內絕無重複的可能,否則,一旦被對手瞧破路數,接下來的一拳一掌盡在對方的掌握之中,再厲害的招數也不易於克敵製勝,甚至功敗垂成,輸了一式,滿局皆輸。石破天目光銳利,甫一看見王雪睛、鄭誌誠招數重複,又從頭至尾使將出來,嘿嘿冷笑,猛地向東北方拍出一掌,而此時李雲通正欲從東北角攻來,誰知還未發招,早已被石破天一掌擋住去路,悶哼一聲,肩上中掌。
趙翰青一驚,但見李雲通向後疾退,勉強站住,提劍又直攻而前!趙翰青心中一陣酸一陣痛,知道今日情勢,兇多吉少,驚險萬狀,自己劍挫身亡不打緊,但“泰山八鬥”中其餘七人也難逃其難,更令他擔憂的是,由泰山派一手*辦的比劍大會落入石破天的魔掌之中,與會的眾位英雄也大受其害,先不說泰山派從此再無顏麵立於武林之中,泰山派無力迴天,愧對在場的諸位英雄,這於泰山一門來說,直比顏麵掃地還更難忍萬分!趙翰青腦筋飛速運轉:“不行!絕對不能讓這大魔頭陰謀得逞!一定得千方百計護住五嶽劍派周全!”他深吸一口氣,極力使自己鎮靜下來,但左想右想,實想不出對付石破天之策:“我以步法隻能躲閃,孫師弟功力稍好,一時半會不致於有危險,而鄭師弟、王師妹已是連連後退……”剛想到這裏,吳秋水“啊”的一聲驚叫,臂上中掌,趙翰青一驚,暗道:“如今情勢,得須保得眾位師弟妹不再受傷,才能與石破天幹耗到底,這大魔頭鬥了那麽久,功力也應有所消耗,如果再耗得半個時辰,或許局勢會反轉那也說不定,但如何才能反轉眼前局勢?”眼看周召重一個邁步不及,又快被石破天掌力帶到!趙翰青情急之下,走過去扶往,忽爾腦中一閃,大叫道:“‘靈風劍陣’,王師妹站‘兌’位,周師弟,你守‘巽’位,快!”錢三元、孫立輝、李雲通等七人聽得號令,齊聲應“是”。當是時,八人依照陰陽太極八個卦位,趙翰青在正北“乾”位站定,錢三元站正南“坤”位、孫立輝站東方“坎”位、李雲通站西角“離位,其餘四人,周召重守東北角“巽”位,吳秋水站東南方“艮”位,鄭誌誠居西南“震”位,王雪晴則站在西北角“兌”位上,八人自聽得趙翰青號令一出,立馬紛紛出動,站住各自方位,將石破天緊緊圍在垓心,布成陣勢。
石破天笑道:“八人聯手麽?嘿嘿,我倒要看看‘靈風劍陣’到底是怎樣一種破陣法!”
“靈風劍陣”是泰山派中威名赫赫的劍陣,極見繁複奧妙,劍陣以太極八卦步法為基礎,再配以七星北鬥之陣,本來的“靈風劍法”,除了八卦步法配合七星北鬥外,由二十八星宿大陣配合,分東、西、南、北四方,每方均由一個首領統率,其餘各有七人配合,這二十八人布成的陣形,就如四方七宿所成之狀。古人將天象分為二十八個星宿,東南西北各分七個星宿,東部七個星宿組成龍的形狀,稱東方青龍七宿,為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北部形成一組龜蛇互纏的形象,故稱北方玄武七宿,為鬥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等,其他兩個宿區,西部的組成一個虎的形象,分為奎、婁、胃、昂、畢、觜、參,稱為西方白虎七宿;南部則形成一個鳥的形狀,為井、鬼、柳、星、張、翼、軫,稱為南方七宿。古人多麵向南方而觀天象,故有“左青龍,右白虎,前有朱雀後玄武”之說。泰山派自創派祖師爺而下,擅長星象奇門五行者大有人在,這套“靈風劍陣”陣法就是泰山派前輩先人耗盡心血,曆經三代共計一百餘年而開創出來的龐大陣法,原本四方各由一人率領,外,各方均有七人布成二十八星宿之狀,也就是說,要布成這個陣法,需要有三十二人之眾!如此龐大的陣法,恐怕要湊足人數也是不易,於是創此劍陣的先祖們吸取太極中“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奧意而從此陣法中衍生出一套八人同使的劍陣,隻是八人與三十二人之差,不僅僅隻是人數、力量上的差別,八人上陣時遠遠不如三十二人齊上那般縝密無隙,震天動地,威力無窮,也比不上後者的幻化萬千,繁複密匝,但也有極其強大的威力,當年魔教大舉進犯中原武林,泰山八大長老就是用這一劍陣斬妖降魔,痛殲魔教十五位首腦人物,使魔教大敗而隱退江湖的。這時趙翰青等八人所列陣勢,正是從“靈風劍陣”中衍化出來的,也是“靈風劍陣”中的陣法。
趙翰青站住正北“乾”位,戟天劍當即“嗤嗤”有聲,向前劃了四五圈,接著一帶一送,劍圈迅疾點向石破天;錢三元長劍斜削側劃,形成一道道劍網;孫立輝則劍尖疾點,點點劍光急衝而前;李雲通劍刃連抖,道道劍氣便如江浪般衝向石破天;周召重步法連動,上點三劍,下砍三劍,劍光密如雨下;吳秋水妙步漫漫,劍氣生花;鄭誌誠劍勢生猛,左衝右撞;王雪睛劍走柔和,靈動如水。八人劍招各異,而所攻之向卻是一致,長劍盡往石破天身上各處招唿,石破天陡遇如此嚴密的陣勢,四麵八方均各有一人舉劍向他刺來,少則一劍,多則七八劍,劍氣招數也各各相異,或剛猛,或軟綿,或強勁,或輕柔,但每一招每一劍都是不可小視的殺著,若要守住前方和左右三處,後方就有兩人攻上,但若顧得前左後三方,右方又有兩人從中攻來,石破天心中一驚,使一招“八麵驚風”,掌力勁風護住全身。趙翰青叫道:“順位,換一。”向左連跨兩步,走到周召重“巽”的位置,周召重也向左跨出,站在原來孫立輝“坎”位的位置,孫立輝、吳秋水、錢三元、鄭誌誠、李雲通、王雪晴也接著往左走到下一個卦位,原來趙翰青說的“順位”是指順時針走動,“換一”則是走到下一個卦位。各人行走之際長劍卻是絲毫不緩,連連刺出。隻見趙翰青戟天劍仍是疾劃圈子,錢三元也仍是左三道右三道地布著劍網,其餘孫立輝、李雲通、周召重六人劍法也是原來的那套,隻是變換了方位和招式,這樣一來,等於是又變成了另一個劍陣,原來石破天正麵對趙翰青,如今是王雪晴,而背後也由錢三元變成吳秋水,可人物變位不打緊,要緊的是一移形換位,本來繁複的劍陣更為錯綜複雜,原本前方是劍法剛猛的趙翰青,現如今變成是輕靈躍動的王雪晴,右側也由疾點劍尖的孫立輝而變成了周召重,八人武功不變,雖然招數不同,然而略一加移形換位,卻是變成了另一種陣法。石破天暗暗驚異,使一招“紅龍奪珠”,略為護住身後,悍然采取攻勢,因為站在他麵前的,是八人中武功最弱的王雪晴,劍法也是輕柔,比起剛猛淩厲更容易對付,若能從中下手,將她劍招破了,這“靈風劍陣”或許能一舉將其衝散,他一掌揮出,王雪晴飄身後躍。石破天看出便宜,連擊出兩掌,正欲乘勢進迫,誰知道在背後的吳秋水與王雪睛相應,王雪晴後退兩步,她也相應進前兩步,其他趙翰青、錢三元等六人則向前斜走一步來半,如此一來,原來成圓形的陣圈變成了橢圓之狀,以王雪晴、吳秋水兩人為橢圓長端,李雲通、周召重等六人從兩側收緊,大有拉縮戰圈之意,石破天兩掌還沒拍出,隻感左右兩側攻勢陡地變強,而虛其前後,但若要攻前擊後,站在兩側之人便會立時夾擊,而前後兩人又可乘機進招矣。原來創此劍陣的人心思縝密,知道如此龐大的劍陣要使將出來,布陣的三十二人之中斷然不會人人都是功力相若,不相上下,這是絕對不可能辦得到,三十二人之中,有功力較高兩籌的,也有略弱一分的,或是有沉勁雄渾的,也有輕盈靈動的,那也不一而足,各有千秋,因此想出“此虛則彼進,此強則彼退,進退得度,相輔相成,長短互濟,強弱兼顧,強處進迫,虛者後應”的法子,陣形可相機而動,自也不必固守八卦圈圓之形,對麵一弱,後方可相應出擊,而兩側陣法不變,此為“彼退我進”之意;此時後方之人也可相應後退,由兩側進擊,就如現今趙翰青、錢三元八人之形,布成橢圓之狀,又可左進而右守,或是右進而左守,如此一來,劍陣陣勢又靈活了許多,或青龍舞爪吟嘯、白虎尾隨唿應,朱雀玄武迎頭趕上;或朱雀翔飛、玄武卻步,青龍白虎左右夾擊,此唿彼應,彼虛而此補,形成四方互濟互補之勢,陣法也變得更繁複無常,隨機而動,更見其靈活萬變。石破天見兩側四人長劍已然攻到,不敢再去追擊王雪晴,迅疾拍出三掌,擋住左、後、右三方攻來之勢,一聲斷喝,身子迴旋,雙掌已快速連拍,但見掌影布滿他身體周圍,在外人看來,這是一著守招,可細看之下便可發現,每一掌拍至胸前之時,石破天雙掌一按一捺,真氣隨之吐出,每一絲氣息所向,盡皆是八人要害之處!趙翰青離得石破天最近,最先發覺石破天勁氣襲來,心下思忖:“這大魔頭功力怎麽又增強了,能守三攻一?”當下叫道:“順位,換二。”話聲未畢,已當先走出四步,踏在“艮”位之上,接連劃出四個劍圈,而錢三元也由“震”位之上,布下兩道劍網,李雲通則從“兌”位走到“巽”位,其他五人也均是跨過兩個卦位,又成為一個變幻莫測的陣圈,將石破天團團圍在中心。石破天心中怒罵:“甚麽鬼陣法!繞來繞去的,你們不暈老夫也給你們繞得暈了!”正要出掌,忽而想到:“是了,這幫小兔崽子各自劍招路數都沒有多大變化,隻是順著某個方向轉了一兩個卦位,劍法雖同,可我隻是站著不動,他們一個轉圈,所攻方位就改變了,我若跟著動,豈不是……豈不是……嘿嘿,什麽破陣法,不就是轉個圈圈麽,老夫今天就破了它!”邊想之際,大袖飄動,一招“實極虛來”,六掌之中,前五掌穿山碎石,猛烈極,最後虛無縹緲,卻一記虛招。趙翰青八人見他掌力攻來,迅速又轉了兩個卦位,石破天哈哈笑道:“小娃兒,想同老夫玩捉迷藏的把戲麽?好!老夫就和你們玩玩!”迴身一轉,快若驚鴻,迅捷無比地轉向手中長劍正在頻頻遞出的王雪晴,這是石破天一眼就看得出來的,在“泰山八鬥”中王雪晴功力最弱,劍法也是最柔,所謂“避其鋒芒,攻其弱旅”,這在破解陣法中,尤其是處在被困受挫、無路可走的陣仗中最是受用。
石破天一掌擊到,王雪晴擋無可擋,尖聲驚叫,趙翰青疾步搶上,點出兩指,化開了石破天的功力,王雪晴驚魂甫定,斂容道:“大……大師兄,謝謝你又……又救了我。”石破天哈哈大笑:“‘靈風劍陣’怎麽如此不堪一擊,老夫也不知道當年魔教十五大首領是如何被這陣法圍困的,小孩兒家的玩意,轉圈圈麽,老夫沒出娘胎就會了,哈哈哈哈!”如飛猛拍出四掌,掌力襲處,除孫立輝、李雲通外,其餘四人盡皆被勁風卷入其中!而如果八人中有一人先被打倒,這“靈風劍陣”少了一人,
趙翰青一驚,但見李雲通向後疾退,勉強站住,提劍又直攻而前!趙翰青心中一陣酸一陣痛,知道今日情勢,兇多吉少,驚險萬狀,自己劍挫身亡不打緊,但“泰山八鬥”中其餘七人也難逃其難,更令他擔憂的是,由泰山派一手*辦的比劍大會落入石破天的魔掌之中,與會的眾位英雄也大受其害,先不說泰山派從此再無顏麵立於武林之中,泰山派無力迴天,愧對在場的諸位英雄,這於泰山一門來說,直比顏麵掃地還更難忍萬分!趙翰青腦筋飛速運轉:“不行!絕對不能讓這大魔頭陰謀得逞!一定得千方百計護住五嶽劍派周全!”他深吸一口氣,極力使自己鎮靜下來,但左想右想,實想不出對付石破天之策:“我以步法隻能躲閃,孫師弟功力稍好,一時半會不致於有危險,而鄭師弟、王師妹已是連連後退……”剛想到這裏,吳秋水“啊”的一聲驚叫,臂上中掌,趙翰青一驚,暗道:“如今情勢,得須保得眾位師弟妹不再受傷,才能與石破天幹耗到底,這大魔頭鬥了那麽久,功力也應有所消耗,如果再耗得半個時辰,或許局勢會反轉那也說不定,但如何才能反轉眼前局勢?”眼看周召重一個邁步不及,又快被石破天掌力帶到!趙翰青情急之下,走過去扶往,忽爾腦中一閃,大叫道:“‘靈風劍陣’,王師妹站‘兌’位,周師弟,你守‘巽’位,快!”錢三元、孫立輝、李雲通等七人聽得號令,齊聲應“是”。當是時,八人依照陰陽太極八個卦位,趙翰青在正北“乾”位站定,錢三元站正南“坤”位、孫立輝站東方“坎”位、李雲通站西角“離位,其餘四人,周召重守東北角“巽”位,吳秋水站東南方“艮”位,鄭誌誠居西南“震”位,王雪晴則站在西北角“兌”位上,八人自聽得趙翰青號令一出,立馬紛紛出動,站住各自方位,將石破天緊緊圍在垓心,布成陣勢。
石破天笑道:“八人聯手麽?嘿嘿,我倒要看看‘靈風劍陣’到底是怎樣一種破陣法!”
“靈風劍陣”是泰山派中威名赫赫的劍陣,極見繁複奧妙,劍陣以太極八卦步法為基礎,再配以七星北鬥之陣,本來的“靈風劍法”,除了八卦步法配合七星北鬥外,由二十八星宿大陣配合,分東、西、南、北四方,每方均由一個首領統率,其餘各有七人配合,這二十八人布成的陣形,就如四方七宿所成之狀。古人將天象分為二十八個星宿,東南西北各分七個星宿,東部七個星宿組成龍的形狀,稱東方青龍七宿,為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北部形成一組龜蛇互纏的形象,故稱北方玄武七宿,為鬥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等,其他兩個宿區,西部的組成一個虎的形象,分為奎、婁、胃、昂、畢、觜、參,稱為西方白虎七宿;南部則形成一個鳥的形狀,為井、鬼、柳、星、張、翼、軫,稱為南方七宿。古人多麵向南方而觀天象,故有“左青龍,右白虎,前有朱雀後玄武”之說。泰山派自創派祖師爺而下,擅長星象奇門五行者大有人在,這套“靈風劍陣”陣法就是泰山派前輩先人耗盡心血,曆經三代共計一百餘年而開創出來的龐大陣法,原本四方各由一人率領,外,各方均有七人布成二十八星宿之狀,也就是說,要布成這個陣法,需要有三十二人之眾!如此龐大的陣法,恐怕要湊足人數也是不易,於是創此劍陣的先祖們吸取太極中“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奧意而從此陣法中衍生出一套八人同使的劍陣,隻是八人與三十二人之差,不僅僅隻是人數、力量上的差別,八人上陣時遠遠不如三十二人齊上那般縝密無隙,震天動地,威力無窮,也比不上後者的幻化萬千,繁複密匝,但也有極其強大的威力,當年魔教大舉進犯中原武林,泰山八大長老就是用這一劍陣斬妖降魔,痛殲魔教十五位首腦人物,使魔教大敗而隱退江湖的。這時趙翰青等八人所列陣勢,正是從“靈風劍陣”中衍化出來的,也是“靈風劍陣”中的陣法。
趙翰青站住正北“乾”位,戟天劍當即“嗤嗤”有聲,向前劃了四五圈,接著一帶一送,劍圈迅疾點向石破天;錢三元長劍斜削側劃,形成一道道劍網;孫立輝則劍尖疾點,點點劍光急衝而前;李雲通劍刃連抖,道道劍氣便如江浪般衝向石破天;周召重步法連動,上點三劍,下砍三劍,劍光密如雨下;吳秋水妙步漫漫,劍氣生花;鄭誌誠劍勢生猛,左衝右撞;王雪睛劍走柔和,靈動如水。八人劍招各異,而所攻之向卻是一致,長劍盡往石破天身上各處招唿,石破天陡遇如此嚴密的陣勢,四麵八方均各有一人舉劍向他刺來,少則一劍,多則七八劍,劍氣招數也各各相異,或剛猛,或軟綿,或強勁,或輕柔,但每一招每一劍都是不可小視的殺著,若要守住前方和左右三處,後方就有兩人攻上,但若顧得前左後三方,右方又有兩人從中攻來,石破天心中一驚,使一招“八麵驚風”,掌力勁風護住全身。趙翰青叫道:“順位,換一。”向左連跨兩步,走到周召重“巽”的位置,周召重也向左跨出,站在原來孫立輝“坎”位的位置,孫立輝、吳秋水、錢三元、鄭誌誠、李雲通、王雪晴也接著往左走到下一個卦位,原來趙翰青說的“順位”是指順時針走動,“換一”則是走到下一個卦位。各人行走之際長劍卻是絲毫不緩,連連刺出。隻見趙翰青戟天劍仍是疾劃圈子,錢三元也仍是左三道右三道地布著劍網,其餘孫立輝、李雲通、周召重六人劍法也是原來的那套,隻是變換了方位和招式,這樣一來,等於是又變成了另一個劍陣,原來石破天正麵對趙翰青,如今是王雪晴,而背後也由錢三元變成吳秋水,可人物變位不打緊,要緊的是一移形換位,本來繁複的劍陣更為錯綜複雜,原本前方是劍法剛猛的趙翰青,現如今變成是輕靈躍動的王雪晴,右側也由疾點劍尖的孫立輝而變成了周召重,八人武功不變,雖然招數不同,然而略一加移形換位,卻是變成了另一種陣法。石破天暗暗驚異,使一招“紅龍奪珠”,略為護住身後,悍然采取攻勢,因為站在他麵前的,是八人中武功最弱的王雪晴,劍法也是輕柔,比起剛猛淩厲更容易對付,若能從中下手,將她劍招破了,這“靈風劍陣”或許能一舉將其衝散,他一掌揮出,王雪晴飄身後躍。石破天看出便宜,連擊出兩掌,正欲乘勢進迫,誰知道在背後的吳秋水與王雪睛相應,王雪晴後退兩步,她也相應進前兩步,其他趙翰青、錢三元等六人則向前斜走一步來半,如此一來,原來成圓形的陣圈變成了橢圓之狀,以王雪晴、吳秋水兩人為橢圓長端,李雲通、周召重等六人從兩側收緊,大有拉縮戰圈之意,石破天兩掌還沒拍出,隻感左右兩側攻勢陡地變強,而虛其前後,但若要攻前擊後,站在兩側之人便會立時夾擊,而前後兩人又可乘機進招矣。原來創此劍陣的人心思縝密,知道如此龐大的劍陣要使將出來,布陣的三十二人之中斷然不會人人都是功力相若,不相上下,這是絕對不可能辦得到,三十二人之中,有功力較高兩籌的,也有略弱一分的,或是有沉勁雄渾的,也有輕盈靈動的,那也不一而足,各有千秋,因此想出“此虛則彼進,此強則彼退,進退得度,相輔相成,長短互濟,強弱兼顧,強處進迫,虛者後應”的法子,陣形可相機而動,自也不必固守八卦圈圓之形,對麵一弱,後方可相應出擊,而兩側陣法不變,此為“彼退我進”之意;此時後方之人也可相應後退,由兩側進擊,就如現今趙翰青、錢三元八人之形,布成橢圓之狀,又可左進而右守,或是右進而左守,如此一來,劍陣陣勢又靈活了許多,或青龍舞爪吟嘯、白虎尾隨唿應,朱雀玄武迎頭趕上;或朱雀翔飛、玄武卻步,青龍白虎左右夾擊,此唿彼應,彼虛而此補,形成四方互濟互補之勢,陣法也變得更繁複無常,隨機而動,更見其靈活萬變。石破天見兩側四人長劍已然攻到,不敢再去追擊王雪晴,迅疾拍出三掌,擋住左、後、右三方攻來之勢,一聲斷喝,身子迴旋,雙掌已快速連拍,但見掌影布滿他身體周圍,在外人看來,這是一著守招,可細看之下便可發現,每一掌拍至胸前之時,石破天雙掌一按一捺,真氣隨之吐出,每一絲氣息所向,盡皆是八人要害之處!趙翰青離得石破天最近,最先發覺石破天勁氣襲來,心下思忖:“這大魔頭功力怎麽又增強了,能守三攻一?”當下叫道:“順位,換二。”話聲未畢,已當先走出四步,踏在“艮”位之上,接連劃出四個劍圈,而錢三元也由“震”位之上,布下兩道劍網,李雲通則從“兌”位走到“巽”位,其他五人也均是跨過兩個卦位,又成為一個變幻莫測的陣圈,將石破天團團圍在中心。石破天心中怒罵:“甚麽鬼陣法!繞來繞去的,你們不暈老夫也給你們繞得暈了!”正要出掌,忽而想到:“是了,這幫小兔崽子各自劍招路數都沒有多大變化,隻是順著某個方向轉了一兩個卦位,劍法雖同,可我隻是站著不動,他們一個轉圈,所攻方位就改變了,我若跟著動,豈不是……豈不是……嘿嘿,什麽破陣法,不就是轉個圈圈麽,老夫今天就破了它!”邊想之際,大袖飄動,一招“實極虛來”,六掌之中,前五掌穿山碎石,猛烈極,最後虛無縹緲,卻一記虛招。趙翰青八人見他掌力攻來,迅速又轉了兩個卦位,石破天哈哈笑道:“小娃兒,想同老夫玩捉迷藏的把戲麽?好!老夫就和你們玩玩!”迴身一轉,快若驚鴻,迅捷無比地轉向手中長劍正在頻頻遞出的王雪晴,這是石破天一眼就看得出來的,在“泰山八鬥”中王雪晴功力最弱,劍法也是最柔,所謂“避其鋒芒,攻其弱旅”,這在破解陣法中,尤其是處在被困受挫、無路可走的陣仗中最是受用。
石破天一掌擊到,王雪晴擋無可擋,尖聲驚叫,趙翰青疾步搶上,點出兩指,化開了石破天的功力,王雪晴驚魂甫定,斂容道:“大……大師兄,謝謝你又……又救了我。”石破天哈哈大笑:“‘靈風劍陣’怎麽如此不堪一擊,老夫也不知道當年魔教十五大首領是如何被這陣法圍困的,小孩兒家的玩意,轉圈圈麽,老夫沒出娘胎就會了,哈哈哈哈!”如飛猛拍出四掌,掌力襲處,除孫立輝、李雲通外,其餘四人盡皆被勁風卷入其中!而如果八人中有一人先被打倒,這“靈風劍陣”少了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