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傳入中國的具體日子曆來有不同說法。學術界普遍認可的,是西漢哀帝的元壽元年(前2)。這一年,有一位博士弟子聽大月氏使者口授了《浮屠經》。浮屠其實就是佛陀(buddha),大月氏使者講述的則是釋迦牟尼的生平故事,與後來所知的傳說並無出入。[3]


    這是比較可靠的最早時間。


    那麽,最晚是在什麽時候?


    東漢明帝時期。盡管明帝派遣使者到印度尋求佛法隻是傳說,但他弟弟楚王劉英崇尚浮屠,在王宮中齋戒禮拜應是事實,可見當時佛教的影響已經不小。而道教第一部經典《太平經》的誕生,卻至少要在半個世紀之後。[4]


    天師道和太平道成為宗教組織,就更晚。


    因此,道教創始人從佛教那裏受到啟發獲得靈感,甚至見賢思齊,是完全可能的。沒錯,從現存資料看,道教的創立似乎沒有受到佛教的影響。問題是,說佛教對這件事毫無影響,就有證據嗎?對不起,也沒有。[5]


    事實上,隻有佛教的影響才能解釋,天師道和太平道為什麽會不約而同地被憑空創造出來。也許,他們並不知道宗教為何物,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創教,隻不過認為別人有這麽個東西,我們也應該有,可以有。


    也因此,道教在發展過程中還會繼續向佛教學習。佛有寺,道就有觀;佛有僧尼,道就有道士;佛有袈裟,道就有道袍;佛有釋迦牟尼,道教便隻好把老子抬出來。其實老子是否確有其人都是問題,跟宗教更是風馬牛不相及。但隻有這樣,道教才會看起來更像模像樣一些。[6]


    毫無疑問,這並不奇怪,也不丟人,因為文化原本就是需要學習甚至模仿的。吊詭的是,盡管道教對佛教亦步亦趨,後者卻在東漢被看作類似於前者的東西。當然,是被看作初始的道教,即道教前的道教——前道教。


    這樣的佛教,叫浮屠道。


    浮屠道就是外國的黃老道,這是東漢時期上流社會的普遍看法。因此楚王劉英和後來的漢桓帝,都是黃老與浮屠並尊。他們的宮中,則既有黃老祠,又有浮屠廟。[7]


    不能說這樣做沒有道理。事實上,從未見過宗教的中國人隻能按照已有的知識去理解那舶來品,比如把僧尼稱為道人(道教的神職人員則叫道士)等等。更何況佛教主張的四大皆空,與道家哲學的無中生有;佛教主張的常樂我淨,與道家哲學的清靜無為,又何其相似乃爾![8]


    然而差別,也不能以道裏計。


    區別之一在目的。


    道教的目的是成仙,佛教的目的是成佛。仙和佛都不是神,而是人。所以,這兩個漢字也都是單人旁。這是道教與佛教的共同之處,也是他們與其他宗教不同的緊要之處。也就是說,佛教和道教都是人本的,這很符合中華文明的精神(請參看本中華史第三卷《奠基者》)。


    但,仙與佛又大不相同。


    仙的特點是不死,佛的特點是覺悟。一個人,隻要悟得無上正等正覺(最高智慧),就可以立地成佛。當然,嚴格地說,隻有做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才是佛。隻能做到自覺和覺他的,是菩薩(菩提薩埵bodhisattva)。唯獨自己一個人覺悟的,是羅漢(阿羅漢arhat)。


    羅漢、菩薩、佛,都會死。釋迦牟尼就是八十歲時去世的,但他生前卻已經成佛。他的去世,也被稱為涅槃(nirvana)或圓寂(parinirvana)。


    這是一種委婉的說法。


    實際上,死亡是死亡,圓寂是圓寂,涅槃是涅槃。圓寂的本義是“圓滿的寂滅”,涅槃則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它在梵文中的原意是風的吹散,火的熄滅,卻絕不是死亡。相反,是一種超越了生死也超越了時空、苦樂以及一切經驗的狀態。這種狀態是不可言說的,隻能稱之為涅槃。


    涅槃有四種德性,叫常樂我淨。簡單地說,不生不死就是常,永無痛苦就是樂,本性不變就是我,一塵不染就是淨。顯然,佛教的目的不是把人變成仙,而是改變人的精神狀態。精神狀態變了,至少也是羅漢。


    羅漢與神仙,是兩碼事。


    佛教與道教,也是兩碼事。


    目的不同,方法和途徑也不同。比如道教講守一,佛教講禪定,都要求精神的專一和專注,看起來很像,其實不同。簡單地說,守一是為了防止精氣神擴散和泄漏,從而保證長生不老;禪定卻是要集中精力觀想某個特定對象(比如蓮花或諸佛),這樣才能獲得最高智慧。


    顯然,守一是養生,禪定是修心。


    所以,佛教講定慧雙運,道教講性命雙修。性命就是性和命,神和形,心靈和身體。換句話說,性命雙修就是既要身體健康,更要心理健康,是身心都健康。


    這當然是很可貴的思想。


    禪定則是禪和定的合稱。禪(dhyana)就是禪那,也就是靜慮。定(samadhi)就是等持,也就是專注。慧(mati)則是明察,也是決斷。這三個詞連起來,就是安安靜靜地想(禪),專心致誌地求(定),然後斬斷迷惑,做出明察,獲得佛教之所追求——般若(讀如波惹)。


    般若(prajna)就是智慧,或通過智慧到達涅槃的彼岸,所以也叫般若波羅蜜多。佛教認為,生死是迷界,是此岸;涅槃是解脫,是彼岸。從此岸到彼岸,就叫波羅蜜多(paramita)。而能夠如此,是因為有智慧。智可以認識世間事,慧能夠證悟出世法,合起來就是般若。


    當然,這不是凡夫俗子能有的。


    實際上,般若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智慧,而是成佛所需的特殊認識。擁有最高智慧“無上正等正覺”的,甚至隻有佛陀一人。但不能成佛,還可以做羅漢。關鍵在於有沒有覺悟,能不能從無邊苦海中解脫出來。[9]


    這就隻能從長計議了(請參看本中華史第十四卷),但佛教與道教的區別卻一目了然。不妨這樣說:佛教是心靈的宗教,道教是生命的宗教。道教希望人活著就能過上神仙般的日子,佛教卻更關注靈魂的安頓和寄托。因此,服食和行氣等等,佛教也是不講的。


    沒錯,智慧與方術無關。


    宗教需要的,也不是裝神弄鬼點石成金。


    所以釋迦牟尼本人是反對巫術的。他甚至規定,弟子如果實施咒術就算違反了佛戒。不過這項規定並未在他的後繼者那裏得到嚴格的遵守。小乘佛教也好,大乘佛教也罷,都以附屬的方式保留了咒術。至於與婆羅門相結合的密教,更是以高度組織化了的巫術為特征。[10]


    然而宗教在本質上卻不是巫術。如果它依然與巫術勾勾搭搭難解難分,那就沒有必要變成宗教。因此,一種宗教越是純粹,就越是遠離巫術。中國的禪宗就是如此,盡管禪宗也不是真正和純粹的宗教,而是哲學。


    事實上禪宗之所以誕生,是因為佛教作為外來文化必須中國化。儒學化的禪宗是中國化的第三步,玄學化的般若學是第二步,巫術化的浮屠道則是第一步。第一步雖然看似荒唐,但沒有它,佛教就不可能在中國落地生根。


    當然,也不可能成為中華史的故事。


    那就來看這一步。


    [3]見《三國誌·烏丸鮮卑東夷傳》裴鬆之注引《魏略·西戎傳》。


    [4]見《後漢書·劉英傳》、《魏書·釋老誌》。任繼愈先生認為佛教傳入中國的可靠時間是在西漢末年到東漢初年,可以采信。請參看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


    [5]與本書觀點不同,許多學者認為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的創立沒有受到佛教的影響,或者沒有佛教的影響也會誕生。請參看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


    [6]陶弘景所編《真誥》二十卷,就有抄襲佛教《四十二章經》的內容,請參看翦伯讚《中國史綱要》。


    [7]見《後漢書·劉英傳》,《魏書·釋老誌》,《後漢書·襄楷傳》。


    [8]東漢人對佛教的理解是:此道清虛,貴尚無為,好生惡殺,省欲去奢,完全是道家哲學的口氣。請參看《後漢書·襄楷傳》。


    [9]見《大智度論》卷八十五:“唯佛一人智慧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


    [10]請參看黃心川《印度佛教哲學》,該文附錄於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第一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中天中華史:南朝,北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中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中天並收藏易中天中華史:南朝,北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