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禮壞樂崩 黃河,長江
易中天中華史:從春秋到戰國 作者:易中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妨再看春秋諸霸。
春秋諸霸有三個特點。第一,除晉國外,都不姓姬。齊姓薑,宋姓子,秦姓嬴,楚姓羋(讀如米)。吳號稱姓姬,越號稱姓姒(讀如四),其實無姓。第二,除晉和宋在中國(中原)外,其餘都在邊緣。齊在東夷,秦在西戎,楚在南蠻,吳和越在百越。第三,稱霸的順序,是先黃河後長江。具體地說,是先在黃河下遊(齊),然後黃河中遊(晉和宋),然後黃河上遊(秦),然後長江中遊(楚),最後長江下遊(吳和越)。
這可堪稱“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
連接起黃河長江的,是晉和楚。實際上從晉文公到楚靈王,霸主的位子基本上是由晉楚兩國輪流坐莊的。這一百年間的曆史,又可以分為晉國主霸、晉衰楚強、晉楚相爭、晉霸複興、晉楚共霸五個階段。其間,由於楚人北上爭霸,晉國的霸主地位隻能得而複失,失而複得。同樣,由於晉國南下聯吳,楚國也擴張受阻,野心難以實現。[10]
這才有了魯襄公二十七年(前546)的弭兵大會,中原地區暫時獲得了和平。曆史的舞台,則從黃河流域南移到長江流域。演出的大戲,也由齊、宋、晉、秦、楚“五侯爭霸”,變成楚、吳、越“三國演義”。
所以,楚人北上爭霸,晉國南下聯吳,都意義重大。
意義不僅是政治和軍事的,更是文化的。我們知道,作為春秋諸霸中唯一的姬姓大國,晉人實際上是兩周文明、華夏正宗和傳統文化的代表。吳國雖然自稱姬周之後,卻其實可疑,因為誰也拿不出證據。相反,他們“斷發文身,裸以為飾”,卻是事實。可見,就算吳人的先君太伯和仲雍是姬周,也早被蠻夷同化,因此“棄在海濱,不與姬通”。[11]
銅俑出土於廣州,高4~5厘米,全身赤裸僅以布纏繞腰際,被中原視為蠻夷。
問題是幾百年過去,他們都一直不與姬通,現在為什麽通了?因為深知落後就會挨打,這才銳意學習中原諸夏。吳王壽夢的第四個兒子季劄,甚至專程前往保存兩周禮樂最完整的魯國,在那裏觀摩學習,對周禮周樂頂禮膜拜,其熱情一如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人。於是到闔閭的時代,吳國的文明程度竟然已經“比於諸華”, 躋身於華夏民族之林了。[12]
吳國的崛起,並非沒有原因。
在這裏,我們看到了一個發展中的族群對先進文化的向往,也理解了他們為什麽要自稱姬周胄裔。那與其說是對自己曆史的遠古記憶,不如說是對華夏文明的身份認同。同樣,我們也能理解諸姬、諸夏、諸華為什麽會認可吳人的說法,那其實是對自己文化和文明的自信和自豪。
一個秘密,也由此部分地揭曉。
我們知道,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有三個唯一。其中之一,就是第一代文明中唯一不曾中斷延續至今的。所謂“第一代文明”,就是直接從原始社會產生出來的,包括蘇美爾、埃及、哈拉巴、夏、克裏特、奧爾梅克,號稱“六大古代文明”。這六大文明,其餘五個都湮滅和隕落了。唯獨夏文明,發展為商,發展為周,發展為華夏,發展為漢唐,發展為中華文明。其中奧秘,竟在何處?[13]
有三個詞極為關鍵:華、夏、中國。
中國一詞的最早文物證據,在何尊;最早文獻證據,在《尚書》和《詩經》。何尊是周成王時期的青銅器。何尊所說的“中國”,指成周(洛陽)。《尚書》和《詩經》所說的“中國”,包括商,也包括周,還包括遵守周禮的中原各國。可見那時的“中國”一詞,有三層意思:一、天下之中;二、文明程度最高的邦國和族群;三、傳統文化所在地。
與此相關的概念是華夏。夏指地區或邦國,叫諸夏;華指人民或族群,叫諸華,也叫華人和華族。華夏之所在,稱為“中國”。中國與華夏合起來,叫“中華”。
那麽,界定一個地區或邦國是不是夏,人民或族群是不是華,看什麽?文明程度。文明程度高的就是,低的就不是。衡量標準,在春秋就是周禮和周樂。
因此,遵守周禮的中原諸侯自稱中國,把周文明圈以外的楚、吳、越看作蠻夷(楚、吳、越則稱前者為中國或上國)。甚至就連秦,雖然占有宗周舊地,也被看作戎狄。[14]
尊內底鑄有12行、122字銘文,其中“宅茲中國”為“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記述的是成王繼承武王遺誌,營建東都成周之事。
《尚書》中《梓材》篇出現“中國”一詞,不過其所指僅僅局限於關中、河洛一帶,而後又擴展至黃河中下遊廣大地區。
然而爭霸戰爭把這個成見打破了。在黃河與長江的交響中,華夏改造著蠻夷,蠻夷也影響著華夏。最後,秦、楚、吳、越,包括被他們吞並和改造的其他蠻夷戎狄,都加入到同一行列來。中國的範圍擴大了,華夏的隊伍也壯大了。百川歸海的結果,是文明的擴容,更是延續和推進。
也許,這就是秘密所在?
融合的同時,是解體。
解體也是必然的。首先受到衝擊的,則是封建製或邦國製。這個製度的核心,不僅是封邦建國,也包括“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按照傳統文化,這才叫“天下有道”。[15]
但這是王權時代的事。到霸權時代,則征伐皆自諸侯出。這本身就是禮壞樂崩。何況蠻夷如楚,是既不尊王,也不攘夷,隻爭霸。爭霸,就不可能溫良恭儉讓。爭霸,就不能墨守成規。井田、宗法、封建、禮樂這四大製度,還能繼續維持嗎?兩周的國際秩序和遊戲規則,還能再保持嗎?
實際上,楚、吳、越三個蠻族的次第稱霸,本身就意味著兩周的製度和文化風光不再。所有的傳統都麵臨挑戰,而且必將被刷新。因此,先是周王室日薄西山,後是晉公室土崩瓦解,各種政治力量都在春風秋雨中重新博弈。太老牌的華夏銳氣不足,太新銳的蠻夷底氣不足,將被一一淘汰。最後勝出的,隻可能是率先華夏化的蠻夷──齊、秦、楚。
那就來看他們如何洗牌。
[10]請參看童書業《春秋史》。
[11]語見《左傳·昭公三十年》。
[12]語見《左傳·昭公三十年》。
[13]中華文明的“三個唯一”是:一、第一代文明中,唯一不曾中斷、延續至今的;二、延續至今的文明中,唯一沒有信仰的;三、沒有信仰的文明中,唯一具有世界性的。請參看本中華史之總序《文明的意誌與中華的位置》。
[14]請參看範文瀾《中國通史》。
[15]請參看《論語·季氏》。
春秋諸霸有三個特點。第一,除晉國外,都不姓姬。齊姓薑,宋姓子,秦姓嬴,楚姓羋(讀如米)。吳號稱姓姬,越號稱姓姒(讀如四),其實無姓。第二,除晉和宋在中國(中原)外,其餘都在邊緣。齊在東夷,秦在西戎,楚在南蠻,吳和越在百越。第三,稱霸的順序,是先黃河後長江。具體地說,是先在黃河下遊(齊),然後黃河中遊(晉和宋),然後黃河上遊(秦),然後長江中遊(楚),最後長江下遊(吳和越)。
這可堪稱“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
連接起黃河長江的,是晉和楚。實際上從晉文公到楚靈王,霸主的位子基本上是由晉楚兩國輪流坐莊的。這一百年間的曆史,又可以分為晉國主霸、晉衰楚強、晉楚相爭、晉霸複興、晉楚共霸五個階段。其間,由於楚人北上爭霸,晉國的霸主地位隻能得而複失,失而複得。同樣,由於晉國南下聯吳,楚國也擴張受阻,野心難以實現。[10]
這才有了魯襄公二十七年(前546)的弭兵大會,中原地區暫時獲得了和平。曆史的舞台,則從黃河流域南移到長江流域。演出的大戲,也由齊、宋、晉、秦、楚“五侯爭霸”,變成楚、吳、越“三國演義”。
所以,楚人北上爭霸,晉國南下聯吳,都意義重大。
意義不僅是政治和軍事的,更是文化的。我們知道,作為春秋諸霸中唯一的姬姓大國,晉人實際上是兩周文明、華夏正宗和傳統文化的代表。吳國雖然自稱姬周之後,卻其實可疑,因為誰也拿不出證據。相反,他們“斷發文身,裸以為飾”,卻是事實。可見,就算吳人的先君太伯和仲雍是姬周,也早被蠻夷同化,因此“棄在海濱,不與姬通”。[11]
銅俑出土於廣州,高4~5厘米,全身赤裸僅以布纏繞腰際,被中原視為蠻夷。
問題是幾百年過去,他們都一直不與姬通,現在為什麽通了?因為深知落後就會挨打,這才銳意學習中原諸夏。吳王壽夢的第四個兒子季劄,甚至專程前往保存兩周禮樂最完整的魯國,在那裏觀摩學習,對周禮周樂頂禮膜拜,其熱情一如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人。於是到闔閭的時代,吳國的文明程度竟然已經“比於諸華”, 躋身於華夏民族之林了。[12]
吳國的崛起,並非沒有原因。
在這裏,我們看到了一個發展中的族群對先進文化的向往,也理解了他們為什麽要自稱姬周胄裔。那與其說是對自己曆史的遠古記憶,不如說是對華夏文明的身份認同。同樣,我們也能理解諸姬、諸夏、諸華為什麽會認可吳人的說法,那其實是對自己文化和文明的自信和自豪。
一個秘密,也由此部分地揭曉。
我們知道,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有三個唯一。其中之一,就是第一代文明中唯一不曾中斷延續至今的。所謂“第一代文明”,就是直接從原始社會產生出來的,包括蘇美爾、埃及、哈拉巴、夏、克裏特、奧爾梅克,號稱“六大古代文明”。這六大文明,其餘五個都湮滅和隕落了。唯獨夏文明,發展為商,發展為周,發展為華夏,發展為漢唐,發展為中華文明。其中奧秘,竟在何處?[13]
有三個詞極為關鍵:華、夏、中國。
中國一詞的最早文物證據,在何尊;最早文獻證據,在《尚書》和《詩經》。何尊是周成王時期的青銅器。何尊所說的“中國”,指成周(洛陽)。《尚書》和《詩經》所說的“中國”,包括商,也包括周,還包括遵守周禮的中原各國。可見那時的“中國”一詞,有三層意思:一、天下之中;二、文明程度最高的邦國和族群;三、傳統文化所在地。
與此相關的概念是華夏。夏指地區或邦國,叫諸夏;華指人民或族群,叫諸華,也叫華人和華族。華夏之所在,稱為“中國”。中國與華夏合起來,叫“中華”。
那麽,界定一個地區或邦國是不是夏,人民或族群是不是華,看什麽?文明程度。文明程度高的就是,低的就不是。衡量標準,在春秋就是周禮和周樂。
因此,遵守周禮的中原諸侯自稱中國,把周文明圈以外的楚、吳、越看作蠻夷(楚、吳、越則稱前者為中國或上國)。甚至就連秦,雖然占有宗周舊地,也被看作戎狄。[14]
尊內底鑄有12行、122字銘文,其中“宅茲中國”為“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記述的是成王繼承武王遺誌,營建東都成周之事。
《尚書》中《梓材》篇出現“中國”一詞,不過其所指僅僅局限於關中、河洛一帶,而後又擴展至黃河中下遊廣大地區。
然而爭霸戰爭把這個成見打破了。在黃河與長江的交響中,華夏改造著蠻夷,蠻夷也影響著華夏。最後,秦、楚、吳、越,包括被他們吞並和改造的其他蠻夷戎狄,都加入到同一行列來。中國的範圍擴大了,華夏的隊伍也壯大了。百川歸海的結果,是文明的擴容,更是延續和推進。
也許,這就是秘密所在?
融合的同時,是解體。
解體也是必然的。首先受到衝擊的,則是封建製或邦國製。這個製度的核心,不僅是封邦建國,也包括“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按照傳統文化,這才叫“天下有道”。[15]
但這是王權時代的事。到霸權時代,則征伐皆自諸侯出。這本身就是禮壞樂崩。何況蠻夷如楚,是既不尊王,也不攘夷,隻爭霸。爭霸,就不可能溫良恭儉讓。爭霸,就不能墨守成規。井田、宗法、封建、禮樂這四大製度,還能繼續維持嗎?兩周的國際秩序和遊戲規則,還能再保持嗎?
實際上,楚、吳、越三個蠻族的次第稱霸,本身就意味著兩周的製度和文化風光不再。所有的傳統都麵臨挑戰,而且必將被刷新。因此,先是周王室日薄西山,後是晉公室土崩瓦解,各種政治力量都在春風秋雨中重新博弈。太老牌的華夏銳氣不足,太新銳的蠻夷底氣不足,將被一一淘汰。最後勝出的,隻可能是率先華夏化的蠻夷──齊、秦、楚。
那就來看他們如何洗牌。
[10]請參看童書業《春秋史》。
[11]語見《左傳·昭公三十年》。
[12]語見《左傳·昭公三十年》。
[13]中華文明的“三個唯一”是:一、第一代文明中,唯一不曾中斷、延續至今的;二、延續至今的文明中,唯一沒有信仰的;三、沒有信仰的文明中,唯一具有世界性的。請參看本中華史之總序《文明的意誌與中華的位置》。
[14]請參看範文瀾《中國通史》。
[15]請參看《論語·季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