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是周製度和周文化的思想背景。


    周人獲得中華文明的代表權後,就廢除了慘無人道的人殉和人牲。當然,人牲基本廢除,人殉則清代還有。這就像廢除死刑,要有一個漫長的認識過程。但是周以後,人牲也好,人殉也罷,都不再具有殷商時代的正當性,隻會遭到主流社會和正人君子的抵製批評。


    有兩件事可以證明。


    公元前641年,宋襄公與曹、邾兩國會盟,要殺鄫國國君祭祀社神,一位名叫子魚的軍事法官就強烈反對。他說:用大牲口進行小祭祀尚且不可,哪裏還敢用人?祭祀就像請客吃飯,哪個敢吃人肉?如此倒行逆施,會有好下場嗎?[1]


    遺憾的是,子魚的反對沒有成功,那個倒黴的國君還是被殺,但齊國的陳子亢(讀如剛)反對人殉則大獲全勝。陳子亢的哥哥死後,嫂子和管家提出要用活人殉葬,理由是老先生死在國外,生病時沒能得到足夠的照顧。於是陳子亢便說,最應該到陰間照顧我哥的,不就是二位嗎?


    結果不難想象,那兩個人都不再堅持。[2]


    陳子亢是孔子的粉絲,而孔子不但反對人殉,就連用俑都反對。俑(讀如勇)就是殉葬用的土偶和木偶。對於這類東西,孔子深惡痛絕。他甚至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意思是第一個發明俑的人,大概會斷子絕孫吧![3]


    奇怪!發明土偶和木偶,原本是為了代替活人。跟活人殉葬相比,應該說是進步,孔子為什麽還要詛咒?


    因為孔子從根本上反對人殉。


    在孔子看來,人殉不仁,人殉非禮。因此,用活人不行,用死人也不行;用真人不行,用假人也不行。俑是人的替身。用俑殉葬,等於承認人殉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隻不過以假亂真,是活人殉葬的山寨版。開了這個口子,活人殉葬就仍有複辟的可能,豈能不堅決抵製?


    顯然,這是一種原始素樸的人道主義,也是孔子和儒家最寶貴的思想。正是它,後來發展為“仁”的概念。因為“仁”的本義就是“人其人”,也就是“把人當人”。


    但,這跟“君權天授”又有什麽關係?


    天人合一。


    作為明確的概念和係統的理論,“天人合一”的觀念產生於西漢,但萌芽應該很早就有了。實際上,甲骨文和金文的天,原本就是人。字形,是一個正麵而立大寫的人,頭上一個圓圈,或圓點,或橫線。所以,天,原本指人的腦袋,也就是天靈蓋,後來才引申為蒼天,再後來才引申為老天爺。


    天,就是人。  ◎甲骨文“天”(甲三六九○義與大同天邑商)◎甲骨文“天”(乙六八五七)◎甲骨文“天”(存下九四○地名)◎金文“天”(盂鼎)


    更重要的是,天的授權(天命)是看人心的,叫“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武王在伐紂的誓師大會上曾這樣說:天是“萬物父母”,人是“萬物之靈”,所以天意就是民意。老百姓擁護誰,天就授權給誰;老百姓憎恨誰,天就革他的命。殷紂王自絕於天,結怨於民,他死定了![4]


    武王當真說過這話嗎?


    可疑。


    這套說辭,十有八九是後人編出來的。但編造者也是周人,因此仍然可以看作周的思想。而且,類似的說法在周人的著作中頻頻出現,總不能說一點依據都沒有。更何況,就算是編的,也編得好!因為按照“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的邏輯,君權天授已經被偷換為“君權民授”了。


    這是“偉大的謊言”。


    但問題也接踵而來。是啊,就算政權來自天與民的雙重授權,天也好,民也罷,為什麽要授權給周呢?


    周人的說法,是他們的君王有德。


    [1]見《左傳·僖公十九年》。


    [2]見《禮記·檀弓下》。


    [3]孔子說“為俑者不仁”,見《禮記·檀弓下》;“始作俑者,其無後乎”,見《孟子·梁惠王上》。


    [4]見《尚書》之《泰誓上》、《泰誓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中天中華史:奠基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中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中天並收藏易中天中華史:奠基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