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切邏輯概括總帶有“提純”後的片麵性。實際上,隻要再往深處窺探,山西商人的人格素質中還有脆弱的一麵。


    他們人數再多,在整個中國還是一個稀罕的群落;他們敢作敢為,卻也經常遇到自信的邊界。他們奮鬥了那麽多年,卻從來沒有遇到過一個能夠代表他們說話的思想家。他們的行為缺少高層理性力量的支撐,他們的成就沒有被賦予雄辯的曆史理由。幾乎所有的文化學者都一直在躲避著他們。他們已經有力地改變了中國社會,但社會改革家們卻一心注目於政治,把他們冷落在一邊。


    說到底,他們隻能靠錢財發言,但錢財的發言在當時又是那樣缺少道義力量,究竟能產生多少社會效果呢?沒有外在的社會效果,也就難以抵達人生的大安詳。


    是時代,是曆史,是環境,使這些商業實務上的成功者沒能成為曆史意誌的覺悟者,他們隻能是一群缺少皈依的強人,一撥精神貧乏的富豪,一批在根本性的大問題上還不能掌握得住自己的掌櫃。


    他們的出發地和終結點都在農村,當他們成功發跡而執掌一大門戶時,封建家長製是他們可追慕的唯一範本。於是他們的商業人格不能不自相矛盾乃至自相分裂,有時還會做出與創業時判若兩人的作為。在我看來,這正是山西商人在風光數百年後終於困頓、迷亂、內耗、敗落的內在原因。


    在這裏,我想談一談幾家票號曆史上一些不愉快的人事糾紛。


    最大的糾紛發生在日昇昌總經理雷履泰和副總經理毛鴻翽之間。毫無疑問,兩位都是那個時候堪稱全國一流的商業管理專家,一起創辦了日昇昌票號,因此也是中國金融史上一個新階段的開創者,都應該名垂史冊。雷履泰氣度恢弘,能力超群,又有很大的交際魅力,幾乎是天造地設的商界領袖;毛鴻翽雖然比雷履泰年輕十七歲,卻也是才華橫溢、英氣逼人。兩位強人撞到了一起,開始時親如手足、相得益彰,但在事業獲得成功之後卻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個中國式的大難題:究竟誰是第一功臣?


    一次,雷履泰生了病在票號中休養,日常事務不管,但遇到大事還要由他拍板。這使毛鴻翽覺得有點不大痛快,便對財東老板說:“總經理在票號裏養病不太安靜,還是讓他迴家休息吧。”財東老板就去找了雷履泰,雷履泰說:“我也早有這個意思。”當天就迴家了。


    過幾天財東老板去雷家探視,發現雷履泰正忙著向全國各地的分號發信,便問他幹什麽。雷履泰說:“老板,日昇昌票號是你的,但全國各地的分號卻是我安設在那裏的,我正在一一撤迴來好交代給你。”


    老板一聽大事不好,立即跪在雷履泰麵前,求他千萬別撤分號。雷履泰最後隻得說:“起來吧,我也估計到讓我迴家不是你的主意。”老板求他重新迴票號視事,雷履泰卻再也不去上班。老板沒辦法,隻好每天派夥計送酒席一桌、銀子五十兩。


    毛鴻翽看到這個情景,知道自己不能再在日昇昌待下去了,便辭職去了蔚泰厚布莊。


    這事件乍一聽都會為雷履泰叫好,但轉念一想又覺得不是味道。是的,雷履泰獲得了全勝,毛鴻翽一敗塗地,然而這裏無所謂是非,隻是權術。用權術擊敗的對手是一段輝煌曆史的共創者,於是這段曆史也立即破殘。中國許多方麵的曆史總是無法寫得痛快淋漓、有聲有色,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這種代表性人物之間必然會產生的惡性衝突。商界的競爭較量不可避免,但一旦脫離業務的軌道,在人生的層麵上把對手逼上絕路,總與健康的商業動作規範相去遙遙。


    毛鴻翽當然也要咬著牙齒進行報複。他到了蔚泰厚之後,就把日昇昌票號中兩個特別精明能幹的夥計挖走並委以重任,三個人配合默契,把蔚泰厚的業務快速地推上了新台階。雷履泰氣恨難紓,竟然寫信給自己的各個分號,揭露被毛鴻翽勾走的兩名“小卒”出身低賤,隻是湯官和皂隸之子罷了。


    事情做到這個份兒上,這位總經理已經很失身份,但他還不罷休,不管在什麽地方,隻要一有機會就拆蔚泰厚的台,例如,由於雷履泰的謀劃,蔚泰厚的蘇州分店就無法做成分文的生意。這就不是正常的商業競爭了。


    最讓我難過的是,雷、毛這兩位智商極高的傑出人物在鉤心鬥角中采用的手法越來越庸俗,最後竟然都讓自己的孫子起一個與對方一樣的名字,以示汙辱——雷履泰的孫子叫雷鴻翽,而毛鴻翽的孫子則叫毛履泰!


    這種汙辱方法當然是純粹中國化的,我不知道他們在憎恨敵手的同時是否還愛惜兒孫,也不知道他們用這種名字唿叫孫子的時候會用一種什麽樣的口氣和聲調。


    可敬可佩的山西商人啊,難道這是你們給後代的遺贈?你們創業之初的吞天豪氣和動人信義都到哪裏去了?怎麽會讓如此無聊的詛咒來長久地占據你們日漸蒼老的心?


    也許,最終使他們感到溫暖的還是早年跨出家門時聽到的那首《走西口》。但是,龐大的家業也帶來了家庭內部情感關係的複雜化,《走西口》所吐露的那種單純性已不複再現。據喬家後裔迴憶,喬家大院的內廚房偏院中曾有一位神秘的老嫗專幹粗活,玄衣愁容,旁若無人,但氣質又絕非用人。


    有人說,這就是“大奶奶”,主人的首席夫人。主人與夫人產生了什麽麻煩,誰也不清楚,但毫無疑問,當他們偶爾四目相對時,當年《走西口》的旋律立即就會走音。


    寫到這裏我已經知道,我所碰撞到的問題雖然發生在山西卻又遠遠超越了山西。由這裏發出的歎息,應該屬於我們父母之邦更廣闊的天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河之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秋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秋雨並收藏山河之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