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皖督入寧


    安徽都督關啟平在侍從的帶領下步入江蘇都督府,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為他在江寧光複之役的時候,率先攻入的兩江總督府、此後也曾一度在這裏與江蘇革命軍的高層一並辦公。陌生,則是他派往安徽後,如今將近一年時間,這座官署早已大變了模樣。


    時間已是1912年的7月10日了。


    算來,關啟平成為安徽都督,執掌一省軍政大權已經有八個多月的時間了,形態也變化不少。首先是身體體積似乎增加了不少,小肚子都有了。麵容上,或許是擔任了上位者後顯得更加嚴肅了不少,原本就茂密的大胡子更是遮住了大半個嘴唇。


    身穿一身北京中央政府下發的陸軍上將常服,一把佩劍斜扣在牛皮腰帶左側,關啟平穿得非常正式,臉上看不出一絲笑容。


    而領路的侍從也是默不作聲,隻是以平穩的步伐將關啟平默默領向目的地點。


    終於,在穿過不少辦公樓、小花園、路過幾處新建建築後,關啟平來到了此行江寧的終點,江蘇都督府內位於正中的前都督廳、現巡閱使樓。這裏是劉繼業日常居住和辦公的地點,同時也是他會見較為親密客人的地方。


    這座新修建的四層洋房完全由鋼筋水泥建成,從外表看裝修並不奢華、許多裝飾性的置件都沒有、牆體外也沒有什麽華麗的雕刻,非常樸實。


    那名領路的侍從快步走上大門台階,向站在兩旁看守的衛兵遞上通行文件,然後再快步走下台階,側開身向關啟平做了一個請的姿勢:“關大帥,請。”


    關啟平點了點頭,邁開腳步踏上台階,略微好奇地打量了一番兩旁衛士後,很快就進入了洋房內。


    上一次關啟平過來,還是大半年前召開國社黨大會的時候。那時的會議是在都督府另一側的大會議廳內進行的,所以現如今他還是第一次踏入這棟江蘇、乃至東南核心的洋房內。


    侍從小心翼翼地走上樓梯,在二樓的一處橡木門前停下了腳步,輕輕敲了敲門。


    “稟告大帥,關大帥到了。”


    屋內傳來腳步聲,隨即房門就從裏麵被打開了。


    劉繼業穿著無肩章的將官軍服,領口隨意地敞開。他親自打開房門後朝急忙敬禮的侍從揮了揮手,然後笑著將有些發愣的關啟平拉入:“從安慶來江寧順流而下,三日可到?”


    “……四天……時間。”關啟平進入房間後,有些不知所措,此前臉上淡淡顯露的威嚴早不知道去了何處,望著頗為熱情的劉繼業一時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劉繼業卻似乎沒有注意到對方的神色,親自拿來水壺準備給對方加水,那邊關啟平急忙來搶水壺,一個江蘇都督、一個安徽都督就為了一個水壺而爭搶了一陣子。


    最後畏首畏腳的關啟平不敵上司劉繼業,隻能乖乖地讓對方給自己倒上了茶水。


    “總理如此……屬下……”


    官職上,關啟平的安徽都督是歸劉繼業所兼任的長江巡閱使‘監察’,黨務上,作為國社黨安徽分部的主席,關啟平直接由國社黨總理劉繼業管轄。


    當然,由於國社黨的原則是所有黨員身份一律平等,因此從身份地位上,關啟平與劉繼業並無區別,都可以以同誌相稱,區別‘僅僅’在於黨內負責的職務不同而已。


    經過一段時期的調整,國社黨先後在安徽、江西、浙江、湖北四省設立了分部,江蘇則為總部。各分部骨幹一部分是江寧派遣、一部分是招籠當地的有誌之士加入。而在這四個分部中,得益於關啟平的安徽都督身份,安徽分部是人數做多、工作開展最為順利的。


    劉繼業與關啟平多聊了一會兒敘舊的話,讓對方的心情稍微平複下來。


    “迴來江寧後可是見了熟人了?”


    “屬下抵寧就直接來見總理了,未曾有時間去見其他人。”關啟平此刻還是有些拘謹。雖談不上畢恭畢敬,但是相比一年多前與劉繼業以字相稱,差距卻是非常明顯的。


    這一現象不光是關啟平。就連關係與劉繼業最緊密、長期擔任劉繼業副手、與之並肩作戰、如今身為國社黨的協理、理論之上僅次於劉繼業本人的張孝準;與劉繼業同學一場,而且頗有些文人風骨的蔣方震;劉繼業最忠實的手下並且將劉繼業以兄長視之的王光照,與劉繼業對話時也都自稱屬下並以總理相稱。


    隨著劉繼業的地位不斷提升,隨著他在黨內的威望不斷的攀高,如今也隻有偶爾在跟幾個老夥伴喝醉了酒的時候,才能從他們口中聽到一句久違的‘文鹿’。


    劉繼業知道這就是人攀升到高位的代價,所以古人有雲高處不勝寒。他因此亦不曾指望相對張孝準和蔣方震等人關係稍顯疏遠的關啟平有什麽不同。相反,由於對方長期處在安徽、無法與劉繼業保持緊密聯係,對方隻會更加的恭敬。


    在國社黨內,劉繼業與這些老夥伴的身份已經從戰友、上級變成了領袖,變成了一言而斷的獨~裁者。


    對此,劉繼業在獲得無與倫比的威望的同時,也隻能忍受一種孤獨。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是他從一開始選擇道路後的必然結果。


    “安徽你處理的非常好,黨務的順利展開也實在有你的功勞,若說黨內有某人貢獻最多,你文泰絕對是其中之一啊。”


    麵對劉繼業的誇獎,關啟平表露出很謙虛的態度,連稱隻是盡職盡責而已,當不起誇讚。完了後,關啟平哪怕是之前在無數份電報中都有詳細匯報,此刻還是認認真真地將安徽之情況向劉繼業匯報。


    “安徽之財政有江蘇省每月七十萬的資助,基本上維持財政持平,財政開支基本維持江蘇模式,即行政經費、教育經費、發展實業費用各占二成,軍費占六成。”


    “安徽之軍隊經過裁軍後,現有二萬一千人。基本可分為我革命軍骨幹所建之一個師、以及由原安徽新軍所編製之一個混成協。這幾個月大力開展黨務以來,基本上我們的骨幹部隊營級及以上之軍官都成為了我黨黨員。有了金陵製造局的軍火,戰鬥力也有所提升,我們也紮實研究落實了百裏發派過來的經驗總結。而安徽新軍部以前清安徽新軍混成協協統,投誠之胡萬泰為首……我們對其的掌握程度上雖不如老革命軍底子,不過還是在他們那裏摻了許多沙子,也發展了不少黨員來……”


    早在劉繼業擔任長江巡閱使之前,安徽的軍政大權就實質上掌握在他的手上了。劉繼業對關啟平乃至安徽省的了解和控製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這一切都是通過黨務這條與政務並行的線完成的。


    軍隊方麵,安徽的部隊中半數以上是來自江蘇革命軍的當初‘援鄂軍’組成,與江蘇本來就有著極為密切的聯係。至於後來投誠的新軍部隊,盡管保留了部分的獨立性,但在軍餉和軍資都把握在關啟平手上的時候,大部分的命令也都能得到遵守。


    而與江蘇不同,安徽不光是軍隊控製在國社黨手中,就連文官團體也多是由國社黨員擔任,這就使得劉繼業得以通過自己國社黨總理的身份,通過國社黨安徽分部的方式委派命令。當然,具體的情況都是劉繼業先下達一個大框架,由關啟平等分部主席和副主席去落實執行。而劉繼業則通過黨務的各種渠道,去時刻監督目標執行的情況,以此來時刻把握安徽的態勢、在給予關啟平足夠放權的同時,又不至於使對方過於坐大。


    不過在江蘇和安徽分成兩個係統的時候,彼此之間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狀況——在名正言順地建立中央政府之前,劉繼業也沒有什麽太多好辦法,也隻能先盡量在現有的框架內維持控製力。


    “那位倪嗣衝最近有什麽動作嗎?”


    劉繼業所問的倪嗣衝是安徽人,袁世凱的北洋係老人、前清時曾擔任黑龍江民政使兼巡防軍翼長、河南布政使幫辦河南軍務,以及安徽布政使。辛亥後,作為劉繼業與袁世凱達成的協議之一,前來安徽擔任民政長。


    根據關啟平及其他黨務組織傳來的電報,這位倪嗣衝上任後倒是很老實,各方麵都很配合關啟平的行動,也並未如此前想象那樣與各方人士接觸。


    不過若說這就能讓劉繼業輕視倪嗣衝乃至袁世凱,那他也未免過於幼稚了。


    關啟平搖了搖頭:“依然是安靜的很……除了處理文件公務外,幾乎是所有時間都呆在自家宅子裏,連出去會見好友的時候也很少……”


    “多加關注……麵子是要給的,但是反常即為妖,此人迴到故鄉連親朋好友也不怎麽走動,恐怕是有所圖謀啊。”劉繼業咳嗽了兩省,最近難得地略感風寒。


    與關啟平聊了一會兒後,劉繼業便站起身子一拍手笑道:“走,咱們去見見百裏和閏農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時代190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筆刀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筆刀法並收藏大時代190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