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不甘之野心(上)


    第二天北京內城東直門的三條胡同的那處民宅就被以白菜價變賣了出去。同日,劉繼業便在王府井周左花了五千銀元買下了一棟大宅子,配上數名傭人,然後便從江蘇會館搬離至此處住下,作為他在北京的公館。


    理所當然的,陶心然也搬入了此間。


    接下來的小半個月裏,劉繼業就****住在公館內,白天與陶心然共處,晚上則出去參加北京社會各界的各種應酬活動,依次與孫文、黃興、宋教仁、趙聲、段祺瑞、胡漢民、馮國璋等等北京有名有姓的人物見麵。


    此外袁世凱也曾兩次召見劉繼業商談國事。在會談期間,或許是因為劉繼業在此前談判中表露了誠懇態度,又在對外貸款上主動給袁世凱提供便利和幫助,因此袁世凱的態度非常客氣和藹,言辭間簡直將劉繼業當作親信來對待了。


    在袁世凱的帶領下,劉繼業還再次見到了段祺瑞。兩個曾在津浦鐵路上彼此較量過一陣子的人在袁世凱的撮合下握手言和,一笑泯恩仇。


    期間同在北京的張謇和天津的孫多森曾來過公館拜訪劉繼業,兩人將統一會籌備大選的事項議定,並且就三聯集團作為中間代理人協助袁世凱舉外債的情況達成了統一意見。


    對舉外債最為上心的當屬半個被洋人的孫多森,他更主動提出負責與北京政府方麵交接的事項;劉繼業則負責聯絡外部財團,其中一個方式就是通過合作夥伴梅隆財團的渠道將此消息散布出去。


    除此之外,劉繼業每日都與陶心然卿卿我我,過足了甜膩的日子。


    如此日子若是一直下去難免不會讓人產生此間樂、不思吳的想法。


    隻是這個時代終究有無數的要事需要劉繼業處理。


    ###########################################


    9月22日。在北京居住了將近一個月時間的劉繼業終於決定返迴江寧並隨即訂好了第二天返迴的車票,將以整個車廂都包了下來。


    而劉繼業的新歡陶心然,為了不讓後院失火,就隻能先留在北京公館暫住,準備等待時機成熟了再接迴江寧。


    在臨走的前一個晚上,劉繼業在自己的公館裏又接見了一位不速之客。


    此人用鬥笠遮擋了大部分的麵容,並未帶任何人,隻是向劉公館的門房遞上名片後,不久就被邀請入內。


    直到進了公館正廳,除去鬥笠後,才向趕來迎接的劉繼業露出了他的真實身份。


    來者竟然是晉南軍分府都督,吳祿貞!


    這位前第六鎮統製、前晉燕聯軍司令、現如今的晉南軍分府都督,吳大帥麵容雖然憔悴,雙目卻不時放出精光,朝著露出驚訝表情的劉繼業朗聲笑道:“文鹿怕是沒想到我會來這裏吧!?”


    吳祿貞曾在彰德秋操時與劉繼業見過麵,當時彼此就知道對方為革命同誌,短暫接觸後給彼此的感官都不錯。


    然而劉繼業卻是著實沒有想到對方會出現在北京。


    若說當今中國有什麽人是袁世凱最為痛恨的,那莫過於擾亂了袁世凱布局、分裂了袁世凱嫡係部隊第六鎮、隨後在山西拚命搗亂的吳祿貞了。上一次在娘子關時,吳祿貞就差點被刺客暗殺,這一次若是讓袁世凱知道對方在京城,保不準就會采取手段了。


    畢竟現如今的吳祿貞在山西政治鬥爭中敗給了倒向袁世凱的閻錫山,隻留下了沒有什麽實際意義和影響力的晉南軍分府都督一個職務。而在同盟會內,由於吳祿貞性格大大咧咧又獨斷專行,因此並不為孫文等人所喜,再加上沒什麽利用價值勢力單薄又不服人,在同盟會內屬於靠邊站的人。袁世凱若真要是暗殺之,也不會鬧出太大的風浪出來。


    反過來講,明知這些的吳祿貞還是毅然來到北京,可見此人著實是膽大之輩。


    “綬卿!”短暫的驚訝後,劉繼業快速冷靜下來,並且飛速地盤算著此人冒險入京的目的、拜訪自己的目的。


    吳祿貞自然熟地走到座位上一把坐下,抓起桌上的一串葡萄就往嘴裏送,直吃得滿身衣服都是汁水才用袖口抹嘴道:“這次來京,我可是費了老大勁兒!見你一麵可真不容易啊!”


    “若綬卿有事相商,一封電報、一封請帖我便會去晉南與君會晤。”


    “這我信。”吳祿貞點了點頭:“不過,你這個大名人,若是大駕光臨我晉南,那不就讓不該知道的人知道了?所以還是我來北京一趟方便些。”


    “既然如此,綬卿見我所為何事?”劉繼業並不打算與吳祿貞繞彎子,接過陶心然親自送上來的茶水,微笑地看著對方。


    吳祿貞打量了一番陶心然多姿的身材,繼而朝劉繼業指了指,高聲道:“袁世凱陰謀篡取革命果實,隻有你我聯手才能阻止他!縱觀天下豪傑,唯有你劉文鹿能與我齊名,他孫文、他黃興,都是些欺世盜名之輩,把個同盟會搞得烏煙瘴氣的!我打算邀你加入二次革命,匡扶民主共和、建成真正的民國!”


    若說袁世凱將吳祿貞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那麽吳祿貞同樣也視袁世凱為不共戴天的寇仇。


    說實話,落到今天這步田地,心高氣傲的吳祿貞是怎麽也不甘心的!


    論資曆,他是陸士一期生。論革命年份,他是親自參與組織1900年唐常才自立軍起義的分子,參加革命的時間比黃興宋教仁等人都早。論軍職,他辛亥前已是第六鎮統製,是所有革命黨人中起點最高的!論聲望,在當今許多都督乳臭未幹之時,他吳祿貞就早已名揚天下了。


    然而最終,四期生、不過是協統出身的閻錫山卻成了山西都督,而無論哪方麵都遠勝於他的自己,卻隻能窩在晉南貧苦的土地上掙紮,幾乎就要退出全國的政治舞台!


    眼看著一個個年輕後輩奪走了本該屬於自己的耀眼光芒和地位,眼見同盟會內的老同誌對自己也愈發不重視,這一切如何不讓不甘居人下的吳祿貞雙眼冒火!?


    想要奪迴本應屬於自己的東西,除了行險別無他法!


    “閻錫山首鼠兩端不可信任!袁世凱狡詐陰險欺瞞天下!孫文滿嘴放炮無一實話!黃興有德無才無足道哉!趙聲欺世盜名草一無是處!宋教仁有才無德書生一個!蔡鍔困守西南不思進取!舉觀當今時代,天下英雄,唯文鹿與某也!”


    說罷,吳祿貞無比熱切地看著劉繼業,眼光中甚至透著狂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時代190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筆刀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筆刀法並收藏大時代190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