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南洋勸業會(下)


    南洋勸業會開館的當天,劉繼業作為三聯集團的大股東之一,與孫多森及張謇一並需要參加許多活動。官場上的、商場上的、乃至社會名流都要應酬,尤其是幾家很有可能會與三聯集團產生合作關係的實業家就更需要多加聯絡了。


    此外,上海的絕大部分實業家也都來到了江寧,其中就包括一些劉繼業的舊識,如虞和德。身為地主,劉繼業自然也需要款待這批人。


    因此勸業會開館的前三天時間裏劉繼業幾乎是天天有應酬,一天要趕四場宴席;一會兒與官員聊政治、一會兒與商人聊市場行情、等下還要陪著一群文人雅客聊風月。從早到晚,就幾乎停不下來。就算這樣,這還是大家尊其協統、格同二品、又是大實業家的身份,不敢過多煩擾的結果。


    好在劉繼業年輕,還有五個月才滿二十五歲,再加上長期領軍身體鍛煉的很不錯,因此能扛得住。相比之下,年邁不少的張謇就有些吃不消,而孫多森雖然不過四十許幾,但身體一直也不是太好,因此許多會麵都隻能由劉繼業打頭陣了。


    吃完喝喝完侃,四天時間裏簽下了三筆大的單子,成交額若無意外達到了兩百七十萬銀元;尤其是農具公司方麵,也與泰州的一戶大族簽訂了合約,準備共同開發,向蘇中乃至蘇北地區的廣大農村販售農具。


    因此,一直到第五天的時候,終於把該見的見了、該應付的應付掉了、該談的談完了,劉繼業的時間才真正空餘出來。


    當天,1910年的4月29日,一個天氣不錯的日子裏,劉繼業帶著兩歲多的女兒與青子一同遊覽勸業會。


    對於事務繁忙的劉繼業而言,若非青子隨他搬到了蘇州去,他一個星期都未必能見親人一次麵;這次也是難得地抽出時間出來,打算好好陪陪家人。


    原本劉繼業是打算抱著女兒,隻是因為長時間不在家,和小孩子生疏了,劉曦文怎麽也不情願;就算是被抱起來了,小嘴也是嘟囔著,隻要母親青子在周圍就非要湊過去,嘴上喊著‘媽媽抱!’


    無奈之下,劉繼業便隻能由青子帶著她,三人沒有帶任何護衛,自由自在地一起玩耍。


    入了勸業會後,劉繼業知道三聯館的工業產品不會讓青子有多少興趣,因此主要帶她們去了一些比較有中國特色的館。


    首先去的還是江蘇館。


    開展以來,人流量是屢創新高;不光是江寧附近的人,就連整個蘇浙滬地帶,隻要是有些閑錢的都紛紛過來觀展,甚至還有從山東、廣東過來的遊客。因此會場內人流不息、口音各異,看得青子都有些不習慣。


    若是普通人,像江蘇館這樣比較熱門的館場起碼需要在門口排上一個小時的隊。隻是劉繼業除了三聯集團的身份之外,也在勸業籌備會內掛職,因此可以堂而皇之地以工作人員的身份從別門進入展館。


    展品玲琅滿目,最吸引青子的還是精細的手工品,看得她目不轉睛,戀戀不忘。


    劉繼業則在旁一邊介紹展品,一邊挑逗女兒,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逛完了江蘇館,三人便去了旁邊的江西館和湖北館。青子看著數以萬計的展品,不由得感歎中國地大物博,真是什麽都有。


    幾個省館逛過之後,三人又去了幾個特產館;先是最近的金陵綢業館,裏麵陳列著各種華美的綢緞,以及生產這些綢緞所使用的機械。


    青子好奇地打量著一個木質結構的機械,輕聲道:“原來這麽漂亮的綢緞,是用這樣不起眼的東西作出來的啊?”


    “江寧的織造曆史可久遠了……”劉繼業在旁說起了江寧悠久的織造曆史,青子隻是關注地看著各種展品,時不時用手小心地撫摸光滑的綢緞,也不知聽進去多少。


    女兒劉曦文站在地上,被母親拉著手,好奇地伸出小指頭碰了碰麵前的綢緞,然後又看了看正在說話的父親。


    “……其實紅樓夢原型便說的是江寧織造局,當初曹雪芹的長輩就是在此任職……”


    青子在中國待了五年時間,不光是中文變得非常流利、幾乎聽不出口音來,在其他各方麵也都感受不出太多差異了。她努力地想要融入這個社會,就連與劉繼業也不開口說日文,言行舉止都盡力地做到最好,不給自己的夫君添麻煩。


    平常沒事的時候,除了與劉家族內的一些姐妹們玩耍逛街之外,青子還會時常約她在上海交到的朋友陶氏出來相聚。剩下的時間,則花在看書和照顧女兒上麵;作為中國四大小說中最麵向女性的著作,紅樓們自然是青子看過的。除此之外,她某一天在某書架上發現名叫‘金瓶梅’的小說,似乎也翻看地津津有味……


    不過青子本人是打死也不會承認的。


    “我還是喜歡蘇繡……”青子對絲綢這種柔滑光亮,穿起來既漂亮又舒適的衣料是非常鍾意的,在日本時她就偏愛絲綢,到了中國便更是如此了。


    “沒問題啊,等下我們就去蘇繡館。”劉繼業說完趁劉曦文不注意,一把將女兒抱了起來,在其粉嫩的小臉上親了一口。


    劉曦文很嫌棄地別過腦袋,被劉繼業的胡子戳得很難受。


    劉繼業這兩年為了讓自己看上去更老成一些,便開始蓄起胡須,如今也算有了標準的八字須。結合身高,以及他的這麽些年身居高位所養成的氣質,初次見麵的已不會有人想到他年紀還不到二十五,隻會猜他三十許幾。


    “眼睛和你一模一樣。”青子看著父女倆,如此感歎著。


    “曦兒鼻子以上像我,以下像你……其實我還是希望她繼承你的眼睛的。”


    青子長得一雙杏眼,眼神幹淨清澈,非常明亮,哪怕是已為人婦,卻依然仿佛有種清純嬌憨的模樣。若要讓劉繼業說,他妻子長得最好看,也是最讓他動心的便是這雙眼睛了。


    而劉曦文的眼睛則像劉繼業,眼睛比杏眼略顯細長,卻還不到丹鳳眼的地步。在劉繼業自己看來,女兒還是更像母親好一點。


    劉曦文在懷中輕微掙紮了兩下,結果似乎是覺得並沒有太不舒服的感覺,鬧了幾下後就平靜了下來,乖乖地讓劉繼業抱了。


    參觀完了金陵緞業館,三人又去了景德鎮瓷器館及揚州玉雕館,從早上一直看到中午。


    午間的時候便在會場許多食鋪中找了一家幹淨的,簡單用過飯菜,歇腳後便出發了。


    期間劉曦文自己走路時不慎跌了一下,穿著小裙子的膝蓋給擦破了皮,在地上就嚎啕大哭起來。還是青子過去抱她哄了幾聲,劉繼業又到周邊零食店買了個糖給她,她才破涕為笑。


    吃完飯後,劉繼業帶著青子走了幾步,來到一個小火車站前。由於勸業會會場占地千畝,因此為方便遊客往來,在四周還鋪了輕軌,上麵馳行小火車可繞場一周。


    一陣汽笛聲中火車開動,從未見識過火車的劉曦文很興奮,拿著糖果的手伸出窗外去來迴晃動,不時地發出咯咯笑聲。


    火車頭又是一陣汽笛聲,劉曦文也有樣學樣,嘴上模仿著喊出了非常幼嫩的‘嗚嗚嗚~’


    劉繼業他們從會場東部出發,至北站下車,然後帶著青子去了不遠處的蘇繡館。


    蘇繡館內玩了許久後,本來青子還興致勃勃地打算再去湘繡館看看,卻沒想到劉曦文不幹了。


    她一個不到三歲的小孩子,看了一天的東西,就算一開始有許多新奇,但是館裏麵還是無聊的時間居多。在手中糖吃完後,她便死活都不願意再進館裏麵,就在門口拚命拉著青子的手喊道:“媽媽!玩高高!玩高高~!”


    所謂高高,便是以前劉繼業在自家院子裏安裝的秋千。


    青子無奈地看了看劉繼業,想想覺得今天看了好幾個館差不多,還是先安撫女兒,等晚上還可再看。


    “繼業,周圍有秋千嗎?”


    劉繼業笑了笑,一把抱起鬧情緒的劉曦文,把她舉起來道:“爸爸帶你去玩好玩的!”


    不久,三人步行來到一處特別的地方,門牌上寫著‘嬉笑奇觀處’的字樣。


    進去之後,隻見裏麵擺放著許多鏡子。隻是與尋常的鏡子不同,這些鏡子中,人卻是千奇百怪的形態;有的把人變成了胖子、有的把臉給削尖了、還有的直接把人變成了麵條形狀。


    無論是青子還是劉曦文都大為驚奇,與這裏其他觀客一樣,在各個鏡子前跑來跑去,不時捧腹大笑。


    “文鹿,這是怎麽迴事?”


    劉繼業指了指一麵鏡子上的小字:‘變形鏡’,笑道:“這是通過光學物理產生的效果,是科學,笑笑就好。”


    當然,哈哈鏡雖然他後世很熟悉,但是具體原理他卻不知道,隻能這麽籠統的解釋。好在青子自己也不懂,聽後點了點頭,產生了夫君好厲害的感覺,然後便拉著女兒劉曦文到處走一路笑一路了。


    “媽媽成大胖子啦~!”


    聽到劉曦文與青子的笑聲,劉繼業亦忍不住嘴角上翹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時代190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筆刀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筆刀法並收藏大時代190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