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章對抗演練(四)


    劉繼業從第三十三標迴到第十七協已經是晚上七點多了。


    進了自己的辦公室內,劉繼業除去大衣和軍帽,一邊摸著全是汗水的短發,一邊看向門口正在把大衣往衣架上掛的張孝準,問道:“怎麽樣,這第三十三標和咱們的第三十四標比起來如何?”


    “文鹿想聽實話?”張孝準扭頭,剛解開了風紀扣。


    劉繼業笑了笑:“閏農什麽時候開始玩這一套了、難道我還想聽假話麽?快快道來!”


    “真話……”張孝準向桌子前挪動步伐,拿起杯子。


    “實話實說,這第三十三標不差,不愧是當初趙伯先練出來的精銳,也不愧對徐統製‘文明雄師’的評語。”


    “和第三十四標比較呢?”


    “還是有區別的。”張孝準給自己倒了一杯水,將水瓶子遞給劉繼業後,喝了一口水。


    “怎麽說呢……”


    張孝準組織了一下語言,低聲道:“這個士兵的身體素質不賴、我看他們練的拚刺水平不亞於我們……隊列和戰術布置雖然已經有點陳舊過時,但這也是跟我們比。在整個第九鎮裏麵,他們的戰術水準也都是很好的、士官對命令的執行能力、士兵的服從都屬上佳,幾乎能跟我們比。”


    “士兵是很不錯的,士官素質也不差、兩者訓練的都很努力,而且士官們也能身先士卒,不像有的部隊裏麵,士官任由士兵操練、自己卻躲在陰涼的地方吃西瓜。”


    張孝準見劉繼業也露出了讚同的表情,於是繼續道:“不過軍官嘛……說實話,就欠佳了。”


    “有的軍官還不錯,像……記得應該是第二營第六隊隊官何遂、還有第一營第二隊隊官冷遹,他們的隊都很不錯,除了戰術落後之外與我們第三十四標不相上下……其餘的幾個我看過的隊卻很有些距離……主要是軍官不行。”


    “訓練不用心,得過且過、動不動就用軍棍對待,而且沒有法度,完全憑心情來行賞罰……像那個第四隊隊官諸葛朗,對看不順眼的士兵就踹、也不問是非,這樣的方法是得不到軍心的。”說到這裏,張孝準的語氣顯得有些沉重,臉上也露出了不滿之色:“……而且他們的訓練方法也著實不可取!居然還練著什麽早就過時的排槍列!他們當現在還是拿破侖戰爭時代麽!我問過一邊,大部分隊都是不練防炮、衝鋒隊列也排的太緊湊……許多軍官對機關槍一無所知,這樣是不行的!”


    既然已經升任第十七協協副,張孝準自然站在整個協的角度去考慮,而且習慣了第三十四標的一切,隻覺得第三十三標許多地方甚為不堪。


    抱怨了一會兒,也揭露出第三十三標許多問題,張孝準最後總結道:“我覺得這第三十三標有好的地方、也有壞的地方……而且軍紀不明,許多軍官也不遵守、亂象叢生!”


    說的口幹舌燥,又是心中起火,張孝準說完就一口喝完杯中的水,用力地將水杯放在桌上,發出一陣響聲。


    張孝準雖然性格善良,但碰到看不順眼的時候也很容易發急,此刻便是如此。


    劉繼業琢磨了一番對方的話語,見其又開始倒水,開口道:“閏農你說的不錯……”


    “沒錯吧!文鹿你也注意到了吧?”


    劉繼業輕點腦袋,將身子支在桌上,低頭看向地麵道:“如你所說,第三十三標有許多毛病和問題、這些都需要我們去解決……不過閏農……”說到這裏,劉繼業忽然抬頭直視張孝準的眼睛。


    “如果第三十三標不是有這麽多毛病、而是鐵板一塊、訓練有素,挑不出任何問題的話、我們文學社又怎麽滲透進去呢?”


    “文鹿……你是說……?”張孝準似懂非懂。


    劉繼業站直了身子,臉上露出了笑容:“這次演練就是把第三十三標的全部毛病都公之於眾的時機!兩個標最後結果的比較,就有足夠理由讓我們插手第三十三標的事務了……到時候,罷免掉幾個不得力的軍官,也就有由頭了!”


    張孝準點頭,笑道:“文鹿還是你看得準!”


    “而且……”


    見劉繼業說話,張孝準雙目露出了關注的眼神,期待自己的這個社長、好友、同誌、協統又有什麽新的想法。


    “閏農你也知道,第三十三標是伯先兄一手創立的……裏麵的的軍官泰半是其班底,也是整個第九鎮中革命勢力僅次於我們的部隊。然而在伯先兄被清廷懷疑而被迫離職後,端方一方麵從湖北調來了在江寧毫無根基的敖正邦、另一方麵也在第三十三標中塞了幾個舊式軍人來。”


    對於這個信息,張孝準是大致知曉的。他沒有說話,等著劉繼業闡述自己的想法。


    “……但是現在第三十三標的情況是,外鄉人敖正邦手上沒有可用之人,拿一群伯先兄的舊部沒有辦法。閏農你也注意到了,一營管帶,也曾是伯先兄的副手的柏文蔚既不給你我麵子、也不搭理敖正邦……同樣,被端方塞入的舊式軍人也不喜歡其新式做派,結果是兩麵不討好。”


    “而對於我文學社而言,舊式軍人是首先需要清理的、而柏文蔚等人的嶽王會,雖然是排滿革命的盟友、但是在林述慶事件後卻一直與我們有心結。而其領導人柏文蔚的態度也表明了,他們並不歡迎我們……因此我們與他們的關係,是既有合作也有鬥爭……同時要想辦法將其頑固派驅逐、拉攏對我們中立乃至友善的軍官。”


    “因此,這次演練將給我們文學社介入第三十三標的機會;而初期打擊重點就應該放在舊式軍官、進入後在嶽王會勢力還強大時,我們文學社工作不宜過於強勢,先低調、慢慢穩固自己的地盤,等時態再發生變化後,再慢慢擴張。”


    “這應該就是我們文學社應該采取的徐徐圖之的方案。”


    張孝準聽完了,不得不感歎隻有劉繼業才能當這個文學社社長,虧當初在代理社長的時候還曾認為自己能夠做的一樣、甚至更好……


    “這件事情應該在執行委上討論通過,讓文泰(關啟平)他們做好準備。”


    劉繼業頜首道:“沒錯。”


    “第三十三標交給文泰後……我們文學社就必須要進行調整了……文鹿你的設想是什麽?”張孝準對改革文學社的必要性早有清晰的認識,甚至有了些自己的想法。隻是他已習慣了先聽劉繼業的看法,再加上一直以來劉繼業的正確做法形成了慣性思維,讓他還是先問。


    “是要改了……其實在我接管第十七協後,就應該改了。”


    正好張孝準提起來,劉繼業也覺得是時候與他討論自己的想法了。


    “現在的情況是,你我身在第十七協,文泰接管第三十三標,而第三十四標的日常運作則交給了允亮處理。大家雖然都在江寧城內,但畢竟身處三個司令部,像往常那樣召開執行委會議、以及全社大會都變得很困難、而以後,當第三十三標,以及第十七協內部的工作開展之後,我們文學社在擴大的同時,也會變得更加難控製。”


    “是這個理。”張孝準很讚同,摸著胡子,將有些雜亂的胡尖理順。


    “說句實話……”劉繼業一臉誠懇的看著自己的副手。


    “這種時候,多人開會討論的模式就很費時費力,而且僵固了。而且,我們走動多了,也容易引起旁人的懷疑、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要決策集中起來……”


    “還記得我們最早在執行委會議前都會召開的私人會議,如今已經成了常態了?”見張孝準點了點頭,劉繼業遂繼續道:“我認為現在是時候將它變成正式形態了。從現在開始,應將文學社分成三部分;以第十七協司令部是總社、第三十三標和第三十四標則是兩個分社。如此劃分的好處是,以後再次擴張的時候,可以直接建立分社而不必影響結構。”


    張孝準一聽就覺得是個好方法,豎起大拇指笑道:“文鹿這個辦法好!”


    “那決策呢?怎麽管理文學社?”


    劉繼業喝了口水,緩聲道:“將文學社分成總社和分社後,就可以將任務和責任進行劃分了;大方向、比如文學社的社規製定、國家主義教材的製定、大方針等等,都應由總社決定,而分社則負責執行,以及自行處理一些細節問題。”


    “這……會不會讓展羽還有允亮他們不快?”聽到似乎要將權力完全集中到第十七協裏麵,張孝準於是有此疑問。


    “沒說完呢……日常庶務可由你我而定,大事的時候,就需要把人召集到第十七協總社來開會了。”


    這番話讓張孝準明白了不少,他看著劉繼業,試探性地問道:“文鹿是說……依然采取會議方式……?”


    輕輕頜首,劉繼業露出了微笑:“這樣,總社、分社模式中,各社設分社長、副社長、及幹事一名,共三人負責社內的領導任務。以總社為例,總社長為我、副社長為閏農你、幹事雖然暫時空缺,但是後麵我打算等沈同午熟悉了之後由他來做。”


    “而第三十四標的話,分社長當是允亮、副社長或者展羽或者百裏……但百裏工作不熟,初加入未久就提拔為副社長也不合適,因此還是展羽為副社長較為穩妥……幹事,我覺得可以讓叔平(方振武)擔任。而第三十三標,因為剛剛開展工作,組織還不健全,因此隻暫時讓文泰擔任分社長,暫不設副社長和幹事。”


    “那原來的執行委員呢?”張孝準依然有疑慮。


    “原來的執行委員如今便是各分社長下的負責處理工作的幹部……”劉繼業頓住,似乎是重新整理思路,過了半分鍾後才繼續道:“我們文學社後麵必然會要擴張;現在我們是六十四人,等吸收士官和士兵後、並且將第三十三標掌控在手後,勢力將會進一步增加……我估計一年內,人數將達到近二百多人。這種情況下,再召開全社大會、讓全社人一起參加就不現實,也不可能了。”


    “怎麽辦呢?我們六十四人的時候有十名執行委員,那麽到了二百人的時候起碼也有二十多個執行委員了……這個時候,通過增加一級決策就可解決問題:平常庶務由總社分派、各分社由其社長等幹部負責執行並在細節和小事上自行處置。遇到重大決策,如製定較大的人事調動、修改社規、甚至議定革命的時候,則要召集全體執行委員進行討論!而分社長、副社長和幹事同時也是執行委員,有資格參加會議決定大事的同時,也要負責各社的日常工作協調。”


    “在平日庶務工作中,執行委員身為幹部依然分管各自的領域,隻是直接受命於總社而已,由分社長進行統籌。”


    “閏農,你看這個方案如何?”


    張孝準眼前一亮!


    相比起他自己的想法:將文學社開會地點搬到第十七協司令部內,並且減少參加會議人數,遙控指揮關啟平,劉繼業的方案更加完善、更加係統性,而且這套規則清晰、每個人的權利和責任都劃分的很明確、再加上理由充分,並不會引起文學社內成員的不滿。


    “這樣的計劃,應該盡快讓允亮等人知道!”張孝準有些興奮的說著。


    “當然!不過你我先寫出一個草案出來……順便也好好把每個問題都考慮一遍、這樣再拿給允亮他們討論,得出一個最終的定稿來。”


    “這是當然!”張孝準笑著點頭,返身從室內的架子上拿來筆墨還有一疊紙,搬到劉繼業麵前摩拳擦掌,興致勃勃道:“事不宜遲,這等大事還是早點辦好為妙!”


    “看來今日得熬夜了……”劉繼業微笑著輕搖腦袋,然後走到門口打開門,對外麵站崗的張大順吩咐了一句:“今天我需要加班加點,你與小順還有高湯可以先休息了……還有,幫我通知劉德,備兩份咖啡來。”


    “遵命!”張大順加入軍旅後,少了很多俠氣、多了紀律。他朝劉繼業敬了一個很標準的軍禮,便大步離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時代190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筆刀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筆刀法並收藏大時代190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