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章一言堂
“祁匡訓若不行的話……展羽?”知道文學社的執行委至少也要派一人過去,張孝準想了半天如此詢問。
劉繼業沉著臉,仿佛自言自語道:“允亮如今負責第三十四標的大局動不得、百裏剛剛擔任標副,還不熟悉工作也動不得。展羽嘛,可以考慮……隻是他理論水平有了,但實在不適合建立班底的工作。”
“那剩下的就是徐立由、錢雲拓還有關啟平了。”張孝準補充了一句。
“錢雲拓級別太低,就算升一級也不過是管帶,官不夠大。”
“那就是一營管帶徐立由與三營管帶關啟平之間?”
沉思片刻,劉繼業說道:“徐立由是允亮的左膀右臂,不宜動……而且他升官未久,再升也不方便……不如讓文泰去吧。他是文學社的老人,三營管帶也當了很多年了,而且性格雖然有點小毛病,卻是個講義氣的人、有利於開展工作。”
張孝準琢磨了片刻,覺得有道理,把手從胡子上放下來,擺在桌麵上輕聲道:“今晚就先把這件事溝通一下吧,也做做文泰的工作。”
“嗯……除了文泰之外,其餘社員也要過去五六人、他們可以自願,卻得由文泰領導……”劉繼業頓住,看了看張孝準道:“閏農,說句實話,現在局勢已經比兩年前文學社剛成立那會兒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文學社也即將走出第三十四標,覆蓋整個第十七協……因此,組織內部的架構有必要進行調整了。”
“我也是如此認為。你我都入了十七協、文泰又去了第三十三標,執行委少了三分之一的人,而且開會也不方便,確實要做更改。”
“這事情也不宜太遲,也得盡快擬出個章程來……最近公事繁忙,閏農得幸苦了。”
“哈哈哈,這算什麽!”張孝準大笑起來。
“不知道閏農你何時當爹啊?”張孝準的媳婦李昆載前段時間有了身孕,於是劉繼業有此一問。
“早著呢、起碼得等到秋操完了之後吧。”
“若是個女娃,就與我家閨女結閨蜜、若是男娃,我就得考較一番再決定了。”
聽到劉繼業的話,張孝準笑起來,手指著其肩膀道:“好你個文鹿、我家小子還配不上你家閨女麽!”
“是不是帶把的都不知,說啥說呢?”
##############################
就在第三十四標司令部,曾經由劉繼業和張孝準輪流使用的標統辦公室內,新任標統王光照也在與標副蔣方震站在辦公桌旁談著。
二人的職務雖然是上下級,但是王光照本身就沒架子、又是剛剛擔任標統、再加上當初在日本的時候蔣方震也是其崇敬的對象,因此自是不可能有什麽架子。
“百裏,這段時間可熟悉軍營了?”
聽到王光照關切的話語,蔣方震摸了摸腦門上的短發,嘴角上揚笑道:“哪有什麽不習慣的、吃住都在軍營裏也方便。”
“況且德國、日本的軍校不也都是如此麽。你我在日本時,也是過得這樣生活……”
“就是不利於找媳婦啊。”
蔣方震最後一句惹得王光照難得地臉上露出了窘色,提醒旁人他在成熟處事、身居高位的背後,依然是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
“百裏你比我大幾歲,怎麽也沒遇到意中人啊?”
蔣方震很西式的攤了攤手,無奈道:“可惜我沒鬆坡那樣的萬人迷氣質,而且又一直在軍校裏待著,自然是行動不便了!”
說笑了會兒,王光照降低了聲音道:“今天晚上文鹿與閏農會來開會,百裏你去通知一下他們吧。”
“……展羽呢?”蔣方震對劉繼業繞開執行委的做法有點不習慣,此刻在王光照麵前自然地表示了出來。
王光照臉上卻無尷尬的表情,坦然道:“展羽雖思想很好,卻與我等溝通不多,若是加入會議中容易引起爭執、等慢慢大家習慣了再讓他加入進來吧。”
“這樣的話,執行委又有何目的?不是形同虛設嗎?”
王光照眉毛動了一下,語氣下意識地硬了起來:“百裏你這就錯了。我們開會正是為了能夠維護團結,避免執行委上發生爭執、傷了和氣!百裏你不知道,這是有深刻教訓的……”
“你讓展羽又如何想?”
“等其思想覺悟到了之後,自然會讓其加入會議。”
蔣方震不再說話,歎了口氣,臉上擠出了個笑臉道:“知道了。”
“不是我對百裏不敬,不過這民主一套在軍隊裏、在革命隊伍裏,終究還是行不通的。就像文鹿說的那樣,隻有當國家穩定下來,社會成熟後,才是推行民主的時候……像現在連滿清都未推翻的時候,民主也隻能集中在少數先覺先醒者之間。”
王光照說的態度誠懇,他對蔣方震始終還是持著尊敬的態度。
“文鹿真是了不得。”蔣方震冒出一句沒頭沒尾的話,朝王光照露出了個笑臉道:“放心,既然我來了第三十四標,又加入了文學社,自然會遵循規矩。”
“百裏你能理解就最好了。”
蔣方震點了點頭,離開了標統辦公室。
這就是所謂上了賊船了嗎?
蔣方震內心有些看不慣劉繼業這般將權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加入文學社後他對社內的秩序、團結、思想覺悟都是很欣賞,卻唯獨不喜歡大事都由劉繼業一人定……說是召開會議,但蔣方震已注意到王光照、徐立由、方振武、吳忠信四人基本上是唯劉繼業馬首是瞻、張孝準和關啟平在劉繼業威嚴影響下,就是提反對意見也隻是少許、而且最後總能站在劉繼業這邊。
少數兩個能夠與劉繼業據理力爭的人,如丁鴻飛,就隱隱被排斥在決策層之外了。
倒不是說劉繼業的決斷都是錯的;相反,蔣方震正是覺得劉繼業的想法最有道理,才會介紹邀請過來。但是蔣方震所不喜的是劉繼業做出這些決斷的方式。
聽不得他人意見,獨斷專行……
所謂先知先覺者、所謂開明*……蔣方震已明銳察覺到文學社與自己當初在東京的弄出來的青軍會不同,現在大權已完全掌握在劉繼業手中。
七、八人參加的會議拿出的結果基本都是劉繼業的路子,拿到執行委由於占據人數絕對優勢自然是必然被通過的、然後再施行於整個文學社。而劉繼業自創社起就一直強調遵守紀律,通過林述慶事件、通過方振武不留情麵的執行、還有王光照無孔不入的檢察,讓帶著劉繼業意誌的決議最終能夠在社內暢行無阻,被所有人所執行。
這樣的團體,假以時日必然會演變為劉繼業的一言堂吧。
蔣方震如此想著,走在司令部內,抬起頭望著天花板,歎了口氣。
“隻有這樣的團體,才能夠推翻滿清、實現工業化、完成中國複興嗎?”
“祁匡訓若不行的話……展羽?”知道文學社的執行委至少也要派一人過去,張孝準想了半天如此詢問。
劉繼業沉著臉,仿佛自言自語道:“允亮如今負責第三十四標的大局動不得、百裏剛剛擔任標副,還不熟悉工作也動不得。展羽嘛,可以考慮……隻是他理論水平有了,但實在不適合建立班底的工作。”
“那剩下的就是徐立由、錢雲拓還有關啟平了。”張孝準補充了一句。
“錢雲拓級別太低,就算升一級也不過是管帶,官不夠大。”
“那就是一營管帶徐立由與三營管帶關啟平之間?”
沉思片刻,劉繼業說道:“徐立由是允亮的左膀右臂,不宜動……而且他升官未久,再升也不方便……不如讓文泰去吧。他是文學社的老人,三營管帶也當了很多年了,而且性格雖然有點小毛病,卻是個講義氣的人、有利於開展工作。”
張孝準琢磨了片刻,覺得有道理,把手從胡子上放下來,擺在桌麵上輕聲道:“今晚就先把這件事溝通一下吧,也做做文泰的工作。”
“嗯……除了文泰之外,其餘社員也要過去五六人、他們可以自願,卻得由文泰領導……”劉繼業頓住,看了看張孝準道:“閏農,說句實話,現在局勢已經比兩年前文學社剛成立那會兒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文學社也即將走出第三十四標,覆蓋整個第十七協……因此,組織內部的架構有必要進行調整了。”
“我也是如此認為。你我都入了十七協、文泰又去了第三十三標,執行委少了三分之一的人,而且開會也不方便,確實要做更改。”
“這事情也不宜太遲,也得盡快擬出個章程來……最近公事繁忙,閏農得幸苦了。”
“哈哈哈,這算什麽!”張孝準大笑起來。
“不知道閏農你何時當爹啊?”張孝準的媳婦李昆載前段時間有了身孕,於是劉繼業有此一問。
“早著呢、起碼得等到秋操完了之後吧。”
“若是個女娃,就與我家閨女結閨蜜、若是男娃,我就得考較一番再決定了。”
聽到劉繼業的話,張孝準笑起來,手指著其肩膀道:“好你個文鹿、我家小子還配不上你家閨女麽!”
“是不是帶把的都不知,說啥說呢?”
##############################
就在第三十四標司令部,曾經由劉繼業和張孝準輪流使用的標統辦公室內,新任標統王光照也在與標副蔣方震站在辦公桌旁談著。
二人的職務雖然是上下級,但是王光照本身就沒架子、又是剛剛擔任標統、再加上當初在日本的時候蔣方震也是其崇敬的對象,因此自是不可能有什麽架子。
“百裏,這段時間可熟悉軍營了?”
聽到王光照關切的話語,蔣方震摸了摸腦門上的短發,嘴角上揚笑道:“哪有什麽不習慣的、吃住都在軍營裏也方便。”
“況且德國、日本的軍校不也都是如此麽。你我在日本時,也是過得這樣生活……”
“就是不利於找媳婦啊。”
蔣方震最後一句惹得王光照難得地臉上露出了窘色,提醒旁人他在成熟處事、身居高位的背後,依然是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
“百裏你比我大幾歲,怎麽也沒遇到意中人啊?”
蔣方震很西式的攤了攤手,無奈道:“可惜我沒鬆坡那樣的萬人迷氣質,而且又一直在軍校裏待著,自然是行動不便了!”
說笑了會兒,王光照降低了聲音道:“今天晚上文鹿與閏農會來開會,百裏你去通知一下他們吧。”
“……展羽呢?”蔣方震對劉繼業繞開執行委的做法有點不習慣,此刻在王光照麵前自然地表示了出來。
王光照臉上卻無尷尬的表情,坦然道:“展羽雖思想很好,卻與我等溝通不多,若是加入會議中容易引起爭執、等慢慢大家習慣了再讓他加入進來吧。”
“這樣的話,執行委又有何目的?不是形同虛設嗎?”
王光照眉毛動了一下,語氣下意識地硬了起來:“百裏你這就錯了。我們開會正是為了能夠維護團結,避免執行委上發生爭執、傷了和氣!百裏你不知道,這是有深刻教訓的……”
“你讓展羽又如何想?”
“等其思想覺悟到了之後,自然會讓其加入會議。”
蔣方震不再說話,歎了口氣,臉上擠出了個笑臉道:“知道了。”
“不是我對百裏不敬,不過這民主一套在軍隊裏、在革命隊伍裏,終究還是行不通的。就像文鹿說的那樣,隻有當國家穩定下來,社會成熟後,才是推行民主的時候……像現在連滿清都未推翻的時候,民主也隻能集中在少數先覺先醒者之間。”
王光照說的態度誠懇,他對蔣方震始終還是持著尊敬的態度。
“文鹿真是了不得。”蔣方震冒出一句沒頭沒尾的話,朝王光照露出了個笑臉道:“放心,既然我來了第三十四標,又加入了文學社,自然會遵循規矩。”
“百裏你能理解就最好了。”
蔣方震點了點頭,離開了標統辦公室。
這就是所謂上了賊船了嗎?
蔣方震內心有些看不慣劉繼業這般將權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加入文學社後他對社內的秩序、團結、思想覺悟都是很欣賞,卻唯獨不喜歡大事都由劉繼業一人定……說是召開會議,但蔣方震已注意到王光照、徐立由、方振武、吳忠信四人基本上是唯劉繼業馬首是瞻、張孝準和關啟平在劉繼業威嚴影響下,就是提反對意見也隻是少許、而且最後總能站在劉繼業這邊。
少數兩個能夠與劉繼業據理力爭的人,如丁鴻飛,就隱隱被排斥在決策層之外了。
倒不是說劉繼業的決斷都是錯的;相反,蔣方震正是覺得劉繼業的想法最有道理,才會介紹邀請過來。但是蔣方震所不喜的是劉繼業做出這些決斷的方式。
聽不得他人意見,獨斷專行……
所謂先知先覺者、所謂開明*……蔣方震已明銳察覺到文學社與自己當初在東京的弄出來的青軍會不同,現在大權已完全掌握在劉繼業手中。
七、八人參加的會議拿出的結果基本都是劉繼業的路子,拿到執行委由於占據人數絕對優勢自然是必然被通過的、然後再施行於整個文學社。而劉繼業自創社起就一直強調遵守紀律,通過林述慶事件、通過方振武不留情麵的執行、還有王光照無孔不入的檢察,讓帶著劉繼業意誌的決議最終能夠在社內暢行無阻,被所有人所執行。
這樣的團體,假以時日必然會演變為劉繼業的一言堂吧。
蔣方震如此想著,走在司令部內,抬起頭望著天花板,歎了口氣。
“隻有這樣的團體,才能夠推翻滿清、實現工業化、完成中國複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