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五章茶樓會友
(從即日起,更新時間調整為單更時,早上九點、若雙更,則早九晚九:))
伴隨著木質樓梯‘咯吱’的聲音,一身軍裝的趙聲走上茶館的二樓,一上來便看到臨窗而坐的劉繼業,笑著招手道:“文鹿!久等了!”
此刻已是下午時分,夕陽散射金光,劉繼業麵前的茶桌上泡著一壺綠茶,他正拿著茶杯獨自斟飲,見是劉繼業後開懷一笑,放下茶杯站起身來。
“久違了,伯先兄。”
等趙聲來到麵前,劉繼業先行一禮,趙聲急忙迴禮,不好意思道:“最近營裏麵公事繁忙,剛剛得以脫身,餘連衣服都沒換就來赴約,沒想到還是遲了!文鹿莫怪啊!”
“哪裏,小弟也是才到不久,你看,茶還是滾燙的呢。”
結拜兄弟二人對視一笑。
當初趙聲接受劉繼業的勸說,果然被徐紹楨所任用,一開始作為參謀參與第三十三標的籌劃當中,因為招兵有功此刻在暫編第三十三標第一營擔任管帶,也算是中級軍官了。
成軍後大家都很忙,彼此時間都很緊湊,一直以來都找不出時間來相聚,直到一個星期前劉繼業專程托親隨到第三十三標軍營裏頭找上趙聲,這才定下今天在茶館相聚。
劉繼業揮手招來茶博士,隨意要了壺茶水和瓜子果仁之類的小吃,邊喀瓜子邊笑道:“你我兄弟許久不見,聽聞伯先兄將家鄉父老都動員起來,短短三天便招齊了一營所需的人數,得到徐統製的大加讚揚呢!更難得全營上下一心,伯先兄的軍令得到完全執行……”
趙聲揮著手,笑著打斷道:“你就莫誇餘了;與你這‘白麵長身,一槍三命,劉大標統’相比,餘可是大大不如啊!”
“什麽一槍三命,孫子有雲: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比起不需殺人立威,單憑一身虎軀便能鎮住麾下交兵悍將的伯先兄,我還差得很遠呐!對了,不如也給伯先取個匪號……就叫虎軀一震、王八之氣,能文能武趙伯先罷!”
“好了好了,知道說不過文鹿你!”趙聲邊說邊舉手做出投降狀。
“看伯先你狼狽的樣子,家中大嫂怕是甚為不忍吧。”
劉繼業自問自己這段期間已經忙得消瘦不少,卻沒想到多日不見的趙聲更是神色懨懨,顴骨都有些下陷。不過一雙眼睛還是雪亮的,說話聲音也依然響亮。
“餘常住軍營之中,每日操心軍務,哪裏有多少閑情顧家……說來慚愧,自上任以來還未迴家一次。”
劉繼業點了點頭,看著趙聲的眼睛道:“我聽說伯先兄最近時常帶兵行軍至江寧郊區明孝陵?”
“正常的軍事演習而已。”趙聲麵色不變,輕輕抿了口茶水。
“不過風聲卻傳伯先兄你在明太祖遺像前怒斥異族侵略啊……你我兄弟,又有何不好說的?”
趙聲見劉繼業關切,笑了笑,大方承認道:“確實如此,餘演說有明興亡及滿族淩虐事,於是兵士皆知祖國之仇,誓以死從烈士起義……在餘之感染下,第三十三標中已有許多軍官和士兵被餘所感染,加入同盟會發誓與滿清鬥爭到底了!”
“雖是如此……不過這樣行事還是太過張揚了;三十三標千多官兵,上下必有求榮求官心情的小人、也必存在對滿清愚忠的腐朽之人……兄如此行事,太容易引起注意、也太容易給他們把柄了!現在遠未到革命之時機,還是應該謹慎一些繼續潛伏為妙。雖然統製徐紹楨思想新派,但是兩江總督端方作為滿人,卻對我革命黨深惡痛絕啊!”
“文鹿你有你的辦法、我有我的。”趙聲這句話說完,想到對方畢竟也是關心自己,又是好兄弟,語氣軟了軟道:“就算暴露了,殺我一人又何妨?隻要能將革命之火傳播下去、讓更多人覺醒,加入到吾等之行列中……犧牲一人之軀而換十人覺醒,這樣的代價太值了!”
理想主義的趙聲思考問題的角度與劉繼業不同,劉繼業雖有心再勸自己的大哥,但是也知道沒有什麽用處,最後還是隻能歎口氣。
為了氣氛不至於冷場,劉繼業隻有轉移話題。
“最近右立在上海混得有聲有色啊。”劉繼業將桌角處的一張皺巴巴的報紙推向趙聲,封麵‘蘇報’二大字清晰可見,而其中放在首頁的文章署名者正是應該呆在監獄中的王東,不知怎樣在獄中寫了文章,拿出去刊登了。
“此篇文章繼續了臘腸書……不,革命軍之風。雖然邏輯欠缺,但勝在感情豐富,極善於引發熱血青年之共鳴。”
趙聲頗有興趣的接過報紙,仔細閱讀著,發覺自家小兄弟的文筆越發熟練了。他一邊看著,劉繼業在旁出聲道:“從製度分析日俄戰爭之果,日本因民主立憲之體及民族統一而戰勝沙俄之*獨裁和分散民族,由此足證民主遠勝*、民族國家遠勝分散民族之國。由此延伸至中國若想重立世界民族之林,則必須排除*、分散之滿清,建立統一民族之民主國。右立的這一觀點還是頗為新穎的。”
“現今右立在上海進步文學界的聲望大漲,已是能與蔡元培、章炳麟相提並論之人了……聽說連鑒湖女俠與陳天華也寫信讚揚其鬥誌。”
反複兩次讀完這篇文章,放下報紙,趙聲心情一時大好。不光是因為看到一篇頗為精彩的革命雄文,也是為王東所獲得的成就感到欣喜。他一邊輕敲桌麵,一邊道:“確是好文,不過此類報紙與文章最好別在軍營內發布,免得引起清廷猜忌。”
劉繼業點頭道:“伯先兄放心,小弟自然會注意。這份報紙也是小弟托入滬公務的族人帶迴,隻在家中存放絕不會帶入軍營之中。”
“如此甚好。”趙聲向後靠了靠,窗外吹來的一陣寒風讓他打了個寒顫。
前一陣子江寧的天氣還算暖和,早些時候所下的一點積雪也都已融化,但是就在兩天前氣溫驟降,雖然還未下雪但是地上、牆腳都已結滿冰霜。
“不過話說迴來,小弟受右立啟發,也是準備寫點東西出來。當然,不會如右立般露骨宣揚革命,此書內容也僅是就日俄戰爭之經驗乃至當今世界局勢變遷表示看法。屆時還望能給伯先兄斧正。”
趙聲來了些興趣,笑道:“倒是一直沒有聽文鹿你提及滿洲之經曆,你倒是說說此書核心論點為何?”
劉繼業輕咳一聲,將座椅往桌子拉近了一些,正聲道:“大事必有所以致之者多也。日俄戰爭之結果、日本之勝、沙俄之敗,不可簡單歸咎於民主*之分、或者民族與非民族之別。誠然,日本為一單一民族國家,與動輒數十民族之俄軍相比自然有一定優勢。然若僅以此便推斷出俄軍之敗因,則未免一斑窺豹了。俄國在滿洲之最終失敗,乃多因造成。同理,日本之勝利,亦是多因結果。”
趙聲聽後認同地點頭,讚道:“文鹿乃老成之言也。”
劉繼業繼續道:“且先從日本之勝因說起;首先其擁有先發製人之勢,利用沙俄之大意從開戰伊始便博得先機、其次日本數百年尚武精神加上甲午之勝極大助長了日人好戰氣焰,吾見一兵士之母送子臨別前,囑咐子曰‘吾願汝馬革裹屍為國捐軀’,足見日人輕生死、重家國,作戰意誌更為堅定。此外,日本獲得英美資本家解囊相助,獲得大量貸款得以支撐戰爭。當然,清廷表麵中立暗地支援日本也有影響,然而吾以為日本最為關鍵之優勢在於地理!正是由於戰場在亞洲,使日本得以發揮全部實力。與之相反,俄國由於地勢太遠,西伯利亞鐵路運力不足,一是增援緩慢容易讓日本形成局部優勢、二是補給遠不如日本便捷、三來戰局距離遙遠造成國民漠不關心。”
“當然,日本之勝也有頗多運勢,俄軍指揮官庫洛帕特金之愚蠢、日軍冒險進攻獲得成功、沙皇之判斷失誤都助長了日軍之勢。以上因果結合,最終使實力弱小之日本贏得了這場戰爭。”
喝了口已經涼掉的茶水,劉繼業抿嘴一笑道:“當然,現在分析成敗脫不了事後諸葛亮之嫌疑,最關鍵的,還是日俄之戰對世界格局乃至中國情況之影響。”
趙聲聽到與中國相關,頓時來了精神:“最近日本在滿洲逼袁項城簽下了割讓滿洲權益之條約,全盤繼承了俄國之勢力,實在是讓我國人失望!餘每思至此,都心生不忿!想若無我國援助,他日本哪裏能贏得了俄國!對此文鹿有何見解?”
劉繼業沉聲道:“當今世界列強信奉現實主義霸權外交,簡單來講便是弱肉強食、叢林法則。作為日本而言,其發動戰爭之根本原因自然是為了其本國利益,絕非什麽日清友善。”
“擊敗俄國後,日本以及其他列強必然意識到日本在亞洲具有得天獨厚之地理優勢,足以打消任何列強在亞洲與日本作戰之念頭。未來歲月中,日本將成為亞洲最強大之勢力,也將成為最能引導中國政治走向之國家。”
“對於中日之間關係而言,擊敗了俄國的日本已經不再需要拉攏我國,必將與列強一般進一步蠶食我國利益來壯大自身。同時由於其地理優勢,加上控製了整個南滿之經濟、交通走向,必將成為未來我中國北疆……不,全中國之最大威脅。庚子國難證明西方列強由於地勢原因無法長期占據中國,縱觀世界唯一有此能力的隻有日本而已!”
“另一方麵,俄國在亞洲受挫,其戰略重心接下來必然轉移至歐洲,勢必與中歐列強如德國、奧匈帝國發生衝突。巴爾幹半島之塞爾維亞乃斯拉夫民族,曆來被俄國視作其在巴爾幹地區之代理人。同時此塞爾維亞又與奧匈帝國有著嚴重分歧、而半島其餘諸過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也是政局混亂不穩,若俄國戰略重心轉移至此,未來必然增加衝突,吸引列強注意力,同時還有很大可能引發席卷歐洲全部列強的世界大戰。”
“無論如何,隨著俄國重返歐洲,接下來的時間歐洲列強注意力和戰略重心都將轉移至歐洲,其在亞洲的重點將主要放在維持現狀而已。隨著歐洲列強在亞洲地位逐漸衰弱,加上日本在亞洲的強勢,必然會逐漸使日本與其餘在亞洲有利益之列強發生矛盾!對於我中國而言,未來數十年為了抵消日本的勢力,應該著重注意英國、美國之支持。聯英美而抗日,將成為中國所應當施行之國策。”
“若中國能夠崛起並抓住列強重心迴移歐洲的時機,則百餘年間丟失的權益便可不費吹灰之力收複。反之,則此權益將被日本所奪取進而威脅中國之存亡。”
說到這裏,劉繼業笑道:“至於中國如何崛起,首在排滿、次在工業化、最後在社會改革。但這就不適合在第一本書內描述了。小弟準備待此書出版後,再另起一筆名,以續前作之缺……”
趙聲點頭表示同意道:“自是如此。不過就算書內無革命之宣傳,餘還是很期待能一覽此書啊!”
轉而,忽然想到了什麽,趙聲側身低頭問道:“不知下本書會否出現文鹿提倡的……‘國家主義’?”
迴到江寧後,劉繼業與趙聲也見過幾次麵,互相聊過、趙聲對劉繼業鼓吹的國家主義也略有了解。雖然他覺得這個主義聽上去是為*招魂、不夠先進、不夠革命,不如孫文的三民主義悅耳,而且其中啥‘剝削’啊、‘生產資料’啊、‘階級矛盾’什麽的聽上去不舒服,但是一來提倡者是自家結拜兄弟、二來目的也是排滿複漢,因此就並未多說什麽。
劉繼業喝盡杯中茶水,嘴角微微上揚:“那是自然!”
(從即日起,更新時間調整為單更時,早上九點、若雙更,則早九晚九:))
伴隨著木質樓梯‘咯吱’的聲音,一身軍裝的趙聲走上茶館的二樓,一上來便看到臨窗而坐的劉繼業,笑著招手道:“文鹿!久等了!”
此刻已是下午時分,夕陽散射金光,劉繼業麵前的茶桌上泡著一壺綠茶,他正拿著茶杯獨自斟飲,見是劉繼業後開懷一笑,放下茶杯站起身來。
“久違了,伯先兄。”
等趙聲來到麵前,劉繼業先行一禮,趙聲急忙迴禮,不好意思道:“最近營裏麵公事繁忙,剛剛得以脫身,餘連衣服都沒換就來赴約,沒想到還是遲了!文鹿莫怪啊!”
“哪裏,小弟也是才到不久,你看,茶還是滾燙的呢。”
結拜兄弟二人對視一笑。
當初趙聲接受劉繼業的勸說,果然被徐紹楨所任用,一開始作為參謀參與第三十三標的籌劃當中,因為招兵有功此刻在暫編第三十三標第一營擔任管帶,也算是中級軍官了。
成軍後大家都很忙,彼此時間都很緊湊,一直以來都找不出時間來相聚,直到一個星期前劉繼業專程托親隨到第三十三標軍營裏頭找上趙聲,這才定下今天在茶館相聚。
劉繼業揮手招來茶博士,隨意要了壺茶水和瓜子果仁之類的小吃,邊喀瓜子邊笑道:“你我兄弟許久不見,聽聞伯先兄將家鄉父老都動員起來,短短三天便招齊了一營所需的人數,得到徐統製的大加讚揚呢!更難得全營上下一心,伯先兄的軍令得到完全執行……”
趙聲揮著手,笑著打斷道:“你就莫誇餘了;與你這‘白麵長身,一槍三命,劉大標統’相比,餘可是大大不如啊!”
“什麽一槍三命,孫子有雲: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比起不需殺人立威,單憑一身虎軀便能鎮住麾下交兵悍將的伯先兄,我還差得很遠呐!對了,不如也給伯先取個匪號……就叫虎軀一震、王八之氣,能文能武趙伯先罷!”
“好了好了,知道說不過文鹿你!”趙聲邊說邊舉手做出投降狀。
“看伯先你狼狽的樣子,家中大嫂怕是甚為不忍吧。”
劉繼業自問自己這段期間已經忙得消瘦不少,卻沒想到多日不見的趙聲更是神色懨懨,顴骨都有些下陷。不過一雙眼睛還是雪亮的,說話聲音也依然響亮。
“餘常住軍營之中,每日操心軍務,哪裏有多少閑情顧家……說來慚愧,自上任以來還未迴家一次。”
劉繼業點了點頭,看著趙聲的眼睛道:“我聽說伯先兄最近時常帶兵行軍至江寧郊區明孝陵?”
“正常的軍事演習而已。”趙聲麵色不變,輕輕抿了口茶水。
“不過風聲卻傳伯先兄你在明太祖遺像前怒斥異族侵略啊……你我兄弟,又有何不好說的?”
趙聲見劉繼業關切,笑了笑,大方承認道:“確實如此,餘演說有明興亡及滿族淩虐事,於是兵士皆知祖國之仇,誓以死從烈士起義……在餘之感染下,第三十三標中已有許多軍官和士兵被餘所感染,加入同盟會發誓與滿清鬥爭到底了!”
“雖是如此……不過這樣行事還是太過張揚了;三十三標千多官兵,上下必有求榮求官心情的小人、也必存在對滿清愚忠的腐朽之人……兄如此行事,太容易引起注意、也太容易給他們把柄了!現在遠未到革命之時機,還是應該謹慎一些繼續潛伏為妙。雖然統製徐紹楨思想新派,但是兩江總督端方作為滿人,卻對我革命黨深惡痛絕啊!”
“文鹿你有你的辦法、我有我的。”趙聲這句話說完,想到對方畢竟也是關心自己,又是好兄弟,語氣軟了軟道:“就算暴露了,殺我一人又何妨?隻要能將革命之火傳播下去、讓更多人覺醒,加入到吾等之行列中……犧牲一人之軀而換十人覺醒,這樣的代價太值了!”
理想主義的趙聲思考問題的角度與劉繼業不同,劉繼業雖有心再勸自己的大哥,但是也知道沒有什麽用處,最後還是隻能歎口氣。
為了氣氛不至於冷場,劉繼業隻有轉移話題。
“最近右立在上海混得有聲有色啊。”劉繼業將桌角處的一張皺巴巴的報紙推向趙聲,封麵‘蘇報’二大字清晰可見,而其中放在首頁的文章署名者正是應該呆在監獄中的王東,不知怎樣在獄中寫了文章,拿出去刊登了。
“此篇文章繼續了臘腸書……不,革命軍之風。雖然邏輯欠缺,但勝在感情豐富,極善於引發熱血青年之共鳴。”
趙聲頗有興趣的接過報紙,仔細閱讀著,發覺自家小兄弟的文筆越發熟練了。他一邊看著,劉繼業在旁出聲道:“從製度分析日俄戰爭之果,日本因民主立憲之體及民族統一而戰勝沙俄之*獨裁和分散民族,由此足證民主遠勝*、民族國家遠勝分散民族之國。由此延伸至中國若想重立世界民族之林,則必須排除*、分散之滿清,建立統一民族之民主國。右立的這一觀點還是頗為新穎的。”
“現今右立在上海進步文學界的聲望大漲,已是能與蔡元培、章炳麟相提並論之人了……聽說連鑒湖女俠與陳天華也寫信讚揚其鬥誌。”
反複兩次讀完這篇文章,放下報紙,趙聲心情一時大好。不光是因為看到一篇頗為精彩的革命雄文,也是為王東所獲得的成就感到欣喜。他一邊輕敲桌麵,一邊道:“確是好文,不過此類報紙與文章最好別在軍營內發布,免得引起清廷猜忌。”
劉繼業點頭道:“伯先兄放心,小弟自然會注意。這份報紙也是小弟托入滬公務的族人帶迴,隻在家中存放絕不會帶入軍營之中。”
“如此甚好。”趙聲向後靠了靠,窗外吹來的一陣寒風讓他打了個寒顫。
前一陣子江寧的天氣還算暖和,早些時候所下的一點積雪也都已融化,但是就在兩天前氣溫驟降,雖然還未下雪但是地上、牆腳都已結滿冰霜。
“不過話說迴來,小弟受右立啟發,也是準備寫點東西出來。當然,不會如右立般露骨宣揚革命,此書內容也僅是就日俄戰爭之經驗乃至當今世界局勢變遷表示看法。屆時還望能給伯先兄斧正。”
趙聲來了些興趣,笑道:“倒是一直沒有聽文鹿你提及滿洲之經曆,你倒是說說此書核心論點為何?”
劉繼業輕咳一聲,將座椅往桌子拉近了一些,正聲道:“大事必有所以致之者多也。日俄戰爭之結果、日本之勝、沙俄之敗,不可簡單歸咎於民主*之分、或者民族與非民族之別。誠然,日本為一單一民族國家,與動輒數十民族之俄軍相比自然有一定優勢。然若僅以此便推斷出俄軍之敗因,則未免一斑窺豹了。俄國在滿洲之最終失敗,乃多因造成。同理,日本之勝利,亦是多因結果。”
趙聲聽後認同地點頭,讚道:“文鹿乃老成之言也。”
劉繼業繼續道:“且先從日本之勝因說起;首先其擁有先發製人之勢,利用沙俄之大意從開戰伊始便博得先機、其次日本數百年尚武精神加上甲午之勝極大助長了日人好戰氣焰,吾見一兵士之母送子臨別前,囑咐子曰‘吾願汝馬革裹屍為國捐軀’,足見日人輕生死、重家國,作戰意誌更為堅定。此外,日本獲得英美資本家解囊相助,獲得大量貸款得以支撐戰爭。當然,清廷表麵中立暗地支援日本也有影響,然而吾以為日本最為關鍵之優勢在於地理!正是由於戰場在亞洲,使日本得以發揮全部實力。與之相反,俄國由於地勢太遠,西伯利亞鐵路運力不足,一是增援緩慢容易讓日本形成局部優勢、二是補給遠不如日本便捷、三來戰局距離遙遠造成國民漠不關心。”
“當然,日本之勝也有頗多運勢,俄軍指揮官庫洛帕特金之愚蠢、日軍冒險進攻獲得成功、沙皇之判斷失誤都助長了日軍之勢。以上因果結合,最終使實力弱小之日本贏得了這場戰爭。”
喝了口已經涼掉的茶水,劉繼業抿嘴一笑道:“當然,現在分析成敗脫不了事後諸葛亮之嫌疑,最關鍵的,還是日俄之戰對世界格局乃至中國情況之影響。”
趙聲聽到與中國相關,頓時來了精神:“最近日本在滿洲逼袁項城簽下了割讓滿洲權益之條約,全盤繼承了俄國之勢力,實在是讓我國人失望!餘每思至此,都心生不忿!想若無我國援助,他日本哪裏能贏得了俄國!對此文鹿有何見解?”
劉繼業沉聲道:“當今世界列強信奉現實主義霸權外交,簡單來講便是弱肉強食、叢林法則。作為日本而言,其發動戰爭之根本原因自然是為了其本國利益,絕非什麽日清友善。”
“擊敗俄國後,日本以及其他列強必然意識到日本在亞洲具有得天獨厚之地理優勢,足以打消任何列強在亞洲與日本作戰之念頭。未來歲月中,日本將成為亞洲最強大之勢力,也將成為最能引導中國政治走向之國家。”
“對於中日之間關係而言,擊敗了俄國的日本已經不再需要拉攏我國,必將與列強一般進一步蠶食我國利益來壯大自身。同時由於其地理優勢,加上控製了整個南滿之經濟、交通走向,必將成為未來我中國北疆……不,全中國之最大威脅。庚子國難證明西方列強由於地勢原因無法長期占據中國,縱觀世界唯一有此能力的隻有日本而已!”
“另一方麵,俄國在亞洲受挫,其戰略重心接下來必然轉移至歐洲,勢必與中歐列強如德國、奧匈帝國發生衝突。巴爾幹半島之塞爾維亞乃斯拉夫民族,曆來被俄國視作其在巴爾幹地區之代理人。同時此塞爾維亞又與奧匈帝國有著嚴重分歧、而半島其餘諸過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也是政局混亂不穩,若俄國戰略重心轉移至此,未來必然增加衝突,吸引列強注意力,同時還有很大可能引發席卷歐洲全部列強的世界大戰。”
“無論如何,隨著俄國重返歐洲,接下來的時間歐洲列強注意力和戰略重心都將轉移至歐洲,其在亞洲的重點將主要放在維持現狀而已。隨著歐洲列強在亞洲地位逐漸衰弱,加上日本在亞洲的強勢,必然會逐漸使日本與其餘在亞洲有利益之列強發生矛盾!對於我中國而言,未來數十年為了抵消日本的勢力,應該著重注意英國、美國之支持。聯英美而抗日,將成為中國所應當施行之國策。”
“若中國能夠崛起並抓住列強重心迴移歐洲的時機,則百餘年間丟失的權益便可不費吹灰之力收複。反之,則此權益將被日本所奪取進而威脅中國之存亡。”
說到這裏,劉繼業笑道:“至於中國如何崛起,首在排滿、次在工業化、最後在社會改革。但這就不適合在第一本書內描述了。小弟準備待此書出版後,再另起一筆名,以續前作之缺……”
趙聲點頭表示同意道:“自是如此。不過就算書內無革命之宣傳,餘還是很期待能一覽此書啊!”
轉而,忽然想到了什麽,趙聲側身低頭問道:“不知下本書會否出現文鹿提倡的……‘國家主義’?”
迴到江寧後,劉繼業與趙聲也見過幾次麵,互相聊過、趙聲對劉繼業鼓吹的國家主義也略有了解。雖然他覺得這個主義聽上去是為*招魂、不夠先進、不夠革命,不如孫文的三民主義悅耳,而且其中啥‘剝削’啊、‘生產資料’啊、‘階級矛盾’什麽的聽上去不舒服,但是一來提倡者是自家結拜兄弟、二來目的也是排滿複漢,因此就並未多說什麽。
劉繼業喝盡杯中茶水,嘴角微微上揚:“那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