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三內川休整


    這場雪並不見止,反而有愈下愈大的態勢。


    天空飛舞的雪花擾亂了視線,地上積雪緩緩地增高,身上的雪也越積越厚。按時間看明明應該是正午,卻見不到絲毫陽光。


    喘著粗氣,看著熱氣從口中化為一陣白霧慢慢消散在空中,劉繼業雙手又緊了緊背包,邁動著雙腿嘎吱作響的緩緩前進著。


    一行人已經拉成了長長的行軍隊伍,一步一個腳印努力堅定地朝遠方模模糊糊的山區走去。


    此刻距離他們離開軍營已經過去了四個小時,若是平地至少也走了二十公裏,但是出了市區後地形就慢慢開始陡峭起來,再加上到腳踝的積雪嚴重影響了速度,所以他也不確定究竟走了多遠。


    走在他身後的是藤木和村田,相比身高馬大的劉繼業,這兩個腿短的軍曹按理說應該更吃力些,隻是他本來就是本地人,爬慣了山坡走慣了雪地,所以倒也不吃力反而一臉輕鬆的樣子。


    前方兩步之隔是小隊長金川正男,由於是軍官而並不需要攜帶過多裝備因此顯得健步如飛,不時迴過頭來朝埋頭朝前趕路的下屬們喊幾句鼓舞的口號。


    在他們身後第三中隊的官兵們也是一個個精神抖擻,雖然有些幸苦,但之前長時間艱苦訓練出來的強壯體魄,和種種困境磨練出來的意誌不是白給的。雖談不上健步如飛,但也很平穩地走著。相比之下,從未真正在雪地中行軍的劉繼業卻顯得有些笨拙,空有一身力氣卻掌握不到技巧。


    這時,前方的隊伍漸漸停了下來,金川正男上前了幾步,聽到中隊長岸本的喊話,雖然因為距離和大風的原因有些微弱但依然能分辨清楚:


    “前方五十米處休息!”


    聽了命令每個人都鬆了口氣,能夠休息總歸是好的。


    這是一個小坡,上麵堆積著一塊塊碎石,正好方便人們靠著休息。各個小隊依次劃好各自的範圍,同時規定每個小隊輪流負責崗哨時,其餘小隊才可休息。第一小隊被作為第一批崗哨,所以劉繼業在放下行囊後便拿起步槍與藤木一起開始周圍的例行巡邏。


    十分鍾後他們返迴休息地,巡邏責任被第二小隊接手後才開始休息。


    劉繼業一屁股坐上鋪了防水布的地麵,拿出水壺,晃了晃確定有水聲後才打開喝了一口。冰水順著食道流下,刺激著神經。由於閱讀了前輩的經驗,所以全體官兵才會把水壺與口糧放在大衣內側,保證不會被凍住,也因此能喝到水、吃到東西。


    與坐在旁邊的一名士兵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放鬆自己的心神。


    休息了四十分鍾後,在號令下隊伍再次上路。


    按照金川正男從岸本大尉和一名中尉參謀處得來的消息,隊伍已經步行了十五公裏,位置稍稍偏北,但是都在可控製範圍內,接下來應該繼續向東南前進,大概再走七、八公裏就能抵達山腳下。


    一個多小時後部隊開始進山。


    上山的路並不好走。由於積雪看不清腳下的情況,再加上陡峭的坡度,踩空、扭腳的情況時有發生。所有人都小心翼翼地沿著腳印走,最前方探路的人就比較悲劇了,隻能慢慢謹慎地向前邁步。這樣一來速度就又慢了三分,不過好在沒有出現什麽意外。


    岸本中隊長是靠近秋田縣的仙北人,三十五歲左右,很精練,做事認真又有責任,在中隊裏素來很有威信。


    由於本身就是本地人,據他所說當兵之前曾是登山愛好者,也曾爬過太平山,再加上平日拉練時對地圖的熟悉度也很專業,使得大家都對他在前領路抱有極大的信心。


    180名士兵沿著細細的山路,在經驗豐富的岸本帶領下朝正確的方向移動著。


    爬到半山腰時,風雪漸漸停下來,陽光重新出現,照射在人身上讓人覺得舒服和溫暖,士氣也高漲了不少。先是幾名士兵自己低哼,在受到鼓勵後很快全隊都開始唱起‘雪的進軍’。雖然很辛苦,但是好風景、好天氣再加上良好的氣氛讓所有人都感覺不到疲憊。


    太陽漸漸西落,部隊就地找到一塊適合紮營的地方,開始生火燒飯搭置營地。


    劉繼業與另外一名軍曹共用一個帳篷,兩人在雪地中搭好後,便來到劃分好的吃飯區域拿到了一份煮的熱乎乎的味增湯。


    一天隻進食了一個飯團的劉繼業早已饑腸轆轆,聞到熱食的香氣自然食指大動,分到湯後便咕嚕咕嚕開始吃喝起來。周圍軍人也是一副狼吞虎咽的樣子,隻有金川正男還是一本正經地細細嚼咽。


    就著熱湯吃掉一個飯團,胃裏充實的感覺很舒服,好像力氣也迴來不少。


    實話說,別看隻行軍了大半天,但對體力的消耗還是很大的。若非劉繼業平常就一直注意鍛煉身體,開始隊付後更是每天勤練,才讓他能跟上大部隊的節奏不拖後腿。


    雖然大腿有些酸疼,半天的負重讓肩膀也不舒服,但是至少掌握了如何在雪地中行走的正確方法。接下來的路應該會簡單一些。


    吃完飯,天色已完全暗下來。岸本決定在黑夜中的山區雪地行軍過於危險,而且從地圖來看今天預定的路程完全按照計劃並未落後,因此沒有必要為了趕時間而冒險。於是命令在重要的地方點起煤油燈,全隊開始休息一晚。


    士兵們開始休整,但軍官以及劉繼業卻集結在一起,開始製訂接下來的路程安排,以及第一天行軍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討論匯集。聽著軍官們討論行軍路線、在地圖中找出部隊所在方位,軍隊部署和一些雜事,劉繼業自覺學到了很多東西,等結束時已是很晚了。


    簡單地用雪擦了擦臉和牙齒算是洗漱過了,除去軍靴後裹著軍大衣縮在帳篷裏,劉繼業很快就睡去。


    第二天清晨隊伍就被軍號聲弄起,簡單收拾一下十分鍾後部隊便集結完畢乘著曙光出發了。


    清晨氣候不錯,氣溫感覺比前一天還略有迴升。雖然風有些大,讓暴露在外的臉部和耳朵一陣陣刺痛,但相比昨天的大雪已是好了很多。地麵上積雪反射著陽光,一閃一閃的煞是刺眼。


    ‘隻要不是下雪就好!’劉繼業如此心想。


    五點半出發,正午終於翻越了第一座高田山,重新來到平地又走了四個多小時,終於在黃昏前來到了既定的休息地點,三內川村。


    這是一座河邊上的小村落,隻有六十餘戶居民,以打獵和務農為生。


    村落裏的人也能接觸到外界,雖然有些破舊但環境都還不錯。村民們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著闖入他們生活的軍人,他們是第一次見到有這麽多人來到他們村子,幾乎相當全村的人口。


    當地村長和一名秋田縣下派的警官早就從聯隊處得知第三中隊的到來,在得到他們抵達的消息後急忙趕到村口迎接,把士兵們帶進早已準備好的休息房間。


    終於不用在野外過夜,部隊上下一片歡聲,雖然安排的房子非常擁擠、破舊、漏風而且散發著一股黴味,但士兵們還是爭先搶後地開始鋪設。


    十幾個村民帶來了一大鍋飯菜,雖然很簡陋但也比野地夥食豐盛的多。


    每個人都吃得津津有味,好好飽餐了一頓。


    飯後大家都聚在屋子裏烤火,劉繼業則沒有參與同僚們的聊天,而是靠在牆角拿出福島隊長的筆記還是繼續複習起來。離他不遠的地方,岸本向一直陪在旁邊小心伺候的村長友好地笑了笑,然後將十塊日元塞入對方的手中:“辛苦了!”


    “哪裏哪裏!能夠為天皇陛下的****服務,是我們全村人的榮幸!”村長臉笑開了花,他將錢收入懷中,一邊搓著手一邊問道:“不知道大隊長閣下還需要什麽其它服務嗎?”


    岸本有些厭惡地看著對方的醜相,讓他想到了小時候自己村莊中,那個欺上瞞下的地主。不過當兵多年岸本早已知道不該讓情緒控製自己,搖手正色道:“不必了,不過想問一下我們接下來要去的前嶽除了正北的道路外,還有其他路線嗎?”


    “前嶽啊……”村長想了想,有些不理解的搖頭道:“除了正北的小路外,就隻有走山狐道,從東邊繞過中嶽了……不過這條路隱秘又不好走,而且要繞最少二十五裏的山路,村中除了采藥人偶爾會用到它之外,連獵戶們也是不會去的。”


    “這樣啊……但還是麻煩村長你把這條路的線路標出來,好嗎?”說完岸本把對方帶到軍用地圖旁邊,遞上一支鉛筆。


    村長琢磨了半天,然後從三內川畫了一條向東的半圓形線,點頭道:“這就是山狐道了……因為路窄,而且入山後有好幾處地方隻能一人通過,所以村裏人就稱之為‘隻有山狐才能通過的山狐道’。”


    岸本點了點頭,低頭看向地圖上那根黑線沉默不語。


    外麵士兵們弄起了篝火,在軍官默許下開始圍著火光一邊跳舞一邊唱歌,氣氛很是熱鬧。村長似乎也是受影響時不時伸直腦袋朝後望去。


    似乎是做出了什麽決定,岸本將地圖的黑線默記心裏,然後小心地把地圖折疊起來,放入自己的貼胸口袋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時代190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筆刀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筆刀法並收藏大時代190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