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


    董卓和李儒二人同時一怔。東漢立國兩百年,洛陽一直是都城。誰都沒想過要遷都。說到遷都,那也隻有長安了。


    長安本是西漢舊都。地理位置相當凸出。北有蕭關,西有大散關,南有武勝關東有潼關,武關,秦代函穀關等等重要關隘。隻是當年王莽篡漢,東漢立國,這才讓洛陽取代長安,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但是如今的陪都長安已經不是當年的長安。


    陸遙仿佛沒有看到董卓二人臉上的糾結,眉飛色舞道:“虎牢關失守,各路反賊再無阻礙,無須多時便可兵臨城下,圍困洛陽。與其坐以待斃,不如趁各路反賊未至,先行遷都。借潼關,武關,以及秦朝所設函穀關之利厲兵秣馬,整軍再戰。隻需拖延些許時日,各路反賊必退。”


    聽到這裏,董卓心中大動。


    這的確是個好主意。虎牢關失守,洛陽就像彪形大漢麵前沒穿衣服的小姑娘,任人予取予求。可長安不同。潼關,武關等等關隘易守難攻,完全可以抵擋各路諸侯聯軍。正如陸遙所言,假以時日,並不齊心的各路諸侯必然會出現分歧。


    一盤散沙,還有何可懼。


    董卓越想越是激動,立刻偷眼望向首席軍師李儒。後者撚須沉吟不語,似乎在權衡利弊。於是他也隻能陪著笑,焦急等待李儒替他拿主意。


    陸遙更加不急。


    退一萬步講,就算搶不到大漢國庫,他也不虧,耐心等著就好。溝通了世外桃源城與華夏第一城之後,百地天心就跟隨風魔小次郎以及卑彌唿去了揚州,出海迴倭國收攏各自部下。隻要百地天心或者風魔小次郎任何一位神忍迴來,董卓必死。


    他的目的隻有一個,完成招募任務,收服貂蟬。謀奪大漢國庫隻是添頭,順帶看看能不能更輕鬆的完成任務。


    過得不久,李儒微微頷首。


    董卓見首席軍師都肯定遷都這個提議,心情頓時大好。不想這時陸遙冷不丁冒出來的一句話讓他的好心情立刻冰消雪融。


    “本侯勢單力薄,願率本部兵馬先行護送天子遷往長安。”陸遙瞧見李儒點頭,順勢就搶到了前頭。


    董卓的臉立刻就沉了下來。


    兵權不能放手,當今天子更得死死攥在手裏,片刻都容不得鬆懈。他能夠在洛陽城中為所欲為,靠的就是控製了獻帝這個少年天子。這個最為緊要的籌碼要是被陸遙拿走……他真心想當場撕破臉皮。


    好在李儒是個人精,轉念間便猜到了陸遙話裏的意思,立刻搖頭笑道:“此事何須大將軍親自操辦。各路反賊正在虎牢關,一時半刻也到不了。隻需著一員偏將率軍護送即可。”


    “這也不行,那也不許。本侯留下來又有何用?”陸遙冷笑,起身向董卓拱手告辭:“既如此,本侯告辭。”


    董卓這一刻真心想送走這個隱患,可惜不行。


    東漢立國兩百年,洛陽也發展了兩百年。城中百姓無數,要想遷都長安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工作。何況各路諸侯在虎牢關虎視眈眈,隨時可能打來。要是沒有陸遙這個頂缸的,誰能保證在遷都長安之時擋住各路諸侯。


    李儒此時明顯鎮定了許多,起身挽留道:“大將軍何出此言?太師正有一件要事托付大將軍。”


    “若是強征百姓這類雞毛蒜皮的小事,不說也罷。”陸遙冷哼一聲,姿態高得令人發指。


    李儒眼角抽了抽。他能想到的也就是讓陸遙率軍強召百姓遷都長安。這個工作可不討好,動輒惹得天怒人怨。一來可以打擊陸遙在百姓中的聲望,二來也能趁機趕走陸遙這個讓人糾結的隱患。


    強召百姓而已,用不著那麽多猛將。


    為了達到一石二鳥的這個目的,就算送出一半兵權也在所不惜。奈何人家一開口就斷了這條路,直言不諱拒絕這個工作。後麵的一係列說辭完全出不了口。


    “大將軍……”李儒猶自試圖挽迴。


    “無需多言,本侯這就告辭,省得這許多晦氣。”陸遙一拱手,走得堅決,走得幹淨利落,等李儒迴過神來,幾乎都要走出了門口。


    “大將軍留步。”李儒急步上前,死死抓住了陸遙的衣袖。


    “鬆手。”陸遙冷聲道。


    李儒聽出陸遙語氣中毫不隱瞞的怨氣,下意識鬆開了手,一時半會也想不出什麽說辭挽留陸遙。


    又想馬兒跑的快,又不想給馬吃飽。


    他自然知道沒法給出足夠的利益,不可能留住陸遙這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異人。可要給出什麽利益才能滿足這個家夥呢?


    兵權?如果陸遙答應強召百姓遷都,送出一半兵權完全沒問題。隻要派自己人重兵守住潼關,武關等關隘,就算陸遙拿到了兵權,沒有足夠糧草輜重也掀不起太大的風浪。


    可惜人家講明了不幹。


    美人?財寶?


    嗯,這個可以有。


    李儒想到這裏,迅速組織好了語言,笑道:“長安年久失修,太倉武庫早已荒廢。大將軍可願押送糧草輜重先行?”


    陸遙麵色轉緩,表情古怪的道:“要讓本侯押送糧草輜重,然後留在長安?”


    李儒哈哈一笑,搖頭道:“大將軍乃當世人傑,豈能大材小用。待送到長安,還需大將軍迴轉,助太師禦敵。”


    陸遙搖頭失笑:“文優先生大可直言。何必拐彎抹角。押送糧草輜重,派一偏將足矣,何須本侯出馬。”


    李儒擊掌讚道:“大將軍果然聰明。實不相瞞,既然要遷都,糧草輜重不可或缺,而另有一事同等重要。”


    “何事?”


    “陪都長安早已今非昔比,大將軍還需先征召洛陽城中巨富,隨同糧草輜重一並運往長安。”李儒胸有成竹的一笑。


    這話沒毛病。至少陸遙覺得這個理由相當合理。陪都長安已經比不得洛陽。各方麵都遠遠達不到都城的標準。糧草輜重的第一位,人口財富就是第二位。隻有這兩個方麵達標,才能繼續維持都城的標準,方便獻帝遷往長安。


    巨富麽,不就是養肥了的豬?


    陸遙不得不佩服李儒的毒辣。坦白的說他也心動了。這本身就是加入董卓陣營的隱藏好處之一。遷都途中,這些有錢無權的巨富可謂是砧板上的肉,搜刮起來不要太輕鬆。這隻是第一個誘餌。接下來必然還有更大的誘餌等著他上鉤。說到底,真正的寶藏可不止是巨富們手裏的這點。


    等於說是拿財寶換取他的支持。


    一旦接受,最後就不得不替董卓擋住各路諸侯,保住搜刮到的財寶。陸遙淡淡一笑,欣然接受。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10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王牌大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龍魚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龍魚狐並收藏三國之王牌大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