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服荀彧是此次中原之行的重要目的,陸遙告辭後迴到府衙,立刻拿出一張中級傳送符,在上麵填上了世外桃源鎮,傳送迴到了領地。


    剛剛出現在領主府內,陸遙意外察覺到有些不對勁。府內密布士卒,尤其是領主石碑周邊更是設下了重重明暗哨,使得領主府內憑空多出了些許肅殺氣息。


    陸遙心中一動,連忙命人找來丁衍,仔細詢問後才得知世外桃源鎮已經打退了兩股黃巾軍。但是緊跟著就有人潛入領主府,所幸發現及時,驚走了賊人。丁衍唯恐領主石碑有失,這才安排重兵保護領主石碑。


    “屬下辦事不利,請主公降罪。”丁衍愧疚不已,躬身請罪。


    “無妨,中原事未了。我抽身不得,也怪不得你。”陸遙上前扶起丁衍,簡單吩咐道:“你去找德衡先生過來。”


    丁衍領命退下。不多時他帶著馬鈞來到陸遙麵前。陸遙歉意抱拳道:“德衡,公餘要隨我去中原一趟。這裏就全拜托你了。最遲三日,我就將公餘送迴來。”


    “主……主公放……放心。”馬鈞抱拳領命,並沒有放在心上,區區三天而已。


    陸遙笑了笑,沒有囉嗦,立刻拿出傳送符帶著丁衍迴到了潁川府衙,花了一個晚上將此行的主要目的全盤托出,讓丁衍思索破局之策。


    一夜無話。


    第二天午時,荀彧獨自來到府衙,邀請陸遙赴宴。陸遙欣然接受邀請,帶著趙雲和丁衍這一文一武兩大支柱跟隨荀彧來到了荀府。


    荀家本是荀子後人,乃潁川大族。荀府占地不小,隻從恢宏典雅的正門就可看出荀家曆史底蘊。隻是潁川被波才攻占,荀家這些高門大戶都不幸受到波及,此時已經不複之前景況。


    荀彧帶著陸遙三人進了正門,在前引路,來到了廳堂。此時荀家上下數十族人齊在廳堂迎候。見到陸遙到來,荀緄上前抱拳,笑道:“敝府不幸遭遇黃巾賊禍。用了一天才重新安頓下來,簡陋不堪,讓校尉見笑了。”


    “老先生客氣,亂世當中有一瓦遮身,有一羹果腹已是難得,哪還顧得上考究。”陸遙迴了一禮。一番話聽得荀家上下心有戚戚。


    波才率軍攻打潁川,荀家上下百餘口驚慌失措,分頭逃走。荀緄聽從荀彧建議,在西城尋了處荒棄的民居,帶著他這一支躲藏了起來。荀家本是高門大戶,哪裏受過這樣的苦。缺衣少糧,還多虧幾個孔武有力的家丁伺機摸迴荀府,從暗窖裏偷運了些糧食和衣物迴來,這才勉強度過這段難熬的時日。


    在陸遙上門前,糧食也快吃光了。荀家上下聽聞城外有大軍攻城,又驚又怕,唯恐黃巾賊打退朝廷大軍。到時候還能否摸迴荀府偷運些糧食就不得而知了。


    “校尉所言甚是。”荀緄心有戚戚,揚聲吩咐道:“來人,備宴。”


    不多時,賓主落座。陸遙坐上左首上席,丁衍和趙雲依次入席。荀家上下右邊入席,荀彧坐於右首。


    “未請教校尉身邊二人?”荀緄笑嗬嗬的望向丁衍和趙雲。


    “在下丁衍,字公餘,廬江安豐人氏。”丁衍含笑拱手,簡單自我介紹了一下。


    “在下趙雲,字子龍,常山安定人氏。”趙雲抱拳緊隨其後。


    荀緄還了一禮,隨即舉起酒樽,笑道:“多謝校尉搭救之恩,荀家上下永世銘記於心。奈何家中貴重之物盡數被黃巾賊寇掠去,唯有一杯水酒聊表謝意。”


    “老先生客氣。”陸遙舉起酒樽,與荀緄以及荀彧等荀氏親族虛碰,一口飲盡。


    接下來就是賓主盡歡,誰都沒提正事,盡談論些風花雪月,吟詩作賦。陸遙處心積慮找上荀家,準備得十分充分,倒也沒露怯。偶爾冒出一兩句從後世剽竊的名言警句,立刻引來荀家上下連聲叫好。丁衍更不用多說,無論風花雪月,詩詞歌賦,完全是信手拈來,與荀家上下作陪的十來人也不遑多讓。


    酒過三巡,陸遙看似漫不經心的瞥了一眼身旁的丁衍。後者會意,朗聲道:“朝廷十常侍當道,敗壞朝綱。眼見亂世將至,不知荀家如何打算?”


    這時一個荀氏族人剛剛吟罷即興所做的小賦。自荀緄之下荀家上下正在相互交頭接耳議論,丁衍突然改變話題,眾人頓時安靜了下來。


    “現今黃巾賊寇四起,戰禍連連不假。不過當今天子兵發三路。皇甫中郎將率軍解救潁川。盧中郎將率軍兵發廣宗追討首惡張角。號召各州郡募兵征討。黃巾賊寇看似勢大,實則不堪一擊。待平定黃巾賊寇,何來亂世?”荀彧率先反駁,顯然事先做了不少準備。


    丁衍長笑起身,揮斥方遒道:“此言差矣。你隻言皇甫中郎將和盧中郎將,為何不言外戚何進何大將軍?平定黃巾賊寇,當今天子眼中誰人功勞最大?如今十常侍為禍朝綱,他日又怎知外戚不會為禍朝綱?”


    一連三問,荀彧臉上滾燙,訕訕坐下。


    漢朝外戚是與宦官並重的兩大權力組織,縱觀整個漢朝,外戚掌權,宦官得皇帝重用將其推翻,繼而掌權。而後宦官掌權日久,外戚又得到皇帝支持推翻宦官政治。雙方你方唱罷我登場,輪流著掌控朝政。


    最著名的外戚當屬王莽,自己當了皇帝。而最著名的宦官自然是十常侍。荀家上下都是文人,對此並不陌生。


    “此言差矣。”坐在荀彧下首的一人起身辮道:“十常侍遮蔽聖聽,致使天大大亂。可黃巾賊寇席卷天下,十常侍豈能瞞下。當今天子獲知民間疾苦,勢必重振朝綱,鏟除奸佞。而大將軍市井屠夫出身,既無威望,亦無才幹,如何服眾?”


    荀家上下頓時精神一振,紛紛看向丁衍。


    丁衍笑而不語,微微搖頭,等到荀家上下心頭火起,這才長笑道:“敢問先生名諱?”


    “在下荀攸,字公達。家父荀彝,乃荀家旁支。”荀攸施施然拱手,自嘲的笑了笑:“荀家突遭賊禍,親族失散。僥幸敬陪次席,讓先生見笑了。”


    “公達先生高才,公餘自愧不如。”丁衍笑而拱手。


    荀家上下聽聞丁衍自承不如荀攸,頓時麵露喜色。連荀緄也是嘴角掛笑,臉上的皺紋都舒展了開來,看著荀攸頻頻頷首,深以為然的樣子。


    這時陸遙長笑起身,立刻吸引了荀家上下所有人的目光。


    “此言差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王牌大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龍魚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龍魚狐並收藏三國之王牌大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