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老太忽然發現,自己這個大孫女吧,已經都到了快該嫁人的年紀呢。
耐著性子聽完苗老太的主張,苗發財已經將一碗麵條給吸溜幹淨了,抹著嘴不放心的說:“就她那脾氣,能老實聽話?”再說了,要真是按娘這麽說的,好處還不都讓大姐家給得去了麽。
“她不聽話能咋,再咋說,咱也是長輩,我可是她親奶奶,她還能不聽我的?就算她找著靠山了,翅膀硬了,也不能不講理啊。她爹不在跟前,她的婚事可不就得咱操辦?”
苗老太眯著眼睛,開始盤算到底該怎麽跟孫女說這事兒。
而苗發財則是不甘心的撇了撇嘴,娘說的好聽,先把店占下再說,免得便宜了外人,到時大不了兩家合著幹。兩家合著幹哪有他一家開賺的多?
苗翠花對此一無所知,她正站在東城長隆街上呢,麵前是一家正要出兌的鋪子。
“苗姑娘,你的名頭,我也聽說過,說實話,我也挺佩服你的,小小年紀能撐起一份家業,不容易。”說話的是個中年男人,和氣的笑道,“說實話,我要不是等著用錢,也不舍得賣店啊。要不這麽著,我再讓你點兒,你也再給我添點兒,咱們各退一步,就吉利數,一百二十八兩怎麽樣?”
苗翠花皺著眉頭打量自己相中的這間門麵,位置還算不錯,附近人流量不小,街坊也都算富足,消費得起。平心而論,一百二十八兩買這麽間鋪子,不算貴。
可關鍵是,能省一點兒的話,誰想多花那幾兩啊?
抿抿唇,她原地踱了幾步,抬起頭來,扯開個笑容:“楊叔。我也不跟你討價還價了,跟你扯一百兩確實是虧了你了,可你要我一口氣拿出那麽多錢,我也確實緊張。要知道。除了置辦鋪子,我還得買桌椅板凳,請夥計請師傅,這可都要錢呢。要不這麽著吧,一百零八兩。然後你們一家子這半年裏頭的一日三餐,我都包了。“
一個人一碗粥外加一個餅或者一碟子煎餃蒸餃之類的,大概十文錢內可以搞定,一家子四五個人,平均下來,一頓飯不會少於二十文,一天下來,怎麽也得六七十文。要是天天這麽吃的話,半年得十幾兩銀子。
倒是跟那一百二十八兩也差不很多了。
姓楊的男人盤算了下,也知道苗翠花一個姑娘家沒爹沒娘不容易。點點頭算是應下了。
苗翠花送了口氣。
確實,跟那一百二十八兩差不了很多。但是,那是對外售價啊,她請吃飯,自然是隻算本錢的,那六七十兩銀子裏頭,大概也就三五十文的本錢,統共不到十兩。而且,她還可以拉楊家這麽一個廣告牌子,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長隆街上混一個熟人。
跟這個楊順簽了字據。寫明白苗翠花一把交清一百零八兩,然後楊順一家五口一日三餐可以隨時到她店裏來吃。
當然,僅限楊家五口的這一日三餐,不然的話。她這店還不成了楊家的後廚房了?
這一百零八兩,說實話,也幾乎快把苗翠花的腰包給掏幹了,現在她兜裏也隻剩下幹巴巴的二三十兩銀子。
新店要用到桌椅板凳,柴米油鹽,可就都從這二三十兩銀子上來了。
“這也不夠用啊。”苗翠峰對著賬本子直撓頭。
現在。苗翠花基本已經把賬本放給了翠峰,從小培養他的理財能力。
要置辦桌椅板凳,要買柴米油鹽,還要請師傅和夥計……
惆悵的歎了口氣,苗翠峰往桌上一趴,有氣無力的說:“姐,至少還短十五兩。”
十五兩麽。苗翠花點了點頭,她估摸著也就是這些了。
進門齊少恭聽見了,一揮手道:“不就是十五兩銀子麽,我給你不就是了?”
苗翠花瞥了他一眼:“怎麽著,你錢多燒包?”
“說什麽呢,”齊少恭沒好氣地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自怨自艾的抱怨起來,“我這送錢上門還招人嫌棄,我得罪誰了我?真是好心當成了驢肝肺,唉……”
“得,得得!我怕了你了,給我打住。”苗翠花連忙舉手投降,“我不就是不想拿你錢嘛。算了,當是我跟你借錢好了,十五兩,我半年內還清你十八兩,成不?”
齊少恭眉頭一皺,有些不快的說:“至於跟我算這麽清楚麽?”
“在商言商,沒見我都沒去跟白蘞要錢麽?開店的這一百來兩,全是我這半年的積蓄。雖說靠著齊家,我不會缺錢,可我總不能事事都要依靠齊家吧?想當初我一無所有的時候,不也那麽挺過來了?”
算起來,到下個月,她就穿到這個世界滿一年了。
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古代,她硬是靠著彪悍的撕逼混出了自己的局麵,這算不算是一種成功呢?
甚至,還勾搭了一個絕世美男。
喵喵的,要是把她家花花帶迴現代,那些腦殘教還用得著癡迷整容整得自己半夜照鏡子都不知道自己是誰的棒子麽?
“翠花?翠花?你想什麽呢?”齊少恭跟苗翠花說了半天,卻發現她根本就是在發呆,頓時敲了敲桌子,“跟你說正事呢!”
苗翠花迴神,幹笑:“啥事兒?”
“那十五兩銀子就當是我借給你的好了,也不催你還,你什麽時候手頭寬裕了給我就成。”齊少恭說著,眉頭不禁微皺起來,她就是太要強了。
“行,到時我把錢給你。”苗翠花點頭,扭頭對翠峰說,“把帳目記好,錯一個字兒,就罰你抄三本。”
正說著呢,她視線不經意轉到門口,臉頓時拉長了。
門口,苗老太太正牽著一個小子站在那裏,在旁邊,還有一個略微有點熟悉的婦人。
“翠峰啊,你看看門口那個女的是誰。”這時候,就要啟動她的活體記錄儀。
苗翠峰抬頭看了一眼,撇撇嘴道:“那不是大姑麽。”
苗家大姑苗紅花,今年三十整,嫁去了東邊善縣。
“喲,這才半年不見,我怎麽瞧著翠花又長個兒啦。”苗紅花嗓門極大,一張嘴就將所有人都注意力都吸引走了,她渾然不覺,又走到苗翠峰跟前,見他正在看賬賬本,不禁誇道,“翠峰厲害啊,都會看帳了。“
小兔崽子,懂什麽帳啊,瞎胡鬧。(未完待續。)
耐著性子聽完苗老太的主張,苗發財已經將一碗麵條給吸溜幹淨了,抹著嘴不放心的說:“就她那脾氣,能老實聽話?”再說了,要真是按娘這麽說的,好處還不都讓大姐家給得去了麽。
“她不聽話能咋,再咋說,咱也是長輩,我可是她親奶奶,她還能不聽我的?就算她找著靠山了,翅膀硬了,也不能不講理啊。她爹不在跟前,她的婚事可不就得咱操辦?”
苗老太眯著眼睛,開始盤算到底該怎麽跟孫女說這事兒。
而苗發財則是不甘心的撇了撇嘴,娘說的好聽,先把店占下再說,免得便宜了外人,到時大不了兩家合著幹。兩家合著幹哪有他一家開賺的多?
苗翠花對此一無所知,她正站在東城長隆街上呢,麵前是一家正要出兌的鋪子。
“苗姑娘,你的名頭,我也聽說過,說實話,我也挺佩服你的,小小年紀能撐起一份家業,不容易。”說話的是個中年男人,和氣的笑道,“說實話,我要不是等著用錢,也不舍得賣店啊。要不這麽著,我再讓你點兒,你也再給我添點兒,咱們各退一步,就吉利數,一百二十八兩怎麽樣?”
苗翠花皺著眉頭打量自己相中的這間門麵,位置還算不錯,附近人流量不小,街坊也都算富足,消費得起。平心而論,一百二十八兩買這麽間鋪子,不算貴。
可關鍵是,能省一點兒的話,誰想多花那幾兩啊?
抿抿唇,她原地踱了幾步,抬起頭來,扯開個笑容:“楊叔。我也不跟你討價還價了,跟你扯一百兩確實是虧了你了,可你要我一口氣拿出那麽多錢,我也確實緊張。要知道。除了置辦鋪子,我還得買桌椅板凳,請夥計請師傅,這可都要錢呢。要不這麽著吧,一百零八兩。然後你們一家子這半年裏頭的一日三餐,我都包了。“
一個人一碗粥外加一個餅或者一碟子煎餃蒸餃之類的,大概十文錢內可以搞定,一家子四五個人,平均下來,一頓飯不會少於二十文,一天下來,怎麽也得六七十文。要是天天這麽吃的話,半年得十幾兩銀子。
倒是跟那一百二十八兩也差不很多了。
姓楊的男人盤算了下,也知道苗翠花一個姑娘家沒爹沒娘不容易。點點頭算是應下了。
苗翠花送了口氣。
確實,跟那一百二十八兩差不了很多。但是,那是對外售價啊,她請吃飯,自然是隻算本錢的,那六七十兩銀子裏頭,大概也就三五十文的本錢,統共不到十兩。而且,她還可以拉楊家這麽一個廣告牌子,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長隆街上混一個熟人。
跟這個楊順簽了字據。寫明白苗翠花一把交清一百零八兩,然後楊順一家五口一日三餐可以隨時到她店裏來吃。
當然,僅限楊家五口的這一日三餐,不然的話。她這店還不成了楊家的後廚房了?
這一百零八兩,說實話,也幾乎快把苗翠花的腰包給掏幹了,現在她兜裏也隻剩下幹巴巴的二三十兩銀子。
新店要用到桌椅板凳,柴米油鹽,可就都從這二三十兩銀子上來了。
“這也不夠用啊。”苗翠峰對著賬本子直撓頭。
現在。苗翠花基本已經把賬本放給了翠峰,從小培養他的理財能力。
要置辦桌椅板凳,要買柴米油鹽,還要請師傅和夥計……
惆悵的歎了口氣,苗翠峰往桌上一趴,有氣無力的說:“姐,至少還短十五兩。”
十五兩麽。苗翠花點了點頭,她估摸著也就是這些了。
進門齊少恭聽見了,一揮手道:“不就是十五兩銀子麽,我給你不就是了?”
苗翠花瞥了他一眼:“怎麽著,你錢多燒包?”
“說什麽呢,”齊少恭沒好氣地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自怨自艾的抱怨起來,“我這送錢上門還招人嫌棄,我得罪誰了我?真是好心當成了驢肝肺,唉……”
“得,得得!我怕了你了,給我打住。”苗翠花連忙舉手投降,“我不就是不想拿你錢嘛。算了,當是我跟你借錢好了,十五兩,我半年內還清你十八兩,成不?”
齊少恭眉頭一皺,有些不快的說:“至於跟我算這麽清楚麽?”
“在商言商,沒見我都沒去跟白蘞要錢麽?開店的這一百來兩,全是我這半年的積蓄。雖說靠著齊家,我不會缺錢,可我總不能事事都要依靠齊家吧?想當初我一無所有的時候,不也那麽挺過來了?”
算起來,到下個月,她就穿到這個世界滿一年了。
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古代,她硬是靠著彪悍的撕逼混出了自己的局麵,這算不算是一種成功呢?
甚至,還勾搭了一個絕世美男。
喵喵的,要是把她家花花帶迴現代,那些腦殘教還用得著癡迷整容整得自己半夜照鏡子都不知道自己是誰的棒子麽?
“翠花?翠花?你想什麽呢?”齊少恭跟苗翠花說了半天,卻發現她根本就是在發呆,頓時敲了敲桌子,“跟你說正事呢!”
苗翠花迴神,幹笑:“啥事兒?”
“那十五兩銀子就當是我借給你的好了,也不催你還,你什麽時候手頭寬裕了給我就成。”齊少恭說著,眉頭不禁微皺起來,她就是太要強了。
“行,到時我把錢給你。”苗翠花點頭,扭頭對翠峰說,“把帳目記好,錯一個字兒,就罰你抄三本。”
正說著呢,她視線不經意轉到門口,臉頓時拉長了。
門口,苗老太太正牽著一個小子站在那裏,在旁邊,還有一個略微有點熟悉的婦人。
“翠峰啊,你看看門口那個女的是誰。”這時候,就要啟動她的活體記錄儀。
苗翠峰抬頭看了一眼,撇撇嘴道:“那不是大姑麽。”
苗家大姑苗紅花,今年三十整,嫁去了東邊善縣。
“喲,這才半年不見,我怎麽瞧著翠花又長個兒啦。”苗紅花嗓門極大,一張嘴就將所有人都注意力都吸引走了,她渾然不覺,又走到苗翠峰跟前,見他正在看賬賬本,不禁誇道,“翠峰厲害啊,都會看帳了。“
小兔崽子,懂什麽帳啊,瞎胡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