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年之後,每當迴顧這一次的交流會,人們不得不承認,它在貝內爾大陸的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它豐富了雄性們的食物種類和數量,改變了貝內爾大陸上的生活方式,讓冬天不再是攸關生死的難題。
更出乎意料的是,交流會上的一個無心之舉,卻極大的提升了雄性們的戰鬥力。
使得這一次交流會,不僅是英部落逐步崛起的起點,也給雄性們最終戰勝瓦靼人,創造了可能。
所以,任憑時光流轉,故事中的主人公早已湮沒在曆史長河中,但他們的故事,仍在貝內爾大陸上不斷傳頌:
傳說,那時的雄性多是住在山洞和帳篷;
傳說,那時的食物多是肉類和野果;
傳說,那時很多人活不到下一個春天;
傳說,北方霸主英部落,那時才剛剛成立;
獸神像旁的那兩對夫婦那時還沒有結成伴侶……
不過,將時鍾撥轉到現在,一切還在醞釀,離交流會還有兩周的時間。
而此時,傳說中,醫師的祖先沈清明正無力扶額:
這群二貨雄性砍樹收集木材的時候,就不能均勻一點嗎?!
虧他們還是長著翅膀能飛的雄性,砍樹的時候就緊著山腳小的一片樹林砍。
都不會多走兩步,懶出了一定水準和境界了!
砍得山腳下原本鬱鬱蔥蔥地森林,像中年謝頂男人:隻有寥寥的幾棵,遮擋著心虛。
我該慶幸貝內爾大陸上沒有環境保護法麽?!
無力地揮揮手,索性讓雄性們把最後幾棵樹也砍掉。
大片的空地,便用作交流會的場地。
來準備交流會場地的雄性並不多,除了要看守山洞之外,恰好又趕上了沈小冬捕捉大尾鼠的時候。
這樣一來,能來做準備的雄性也隻有十餘人。
好在冬天的時候,無聊的雄性們做出了很多家具,布置會場不成問題。
雖說上次的小集會沒有認真觀察,可大致怎樣準備,怎樣布置,沈清明心裏也有了計較。
但如何能超過厲部落?
光是提供新奇的食物,怕是很難打動獸神殿,從厲部落的手中取得北部山區小集會的舉辦權。
該怎麽辦呢?
沈清明掃過已經成為雄性常規裝備的木矛,心生一計,緩緩勾起了唇角。
當報春鶯高亢而又嘹亮的叫聲,在貝內爾大陸上響起時。
雄性們都知道,難捱的冬天終於過去,春天已經到來了。
雖然氣溫還是很冷,雖然大地還是多被白雪覆蓋,但是動物們開始活躍起來,捕獵也比冬天簡單許多。
熬過整個冬天的雄性們長出一口氣,活動活動筋骨,加緊捕獵。
好給在寒冬裏消瘦的伴侶和幼崽們好好補一補。
這個冬天格外寒冷,有許多身體不好的雌性和幼崽沒有熬到下一個春天。
還有更多的雌性和幼崽在捱過冬天之後,變得十分虛弱。
然而在初春時,很難找到足夠多、有營養的食物,滋養身體。
因為動物們剛度過一個冬天,消耗也很大,身上的肉並不多。
即使數量比冬天時要多上許多,也很難滿足幼崽和雌性們的需求。
而雌性們喜歡的野菜和果樹,才剛剛發芽或是長出女敕綠的葉子,還不能吃,更沒有結出果實。
所以,即使安然度過一個冬天,貝內爾大陸的雄性們,日子也並不好過。
許多部落翻遍了儲存食物的山洞或是帳篷,也隻找到一些土豆,有些還發了芽。
該怎麽辦呢?到哪裏去尋找食物呢?
有些部落想起了小集會上,英部落要舉行什麽過冬經驗交流會,說是找到了新的食物和儲存食物的方法。
再迴想一下,這個冬天裏被迫外出捕獵時,偶然遇到的英部落的人。
麵色紅潤,身體強壯,連獸型都沒有半點消瘦,皮毛還油光發亮,顯然吃得不錯。
甚至遇到他們的時候,居然不是抓緊放晴的時候捕獵,而是在砍樹!
問起來,說是要做英部落的新特產,還神秘兮兮地閉口不談,隻說是讓到交流會上去看。
能有心思做別的事情,看來英部落確實發現了了不起的東西。這個交流會值得去!
可是翻了翻儲存的糧食,實在是少得可憐。
英為人比厲大方許多,上交食物少一些,應該不會太介意吧?
顯然,這麽想的部落不在少數。
過冬經驗交流會的約定時間是3月1日,而到了2月底,布置好的會場上,就來了許多部落。
這些部落的雄性,特別是部落的首領們覺得自己對英部落的認識被刷新了。
英部落不是剛成立不滿一年嗎?
居然能辦起這種規模的聚會!還是在剛過完冬天的時候!
難道這才是英部落真實的實力?
隻見山腳下偌大一塊開闊的空地,積雪被打掃得幹幹淨淨。
空地上搭起了大大的獸皮帳篷,還豎起了許多一人多高的木板。
然而最引人注意不是這些,而是在帳篷上用獸皮繩高高懸掛著的鋸齒獸頭骨。
這顯然是一隻成年的鋸齒獸,兩根長長的尖牙,有雄性的一條胳膊長,在春天的陽光下閃著寒光。
根據骨頭的顏色判斷,這隻鋸齒獸死去的時間並不長。
而且之前也沒有見過英部落展示過,難道是最近殺死的?
部落首領們心裏掀起了滔天巨浪,臉上不免也帶出了一些。
想立刻找到英,好好問一問,是不是他們部落的雄性殺死了這隻鋸齒獸?
如果是的話,是用什麽方法殺死的?能不能教給他們?
沒有想到的是,震驚,才僅僅開始。
雄性們要準備交流會上用來交換的物品,而部落首領們在沈清明的陪同下,簡單參觀交流會的場地。
通常用來擺攤的地方,用木製的長板圍成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隔間。
隔間裏還擺放著怪模怪樣、高高低低木製的玩意兒。
有一個英部落的人做了做示範,其他部落的人看了之後才明白。
有些是用來坐的,有些是用來躺的,有些是用來擺東西,還有一些是用來存放東西的。
看上去既新鮮,又實用。
其中有一個隔間裏,擺放著五六個半人高的石缸,還蓋著木頭蓋子。
有人好奇地掀開一看,裏麵滿滿地堆著晶瑩的白色小顆粒。
撚起幾粒仔細分辨一下:“這不是白粒果麽?怎麽放在這裏?”
沈清明微微一笑:“白粒果便是我們部落這次發現的東西之一,容我賣個關子,等到交流會正式開始的時候,再告訴大家怎麽吃。諸位遠道而來,還是先到帳篷裏歇歇,嚐嚐我們部落的新鮮做法。”
眾人聽了,隻得放下疑惑,隨著沈清明向空地後邊的帳篷走去。
走到帳篷門口時,眾人被架在火上的大鍋震驚了,然後又被鍋裏食物的香氣所吸引。
鍋裏燉著多半鍋肉,和許多蔬菜蘑菇,還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長長白白的東西。
湯咕嘟咕嘟地冒著泡,發出誘人的香氣。
可是看到大鍋旁幾個大大的竹筐,首領們頓時有些尷尬了:
按規矩,上交的食物就放到這些竹筐裏。
雖然筐旁邊那個叫沈小冬的獸神使者,說食物隨意交點就行。
但是看看英部落,第一天準備的食物就如此豐盛。
可自己帶來的食物多是土豆,肉隻有一點點,有點拿不出手啊!
猶豫了半天,終於有個首領,一咬牙,把帶來食物倒進了筐裏。
出乎他們預料,沈小冬看到土豆眉開眼笑:“呀,真謝謝你們!我們的土豆剛好有些不夠,你們真是幫了大忙了!”
在帳篷門口迎接的英和祭祀月也笑著點頭。
首領們見狀頓時感動了:
誰能喜歡土豆呢?要是厲部落的小集會上交土豆,都能被他趕出集會!
英肯定是安慰我們吧?一定是這樣吧?
英可真是個好人!
它豐富了雄性們的食物種類和數量,改變了貝內爾大陸上的生活方式,讓冬天不再是攸關生死的難題。
更出乎意料的是,交流會上的一個無心之舉,卻極大的提升了雄性們的戰鬥力。
使得這一次交流會,不僅是英部落逐步崛起的起點,也給雄性們最終戰勝瓦靼人,創造了可能。
所以,任憑時光流轉,故事中的主人公早已湮沒在曆史長河中,但他們的故事,仍在貝內爾大陸上不斷傳頌:
傳說,那時的雄性多是住在山洞和帳篷;
傳說,那時的食物多是肉類和野果;
傳說,那時很多人活不到下一個春天;
傳說,北方霸主英部落,那時才剛剛成立;
獸神像旁的那兩對夫婦那時還沒有結成伴侶……
不過,將時鍾撥轉到現在,一切還在醞釀,離交流會還有兩周的時間。
而此時,傳說中,醫師的祖先沈清明正無力扶額:
這群二貨雄性砍樹收集木材的時候,就不能均勻一點嗎?!
虧他們還是長著翅膀能飛的雄性,砍樹的時候就緊著山腳小的一片樹林砍。
都不會多走兩步,懶出了一定水準和境界了!
砍得山腳下原本鬱鬱蔥蔥地森林,像中年謝頂男人:隻有寥寥的幾棵,遮擋著心虛。
我該慶幸貝內爾大陸上沒有環境保護法麽?!
無力地揮揮手,索性讓雄性們把最後幾棵樹也砍掉。
大片的空地,便用作交流會的場地。
來準備交流會場地的雄性並不多,除了要看守山洞之外,恰好又趕上了沈小冬捕捉大尾鼠的時候。
這樣一來,能來做準備的雄性也隻有十餘人。
好在冬天的時候,無聊的雄性們做出了很多家具,布置會場不成問題。
雖說上次的小集會沒有認真觀察,可大致怎樣準備,怎樣布置,沈清明心裏也有了計較。
但如何能超過厲部落?
光是提供新奇的食物,怕是很難打動獸神殿,從厲部落的手中取得北部山區小集會的舉辦權。
該怎麽辦呢?
沈清明掃過已經成為雄性常規裝備的木矛,心生一計,緩緩勾起了唇角。
當報春鶯高亢而又嘹亮的叫聲,在貝內爾大陸上響起時。
雄性們都知道,難捱的冬天終於過去,春天已經到來了。
雖然氣溫還是很冷,雖然大地還是多被白雪覆蓋,但是動物們開始活躍起來,捕獵也比冬天簡單許多。
熬過整個冬天的雄性們長出一口氣,活動活動筋骨,加緊捕獵。
好給在寒冬裏消瘦的伴侶和幼崽們好好補一補。
這個冬天格外寒冷,有許多身體不好的雌性和幼崽沒有熬到下一個春天。
還有更多的雌性和幼崽在捱過冬天之後,變得十分虛弱。
然而在初春時,很難找到足夠多、有營養的食物,滋養身體。
因為動物們剛度過一個冬天,消耗也很大,身上的肉並不多。
即使數量比冬天時要多上許多,也很難滿足幼崽和雌性們的需求。
而雌性們喜歡的野菜和果樹,才剛剛發芽或是長出女敕綠的葉子,還不能吃,更沒有結出果實。
所以,即使安然度過一個冬天,貝內爾大陸的雄性們,日子也並不好過。
許多部落翻遍了儲存食物的山洞或是帳篷,也隻找到一些土豆,有些還發了芽。
該怎麽辦呢?到哪裏去尋找食物呢?
有些部落想起了小集會上,英部落要舉行什麽過冬經驗交流會,說是找到了新的食物和儲存食物的方法。
再迴想一下,這個冬天裏被迫外出捕獵時,偶然遇到的英部落的人。
麵色紅潤,身體強壯,連獸型都沒有半點消瘦,皮毛還油光發亮,顯然吃得不錯。
甚至遇到他們的時候,居然不是抓緊放晴的時候捕獵,而是在砍樹!
問起來,說是要做英部落的新特產,還神秘兮兮地閉口不談,隻說是讓到交流會上去看。
能有心思做別的事情,看來英部落確實發現了了不起的東西。這個交流會值得去!
可是翻了翻儲存的糧食,實在是少得可憐。
英為人比厲大方許多,上交食物少一些,應該不會太介意吧?
顯然,這麽想的部落不在少數。
過冬經驗交流會的約定時間是3月1日,而到了2月底,布置好的會場上,就來了許多部落。
這些部落的雄性,特別是部落的首領們覺得自己對英部落的認識被刷新了。
英部落不是剛成立不滿一年嗎?
居然能辦起這種規模的聚會!還是在剛過完冬天的時候!
難道這才是英部落真實的實力?
隻見山腳下偌大一塊開闊的空地,積雪被打掃得幹幹淨淨。
空地上搭起了大大的獸皮帳篷,還豎起了許多一人多高的木板。
然而最引人注意不是這些,而是在帳篷上用獸皮繩高高懸掛著的鋸齒獸頭骨。
這顯然是一隻成年的鋸齒獸,兩根長長的尖牙,有雄性的一條胳膊長,在春天的陽光下閃著寒光。
根據骨頭的顏色判斷,這隻鋸齒獸死去的時間並不長。
而且之前也沒有見過英部落展示過,難道是最近殺死的?
部落首領們心裏掀起了滔天巨浪,臉上不免也帶出了一些。
想立刻找到英,好好問一問,是不是他們部落的雄性殺死了這隻鋸齒獸?
如果是的話,是用什麽方法殺死的?能不能教給他們?
沒有想到的是,震驚,才僅僅開始。
雄性們要準備交流會上用來交換的物品,而部落首領們在沈清明的陪同下,簡單參觀交流會的場地。
通常用來擺攤的地方,用木製的長板圍成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隔間。
隔間裏還擺放著怪模怪樣、高高低低木製的玩意兒。
有一個英部落的人做了做示範,其他部落的人看了之後才明白。
有些是用來坐的,有些是用來躺的,有些是用來擺東西,還有一些是用來存放東西的。
看上去既新鮮,又實用。
其中有一個隔間裏,擺放著五六個半人高的石缸,還蓋著木頭蓋子。
有人好奇地掀開一看,裏麵滿滿地堆著晶瑩的白色小顆粒。
撚起幾粒仔細分辨一下:“這不是白粒果麽?怎麽放在這裏?”
沈清明微微一笑:“白粒果便是我們部落這次發現的東西之一,容我賣個關子,等到交流會正式開始的時候,再告訴大家怎麽吃。諸位遠道而來,還是先到帳篷裏歇歇,嚐嚐我們部落的新鮮做法。”
眾人聽了,隻得放下疑惑,隨著沈清明向空地後邊的帳篷走去。
走到帳篷門口時,眾人被架在火上的大鍋震驚了,然後又被鍋裏食物的香氣所吸引。
鍋裏燉著多半鍋肉,和許多蔬菜蘑菇,還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長長白白的東西。
湯咕嘟咕嘟地冒著泡,發出誘人的香氣。
可是看到大鍋旁幾個大大的竹筐,首領們頓時有些尷尬了:
按規矩,上交的食物就放到這些竹筐裏。
雖然筐旁邊那個叫沈小冬的獸神使者,說食物隨意交點就行。
但是看看英部落,第一天準備的食物就如此豐盛。
可自己帶來的食物多是土豆,肉隻有一點點,有點拿不出手啊!
猶豫了半天,終於有個首領,一咬牙,把帶來食物倒進了筐裏。
出乎他們預料,沈小冬看到土豆眉開眼笑:“呀,真謝謝你們!我們的土豆剛好有些不夠,你們真是幫了大忙了!”
在帳篷門口迎接的英和祭祀月也笑著點頭。
首領們見狀頓時感動了:
誰能喜歡土豆呢?要是厲部落的小集會上交土豆,都能被他趕出集會!
英肯定是安慰我們吧?一定是這樣吧?
英可真是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