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口好疼,我這是怎麽了?我現在到底在哪裏?再次蘇醒過來的小周發現自己的狀況似乎很是糟糕,眼皮子沉重的無法睜開,身體也不知是什麽原因讓他感覺到五內俱焚。
由於此前周念通一直病痛纏身,所以忍耐力還是很強的,但竟然也無法忍受如此疼痛,不自覺的痛哼出聲來。就在這時耳邊傳來一個帶著驚喜的女人聲音:“兒子?你還活著?”但周念通來還不及看一眼說話的人,就再次疼得昏了過去。
沒錯,小周確實是穿越了,穿越到了這個也叫“周念通”的身受重傷的嬰孩身上,而這個嬰孩的母親也就是那個婦人正是大理段皇爺的貴妃劉瑛姑,那個氣宇軒昂的男子自然就是五絕之一的南帝段皇爺段智興了。除此之外,這個嬰孩還有個十分牛叉的父親,那就是中神通王重陽的師弟,老頑童周伯通。當年老頑童認為自己對不起段皇爺,丟下瑛姑一走了之。誰料幾個月後瑛姑卻發現自己已然有了身孕,待到產下這孩子後,她將孩子起名為“周念通”,即思念周伯通之意。
說起來這個嬰兒確實挺無辜的,他是被蒙麵潛入皇宮的鐵掌幫幫主裘千仞以高明掌法擊傷,並且保持傷而不死的狀態。原因就是為了讓段皇爺給這個孩子療傷而功力大損,為他自己在第二次華山論劍時掃除一個強勁的對手。
瑛姑見到自己的兒子生命垂危,情急之下隻能前去找段皇爺醫治,但段皇爺看到包著那嬰孩的鴛鴦戲水錦帕(就是上麵繡著“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的那張)後,心中嫉恨她對周伯通的感情,不肯出手救治。瑛姑萬分絕望,接下來,就發生了前麵描述的事情。
本來這嬰孩還能再堅持一會,誰知小周剛巧就穿越到了他的身上,嬰孩那弱小的靈魂本來就因為身體受創而如同巨浪中的一葉孤舟一樣難以支撐,再被小周那成人的靈魂一衝擊,頓時難以為繼,再也支持不住,就此融入小周的靈魂中,被小周鳩占了鵲巢,在身體上的體現就好像是已經斷氣了一樣。
不過這樣一來,倒也免得瑛姑為了兒子不再遭受痛苦而親手將匕首插入兒子的心口。當然如果瑛姑真的給他兒子來上這麽一刀,小周就算適應了這個身體也不可能再醒過來了。
當時瑛姑抱著兒子的“屍體”,隻想趕快離開大理城這個傷心之地。她一路飛縱,不大會兒的工夫便出了皇宮,然後繼續向東,一直跑到大理城外的荒野之中才停了下來。
瑛姑抱著兒子無力的靠著一棵大樹坐下,此時她的滿頭青絲已經全都變為了華發,雙目充滿血絲。這一夜的遭遇,讓她幾乎心喪若死。
瑛姑輕輕的撫摸著兒子的臉龐,腦海中一幕幕的全是兒子的過往,從十月懷胎一直到丫丫學語,如今兒子剛剛才會喊娘,就慘遭歹人毒手。想到此處,她的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流了下來,滴在懷中孩子的臉上。就這樣,瑛姑抱著兒子呆呆的看了好幾個時辰,目光中滿是痛惜和不舍,一直到紅日初升仍舍不得放下。
此時小周的靈魂已經徹底跟身體融合,協調適應完畢後蘇醒過來,隻不過片刻工夫他就因為難忍身上的疼痛而再次昏了過去。
“我的兒啊!!!”瑛姑見兒子竟然死而複生,自然是驚喜異常。這時她也顧不上去想兒子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麽,隻是想著趕緊迴大理找大夫再診治一番,哪怕隻有一線希望也要嚐試一下。當然,性子偏激的她是萬萬不可能再去皇宮找段皇爺了。
瑛姑用最快的速度往迴趕,她這時倒是有些後悔,剛才自己怎麽就跑了這麽遠,現在她隻希望兒子能夠多堅持一會兒。
好在瑛姑有功夫傍身,再加上她不遺餘力的盡力趕路,等到她趕迴大理城時,竟然比跑出來時所花的時間還短。她顧不得喘上口氣,就前往城裏最負盛名的張氏醫館中。
據說這張氏醫館是由唐代著名的醫術聖手藥王孫思邈的後人所開。史傳當年唐太宗李世民命尉遲敬德前去召孫思邈進宮為皇後長孫無垢看病,孫思邈一方麵不敢抗旨不遵,另一方麵卻又怕治不好皇後身體之疾,為子孫帶來災禍。因此他動身之前,便吩咐幾個兒子改換姓氏,改為了焦、張、李三姓。
到了唐末以及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大地戰亂不已,孫思邈的這一支張姓後人為了躲避兵災,舉家向西南搬遷,來到了當時的南詔國國都羊苴咩城。
在當時的中原人眼中,這南詔國乃是化外蠻夷之地,他們將這裏的原居民稱作百夷人,南詔國就是由五個最大的百夷部落組成。當時的羊苴咩城十分的簡陋,各方麵條件跟中原的城市都無法相比,尤其是醫療衛生方麵,再加上滇地多毒瘴、毒草、毒蟲,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百夷人死去。
自從張氏一族遷到此處以後,憑借著祖傳的醫術在此處開了個醫館。他們秉承祖訓,不論患者貧賤富貴都會盡力醫治,在南詔國這個以前隻能靠巫術和蠱術治病的落後地區,張家就像是能起死迴生的活神仙一樣的存在。
後來段氏得國,改國號為大理,中原人也就稱羊苴咩城為大理城。至此百餘年間,張氏醫館由於活人無數,也在大理城中徹底紮下了根。如今醫館中的張大夫乃是張家的嫡係子孫,一身醫術得了父輩真傳,也算是大理國內有名的杏林國手。
今日,張大夫正在醫館中坐堂,沒想到一大早就有個女子抱著孩子前來就診。他平時沒少給達官貴人看病,一見瑛姑雖然孤身一人抱著個嬰孩來看病,但是從她那衣著樣式來看竟然是貴妃才能穿戴,哪裏敢怠慢,忙將瑛姑請進堂內,詢問了一番之後,開始細心的給昏迷過去的周念通診治起來。
...
...
胸口好疼,我這是怎麽了?我現在到底在哪裏?再次蘇醒過來的小周發現自己的狀況似乎很是糟糕,眼皮子沉重的無法睜開,身體也不知是什麽原因讓他感覺到五內俱焚。
由於此前周念通一直病痛纏身,所以忍耐力還是很強的,但竟然也無法忍受如此疼痛,不自覺的痛哼出聲來。就在這時耳邊傳來一個帶著驚喜的女人聲音:“兒子?你還活著?”但周念通來還不及看一眼說話的人,就再次疼得昏了過去。
沒錯,小周確實是穿越了,穿越到了這個也叫“周念通”的身受重傷的嬰孩身上,而這個嬰孩的母親也就是那個婦人正是大理段皇爺的貴妃劉瑛姑,那個氣宇軒昂的男子自然就是五絕之一的南帝段皇爺段智興了。除此之外,這個嬰孩還有個十分牛叉的父親,那就是中神通王重陽的師弟,老頑童周伯通。當年老頑童認為自己對不起段皇爺,丟下瑛姑一走了之。誰料幾個月後瑛姑卻發現自己已然有了身孕,待到產下這孩子後,她將孩子起名為“周念通”,即思念周伯通之意。
說起來這個嬰兒確實挺無辜的,他是被蒙麵潛入皇宮的鐵掌幫幫主裘千仞以高明掌法擊傷,並且保持傷而不死的狀態。原因就是為了讓段皇爺給這個孩子療傷而功力大損,為他自己在第二次華山論劍時掃除一個強勁的對手。
瑛姑見到自己的兒子生命垂危,情急之下隻能前去找段皇爺醫治,但段皇爺看到包著那嬰孩的鴛鴦戲水錦帕(就是上麵繡著“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的那張)後,心中嫉恨她對周伯通的感情,不肯出手救治。瑛姑萬分絕望,接下來,就發生了前麵描述的事情。
本來這嬰孩還能再堅持一會,誰知小周剛巧就穿越到了他的身上,嬰孩那弱小的靈魂本來就因為身體受創而如同巨浪中的一葉孤舟一樣難以支撐,再被小周那成人的靈魂一衝擊,頓時難以為繼,再也支持不住,就此融入小周的靈魂中,被小周鳩占了鵲巢,在身體上的體現就好像是已經斷氣了一樣。
不過這樣一來,倒也免得瑛姑為了兒子不再遭受痛苦而親手將匕首插入兒子的心口。當然如果瑛姑真的給他兒子來上這麽一刀,小周就算適應了這個身體也不可能再醒過來了。
當時瑛姑抱著兒子的“屍體”,隻想趕快離開大理城這個傷心之地。她一路飛縱,不大會兒的工夫便出了皇宮,然後繼續向東,一直跑到大理城外的荒野之中才停了下來。
瑛姑抱著兒子無力的靠著一棵大樹坐下,此時她的滿頭青絲已經全都變為了華發,雙目充滿血絲。這一夜的遭遇,讓她幾乎心喪若死。
瑛姑輕輕的撫摸著兒子的臉龐,腦海中一幕幕的全是兒子的過往,從十月懷胎一直到丫丫學語,如今兒子剛剛才會喊娘,就慘遭歹人毒手。想到此處,她的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流了下來,滴在懷中孩子的臉上。就這樣,瑛姑抱著兒子呆呆的看了好幾個時辰,目光中滿是痛惜和不舍,一直到紅日初升仍舍不得放下。
此時小周的靈魂已經徹底跟身體融合,協調適應完畢後蘇醒過來,隻不過片刻工夫他就因為難忍身上的疼痛而再次昏了過去。
“我的兒啊!!!”瑛姑見兒子竟然死而複生,自然是驚喜異常。這時她也顧不上去想兒子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麽,隻是想著趕緊迴大理找大夫再診治一番,哪怕隻有一線希望也要嚐試一下。當然,性子偏激的她是萬萬不可能再去皇宮找段皇爺了。
瑛姑用最快的速度往迴趕,她這時倒是有些後悔,剛才自己怎麽就跑了這麽遠,現在她隻希望兒子能夠多堅持一會兒。
好在瑛姑有功夫傍身,再加上她不遺餘力的盡力趕路,等到她趕迴大理城時,竟然比跑出來時所花的時間還短。她顧不得喘上口氣,就前往城裏最負盛名的張氏醫館中。
據說這張氏醫館是由唐代著名的醫術聖手藥王孫思邈的後人所開。史傳當年唐太宗李世民命尉遲敬德前去召孫思邈進宮為皇後長孫無垢看病,孫思邈一方麵不敢抗旨不遵,另一方麵卻又怕治不好皇後身體之疾,為子孫帶來災禍。因此他動身之前,便吩咐幾個兒子改換姓氏,改為了焦、張、李三姓。
到了唐末以及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大地戰亂不已,孫思邈的這一支張姓後人為了躲避兵災,舉家向西南搬遷,來到了當時的南詔國國都羊苴咩城。
在當時的中原人眼中,這南詔國乃是化外蠻夷之地,他們將這裏的原居民稱作百夷人,南詔國就是由五個最大的百夷部落組成。當時的羊苴咩城十分的簡陋,各方麵條件跟中原的城市都無法相比,尤其是醫療衛生方麵,再加上滇地多毒瘴、毒草、毒蟲,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百夷人死去。
自從張氏一族遷到此處以後,憑借著祖傳的醫術在此處開了個醫館。他們秉承祖訓,不論患者貧賤富貴都會盡力醫治,在南詔國這個以前隻能靠巫術和蠱術治病的落後地區,張家就像是能起死迴生的活神仙一樣的存在。
後來段氏得國,改國號為大理,中原人也就稱羊苴咩城為大理城。至此百餘年間,張氏醫館由於活人無數,也在大理城中徹底紮下了根。如今醫館中的張大夫乃是張家的嫡係子孫,一身醫術得了父輩真傳,也算是大理國內有名的杏林國手。
今日,張大夫正在醫館中坐堂,沒想到一大早就有個女子抱著孩子前來就診。他平時沒少給達官貴人看病,一見瑛姑雖然孤身一人抱著個嬰孩來看病,但是從她那衣著樣式來看竟然是貴妃才能穿戴,哪裏敢怠慢,忙將瑛姑請進堂內,詢問了一番之後,開始細心的給昏迷過去的周念通診治起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