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住,我們大人出門飲宴去了,不在衙中。”高祈府的府衙前,楚宜桐遞上的拜帖被一名師爺給退了出來,這位師爺上上下下的打量楚宜桐一番之後,帶著頗有深意的笑容翩然離開。
“這……什麽啊他……”南新山捧著拜帖,瞪著那師爺離開的方向呐呐的問著身邊的莫江春。
“帖子已經送過,我們的禮已經全了。”朱月暖扶著楚宜桐,柔聲說道,“我們迴驛站吧。”
“好。”楚宜桐倒是並不在意,淺淺一笑,在朱月暖的攙扶下離開。
很快便到了驛站,相比那小鎮的破敗,這高祈府的驛站當然不會那樣的不堪,但與禹洋府的比,卻也明顯的遜了不少。
眾人進門,朱福已經前麵打點。
“砦門縣的縣令?!”驛官看到楚宜桐的任職文書,如同看到什麽稀罕物般,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打量了楚宜桐一眼,隨即,滿臉堆起了笑,“原來您就是砦門縣新上任的縣令大人,久仰久仰。”
“久仰?”朱月暖輕笑,看向楚宜桐,開玩笑似的問,“夫君,原來你這般出名了,高祈府和禹洋府之間可不隻是千裏啊。”
“夫人有所不知,我們知府大人早就通傳過了,讓我等靜候狀元爺光臨,我們可是等了有大半個月了。”驛官笑著解釋了一句,衝著驛站中的驛卒們高聲喊道,“小的們,砦門縣縣令大人到,快些準備上房、準備酒宴。”
這一句話傳開,頓時。原本還熱鬧的驛站立即詭異的寂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唰唰的掃了過來,集中到了楚宜桐身上。
朱月暖微微皺了皺眉,衝身邊的悅茶使了個眼色。
悅茶會意,微微退後。
“原來是狀元爺,久仰久仰。”樓梯上步下一人,衣著華麗。氣宇不凡。衝著楚宜桐拱了拱手,“在下淄縣縣令。”
“幸會。”楚宜桐溫和一笑,抬手還禮。
“楚大人這邊請。”驛官笑眯眯的在前麵引路。
那淄縣縣令微笑著下了最後幾格台階。退到一邊。
朱月暖扶著楚宜桐跟上,經過那淄縣縣令時,不由多瞧了一眼,卻隻見。那淄縣縣令的唇邊還帶著一抹來不及撒去的譏笑。
“大人請。”驛官異樣的熱情,“這是特意給楚大人留的。這幾日各縣縣令大人們赴府衙述職,往來的人恁多。”
“述職?”楚宜桐瞧了瞧他,問道,“驛官可知是哪一日?”
“三天前。我們知府大人的規矩,每半年召集一次的,原本知府大人還以為楚大人能趕得及呢。可惜……大人你還是來晚了幾天。”驛官頗婉惜的看著楚宜桐,說到這兒。他低了頭,在自己懷裏一陣翻找,拿出一封信,笑道,“這是知府大人之前留的,說是楚大人看到便能知曉。”
“知府大人真是有心了。”朱月暖聽到這兒,微挑了挑眉打量了驛官一下。
“知府大人做事素來妥貼的。”驛官嗬嗬的笑。
楚宜桐接了信,道了謝,在朱月暖的攙扶下進了房間。
兩位師爺和南新山、莫江春也一左一右的分布在楚宜桐的房間隔壁。
朱福帶著眾人安排在樓下。
楚宜桐身邊有朱月暖,潯竹倒是落了個清靜,乖乖的跟著朱福去了。
“小姐,商隊便在高祈府中,要不要會合了一處走?”悅茶跟著進來向朱月暖詢問。
楚宜桐坐在一邊拆看信件。
“不用。”朱月暖搖頭,這會兒屋裏也沒別人,她也不用隱藏自己的疑惑,“這高祈府有些古怪,我們和商隊還是各走各的。”
“我跟著小姐,讓鳳離去帶商隊。”悅茶馬上接道。
“也行,眼下雖然看著平靜,可此處已近邊城,怕是諸多麻煩,我身邊確實離不了你。”朱月暖歎氣,皺眉說道,“高祈府衙的那個師爺,還有剛剛那個驛官和眾人表現很奇怪,你去與福伯說一聲,記他千萬留意,還有那三個人……”
說到這兒,朱月暖招手讓悅茶俯耳,嘀咕了幾句。
“明白。”悅茶點頭出去,順便帶走了守在外麵的鳳離。
“知府大人怎麽說?”朱月暖轉身,看著端坐的楚宜桐,他此時已經看完了信,正安然的坐著,信就在手邊放著。
“並沒有什麽特別的事,隻說砦門縣不宜,讓我徑自去赴任,他日若有難處,盡管去府衙尋他,他會全力支持。”楚宜桐拿起信遞給了她,淺淺一笑,“這樣也好,我們明日可直接上路了,眼見十月將至,這路上,我們已經耽擱了不少日子。”
“幹嘛這樣急?你的傷還沒好呢,還是明日再留一天,尋個好郎中好好的瞧瞧,開些藥帶著。”朱月暖不讚同的搖頭,“誰知道砦門縣那鬼地方,有沒有好郎中。”
“我的傷不礙事。”楚宜桐安撫的笑看著她。
朱月暖聞言,嘟了嘟嘴,一記眼刀子便甩了過去。
“好吧,聽你的。”楚宜桐立即改變了話鋒,順著她說道。
“這還差不多。”朱月暖佯裝得意的橫了他一眼,走了過去,“去躺躺吧,你可不是悅茶,她之前……我倒是想起來了,之前她為二炳傷了肋骨,如今你這算不算是拐著彎來報恩了?”
“你我夫妻,為你做這些事都是應該的,何來的報恩之說?”楚宜桐好笑的握住她的手,慢慢的起身。
“那倒是,你我之間,有恩以身相報便好了,受傷太不好玩了。”朱月暖隨口應道。
“暖妻倒是提醒我了。”楚宜桐停住腳步,轉向她,抬手托起朱月暖的下巴,淺笑道,“此事倒是為夫不對,昔日暖妻還曾救過我一次,便曾言讓為夫以身相報,誰料,這一拖竟是兩年,卻是為夫冷落了暖妻,大不該。”
“啥?”朱月暖頓時愣住,不解的眨著眼瞧著他。
“茶肆外的林子,那夜的浮浪子。”楚宜桐的笑意漸深,“暖妻忘記了嗎?”
“呃……”朱月暖頓時恍然,臉上微微一紅,瞪著他說道,“禹知,有沒有人說過,你也變壞了?”
“沒有。”楚宜桐一本正經,竟學她的樣子眨了眨眼,低語,“隻對你。”
朱月暖頓時失笑:“你敢對別人這般試試?”
“不試。”楚宜桐低頭,在她的紅唇上淺淺的一啜。
“快過去歇著。”朱月暖甜甜的笑,摟著他的腰扶他往床邊走去。
洗洗漱漱,吃飽喝足。
朱月暖照顧楚宜桐歇好,便抽了空出來。
正巧悅茶一臉不高興的過來,身後還跟著永遠板著臉的鳳離。
“小姐。”看到朱月暖,悅茶立即嘟了嘴,抱怨道,“我們迴去吧,姑爺不做這個官也罷。”
“好好的怎麽說這個?”朱月暖驚訝的看著悅茶。
“他們說……”悅茶指了指大堂的方向,很不平的說道,“方才那驛官的殷勤勁兒,我還以為他多好的人呢,誰知道,一轉身便對那些人說開了,說什麽砦門縣的縣令,瞧著就是……”
“就是什麽?”朱月暖好奇的問。
“就是……”悅茶瞧了瞧房間門,欲言又止。
“就是之前十七位砦門縣縣令的下場,說不定,比那第十七位還要短。”悅茶身後的鳳離突然出聲接了下去。
“十七位砦門縣縣令?”朱月暖挑眉,詢問的目光定在兩人身上。
“他們太過份了,居然詛咒姑爺。”悅茶很不爽,“甚至,他們還開了盤口,賭姑爺在砦門縣待不上一人月就得……”
“那十七位砦門縣縣令又是怎麽迴事?”朱月暖皺了皺眉。
“十年間,砦門縣已易了十七位縣太爺,其中,十人死,五人殘,兩人不知去向。”鳳離在一邊淡淡的介紹著。
“你怎麽知道?”悅茶立即側頭問道。
“打聽的。”鳳離說完,又閉上了嘴。
“原來,一直相傳十七縣是這麽迴事。”朱月暖恍然,盯著鳳離問,“能說說這些人都是怎麽死怎麽傷怎麽不知去向的嗎?”
悅茶立即一眨不眨的看著鳳離。
“天災、兵禍、匪盜,皆有。”鳳離瞧了瞧悅茶,淡淡的開口,“其中,有十人折於龍威山上的匪盜。”
“我們也是來過高祈府的,為何從不曾聽說過呢?”悅茶疑惑的問。
“這個簡單。”朱月暖神情漸冷,“原因不外兩個,一,天高皇帝遠,二,粉飾太平,龍柱山裏,要不是我認識狼嫗,隻怕,你家姑爺早成了第十八個還未上任便喪命狼口的砦門縣縣令了。”
“小姐,都這樣了,你還讓姑爺去嗎?”悅茶憂心衝衝的看著朱月暖。
“不想,可是,你覺得我攔得住他嗎?”朱月暖撇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之前百般阻我相隨,不就是知道砦門縣的險嗎?如今都到這兒了……”
“……那怎麽辦?”悅茶張了張嘴,歎氣。
“退無可退,便隻能向前。”朱月暖平靜的說道,“抽調人手,換下隨隊的那些護院和車夫們。”
“那他們怎麽安排?”悅茶忙問。
“調去跟著商隊吧。”(未完待續)
“這……什麽啊他……”南新山捧著拜帖,瞪著那師爺離開的方向呐呐的問著身邊的莫江春。
“帖子已經送過,我們的禮已經全了。”朱月暖扶著楚宜桐,柔聲說道,“我們迴驛站吧。”
“好。”楚宜桐倒是並不在意,淺淺一笑,在朱月暖的攙扶下離開。
很快便到了驛站,相比那小鎮的破敗,這高祈府的驛站當然不會那樣的不堪,但與禹洋府的比,卻也明顯的遜了不少。
眾人進門,朱福已經前麵打點。
“砦門縣的縣令?!”驛官看到楚宜桐的任職文書,如同看到什麽稀罕物般,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打量了楚宜桐一眼,隨即,滿臉堆起了笑,“原來您就是砦門縣新上任的縣令大人,久仰久仰。”
“久仰?”朱月暖輕笑,看向楚宜桐,開玩笑似的問,“夫君,原來你這般出名了,高祈府和禹洋府之間可不隻是千裏啊。”
“夫人有所不知,我們知府大人早就通傳過了,讓我等靜候狀元爺光臨,我們可是等了有大半個月了。”驛官笑著解釋了一句,衝著驛站中的驛卒們高聲喊道,“小的們,砦門縣縣令大人到,快些準備上房、準備酒宴。”
這一句話傳開,頓時。原本還熱鬧的驛站立即詭異的寂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唰唰的掃了過來,集中到了楚宜桐身上。
朱月暖微微皺了皺眉,衝身邊的悅茶使了個眼色。
悅茶會意,微微退後。
“原來是狀元爺,久仰久仰。”樓梯上步下一人,衣著華麗。氣宇不凡。衝著楚宜桐拱了拱手,“在下淄縣縣令。”
“幸會。”楚宜桐溫和一笑,抬手還禮。
“楚大人這邊請。”驛官笑眯眯的在前麵引路。
那淄縣縣令微笑著下了最後幾格台階。退到一邊。
朱月暖扶著楚宜桐跟上,經過那淄縣縣令時,不由多瞧了一眼,卻隻見。那淄縣縣令的唇邊還帶著一抹來不及撒去的譏笑。
“大人請。”驛官異樣的熱情,“這是特意給楚大人留的。這幾日各縣縣令大人們赴府衙述職,往來的人恁多。”
“述職?”楚宜桐瞧了瞧他,問道,“驛官可知是哪一日?”
“三天前。我們知府大人的規矩,每半年召集一次的,原本知府大人還以為楚大人能趕得及呢。可惜……大人你還是來晚了幾天。”驛官頗婉惜的看著楚宜桐,說到這兒。他低了頭,在自己懷裏一陣翻找,拿出一封信,笑道,“這是知府大人之前留的,說是楚大人看到便能知曉。”
“知府大人真是有心了。”朱月暖聽到這兒,微挑了挑眉打量了驛官一下。
“知府大人做事素來妥貼的。”驛官嗬嗬的笑。
楚宜桐接了信,道了謝,在朱月暖的攙扶下進了房間。
兩位師爺和南新山、莫江春也一左一右的分布在楚宜桐的房間隔壁。
朱福帶著眾人安排在樓下。
楚宜桐身邊有朱月暖,潯竹倒是落了個清靜,乖乖的跟著朱福去了。
“小姐,商隊便在高祈府中,要不要會合了一處走?”悅茶跟著進來向朱月暖詢問。
楚宜桐坐在一邊拆看信件。
“不用。”朱月暖搖頭,這會兒屋裏也沒別人,她也不用隱藏自己的疑惑,“這高祈府有些古怪,我們和商隊還是各走各的。”
“我跟著小姐,讓鳳離去帶商隊。”悅茶馬上接道。
“也行,眼下雖然看著平靜,可此處已近邊城,怕是諸多麻煩,我身邊確實離不了你。”朱月暖歎氣,皺眉說道,“高祈府衙的那個師爺,還有剛剛那個驛官和眾人表現很奇怪,你去與福伯說一聲,記他千萬留意,還有那三個人……”
說到這兒,朱月暖招手讓悅茶俯耳,嘀咕了幾句。
“明白。”悅茶點頭出去,順便帶走了守在外麵的鳳離。
“知府大人怎麽說?”朱月暖轉身,看著端坐的楚宜桐,他此時已經看完了信,正安然的坐著,信就在手邊放著。
“並沒有什麽特別的事,隻說砦門縣不宜,讓我徑自去赴任,他日若有難處,盡管去府衙尋他,他會全力支持。”楚宜桐拿起信遞給了她,淺淺一笑,“這樣也好,我們明日可直接上路了,眼見十月將至,這路上,我們已經耽擱了不少日子。”
“幹嘛這樣急?你的傷還沒好呢,還是明日再留一天,尋個好郎中好好的瞧瞧,開些藥帶著。”朱月暖不讚同的搖頭,“誰知道砦門縣那鬼地方,有沒有好郎中。”
“我的傷不礙事。”楚宜桐安撫的笑看著她。
朱月暖聞言,嘟了嘟嘴,一記眼刀子便甩了過去。
“好吧,聽你的。”楚宜桐立即改變了話鋒,順著她說道。
“這還差不多。”朱月暖佯裝得意的橫了他一眼,走了過去,“去躺躺吧,你可不是悅茶,她之前……我倒是想起來了,之前她為二炳傷了肋骨,如今你這算不算是拐著彎來報恩了?”
“你我夫妻,為你做這些事都是應該的,何來的報恩之說?”楚宜桐好笑的握住她的手,慢慢的起身。
“那倒是,你我之間,有恩以身相報便好了,受傷太不好玩了。”朱月暖隨口應道。
“暖妻倒是提醒我了。”楚宜桐停住腳步,轉向她,抬手托起朱月暖的下巴,淺笑道,“此事倒是為夫不對,昔日暖妻還曾救過我一次,便曾言讓為夫以身相報,誰料,這一拖竟是兩年,卻是為夫冷落了暖妻,大不該。”
“啥?”朱月暖頓時愣住,不解的眨著眼瞧著他。
“茶肆外的林子,那夜的浮浪子。”楚宜桐的笑意漸深,“暖妻忘記了嗎?”
“呃……”朱月暖頓時恍然,臉上微微一紅,瞪著他說道,“禹知,有沒有人說過,你也變壞了?”
“沒有。”楚宜桐一本正經,竟學她的樣子眨了眨眼,低語,“隻對你。”
朱月暖頓時失笑:“你敢對別人這般試試?”
“不試。”楚宜桐低頭,在她的紅唇上淺淺的一啜。
“快過去歇著。”朱月暖甜甜的笑,摟著他的腰扶他往床邊走去。
洗洗漱漱,吃飽喝足。
朱月暖照顧楚宜桐歇好,便抽了空出來。
正巧悅茶一臉不高興的過來,身後還跟著永遠板著臉的鳳離。
“小姐。”看到朱月暖,悅茶立即嘟了嘴,抱怨道,“我們迴去吧,姑爺不做這個官也罷。”
“好好的怎麽說這個?”朱月暖驚訝的看著悅茶。
“他們說……”悅茶指了指大堂的方向,很不平的說道,“方才那驛官的殷勤勁兒,我還以為他多好的人呢,誰知道,一轉身便對那些人說開了,說什麽砦門縣的縣令,瞧著就是……”
“就是什麽?”朱月暖好奇的問。
“就是……”悅茶瞧了瞧房間門,欲言又止。
“就是之前十七位砦門縣縣令的下場,說不定,比那第十七位還要短。”悅茶身後的鳳離突然出聲接了下去。
“十七位砦門縣縣令?”朱月暖挑眉,詢問的目光定在兩人身上。
“他們太過份了,居然詛咒姑爺。”悅茶很不爽,“甚至,他們還開了盤口,賭姑爺在砦門縣待不上一人月就得……”
“那十七位砦門縣縣令又是怎麽迴事?”朱月暖皺了皺眉。
“十年間,砦門縣已易了十七位縣太爺,其中,十人死,五人殘,兩人不知去向。”鳳離在一邊淡淡的介紹著。
“你怎麽知道?”悅茶立即側頭問道。
“打聽的。”鳳離說完,又閉上了嘴。
“原來,一直相傳十七縣是這麽迴事。”朱月暖恍然,盯著鳳離問,“能說說這些人都是怎麽死怎麽傷怎麽不知去向的嗎?”
悅茶立即一眨不眨的看著鳳離。
“天災、兵禍、匪盜,皆有。”鳳離瞧了瞧悅茶,淡淡的開口,“其中,有十人折於龍威山上的匪盜。”
“我們也是來過高祈府的,為何從不曾聽說過呢?”悅茶疑惑的問。
“這個簡單。”朱月暖神情漸冷,“原因不外兩個,一,天高皇帝遠,二,粉飾太平,龍柱山裏,要不是我認識狼嫗,隻怕,你家姑爺早成了第十八個還未上任便喪命狼口的砦門縣縣令了。”
“小姐,都這樣了,你還讓姑爺去嗎?”悅茶憂心衝衝的看著朱月暖。
“不想,可是,你覺得我攔得住他嗎?”朱月暖撇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之前百般阻我相隨,不就是知道砦門縣的險嗎?如今都到這兒了……”
“……那怎麽辦?”悅茶張了張嘴,歎氣。
“退無可退,便隻能向前。”朱月暖平靜的說道,“抽調人手,換下隨隊的那些護院和車夫們。”
“那他們怎麽安排?”悅茶忙問。
“調去跟著商隊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