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殿閻羅若是接受東國敕命,冥府與齊國就有了名義上的統屬關係。名即勢也,君臣之份。


    陽玄策已經想砍掉自己的腿,不明白自己為什麽走進殿中來!


    皈依之後,獲得的究竟是一種什麽樣的力量?說好的自在,究竟在哪裏?


    昔為陽國皇子,就是齊國臣屬,事事奉臨淄,逢征必從,每歲必貢。眼見得家國一點點被蠶食,陽氏代代相抗,百無一用,終為所吞,幾十代社稷,成齊國三郡。


    他也是顛沛流離了這些年,好不容易才抱住一條看起來像大腿的大腿。怎麽現在前腳加入閻羅寶殿,成為九殿閻羅大君平等王,後腳你地藏又說,還要受齊國敕命?


    那跟陽國有什麽區別?


    兜兜轉轉又迴到了原點,命運簡直是一個荒誕的玩笑!


    昔以宗室事齊,今以神鬼事齊,滄海桑田、歲月輪轉了,倒是他陽玄策初心不改,無非又等來一次和滅!


    當然,冷靜下來說,區別是有的。


    陽國皇帝在名義上是獨立承繼,所謂社稷有主,但實際上很難不受齊國意誌的影響。哪個賢、哪個愚,哪個有資格繼承大寶……每迴皇位更替,也都是波譎雲詭的故事,真正有才能有誌氣的王子,不止要贏過自己的兄弟姐妹……


    閻羅大君在名義上要受東國敕封,可是這神職大位是一證永證,並無百年一替,齊國雖有名分,幹涉的空間其實不大。


    再一個,陽國麵對齊國,是完全沒有抗爭的餘地,隻能一層層地被剝開外殼,露出自己越來越弱小的腹肉。


    冥府卻有地藏這樣一尊貨真價實的超脫者,是完全可以保證獨立自主的。


    但這仍然跟陽玄策想象的有巨大差別。


    他感覺自己被詐騙!


    “貧僧為度厄而生,誓願救苦人間,不願紛爭惹業,更無意冒犯尊皇威嚴。”地藏異常的慈藹:“陰陽雖隔,鬼神仍敬東帝;冥府雖立,閻羅隻稱‘王’字。吾必使幽冥盡齊製,以尊東天子。”


    薑述不過是在找茬,但地藏已經自然地迴應為談判,進入實質性的利益溝通,表示冥府開創、自治冥土後,十殿閻君接受東國的敕封。雙方從此結成政治盟友。


    “誠以幽冥之貧瘠,難奉陛下之尊。爾後諸天輪迴,自益東齊之壽。”


    地藏字字蓮開:“君為陽天子,亦為陰天子,已得兩儀之冠冕,複見六合之天璽——現世無垠,已入囊中,古今遼闊,不共此榮!”


    天風仿佛靜止,海浪亦皆臣服。


    薑述提戟懸空,似擁大日入懷,略一沉吟:“古來財帛動人心,況乎天下也!朕——”


    “那什麽——聊著呢?”姬鳳洲的聲音適時響起。


    這碧海之上,不知何時架起一道天階。鎮平規則亂流,橫跨時空阻隔,自然地延展到冥府之中。


    姬鳳洲就這樣施施然地從高處走來,雖禮劍在手,冠冕在身,極見威儀,仿佛傳說中的天帝臨世,聲音卻溫潤如春雨,帶給這片島礁前所未有的輕鬆:“我不會打擾你們了吧?”


    就如地藏在幽冥所說,這兩尊皇帝都是國家體製的至高權力者,見慣了陰謀詭計、人心詭譎,跟他們玩弄花招是毫無意義的。地藏也不打算浪費珍貴的時間。


    祂隻說事實,祂給的就是赤裸裸的利益!


    是絕對可以驗證的承諾,是完全能夠走得通的道路。


    雖然閻羅大君隻是名義上的閻羅寶殿之主。祂這尊閻羅拜服的尊佛,才是真正執掌冥府的存在。而以冥府為地基所構築的輪迴,才是祂永證永得的資糧。


    但敕封閻羅的權利,仍然珍貴無比,是宰割一塊心腹之肉,對齊天子敞開了冥府的大門!


    在反複確認薑述的力量之後,祂便大大方方地分享冥府權柄。薑述借冥府壯大齊國也罷,在往後的日子裏想辦法蠶食冥府也罷,至少在今天,祂要把薑述拉攏到自己這一邊。


    實在地說,今日之齊國,吞南夏,並東海,正是如日中天的極盛之時,國家潛力堪稱恐怖。若得到冥府的支持,未來的確不可想象。


    說一句“省百年之功”,都是輕視了這件事的意義。


    薑述哈哈一笑:“朕跟中央天子感情甚篤,卻不是薄利可分——”


    “貧僧打斷一下。”地藏認真地道:“兩位至尊不是第一次真身相見麽?還說什麽三會乃見……”


    “往前法相曾見,更是神交已久!”姬鳳洲立天階而輕笑,意味深長:“廟裏都說要平時燒香,和尚你臨時結交可不成!”


    地藏不去理會他。


    當然不是說姬鳳洲不值得祂的尊重。


    而是祂明白祂和姬鳳洲沒有談判的餘地。


    姬鳳洲被逼得傾國勢駕帝宮禦駕親征,一路殺到了這裏,絕不可能以和談的結果迴去。


    地藏並不抵禦肩上的重戟,隻抬眼看著薑述:“東天子如果一時間難以權衡,不妨暫且居尊位而坐觀。”


    “景天子擊一真而負創,戰貧僧又傷重。已是日落天衰,難以為繼!”


    祂雷鳴一般的洪聲都顯出敬意來:“彼輩退無可退,唯死而已。陛下來去自如,天下為雄。貧僧久為中央所鎮,與景帝已不共戴天,同樣無路可退——陛下君臨東海,何不坐山觀虎,試請超脫為君戲?待貧僧與他分出生死,您再從容選擇。如此亦不失周全社稷,貴重尊體!”


    姬鳳洲笑道:“和尚!枉為佛也!論此陰私,都不背著朕麽?”


    地藏坦然道:“兩位都是蓋世雄傑,非至誠無以交也!”


    祂的佛眸輕輕迴轉:“中央天子也可以開條件。看看你能給東天子什麽。咱們虛言無益,畢竟天子為國!”


    要拒絕地藏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地藏最大的特點就是永遠直指真相,永遠給出真切的利益。


    你知道祂說的是真的,知道祂畫的餅可以實現!


    而作為一國天子,的確很難有個人的好惡,往往都是遵循國家利益的選擇。


    地藏完全理解姬鳳洲傾國的姿態,但現在還不清楚,為什麽薑述會過來幫姬鳳洲——或者說暫隻是心中有所懷疑,但不明確。所以祂不斷加注,狠下血本,勢必要讓薑述看到,幫祂的好處,要遠遠勝過幫姬鳳洲。


    薑述可以幫姬鳳洲,也可以幫祂。


    國家利益的傾斜,自然會幫薑述做出選擇。


    但姬鳳洲隻是溫緩地笑:“和尚,你看看,你又說錯了話。”


    “哪一句?”地藏問。


    姬鳳洲手提禮劍,劍鋒上佛血仍滴,灑落天階,就這樣一步步地往下走:“他要的東西,他不要你給。他要自己拿。東天子誌在六合,普天之下,都是他的,不是你的。他並不需要朕給他什麽,你也沒有資格給他。”


    六合道途上最大的對手,也是最了解彼此的人。


    地藏看向薑述,這位東國天子提戟懸空,微笑不語。


    “果然人心似海,君心尤其難測!”地藏有些遺憾地歎了一口氣:“貧僧很不願意設想這種可能,但是東天子——你果真是在謀我?”


    相傳世尊降生那一日,即向東西南北各行七步,並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並作獅子吼,曰:“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此即釋迦牟尼降生相。


    地藏一直在薑述麵前以“貧僧”自稱,有佛陀憫世的慈悲。這一個“我”字之後,方顯殊勝,方見威德,方是獅子搏龍,有決生死之態!


    因為祂越來越發現,薑述並非是姬鳳洲請來的助拳者的角色。恰恰相反,似乎是薑述有更堅決的姿態,而或許姬鳳洲是在知曉這份堅決的前提下,才悍然親征!


    因為天子傾國,所謀必遠。


    馭國勢而戰超脫,對國勢的損耗,是異常恐怖的。


    數十年經營,一夕揮霍。


    這還是戰事順利的情況,若是不順利,戰局綿久,耗窮國勢,一戰打掉霸業之基,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天子傾國,一定慎之又慎。禦駕親征,天下之勇——這裏的勇敢不是說敢把一切都放上賭桌,而是肩負國祚,懸顱在腰,擔社稷之重,懷揣一定要為天下而贏的決心。


    以楚國為例,大楚立國三千七百年,也稱霸南域三千七百年,數得著的天子傾國之戰,不超過十指之數。其中最有名的,無非三場——楚太祖傾國戰景文帝,楚世宗傾國救左囂,以及最近這次,楚烈宗傾國殺無名者。


    齊國乃新興霸主,成就霸業不過四十餘年,在六大霸國裏底蘊最淺,薑述動用國勢應該更為謹慎才對。


    論及國勢損耗,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如葉恨水這般自身實力強大的近海總督,在統禦近海群島、實轄東海,取得巨大治功之後,本已有機會借官道而絕巔,但在薑述這一戰之後,至少要再晚十年!


    除非這一戰贏得的國勢,要比消耗的多。


    對齊國這樣幅員遼闊,治民億萬的龐大帝國來說。國勢最主要是用來維護官道體係的正常運轉,百官升遷,各爵累功,莫不以國勢支持。時時滋生,也時時取用。一旦出現巨大虧空,在對官道絕巔的幫助上,不免就要有所削減。


    所以東國天子此戰,必要有所收獲。


    傾國勢而戰,無功即敗!


    可是就連冥府對齊國的支持,都不足以動搖東國天子的決心。


    這說明他想要的更多。


    地藏再看薑述,已不是一個看到機會想要趁機撕一條肉走的過路皇帝,而是一個坐在那裏拿著刀想要分肉的東國帝君!


    前者可以爭取,後者隻能拚命。


    但這位大齊天子的所求,究竟是什麽呢?


    “這真是誤會了!”薑述的解釋有幾分認真,又有幾分漫不經心:“朕建望海台,並不是針對佛陀,誰意想中央能逃禪?朕又怎知你何時出世?修築此台,鞏固東海,不過是布局以後,為的是在神霄戰場開啟後,壓製海疆。”


    他淡聲笑了:“但怎麽會如此巧合,佛陀就非要選在東海創造冥府,你家的曳落天河,又剛好在此間!這難道就是你們佛家常說的緣分?緣分來了,如佛陀,如朕,竟都不能拒絕!”


    “果真隻是緣分?”地藏的佛眸在這一刻蔓延出不可計數的因果線,迴溯時間長河,要尋因覓果見真經,把握薑述此來之因由:“君無戲言。東國皇帝可不要誑騙貧僧。”


    薑述靜靜地看了看祂,不笑了。


    而這時姬鳳洲往下一步,將那佛血蕩盡的天子禮劍收入腰側,道了聲:“向東天子借劍一用。”


    薑述輕輕頷首。


    轟隆隆隆!


    天涯盡處,有海角之碑。


    其原身乃是姬鳳洲親手所煉,欲靖滄海之永恆天碑,其名嘲風天碑也。


    因滄海之敗,留於近海,以換取景國的東海殘餘勢力,能夠不受阻礙地退迴中域。現在當然是為齊國所有,但隻有姬鳳洲,能真正發揮它的威能。


    此一時拔空而起,竟成一劍,在姬鳳洲手中,


    “朕聞古今佛陀,萬劫乃證。先受世苦,方解世厄。今為和尚之大考,不得開卷!”姬鳳洲的眸光仿佛劍光一樣挑起來:“當著朕的麵,還想要作弊兩次麽?”


    他便握此海角劍,憑空一橫!


    嘩嘩嘩!


    時間之潮潰成浪湧,因果之書碎如蝶飛!


    地藏佛眸染金血,梵身一時搖晃,嘩嘩!


    景帝一劍割因果,使地藏不得再前窺!


    嘩嘩!


    天河之水翻蕩不休,其中有兩滴,格外圓潤不同,晶瑩有質。


    在無窮因果之線漸次崩潰的關鍵時刻,倏而穿出冥府外,一滴西南向,一滴西北飛。


    冥府之內,三尊超脫相峙,時空早已混淆。


    冥府之外,現世仍然正序而前。


    秦廣王和楚江王,還並肩走在海上。


    一滴天河水,從他們頭頂掠過,倏然不見,而又折返——


    這忽隱忽現的一瞬,已經洞穿萬水千山。


    滴水成狂瀾,仿佛一片海。


    水珠之中,裝來一個嗬嗬笑著、眼睛明亮的和尚!


    這和尚已有無窮之小,是一滴水中,芥子微塵。然而金身鳴響,骨有雷音,似遠古巨獸般五髒轟隆。


    此時此刻,恰是楚帝退位,新君登基,凰唯真已經離開,隕仙林裏暫無超脫戰力的關鍵時刻!


    冥府地藏隻一念,新晉的大楚國師梵師覺,便被因緣係來,滴水囚鎖。


    而這滴水橫空的時刻,冥府之中的一切,也在繼續發生。


    同樣麵對地藏的反溯時光長河,追索因果,景天子選擇一劍割之,薑述隻是下巴微抬,霎時高高在上,不容親近:“朕已是,笑得乏了。”


    他單手提戟,更往前壓。


    滔滔天河水,頓如白龍伏!


    “中央天子說無酒無歌,朕不以為然——”


    方天鬼神戟發出比天河更轟隆的咆哮:“何不以佛血為酒,禪哭作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赤心巡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情何以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情何以甚並收藏赤心巡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