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乃人身大龍!
哪怕隻是對普通人來說,它也是整個身體的支柱。
在道脈騰龍之前,通天宮便將養於此。
脊柱之海,又名通天海。
人身的脊柱大龍,有三十三節,一節對應一重天。
武道修者每進一步,踏破一重天。
當然,這種對應就和五髒與五府的對應一樣,相對虛幻,並不具體。
但因為有這種對應的存在。
故雖從未有人走到武道盡頭,連一個二十七重天的武道修者都未曾出現,但大武夫們堅信,還有三十三重天的至高風景。
脊柱的重要性,由此不言而喻。
現在,趙汝成竟生生從自己的脊柱之中,拔出了一柄光華萬丈的長劍。
他豎握此劍,立於身前,劍柄指地,居於小腹處,劍尖向天,越過黑發去。
此劍與他的鼻梁平行,將他那張完美的臉,分割成均等的兩半。
待那璀璨光芒散去,人們才得以看清,這柄劍的模樣。
這一柄劍,足足有五尺長。
劍脊寬厚,劍刃兩開。
劍身上有著複雜的紋路,似是天生的劍紋,但又隱約是一個個不同的人影,在做著不同的事情,指向芸芸眾生。
兩側隻開了極窄的、黑亮的鋒。
這一柄劍,中正平和,又尊貴非凡。
好像全無殺氣,但又漠視生死。
此劍……是為天子劍!
大秦皇室秘傳。
曆代唯有太子能修。
自嬴璋殺秦懷帝於鹹陽宮,此神通劍便已失傳。
此劍在修行之初,就要散龍氣於通天海。潛於深海中,鱗甲已晦,爪牙皆斂。
在修行者道脈騰龍,通天宮離開脊柱之後,聚集龍氣化為龍,潛龍出淵以替之。
也就是說,一般的修行者,在道脈騰龍進入五府海之後,通天海裏就已經空空如也。修天子劍者,卻還有一條大龍,養在通天海中。
每日運轉秘法,翻覆通天海。
等到修行者叩開內府,便磨礪一顆神通種子為劍具,自五府海返去通天海,以龍氣灌之,如此,方成天子劍!
此劍製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之無旁。上決浮雲,下絕地紀。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
或許正是因為感受到了這柄神通天子劍,秦帝才開口。
又或者說,因為這神通天子劍出世,趙汝成懷帝之後的身份已經無法掩飾,必然暴露在天下人眼中。
秦帝才出聲。
至尊的心思淵深如海,其中斟酌,大概唯有他自己能知。
聽者隻能匍匐恭聽,謹慎揣摩。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秦天子的聲音說道:“好個趙汝成!”
此聲聽不出喜與悲,仍然是隻有無盡威嚴。
一個遼闊無垠的、高渺如在雲端的女聲接道:“秦天子謬讚了。”
牧國女帝!
代表牧國出戰觀河台的內府境天驕,已經表明了態度“投身牧國,為國而爭”。
那麽作為牧天子,這位至尊也理所應當,要給予支持。
這話說得平常,但語氣之中,儼然是真正把趙汝成當做了本國天驕。
沒有一字維護,但字字都是維護。
觀戰席上,赫連雲雲鬆開了緊攥的手。這時候才發現,手心已經給汗水浸透。
即使是以她的身份,以她的受寵程度,也不能夠真正左右牧天子的意誌。隻能等待和接受。
而趙汝成,賭對了!
薑望沉默在演武台下,感受著秦天子隻言片語間投下來的、那如山如海的威壓。感受著自家五弟,曾經那個幼稚少年,此刻在這天下之台,所展現的決心與勇氣。
他心中的心情,無法言說!
秦天子不再說話。
牧天子也沉默下去。
一場巨大的風波,就這樣短暫平息。
在觀戰者心中掀起怎樣的驚濤駭浪不得而知。
而黃河之會內府場的這一場半決賽,還未結束。
趙汝成口口聲聲陛見秦天子,當然不可能是持劍對秦帝。
即使在這觀河台之上,天下列國注視時,他也需注意分寸。
若真敢對秦天子大不敬。
誰也保不住他。
霸主國天子一怒,摧高山不能止,傾長河之水也難平複。
所以從始至終,他都盯著黃舍利,盯著自己在黃河之會上的對手。
用實際行動說明,他在這具有神聖意義的觀河台上,參與人族傳承多年的古老決鬥。
較量勇氣、智慧、榮譽。
他展現此神通天子劍,以此作為送給今日之秦皇室的第一份迴禮。
以此“陛見秦天子”。
而這一劍,當然是遞向黃舍利!
他要爭天下之魁,就必然要闖過半決賽。
然而雷音塔這樣的神通一出,黃舍利幾乎就已立於不敗之地。
他的諸般劍指、種種秘術,都無法在短時間內攻破雷音塔。
而黃舍利卻可以在雷音塔的護持下,傾力進攻。
菩提神通並不輸給他的靈犀神通。
黃舍利的戰鬥才情也絕不輸他分毫,如此一來,在這種情況下,他難有勝機。
所以他果斷拔出天子劍,以此神通劍相爭。
這一劍本是要留待爭魁之時。
在整個黃河之會的最巔峰處,以此劍陛見秦天子。
一劍奪魁名,向天下宣告他趙汝成從此行在青天白日下……這才是他設想中的真正迴禮。
但黃河之會不愧是列國天驕相爭之會,群星閃耀。才走到半決賽,遇上的這個黃舍利,就已經讓他不得不用天子劍。
既然動用了這柄神通天子劍,他就再無失敗的理由。
他就這樣豎握著神通天子劍,大踏步往前。
此刻他摒棄了大五行混天步。
持天子之劍,踏堂皇正道。前就是前,後就是後。
但速度反而更快,一步已至黃舍利身前,而一劍斬落!
天子駕臨,萬民避道!
長達五尺的神通天子劍落下,像一座高山轟然倒地。
而黃舍利,就是那個立在傾倒高山之前的人。
如蚍蜉迎萬仞!
何為“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之無旁”?
前方,上方,下方,周邊。
沒有任何阻擋!
不是因為沒有人阻擋,不是因為沒有力量阻擋。
而是無論什麽人、無論什麽力量,都擋不住,都不存在,都是“無”!
天子一劍,諸侯懾服。
神通天子劍一劍前斬——
雷音停,雷光止。
懸於黃舍利頭頂的神通雷音塔,竟然就此崩散!
……
……
ps:“此劍製以五行,論以刑德……”——《說劍》·莊子
哪怕隻是對普通人來說,它也是整個身體的支柱。
在道脈騰龍之前,通天宮便將養於此。
脊柱之海,又名通天海。
人身的脊柱大龍,有三十三節,一節對應一重天。
武道修者每進一步,踏破一重天。
當然,這種對應就和五髒與五府的對應一樣,相對虛幻,並不具體。
但因為有這種對應的存在。
故雖從未有人走到武道盡頭,連一個二十七重天的武道修者都未曾出現,但大武夫們堅信,還有三十三重天的至高風景。
脊柱的重要性,由此不言而喻。
現在,趙汝成竟生生從自己的脊柱之中,拔出了一柄光華萬丈的長劍。
他豎握此劍,立於身前,劍柄指地,居於小腹處,劍尖向天,越過黑發去。
此劍與他的鼻梁平行,將他那張完美的臉,分割成均等的兩半。
待那璀璨光芒散去,人們才得以看清,這柄劍的模樣。
這一柄劍,足足有五尺長。
劍脊寬厚,劍刃兩開。
劍身上有著複雜的紋路,似是天生的劍紋,但又隱約是一個個不同的人影,在做著不同的事情,指向芸芸眾生。
兩側隻開了極窄的、黑亮的鋒。
這一柄劍,中正平和,又尊貴非凡。
好像全無殺氣,但又漠視生死。
此劍……是為天子劍!
大秦皇室秘傳。
曆代唯有太子能修。
自嬴璋殺秦懷帝於鹹陽宮,此神通劍便已失傳。
此劍在修行之初,就要散龍氣於通天海。潛於深海中,鱗甲已晦,爪牙皆斂。
在修行者道脈騰龍,通天宮離開脊柱之後,聚集龍氣化為龍,潛龍出淵以替之。
也就是說,一般的修行者,在道脈騰龍進入五府海之後,通天海裏就已經空空如也。修天子劍者,卻還有一條大龍,養在通天海中。
每日運轉秘法,翻覆通天海。
等到修行者叩開內府,便磨礪一顆神通種子為劍具,自五府海返去通天海,以龍氣灌之,如此,方成天子劍!
此劍製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之無旁。上決浮雲,下絕地紀。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
或許正是因為感受到了這柄神通天子劍,秦帝才開口。
又或者說,因為這神通天子劍出世,趙汝成懷帝之後的身份已經無法掩飾,必然暴露在天下人眼中。
秦帝才出聲。
至尊的心思淵深如海,其中斟酌,大概唯有他自己能知。
聽者隻能匍匐恭聽,謹慎揣摩。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秦天子的聲音說道:“好個趙汝成!”
此聲聽不出喜與悲,仍然是隻有無盡威嚴。
一個遼闊無垠的、高渺如在雲端的女聲接道:“秦天子謬讚了。”
牧國女帝!
代表牧國出戰觀河台的內府境天驕,已經表明了態度“投身牧國,為國而爭”。
那麽作為牧天子,這位至尊也理所應當,要給予支持。
這話說得平常,但語氣之中,儼然是真正把趙汝成當做了本國天驕。
沒有一字維護,但字字都是維護。
觀戰席上,赫連雲雲鬆開了緊攥的手。這時候才發現,手心已經給汗水浸透。
即使是以她的身份,以她的受寵程度,也不能夠真正左右牧天子的意誌。隻能等待和接受。
而趙汝成,賭對了!
薑望沉默在演武台下,感受著秦天子隻言片語間投下來的、那如山如海的威壓。感受著自家五弟,曾經那個幼稚少年,此刻在這天下之台,所展現的決心與勇氣。
他心中的心情,無法言說!
秦天子不再說話。
牧天子也沉默下去。
一場巨大的風波,就這樣短暫平息。
在觀戰者心中掀起怎樣的驚濤駭浪不得而知。
而黃河之會內府場的這一場半決賽,還未結束。
趙汝成口口聲聲陛見秦天子,當然不可能是持劍對秦帝。
即使在這觀河台之上,天下列國注視時,他也需注意分寸。
若真敢對秦天子大不敬。
誰也保不住他。
霸主國天子一怒,摧高山不能止,傾長河之水也難平複。
所以從始至終,他都盯著黃舍利,盯著自己在黃河之會上的對手。
用實際行動說明,他在這具有神聖意義的觀河台上,參與人族傳承多年的古老決鬥。
較量勇氣、智慧、榮譽。
他展現此神通天子劍,以此作為送給今日之秦皇室的第一份迴禮。
以此“陛見秦天子”。
而這一劍,當然是遞向黃舍利!
他要爭天下之魁,就必然要闖過半決賽。
然而雷音塔這樣的神通一出,黃舍利幾乎就已立於不敗之地。
他的諸般劍指、種種秘術,都無法在短時間內攻破雷音塔。
而黃舍利卻可以在雷音塔的護持下,傾力進攻。
菩提神通並不輸給他的靈犀神通。
黃舍利的戰鬥才情也絕不輸他分毫,如此一來,在這種情況下,他難有勝機。
所以他果斷拔出天子劍,以此神通劍相爭。
這一劍本是要留待爭魁之時。
在整個黃河之會的最巔峰處,以此劍陛見秦天子。
一劍奪魁名,向天下宣告他趙汝成從此行在青天白日下……這才是他設想中的真正迴禮。
但黃河之會不愧是列國天驕相爭之會,群星閃耀。才走到半決賽,遇上的這個黃舍利,就已經讓他不得不用天子劍。
既然動用了這柄神通天子劍,他就再無失敗的理由。
他就這樣豎握著神通天子劍,大踏步往前。
此刻他摒棄了大五行混天步。
持天子之劍,踏堂皇正道。前就是前,後就是後。
但速度反而更快,一步已至黃舍利身前,而一劍斬落!
天子駕臨,萬民避道!
長達五尺的神通天子劍落下,像一座高山轟然倒地。
而黃舍利,就是那個立在傾倒高山之前的人。
如蚍蜉迎萬仞!
何為“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之無旁”?
前方,上方,下方,周邊。
沒有任何阻擋!
不是因為沒有人阻擋,不是因為沒有力量阻擋。
而是無論什麽人、無論什麽力量,都擋不住,都不存在,都是“無”!
天子一劍,諸侯懾服。
神通天子劍一劍前斬——
雷音停,雷光止。
懸於黃舍利頭頂的神通雷音塔,竟然就此崩散!
……
……
ps:“此劍製以五行,論以刑德……”——《說劍》·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