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酉時三刻,斜暉度寮之時,胡菘去接小九的馬車便迴來了。(.無彈窗廣告)
馬車剛停穩,小九便迫不及待地跳下了馬車,一邊邁著小短腿,一邊揮舞著小手,興奮地說道:“晚兒姐,晚兒姐!”
聽到聲音的徐向晚立馬從屋內跑了出來,開心地笑了起來:“小九,你可算迴來啦!”
由於跑得太急,小九腳下一個趔趄,還好晃了晃穩住了身子沒有摔下去,不過卻把徐向晚和跟著出來的五郎唬了一跳。
“跑慢點兒!要是摔地上可不得把門牙給摔掉了。”徐向晚說著用舌頭舔了舔自己缺了兩顆牙的上頜,嗬嗬一笑。
小九看到徐向晚身後的五郎,小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幾分,舉著雙手興奮地蹦跳了起來:“哥哥迴來了,太好了!”
看著活潑可愛的小九以及忙碌卻充實的家人,五郎也是滿心滿眼的幸福與喜悅。
“姐,生辰快樂!”小九從懷裏小心翼翼的摸出了一個小盒子,遞到了徐向晚麵前。
徐向晚詫異地接過盒子:“給我的?”
小九點了點頭,仰頭笑道:“晚兒姐,這是我送給你的生辰禮物。你快看看喜歡不喜歡?”
在小九的催促下,徐向晚打開了盒子,隻見裏麵躺著一對晶瑩溫潤的玉鈴鐺耳墜,鈴鐺下麵還綴著三顆米粒大小的紅色寶石,可能並不算名貴,但是看著卻十分可愛,正適合七八歲的小姑娘,可以看出選禮物之人的用心。<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晚兒姐,這墜子你可喜歡?”小九一雙大眼睛盯著徐向晚閃閃發光,臉上充滿了期待之色。
這一對玉鈴鐺耳墜做工精致小巧,很是可愛,更重要的是小九這一片赤誠的心意,徐向晚自然是喜愛得緊,立馬往自己打了耳洞卻從未戴過任何飾品的耳朵上戴。
徐向晚皮膚嬌嫩,而且比起以往來也白皙了許多,小小的耳朵掛上這麽一副小巧精致的玉鈴鐺,竟是十分俏皮可愛。
惹得五郎直說小九人小鬼大。
見徐向晚立即戴上自己送的耳墜子,小九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起來,上前拉著徐向晚的手仰頭道:“晚兒姐,為這副耳墜子我可是跑了好多天了,府城裏的銀樓首飾鋪子都快被我逛遍了。”
“難怪你這幾日迴來得都晚,原來是跑到外麵瞎逛去了!你一個小孩子,下了學不迴家在外麵閑逛不安全。我啥也不想要,隻要娘親和你們都平平安安的,一家人能夠安安穩穩的生活在一塊兒就心滿意足了。”徐向晚倒不是真想責備小九,而是擔心他的安危,見小九嘟起了嘴巴,又加了一句,“這墜子我非常喜歡,不過答應我下不為例?”
小九一向懂事,自然知道徐向晚隻是為他擔心,並不是在怪他,聽徐向晚說喜歡他送的禮物,心情一下子又雀躍了起來,咧嘴笑道:“你放心,我和胡叔一塊兒去的,沒單獨亂跑,而且以後我一下學就迴家,再也不亂跑了。”
聽了小九的保證,徐向晚這才放下心來,開開心心地一手牽著小九,一手挽著五郎的手臂進了屋子。
今日徐向晚收禮物已經收了不少,除了韓七送的之外,張氏、徐秋怡和五郎都送了她禮物。
這是徐向晚自從有記憶以來第一次收到生辰禮物。前些年日子過得艱難,上房對他們一家苛刻,生辰日當天都是張氏幾人省著點口糧,偷偷留給徐向晚,讓她能吃上一頓飽飯。不過頂多也就是一兩個粗麥餅子,別的好東西他們二房的人是吃不上的。大家溫飽都還成問題,哪裏還能準備出什麽禮物來?
因此,這個生辰徐向晚過得十分開心,也很滿足,更加堅定了要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以後住大宅子,吃山珍海味,讓家人不再為錢財發愁。
晚上,張氏炸了外酥裏嫩、香味四溢的肉丸子,桂嬸又做了幾樣拿手好菜,家裏上上下下的人都吃得笑容滿麵,開開心心地向徐向晚說了生辰賀詞,比以往過年還要熱鬧幾分。
五郎第二日一早就趕迴了書院,小九也去了青雲書院,家中就剩下張氏幾人,日子卻一天比一天忙碌了起來。
四月中旬的一天,沈謙萸自京師給徐向晚寄了一封信,另外還讓人捎帶了一大箱子的禮物,其中有半箱都是給徐向晚的賀禮,包括京師時新的珠花釵環、木偶玩具、糖果點心等等,另外半箱則是送給張氏等四人的,都是些與他們年歲性子相符的物件,十分貼心。
徐向晚也給他迴了一封信,給他提了提自己即將開一家藥膳鋪子的事情,另外就是問問沈謙萸的近況以及零零碎碎的家常。
在忙碌中,轉瞬就到了五月初一藥膳鋪子開張的日子。
五月初的天氣已經熱起來了,在陽光下走上一段路就會出上一身汗,人們紛紛換上了輕薄的春衫。
這一日,天氣格外晴朗,天空萬裏無雲,碧藍如洗。
城西的祥雲街上鑼鼓喧天,一隊雜耍班子踩著高蹺,拉著紅色的布幅,上麵寫著“藥膳坊”三個大字,每隔一段時間雜耍班子就會整齊地喊上一句“祥雲藥膳坊,實惠又健康”、“開業大酬賓,免費送涼湯”等等。
看熱鬧的人聽到宣傳,都紛紛打聽藥膳坊在哪裏,賣些什麽,不時就有三三兩兩的人朝著祥雲街上的藥膳坊跑去,生怕去晚了就沒有免費的涼湯贈送了。
藥膳坊的門口也正在敲鑼打鼓,一個小小的戲台上擺放了一個大木架,木架上覆了一張大紅布,上麵寫著藥膳坊的各種藥膳、菜品、配餐功效以及價格。另外還有幾個孩童在戲台上唱著以藥膳名稱、功效編成的童謠,吸引了不少看客。
藥膳坊雖說有兩層樓,但是地方並不算特別寬敞,此時早已經是人滿為患,不但座無虛席,就連走道都站了不少人,這還是因為守門小廝隻定時定量放人入內的緣故,否則以門外排著的長龍來看,恐怕整個藥膳坊都得被擠爆了。(未完待續。)
馬車剛停穩,小九便迫不及待地跳下了馬車,一邊邁著小短腿,一邊揮舞著小手,興奮地說道:“晚兒姐,晚兒姐!”
聽到聲音的徐向晚立馬從屋內跑了出來,開心地笑了起來:“小九,你可算迴來啦!”
由於跑得太急,小九腳下一個趔趄,還好晃了晃穩住了身子沒有摔下去,不過卻把徐向晚和跟著出來的五郎唬了一跳。
“跑慢點兒!要是摔地上可不得把門牙給摔掉了。”徐向晚說著用舌頭舔了舔自己缺了兩顆牙的上頜,嗬嗬一笑。
小九看到徐向晚身後的五郎,小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幾分,舉著雙手興奮地蹦跳了起來:“哥哥迴來了,太好了!”
看著活潑可愛的小九以及忙碌卻充實的家人,五郎也是滿心滿眼的幸福與喜悅。
“姐,生辰快樂!”小九從懷裏小心翼翼的摸出了一個小盒子,遞到了徐向晚麵前。
徐向晚詫異地接過盒子:“給我的?”
小九點了點頭,仰頭笑道:“晚兒姐,這是我送給你的生辰禮物。你快看看喜歡不喜歡?”
在小九的催促下,徐向晚打開了盒子,隻見裏麵躺著一對晶瑩溫潤的玉鈴鐺耳墜,鈴鐺下麵還綴著三顆米粒大小的紅色寶石,可能並不算名貴,但是看著卻十分可愛,正適合七八歲的小姑娘,可以看出選禮物之人的用心。<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晚兒姐,這墜子你可喜歡?”小九一雙大眼睛盯著徐向晚閃閃發光,臉上充滿了期待之色。
這一對玉鈴鐺耳墜做工精致小巧,很是可愛,更重要的是小九這一片赤誠的心意,徐向晚自然是喜愛得緊,立馬往自己打了耳洞卻從未戴過任何飾品的耳朵上戴。
徐向晚皮膚嬌嫩,而且比起以往來也白皙了許多,小小的耳朵掛上這麽一副小巧精致的玉鈴鐺,竟是十分俏皮可愛。
惹得五郎直說小九人小鬼大。
見徐向晚立即戴上自己送的耳墜子,小九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起來,上前拉著徐向晚的手仰頭道:“晚兒姐,為這副耳墜子我可是跑了好多天了,府城裏的銀樓首飾鋪子都快被我逛遍了。”
“難怪你這幾日迴來得都晚,原來是跑到外麵瞎逛去了!你一個小孩子,下了學不迴家在外麵閑逛不安全。我啥也不想要,隻要娘親和你們都平平安安的,一家人能夠安安穩穩的生活在一塊兒就心滿意足了。”徐向晚倒不是真想責備小九,而是擔心他的安危,見小九嘟起了嘴巴,又加了一句,“這墜子我非常喜歡,不過答應我下不為例?”
小九一向懂事,自然知道徐向晚隻是為他擔心,並不是在怪他,聽徐向晚說喜歡他送的禮物,心情一下子又雀躍了起來,咧嘴笑道:“你放心,我和胡叔一塊兒去的,沒單獨亂跑,而且以後我一下學就迴家,再也不亂跑了。”
聽了小九的保證,徐向晚這才放下心來,開開心心地一手牽著小九,一手挽著五郎的手臂進了屋子。
今日徐向晚收禮物已經收了不少,除了韓七送的之外,張氏、徐秋怡和五郎都送了她禮物。
這是徐向晚自從有記憶以來第一次收到生辰禮物。前些年日子過得艱難,上房對他們一家苛刻,生辰日當天都是張氏幾人省著點口糧,偷偷留給徐向晚,讓她能吃上一頓飽飯。不過頂多也就是一兩個粗麥餅子,別的好東西他們二房的人是吃不上的。大家溫飽都還成問題,哪裏還能準備出什麽禮物來?
因此,這個生辰徐向晚過得十分開心,也很滿足,更加堅定了要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以後住大宅子,吃山珍海味,讓家人不再為錢財發愁。
晚上,張氏炸了外酥裏嫩、香味四溢的肉丸子,桂嬸又做了幾樣拿手好菜,家裏上上下下的人都吃得笑容滿麵,開開心心地向徐向晚說了生辰賀詞,比以往過年還要熱鬧幾分。
五郎第二日一早就趕迴了書院,小九也去了青雲書院,家中就剩下張氏幾人,日子卻一天比一天忙碌了起來。
四月中旬的一天,沈謙萸自京師給徐向晚寄了一封信,另外還讓人捎帶了一大箱子的禮物,其中有半箱都是給徐向晚的賀禮,包括京師時新的珠花釵環、木偶玩具、糖果點心等等,另外半箱則是送給張氏等四人的,都是些與他們年歲性子相符的物件,十分貼心。
徐向晚也給他迴了一封信,給他提了提自己即將開一家藥膳鋪子的事情,另外就是問問沈謙萸的近況以及零零碎碎的家常。
在忙碌中,轉瞬就到了五月初一藥膳鋪子開張的日子。
五月初的天氣已經熱起來了,在陽光下走上一段路就會出上一身汗,人們紛紛換上了輕薄的春衫。
這一日,天氣格外晴朗,天空萬裏無雲,碧藍如洗。
城西的祥雲街上鑼鼓喧天,一隊雜耍班子踩著高蹺,拉著紅色的布幅,上麵寫著“藥膳坊”三個大字,每隔一段時間雜耍班子就會整齊地喊上一句“祥雲藥膳坊,實惠又健康”、“開業大酬賓,免費送涼湯”等等。
看熱鬧的人聽到宣傳,都紛紛打聽藥膳坊在哪裏,賣些什麽,不時就有三三兩兩的人朝著祥雲街上的藥膳坊跑去,生怕去晚了就沒有免費的涼湯贈送了。
藥膳坊的門口也正在敲鑼打鼓,一個小小的戲台上擺放了一個大木架,木架上覆了一張大紅布,上麵寫著藥膳坊的各種藥膳、菜品、配餐功效以及價格。另外還有幾個孩童在戲台上唱著以藥膳名稱、功效編成的童謠,吸引了不少看客。
藥膳坊雖說有兩層樓,但是地方並不算特別寬敞,此時早已經是人滿為患,不但座無虛席,就連走道都站了不少人,這還是因為守門小廝隻定時定量放人入內的緣故,否則以門外排著的長龍來看,恐怕整個藥膳坊都得被擠爆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