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是啥意思?啥叫自己掙了自己吃?”等的就是這一句,五郎立即抓住了話頭,直擊重點。<strong>.</strong>
徐誌寶本來隻是一時嘴快說漏了嘴,沒想到五郎會抓住自己的話柄追問,頓時便有些支支吾吾:“哪有啥意思……我的意思就是說你們現在做事兒的人少……”
“對,掙得少,還花得多。”徐二郎說話一向沒有顧忌。
五郎聽了似乎真就沒了底氣,聲音就比之前略小了些:“三叔,二哥,我娘的情況你們也不是不清楚,就算是我娘身子不好,家裏的事情也沒少做,如今也不過是多吃幾服藥,不也是為了以後不給大家添負擔嗎?”
“哎喲喂,爹,大哥,你們看!我就說五郎是個孝順孩子嘛!如今咱家的情況,五郎心裏可是清楚著。咱家的日子不好過,五郎也知道不能給家裏增添負擔。”徐誌寶立馬接過了話茬,笑道,“不過,五郎啊,你要是真為家裏考慮,不如就分家單過吧?你看你也不小了,能夠頂門立戶了,這不都說遠香近臭,興許咱們分了家之後,反倒是更親香了。”
一聽這話,五郎似乎大受打擊,滿臉震驚地呆立在原地,半晌沒說出一句話來。
五郎先是看向了徐誌立,徐誌立略有些尷尬地轉過了臉。
在大周朝,身為長子的徐誌立是負有照顧弟妹責任的。
五郎又眼露期待地望著徐老爺子,不過徐老爺子卻默默地抽著煙,似乎根本沒有聽到徐誌寶的話,也沒看到五郎的祈求。
“阿公,大伯,你們也是這意思嗎?”雖然五郎明知道是這樣的結果,但是仍然忍不住紅了眼,這些都是自己最親最親的親人,如今卻要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拋棄他們。
五郎這一番作為雖然有和徐向晚商量的結果,但是更多的還是出於本心。作為徐家的子孫,但凡能從徐老爺子等人身上感受到半點溫情,他也是不願意分家的。更何況,今後的一切都還是未知,雖然弟弟妹妹們都能幹懂事,但到底還隻是些孩子,將來的日子到底能過成什麽樣,五郎心裏還是沒底的,若不分家,雖然會挨餓受累,至少還餓不死。
然而,經過了剛才一番對話,五郎卻堅定了分家的念頭,要真和這樣的人在一起過,他們二房的日子永遠不可能過得起來。
徐老爺子的眉頭皺得能夠夾死一隻蒼蠅,狠狠地抽了好幾口煙。(.)
徐誌寶向徐誌立使了個眼色,徐誌立幹咳了兩聲道:“要說分家是我們的意思也不對,打心裏來說我還是希望大家夥在一起過,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多好啊?但是為了日子過得紅火,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家裏的地不多,這一大家子的吃喝就在這十畝地上,眼看著日子越過越難。五郎要是分出去了,自己找一份工,五口人簡簡單單的,雖然不能大富大貴,好歹溫飽不愁。”
這就是徐誌立和徐誌寶的區別,徐誌寶的自私永遠都是在明麵上,但是徐誌立卻還要為自己冠上一個“良善”的美名。這一點和徐老爺子有相似之處,卻又不完全相同。徐老爺子為的是整個徐家,或者說為的就是大房和三房,但是徐誌立卻隻是為了自己。
果然,徐誌立說出這樣一番話後,徐老爺子的臉色好看了不少,眉間的愁色也少了許多。
“既然話題已經說到了這裏,那麽擇日不如撞日,咱家今天就把分家的事情說了。樹大分枝,古往今來,不管是小家還是大戶,分家的不在少數,就咱村子裏分家的也占多數。你大伯說得不錯,咱家日子艱難,不分家也隻能一起過著苦日子。你們幾個雖然都還是孩子,不過卻都是懂事能幹的,要是好好過,日子興許還能比現在好點兒。家裏要供你大郎哥讀書,明年要是過了府試,就是童生了。你大郎哥今後出息了,肯定不能忘了你們。一筆寫不出兩個徐字,咱家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啊!”徐老爺子一開口便確定了分家的事實,狠狠地抽了兩口煙,似乎作了很大的決定,“老三要是覺得家裏負擔重,也一並分了吧。”
沒料到徐老爺子會突然來這神來一筆,徐誌寶先是一怔,隨即又是保證又是發誓著說他們三房願意照顧徐老爺子和崔氏,願意和大房同甘共苦。
聽著徐誌寶的表態,徐老爺子臉上有了笑容,顯然對他的態度很是滿意。
五郎猶豫了片刻,艱難地說道:“阿公,大伯,三叔,我也不想分家。我們幾兄妹一沒莊稼地,二沒謀生手段,今後可咋活啊?再說咱家也不是沒為家裏做事兒,我娘頭上的傷也不是自己摔的……”
說著,五郎小心翼翼地掃了一眼徐老爺子和崔氏,崔氏的臉色一變,不過卻少見的沒有當場發作。
在廚房偷聽的徐向晚姐妹倆對視了一眼,便一起來到了上房給自家哥哥助陣。
分家的事情既然已經提出來了,按照老爺子從不拖遝的性子,肯定能有一個結果。
剛才徐誌寶明確提出不願意分家,徐誌立是長子,肯定是和徐老爺子算作一股,也不用分。那麽現在要說的就隻有二房的分家問題了。
“阿公,阿婆,咱家也不想分,分家之後,我們一沒吃,二沒錢,日子可就沒法兒過下去了。”徐向晚特意掃了一眼崔氏,果然見崔氏一雙眼睛正死死地瞪著徐向晚,似乎恨不得撲過來咬她兩口。
徐向晚便朝著崔氏甜甜地笑了笑,脆聲道:“阿婆最疼我們了,肯定不能看著我們挨餓。”
伸手不打笑臉人,找不到發作的話題,崔氏的一口老血隻能生生地咽迴了肚子裏,氣得她連翻白眼。
徐誌寶的眼睛咕嚕嚕轉了好幾圈,隨即笑嘻嘻地上前一步,湊到五郎和徐向晚兄妹跟前道:“昨天你阿公可是給了你們足足一百文錢,這可不是個小數目。你們這骨頭湯藥的怕也就是三四十文,高粱米、糙米一文錢就可以買兩斤,這些錢要都買了糧食也夠你們吃一段時間了。趁著這段時間,你到鎮裏也好,縣裏也好,隨便找個工做做,也夠你們幾個吃喝了。”
按照徐誌寶的意思,這就是說分家就隻有這一百文錢,其餘錢糧田地一概沒有了。
打的倒是好算盤,徐向晚心下冷笑。
“三叔對咱們可真好,都已經給咱家算好了。不過我娘的傷可還沒好,之後肯定還得吃上不少藥,三叔可是算漏了?”徐向晚狀似不經意地看了徐老爺子和崔氏一眼,隨即笑眯眯地望向徐誌寶。
都不省心啊,徐老爺子眉頭一皺,心下暗道。
徐誌寶並沒有半點不好意思,眼珠一轉便嗬嗬笑道:“你娘這傷得休養,吃藥也沒用。分家之後你們自家的事兒就少了,家裏有晚兒你們兩姐妹,家外有五郎,你娘剛好閑下來了,可不正好養養?”
“好了,都別說了,這分家的事情我心裏有數。”徐老爺子沒有抬頭,隻是將手裏的煙鬥在桌子上敲了敲。
徐向晚和五郎交換了一下眼神,五郎便道:“爺,分家是大事,要不我去把太叔公、大叔公他們請來?”
五郎嘴裏的“太叔公”便是徐家的族長徐功旺,大叔公則是族長的長子徐文山,也就是本地的裏正。
“正是農忙季節,大家都忙,這都是咱自家的事兒,還請叔公他們做啥?”徐誌寶連忙阻止,雖說分家的事情一般都是各家家長說了算,但有族長、裏正等人在,麵上肯定不能過分虧待誰,如此他的如意算盤可就落空了。
沒想到一向老實的五郎竟然還能有這等心機,徐誌寶吃驚地看了五郎一眼。
聽到五郎的話,徐老爺子的動作也頓了頓,半晌才抬頭看了五郎一眼,然後對徐二郎說道:“二郎,你去把族長、裏正,你大阿公都請過來。”
說完便歎了口氣,小聲嘟囔了兩句“都不省心,都不吃虧”,不過這兩句除了離他最近的崔氏外,誰也沒聽見。
徐老爺子沒有搭理五郎,顯然是對五郎有了不滿。
五郎的眼神便暗了暗,但是並沒有阻止二郎出門。
沒過多久,二郎便將族長等人請來了,與族長一起來的還有其他三位族老、裏正以及徐老爺子的大哥徐文福。
徐老爺子趕緊帶著兒孫來到門口將人迎了進來。
都來到上房客廳坐好後,徐秋怡已經燒好了一壺熱水,準備給眾人泡茶。
“老大,讓你娘把屋裏那包茶拿來。”徐老爺子道。
崔氏等女眷,在與族長等人打了招唿後,便避開了。
仗著人小,徐向晚並沒有迴避,而是笑嘻嘻地站在五郎身後,一副懵懂小丫頭的樣子。
在徐家,崔氏是除了徐老爺子之外地位最高的,但是在外人麵前,作為女眷的她依舊是沒有發言權的。這樣的場合一般不需要崔氏開口,且崔氏通常也隻管家裏人吃飯穿衣等家務,對於這些大事都是不管的。
族長徐功旺看著徐秋怡已經燒好了水,便笑著點了點頭:“怡兒這麽大了,都能燒水煮飯了,不錯不錯。”
說完徐功旺又轉過頭看向徐老爺子道:“喝點水就好,都不是外人,不用客氣。”
徐老爺子自然不能應下,隻是恭敬地賠著笑臉。
很快,徐誌立便從東屋裏拿了一袋油紙包好的茶葉。
莊戶人家日子都過得節省,能有油鹽醬醋就不錯了,沒什麽人會去買茶葉,徐家也是一樣。
這茶葉是徐老爺子在鎮上雜貨鋪裏做夥計的大女婿雷富貴送的節禮。平時都由崔氏保管著,隻徐老爺子和徐大郎能喝。
“阿洪啊,有些話我不該說,說了也怕你不愛聽。”徐功旺坐下之後,將拐杖放在了椅子旁邊,目光環視一周之後才道。**********************各位書友們,祝大家國慶快樂~~
徐誌寶本來隻是一時嘴快說漏了嘴,沒想到五郎會抓住自己的話柄追問,頓時便有些支支吾吾:“哪有啥意思……我的意思就是說你們現在做事兒的人少……”
“對,掙得少,還花得多。”徐二郎說話一向沒有顧忌。
五郎聽了似乎真就沒了底氣,聲音就比之前略小了些:“三叔,二哥,我娘的情況你們也不是不清楚,就算是我娘身子不好,家裏的事情也沒少做,如今也不過是多吃幾服藥,不也是為了以後不給大家添負擔嗎?”
“哎喲喂,爹,大哥,你們看!我就說五郎是個孝順孩子嘛!如今咱家的情況,五郎心裏可是清楚著。咱家的日子不好過,五郎也知道不能給家裏增添負擔。”徐誌寶立馬接過了話茬,笑道,“不過,五郎啊,你要是真為家裏考慮,不如就分家單過吧?你看你也不小了,能夠頂門立戶了,這不都說遠香近臭,興許咱們分了家之後,反倒是更親香了。”
一聽這話,五郎似乎大受打擊,滿臉震驚地呆立在原地,半晌沒說出一句話來。
五郎先是看向了徐誌立,徐誌立略有些尷尬地轉過了臉。
在大周朝,身為長子的徐誌立是負有照顧弟妹責任的。
五郎又眼露期待地望著徐老爺子,不過徐老爺子卻默默地抽著煙,似乎根本沒有聽到徐誌寶的話,也沒看到五郎的祈求。
“阿公,大伯,你們也是這意思嗎?”雖然五郎明知道是這樣的結果,但是仍然忍不住紅了眼,這些都是自己最親最親的親人,如今卻要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拋棄他們。
五郎這一番作為雖然有和徐向晚商量的結果,但是更多的還是出於本心。作為徐家的子孫,但凡能從徐老爺子等人身上感受到半點溫情,他也是不願意分家的。更何況,今後的一切都還是未知,雖然弟弟妹妹們都能幹懂事,但到底還隻是些孩子,將來的日子到底能過成什麽樣,五郎心裏還是沒底的,若不分家,雖然會挨餓受累,至少還餓不死。
然而,經過了剛才一番對話,五郎卻堅定了分家的念頭,要真和這樣的人在一起過,他們二房的日子永遠不可能過得起來。
徐老爺子的眉頭皺得能夠夾死一隻蒼蠅,狠狠地抽了好幾口煙。(.)
徐誌寶向徐誌立使了個眼色,徐誌立幹咳了兩聲道:“要說分家是我們的意思也不對,打心裏來說我還是希望大家夥在一起過,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多好啊?但是為了日子過得紅火,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家裏的地不多,這一大家子的吃喝就在這十畝地上,眼看著日子越過越難。五郎要是分出去了,自己找一份工,五口人簡簡單單的,雖然不能大富大貴,好歹溫飽不愁。”
這就是徐誌立和徐誌寶的區別,徐誌寶的自私永遠都是在明麵上,但是徐誌立卻還要為自己冠上一個“良善”的美名。這一點和徐老爺子有相似之處,卻又不完全相同。徐老爺子為的是整個徐家,或者說為的就是大房和三房,但是徐誌立卻隻是為了自己。
果然,徐誌立說出這樣一番話後,徐老爺子的臉色好看了不少,眉間的愁色也少了許多。
“既然話題已經說到了這裏,那麽擇日不如撞日,咱家今天就把分家的事情說了。樹大分枝,古往今來,不管是小家還是大戶,分家的不在少數,就咱村子裏分家的也占多數。你大伯說得不錯,咱家日子艱難,不分家也隻能一起過著苦日子。你們幾個雖然都還是孩子,不過卻都是懂事能幹的,要是好好過,日子興許還能比現在好點兒。家裏要供你大郎哥讀書,明年要是過了府試,就是童生了。你大郎哥今後出息了,肯定不能忘了你們。一筆寫不出兩個徐字,咱家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啊!”徐老爺子一開口便確定了分家的事實,狠狠地抽了兩口煙,似乎作了很大的決定,“老三要是覺得家裏負擔重,也一並分了吧。”
沒料到徐老爺子會突然來這神來一筆,徐誌寶先是一怔,隨即又是保證又是發誓著說他們三房願意照顧徐老爺子和崔氏,願意和大房同甘共苦。
聽著徐誌寶的表態,徐老爺子臉上有了笑容,顯然對他的態度很是滿意。
五郎猶豫了片刻,艱難地說道:“阿公,大伯,三叔,我也不想分家。我們幾兄妹一沒莊稼地,二沒謀生手段,今後可咋活啊?再說咱家也不是沒為家裏做事兒,我娘頭上的傷也不是自己摔的……”
說著,五郎小心翼翼地掃了一眼徐老爺子和崔氏,崔氏的臉色一變,不過卻少見的沒有當場發作。
在廚房偷聽的徐向晚姐妹倆對視了一眼,便一起來到了上房給自家哥哥助陣。
分家的事情既然已經提出來了,按照老爺子從不拖遝的性子,肯定能有一個結果。
剛才徐誌寶明確提出不願意分家,徐誌立是長子,肯定是和徐老爺子算作一股,也不用分。那麽現在要說的就隻有二房的分家問題了。
“阿公,阿婆,咱家也不想分,分家之後,我們一沒吃,二沒錢,日子可就沒法兒過下去了。”徐向晚特意掃了一眼崔氏,果然見崔氏一雙眼睛正死死地瞪著徐向晚,似乎恨不得撲過來咬她兩口。
徐向晚便朝著崔氏甜甜地笑了笑,脆聲道:“阿婆最疼我們了,肯定不能看著我們挨餓。”
伸手不打笑臉人,找不到發作的話題,崔氏的一口老血隻能生生地咽迴了肚子裏,氣得她連翻白眼。
徐誌寶的眼睛咕嚕嚕轉了好幾圈,隨即笑嘻嘻地上前一步,湊到五郎和徐向晚兄妹跟前道:“昨天你阿公可是給了你們足足一百文錢,這可不是個小數目。你們這骨頭湯藥的怕也就是三四十文,高粱米、糙米一文錢就可以買兩斤,這些錢要都買了糧食也夠你們吃一段時間了。趁著這段時間,你到鎮裏也好,縣裏也好,隨便找個工做做,也夠你們幾個吃喝了。”
按照徐誌寶的意思,這就是說分家就隻有這一百文錢,其餘錢糧田地一概沒有了。
打的倒是好算盤,徐向晚心下冷笑。
“三叔對咱們可真好,都已經給咱家算好了。不過我娘的傷可還沒好,之後肯定還得吃上不少藥,三叔可是算漏了?”徐向晚狀似不經意地看了徐老爺子和崔氏一眼,隨即笑眯眯地望向徐誌寶。
都不省心啊,徐老爺子眉頭一皺,心下暗道。
徐誌寶並沒有半點不好意思,眼珠一轉便嗬嗬笑道:“你娘這傷得休養,吃藥也沒用。分家之後你們自家的事兒就少了,家裏有晚兒你們兩姐妹,家外有五郎,你娘剛好閑下來了,可不正好養養?”
“好了,都別說了,這分家的事情我心裏有數。”徐老爺子沒有抬頭,隻是將手裏的煙鬥在桌子上敲了敲。
徐向晚和五郎交換了一下眼神,五郎便道:“爺,分家是大事,要不我去把太叔公、大叔公他們請來?”
五郎嘴裏的“太叔公”便是徐家的族長徐功旺,大叔公則是族長的長子徐文山,也就是本地的裏正。
“正是農忙季節,大家都忙,這都是咱自家的事兒,還請叔公他們做啥?”徐誌寶連忙阻止,雖說分家的事情一般都是各家家長說了算,但有族長、裏正等人在,麵上肯定不能過分虧待誰,如此他的如意算盤可就落空了。
沒想到一向老實的五郎竟然還能有這等心機,徐誌寶吃驚地看了五郎一眼。
聽到五郎的話,徐老爺子的動作也頓了頓,半晌才抬頭看了五郎一眼,然後對徐二郎說道:“二郎,你去把族長、裏正,你大阿公都請過來。”
說完便歎了口氣,小聲嘟囔了兩句“都不省心,都不吃虧”,不過這兩句除了離他最近的崔氏外,誰也沒聽見。
徐老爺子沒有搭理五郎,顯然是對五郎有了不滿。
五郎的眼神便暗了暗,但是並沒有阻止二郎出門。
沒過多久,二郎便將族長等人請來了,與族長一起來的還有其他三位族老、裏正以及徐老爺子的大哥徐文福。
徐老爺子趕緊帶著兒孫來到門口將人迎了進來。
都來到上房客廳坐好後,徐秋怡已經燒好了一壺熱水,準備給眾人泡茶。
“老大,讓你娘把屋裏那包茶拿來。”徐老爺子道。
崔氏等女眷,在與族長等人打了招唿後,便避開了。
仗著人小,徐向晚並沒有迴避,而是笑嘻嘻地站在五郎身後,一副懵懂小丫頭的樣子。
在徐家,崔氏是除了徐老爺子之外地位最高的,但是在外人麵前,作為女眷的她依舊是沒有發言權的。這樣的場合一般不需要崔氏開口,且崔氏通常也隻管家裏人吃飯穿衣等家務,對於這些大事都是不管的。
族長徐功旺看著徐秋怡已經燒好了水,便笑著點了點頭:“怡兒這麽大了,都能燒水煮飯了,不錯不錯。”
說完徐功旺又轉過頭看向徐老爺子道:“喝點水就好,都不是外人,不用客氣。”
徐老爺子自然不能應下,隻是恭敬地賠著笑臉。
很快,徐誌立便從東屋裏拿了一袋油紙包好的茶葉。
莊戶人家日子都過得節省,能有油鹽醬醋就不錯了,沒什麽人會去買茶葉,徐家也是一樣。
這茶葉是徐老爺子在鎮上雜貨鋪裏做夥計的大女婿雷富貴送的節禮。平時都由崔氏保管著,隻徐老爺子和徐大郎能喝。
“阿洪啊,有些話我不該說,說了也怕你不愛聽。”徐功旺坐下之後,將拐杖放在了椅子旁邊,目光環視一周之後才道。**********************各位書友們,祝大家國慶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