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富何求!
連爺說拿人來抵,寧初二就臉紅了。
還沒來得及惱羞成怒,便被一件道袍兜頭蓋臉捂了個嚴實。
他隔著那一層藏藍袍子摟著她。
“想什麽呢,那事來日方長,往後有的是時間辦,眼下有更重要的事要你做。”
寧初二聽著那輕佻的話,胡亂揮開腦袋上的衣服,瞪眼道。
“胡說八道什麽,誰想誰是孫子。”
連小爺慢悠悠的坐迴去,一臉正經。
“不想才是裝孫子呢。”
雲都是座很古老的縣城,能在城中擁有一家店鋪,或是府邸的人,都算的上是這裏有些頭臉的人物。
而這些人物,所謂的發家史都有那麽點不為外人道的意思。
錢都不是正常道上來的,時日久了,總免不了覺得虧心。
因此每逢農曆的初一十五,這裏官太太和一些商賈家眷都會結伴而行,去城外凜清池旁的城隍廟上香。
銀子是大把大把的散,香油錢是一整箱一整箱的搬。心裏有多虔誠,旁人不得而知,總歸是買個心安罷了。
偶爾遇上幾個能說會道的和尚道士,隻要嘴巴討巧,都能得上不少賞錢。
也正是因了這原由,導致了大量腦袋上長了頭發不長頭發的和尚,會白話不會白話的道士源源不斷的湧入。
寧初二也頭一次在寒風瑟瑟中,感受到了生命繁衍不惜的群眾力量,生生擠出一身熱汗。
諾大的小身板,要不是有封涔和招財等人護著,隻怕迴來的時候就隻剩下一張宣紙厚的薄片了。
寧初二今日特地改變了些容貌,一把用來掩飾年紀的胡須,再加上一隻遊方道士所用的黃幡,挺有些半仙的架勢。
奈何你再站的筆直,人群可不看臉說話,一見著那些雲都的官太太們出來,全部蜂擁而上的吹噓。
寧初二蹲在地上晃動著手裏的簽筒,從來沒算過這麽坑爹的命。
甭說是找人了,連點生意都搶不上。
冬官說。
“大人,您要上去肯定會被踩死。這背井離鄉的,下官就是有心給您裝棺材板裏帶迴來,也夠嗆。”
寧初二隨手咬了顆稻草在嘴裏嚼著。
“本官就是真死了也用不著你抬!現下想個法子將人引過來,不然迴去之後看我不給你小鞋穿。”
這話無非就是隨口一說。
寧初二也壓根沒覺得冬官能有多大的本事,哪承想這貨竟然真為了那一雙“小鞋”拚了。
剛落下那話音便吼了一嗓子:“蒼天啊~!我居然真的能看見了!!”
然後噗通一聲往寧初二跟前一跪,啪啪就是三個頂響亮的響頭。
“胡半仙啊,常聽人說您四處遊方,得的乃是清風觀掌門馮軻道長的真傳。小生開始的時候不肯相信,還當您是與那些騙錢之人一般,胡亂幾張符紙便算了事。哪裏想得,您當真有這樣通天的本事。不光醫治好了我的雙眼,還替那死去的白蛇平了怨,小生實在不知該如何感念您的恩情了。”
寧初二嘴上的稻草還沒拿下來,就這麽不尷不尬的掛在嘴上。
麵上的神情
“咳,這位公子快快請起。”
如果不是有外人在場,她大概會甩自己兩耳瓜子。
怎地好端端一個娃兒,竟然也能變成這樣。
事後寧初二也曾問過冬官,那故事和那沒皮沒臉那一套到底是跟誰學的?
他挺認真的拿著手裏的書本說:“《坑人三千問》啊,這不是大人您叫我讀的書嗎。至於沒皮沒臉,下官自然是在您身邊耳濡目染...”
寧初二覺得,她搖簽算命的營生大致是後繼有人了。
現下隻說這邊。
看熱鬧這種事,旁觀者從來不會嫌事大,冬官這廂剛跪下沒多久,便有好信的丫鬟走上前來詢問。
“你才剛說你眼睛瞎了?這道士又不是華佗,竟是連眼疾都能治了?”
冬官不慌不忙的往地上一坐,眼中儼然散發著促膝長談的慈祥。
“這位姑娘問的極是。小生的眼睛確實是瞎了許久,但並非是眼疾,而是被一隻白蛇給困住了。三年前,小生上山采藥,突見草叢中似有什麽龐然大物迅速而至。當時手裏隻有鐮刀,也未及
細想,便扔進了草叢,緊接著就是一股濃濃的血腥之氣。”
冬官說的煞有介事,圍上來的人也越來越多。
丫鬟站在一旁道。
“血腥之氣?莫不是,你那鐮刀剛巧砸重了那隻白蛇,將它給打死了?”
“正是如此。”
冬官惆悵垂首。
“要說小生平日雖不信道,但也並未做過什麽傷天害理之事。誤殺白蛇,也是無心之失,壞就壞在,這白蛇當時尚未斷氣,小生一看之下便記住了我的臉。”
“胡半仙說,那隻蛇已經是要成精的靈物了,因著我那一下子就這麽白瞎了道行,死後自然心存怨恨想要報複。自那以後,小生便時常覺得眼睛疼,額頭處也好似被什麽東西生生盤住不肯下去,越勒越緊。沒過多久,眼睛就不能視物了。”
秦歡這邊說著,竟也勾出周圍許多共鳴。
“這個小書生說的對啊,就是這個症狀。咱們縣城管這個叫蛇盤瘡,最是有些靈異的。所以咱們這邊,即便是在山裏,也沒有捕蛇吃蛇之人,便是遇見了,也要雙手拜拜請了它先過去。”
“是啊是啊,這事我也聽說過。”
“蛇仙記仇,打死了最後一眼望見的是誰便要報複的。”
寧初二看見遠處一個貴婦模樣的女子,側頭對丫鬟耳語了幾聲,那丫鬟便來問道。
“聽口音,你並不是雲都人,怎會跑到雲都這地界?”
想是秦歡早想到對方會如此問,雙手一拱對著寧初二又鞠了一躬。
“小生卻不是雲都人,而是譯成縣人,此番會到雲都,完全是因為聽說胡先生在此地出沒過,想要親自拜一拜恩公。小生家裏並不富足,胡先生為小生治療眼疾又分文不取,小生若不尋他而
來,磕上三個響頭,如何對得其做人二字。”
冬官一番話,說的甚是掏心挖肺,古道柔腸。
封涔蹲在寧初二跟前,連續翻了好幾個白眼。
“在欽天監呆久了的人,果然多少都有點病啊。堂堂一個大老爺們,坐在地上跟人白話,多跌份兒。”
寧初二沒接那話茬,隻是伸手指著他左邊眉骨處。
“這個地方沒畫好。”
封穀主就甩著袖子補妝去了。
這一番吆喝,再不為胡半仙創造出點人氣,就委實說不過去了。
不肖多時,寧初二那被人踩了好幾十雙腳印的破攤子前便堆滿了人。
看相這營生,還有這麽個說道。
上趕子的不叫買賣,按老百姓的話說就是,端著。
寧初二的臉就崩的挺緊的,一把胡須讓她順的都快擰成一股繩了。
她側頭看了看眾人,雙手掐指撚了兩下。
“今日有緣人不多,隻找生辰裏肖鼠者,二月生人,發內一枚朱砂痣者。若沒有,便是我二人無緣,這便走了。”
話落,當真站起來收拾東西。
在場的,無不都想讓這半仙算上一算。
隻是肖鼠者有,二月生人也不卻,就是沒在發裏生出朱砂痣的。
寧初二看見人群中那名美婦略動了動,卻也沒急著上前,隻拖了丫頭來問。
“若是有,道長能看出些旁人沒有的門道嗎?”
寧初二輕笑,藏藍袍袖隨著胳膊背到身後的姿勢劃開一個弧度。
“這位夫人命格是個極金貴的,富貴就不用問了,若是為了家中長輩解惑,還可略談一談。”
美婦麵上一怔,移步上前單手比了個請的手勢。
“道長如不嫌棄,還請過府一敘。”
連爺說拿人來抵,寧初二就臉紅了。
還沒來得及惱羞成怒,便被一件道袍兜頭蓋臉捂了個嚴實。
他隔著那一層藏藍袍子摟著她。
“想什麽呢,那事來日方長,往後有的是時間辦,眼下有更重要的事要你做。”
寧初二聽著那輕佻的話,胡亂揮開腦袋上的衣服,瞪眼道。
“胡說八道什麽,誰想誰是孫子。”
連小爺慢悠悠的坐迴去,一臉正經。
“不想才是裝孫子呢。”
雲都是座很古老的縣城,能在城中擁有一家店鋪,或是府邸的人,都算的上是這裏有些頭臉的人物。
而這些人物,所謂的發家史都有那麽點不為外人道的意思。
錢都不是正常道上來的,時日久了,總免不了覺得虧心。
因此每逢農曆的初一十五,這裏官太太和一些商賈家眷都會結伴而行,去城外凜清池旁的城隍廟上香。
銀子是大把大把的散,香油錢是一整箱一整箱的搬。心裏有多虔誠,旁人不得而知,總歸是買個心安罷了。
偶爾遇上幾個能說會道的和尚道士,隻要嘴巴討巧,都能得上不少賞錢。
也正是因了這原由,導致了大量腦袋上長了頭發不長頭發的和尚,會白話不會白話的道士源源不斷的湧入。
寧初二也頭一次在寒風瑟瑟中,感受到了生命繁衍不惜的群眾力量,生生擠出一身熱汗。
諾大的小身板,要不是有封涔和招財等人護著,隻怕迴來的時候就隻剩下一張宣紙厚的薄片了。
寧初二今日特地改變了些容貌,一把用來掩飾年紀的胡須,再加上一隻遊方道士所用的黃幡,挺有些半仙的架勢。
奈何你再站的筆直,人群可不看臉說話,一見著那些雲都的官太太們出來,全部蜂擁而上的吹噓。
寧初二蹲在地上晃動著手裏的簽筒,從來沒算過這麽坑爹的命。
甭說是找人了,連點生意都搶不上。
冬官說。
“大人,您要上去肯定會被踩死。這背井離鄉的,下官就是有心給您裝棺材板裏帶迴來,也夠嗆。”
寧初二隨手咬了顆稻草在嘴裏嚼著。
“本官就是真死了也用不著你抬!現下想個法子將人引過來,不然迴去之後看我不給你小鞋穿。”
這話無非就是隨口一說。
寧初二也壓根沒覺得冬官能有多大的本事,哪承想這貨竟然真為了那一雙“小鞋”拚了。
剛落下那話音便吼了一嗓子:“蒼天啊~!我居然真的能看見了!!”
然後噗通一聲往寧初二跟前一跪,啪啪就是三個頂響亮的響頭。
“胡半仙啊,常聽人說您四處遊方,得的乃是清風觀掌門馮軻道長的真傳。小生開始的時候不肯相信,還當您是與那些騙錢之人一般,胡亂幾張符紙便算了事。哪裏想得,您當真有這樣通天的本事。不光醫治好了我的雙眼,還替那死去的白蛇平了怨,小生實在不知該如何感念您的恩情了。”
寧初二嘴上的稻草還沒拿下來,就這麽不尷不尬的掛在嘴上。
麵上的神情
“咳,這位公子快快請起。”
如果不是有外人在場,她大概會甩自己兩耳瓜子。
怎地好端端一個娃兒,竟然也能變成這樣。
事後寧初二也曾問過冬官,那故事和那沒皮沒臉那一套到底是跟誰學的?
他挺認真的拿著手裏的書本說:“《坑人三千問》啊,這不是大人您叫我讀的書嗎。至於沒皮沒臉,下官自然是在您身邊耳濡目染...”
寧初二覺得,她搖簽算命的營生大致是後繼有人了。
現下隻說這邊。
看熱鬧這種事,旁觀者從來不會嫌事大,冬官這廂剛跪下沒多久,便有好信的丫鬟走上前來詢問。
“你才剛說你眼睛瞎了?這道士又不是華佗,竟是連眼疾都能治了?”
冬官不慌不忙的往地上一坐,眼中儼然散發著促膝長談的慈祥。
“這位姑娘問的極是。小生的眼睛確實是瞎了許久,但並非是眼疾,而是被一隻白蛇給困住了。三年前,小生上山采藥,突見草叢中似有什麽龐然大物迅速而至。當時手裏隻有鐮刀,也未及
細想,便扔進了草叢,緊接著就是一股濃濃的血腥之氣。”
冬官說的煞有介事,圍上來的人也越來越多。
丫鬟站在一旁道。
“血腥之氣?莫不是,你那鐮刀剛巧砸重了那隻白蛇,將它給打死了?”
“正是如此。”
冬官惆悵垂首。
“要說小生平日雖不信道,但也並未做過什麽傷天害理之事。誤殺白蛇,也是無心之失,壞就壞在,這白蛇當時尚未斷氣,小生一看之下便記住了我的臉。”
“胡半仙說,那隻蛇已經是要成精的靈物了,因著我那一下子就這麽白瞎了道行,死後自然心存怨恨想要報複。自那以後,小生便時常覺得眼睛疼,額頭處也好似被什麽東西生生盤住不肯下去,越勒越緊。沒過多久,眼睛就不能視物了。”
秦歡這邊說著,竟也勾出周圍許多共鳴。
“這個小書生說的對啊,就是這個症狀。咱們縣城管這個叫蛇盤瘡,最是有些靈異的。所以咱們這邊,即便是在山裏,也沒有捕蛇吃蛇之人,便是遇見了,也要雙手拜拜請了它先過去。”
“是啊是啊,這事我也聽說過。”
“蛇仙記仇,打死了最後一眼望見的是誰便要報複的。”
寧初二看見遠處一個貴婦模樣的女子,側頭對丫鬟耳語了幾聲,那丫鬟便來問道。
“聽口音,你並不是雲都人,怎會跑到雲都這地界?”
想是秦歡早想到對方會如此問,雙手一拱對著寧初二又鞠了一躬。
“小生卻不是雲都人,而是譯成縣人,此番會到雲都,完全是因為聽說胡先生在此地出沒過,想要親自拜一拜恩公。小生家裏並不富足,胡先生為小生治療眼疾又分文不取,小生若不尋他而
來,磕上三個響頭,如何對得其做人二字。”
冬官一番話,說的甚是掏心挖肺,古道柔腸。
封涔蹲在寧初二跟前,連續翻了好幾個白眼。
“在欽天監呆久了的人,果然多少都有點病啊。堂堂一個大老爺們,坐在地上跟人白話,多跌份兒。”
寧初二沒接那話茬,隻是伸手指著他左邊眉骨處。
“這個地方沒畫好。”
封穀主就甩著袖子補妝去了。
這一番吆喝,再不為胡半仙創造出點人氣,就委實說不過去了。
不肖多時,寧初二那被人踩了好幾十雙腳印的破攤子前便堆滿了人。
看相這營生,還有這麽個說道。
上趕子的不叫買賣,按老百姓的話說就是,端著。
寧初二的臉就崩的挺緊的,一把胡須讓她順的都快擰成一股繩了。
她側頭看了看眾人,雙手掐指撚了兩下。
“今日有緣人不多,隻找生辰裏肖鼠者,二月生人,發內一枚朱砂痣者。若沒有,便是我二人無緣,這便走了。”
話落,當真站起來收拾東西。
在場的,無不都想讓這半仙算上一算。
隻是肖鼠者有,二月生人也不卻,就是沒在發裏生出朱砂痣的。
寧初二看見人群中那名美婦略動了動,卻也沒急著上前,隻拖了丫頭來問。
“若是有,道長能看出些旁人沒有的門道嗎?”
寧初二輕笑,藏藍袍袖隨著胳膊背到身後的姿勢劃開一個弧度。
“這位夫人命格是個極金貴的,富貴就不用問了,若是為了家中長輩解惑,還可略談一談。”
美婦麵上一怔,移步上前單手比了個請的手勢。
“道長如不嫌棄,還請過府一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