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興致勃勃,顧子傑等人自是意氣相隨,一行七人來到學宮前,隻見門楣上高高的金字匾額寫著“萬世師表”四個大字,泮池外邊石橋正前方豎著一塊兩米高的禁碑:“文武官員至此下馬”。</p>
這也是規矩,甭管多大的官兒,到了學宮這兒都得下轎下馬步行而入,就連皇上來此,也要下馬車,步行學宮。</p>
而文人們做了大官,都會迴來祭拜孔老夫子,算是衣錦還鄉、炫耀後進。至於武將,哪怕官居一品、權傾朝野,大老遠的看見學宮二字也繞著走,沒辦法,學宮裏的老學究們認準了半部論語治天下,道德文章世無雙,武人進去是要受岐視的。</p>
這處學宮雖大,仍是裝不下全國考生,現在依著宮牆又搭了三排的木棚充作考點,周圍以布帷遮住,派兵丁嚴加把守。</p>
李漁出宮少,也沒正式來過這裏,是以很是好奇,東瞅西看,慢悠悠走了進去。</p>
便在這個時候,鍾鳴鼓響起,門前除了舉子們的家人、仆人,還有些賣茶水點心的小販,已經一個舉子也不見了,也就相當於二十一世紀的上課鈴響起了。</p>
李漁頓覺無趣,見大槐樹下有個茶水攤子,便走過去坐了,崔公公趕忙喚過小二,要了茶水、點心,瓜子,陪著太子在樹下閑聊。</p>
顧子傑看看太陽,估計也就上午十點多的樣子,要去兵部時間還充裕的很,這才放下心來,他對太子說了一聲,沿著泮池慢慢西行,想瞧瞧這些舉子們考八股的模樣,隻是布帷遮得太嚴實,每隔幾步又有一名官兵把守,稍*近些都被人大聲嗬斥,顧子傑逛了一陣無趣,正要轉身往迴走,忽地一個舉子挾著個包袱急匆匆地與他擦肩而過,直奔布帷圍成的試門,那舉子滿頭大汗,舉著試貼惶急地道:“兵大哥,學生因故來得晚了,又走錯了地方,遲了些許時間,請兵大哥通融一下,讓我進去吧”。</p>
顧子傑好奇地停下腳步,轉身瞧去,門口站著四名兵丁,其中一個小旗揮手道:“會試如此大事也能耽擱?報名時間已過,我們可不敢做主放你進去”。</p>
那舉子急得滿頭大汗,一邊苦苦哀求,一邊連連作揖:“各位兵大哥,學生十年寒窗苦讀不輟,為的就是這一刻啊,不瞞各位兵大哥,學生昨夜還苦讀至三更天呐,隻恨路上撞了一個無賴,被他扯住糾纏不休,因此耽擱了時辰,請各位多多幫忙啊”。</p>
顧子傑打量這舉子,見他二十五六歲年紀,粗眉大眼,皮膚黝黑,身材又高又瘦,穿著一襲青衫,空蕩蕩的象個竹竿兒似的。</p>
這人說著探手入懷,將身上揣的銀兩都掏了出來,一股腦兒塞在那兵丁手中,陪笑道:“各位兵大哥多多通融,大恩大德,學生沒齒不忘”。</p>
那兵丁見他塞來足有十多兩紋銀,眼中頓時露出貪婪的神色,隻是這科考重地裏邊關卡層層,過了他這一關,也進不得科場,他一個大兵,可沒有權力送他進去,他隻好遺憾地將銀子扔迴那舉人懷中,搖了搖頭,不再言語。</p>
那舉子見此情景,急得額上汗水涔涔而下,自已竟恍若未覺,連擦都顧不得擦一下,仍然扯著那小旗不斷哀求,其他幾名兵丁見他賴著不走,都大聲嗬斥起來,裏邊一個禮部官員聞聲走了出來,袍袖一甩,冷斥道:“什麽人在門口喧嘩?”</p>
那禮部官員隻是個小小的禮部員外郎,可是這舉子情急之下也顧不得了,他噗嗵一聲跪倒在地,高聲道:“大人救我,大人救我,學生因故遲了一刻,不得進場,請大人千萬開恩,放我進去吧”,說著那舉子磕頭如搗蒜,顧子傑本不在意,待聽到他磕得地麵咚咚直響,才怵然心驚,一時大起同情。</p>
禮部員外郎白眼一翻,冷冷地道:“朝廷開科取士,是要選拔人才、為國效力的,連會試這樣大事都能遲到,你這樣的人也能入朝為官嗎?迴去再好好讀幾年聖賢書吧”。</p>
那舉子聽了語聲哽咽,伏在地上竟而爬不起來,隻是不斷磕頭,竟連哀求的聲音都發不出來了。顧子傑見了極為不忍,忍不住講情道:“這位大人,他遲了不過一刻鍾而已,斷不會出現泄題作弊的可能,不如放他進去吧。大人也是讀書人,當知苦讀不易啊”。</p>
禮部員外郎冷冷一笑,斜著眼睛瞥他一眼,不屑地道:“你是什麽人?”</p>
顧子傑道:“在下顧子傑,也是一個讀書人,讀書人辛苦半生出頭之路唯有科場一條路,事關人家一生前程,大人就開恩幫幫他吧”。</p>
禮部員外郎嗤了一聲,陰陽怪氣地道:“科場是什麽地方?科舉是何等大事?如此神聖莊嚴之事,豈能容人循私?”</p>
顧子傑見他一副厭人嘴臉,忽地想起《連升三級》裏東廠魏忠賢派人送進考場的張好穀來,他心中一動,都說廠衛橫行、人人側視,不知我這麵牌子牌子管不管用。他見四下沒有熟識的人,便探手入懷摸了那麵玉牌出來,在禮部員外郎麵前一舉,微笑道:“大人,正因科考是人生頭等大事,還請大人稍為通融,功德無量啊”。</p>
禮部員外郎瞧見顧子傑手中的千牛衛令牌,頓時心頭一寒,京師裏逍遙的千牛衛十有**是北鎮撫司那班噬血魔頭,這個衙門隨便出來一個千牛衛校尉,也夠他這個小小的員外郎喝一壺的了,何況看這人眼中的玉牌必是千牛衛中的高級軍官。</p>
千牛衛什麽時候連科舉的事兒也管起來了?他們也算是軍係的人,平時最厭惡來學宮這種地方,莫非是皇上特諭千牛衛來暗中探察?稍遲片刻並不算不可通融的大事,這人要是在聖上麵前添油加醋地誹謗我一番,說我故意刁難士子,那一時間,禮部員外郎臉上也涔涔落汗,他吃吃地道:“顧大人,方才下官不知顧大人身份,失禮了,實在失禮了。有大人一句話,那還有什麽不可以的,下官立刻親自送這名舉子入場考試,大人盡管放心便是”。</p>
那瘦高個的舉子一直跪在門口仰著臉兒聽兩人說話,一聽這話立時喜形於色,連忙磕頭作揖地道:“多謝顧大人,多謝考官大人”。</p>
他雖不知顧子傑拿的什麽牌子,可是看他年紀輕輕,竟讓那位考官為之色變,定是位身居上位的高官了。</p>
顧子傑向考官拱手道:“如此,多謝了”,然後向那舉子嗬嗬一笑道:“送你進去難,金榜題名更難,能不能魚躍龍門,可全看你的本事了。”</p>
他做了一件好事,心中也極為愉快,腳下飄飄,徑向學宮正門走去。那位禮部員外郎鬆了口氣,心有餘悸地對那舉子道:“快起來快起來,我送你進考場便是”。</p>
“是,是,多謝考官大人”,那舉子滂淚橫流地站起身來,扭頭瞧見顧子傑正要拐過帷幕,忙語聲哽咽地高聲道:“顧大人幫扶之恩,學生李白,此生不敢或忘!”</p>
顧子傑剛剛拐過布帷,一聽到這句話,腳下一絆,差點兒一個跟頭跌進河裏去。</p>
……</p>
太子爺坐了會兒,覺得有些無聊。太陽越升越高,腹中也感覺有些饑餓。他正想叫人把顧子傑找迴來,隻見一隊五城兵馬司的步快急急忙忙地跑了過來,手中拿的不是刀槍,卻是掃帚、簸箕,幾個吏目耀武揚威地喝道:“閑雜人等趕快迴避,當今聖上要來考場巡視啦”。</p>
太子聽說他老子要來,嚇了一跳,慌忙站了起來。那些步快們掃帚橫飛,掃得塵土飛揚,不用他們趕,那些候在考場外的百姓早已忙不迭地避向街對麵的樹林子裏。</p>
賣茶水的小販直唿晦氣,也連忙招唿婆娘撿了茶具桌椅趕快挪地方,就在這時顧子傑臉黑黑地從布帷那一側轉了出來,李漁大喜,連忙道:“迴來的正好,崔公公,你常常出宮采買,快介紹家象樣的酒樓,咱們去飽餐一頓。”</p>
崔公公聽他調門兒挺大,嚇了一跳,連忙壓低了嗓門道:“太子爺謹聲,可別叫人聽見了”。高公公、於公公等人慣看他人臉色,看出顧子傑挺堵心的樣子,隻是任他們想破頭,也不知他遇到了什麽事。</p>
顧子傑萬萬沒想到那人居然是李白,心道:“不會那麽巧吧,一定是巧合。”</p>
這時又聽說太子要去吃酒,更是撓頭,他忙湊到太子身邊,低聲道:“太子,我們出宮甚久,時間長了恐陛下察覺,依微臣之見,我們去吃些飯茶,然後就趕緊去兵部吧”。</p>
太子也低聲笑道:“顧侍讀不必擔心,父皇一會兒要來巡視考場,一時半會兒迴不了宮。咱們尋個去處,吃些酒茶,待我填飽肚子,就雇輛車去兵部搬東西”。在他想來,自已堂堂太子出麵,於公公怎麽也要給個麵子,要點東西還不是手到擒來?</p>
這也是規矩,甭管多大的官兒,到了學宮這兒都得下轎下馬步行而入,就連皇上來此,也要下馬車,步行學宮。</p>
而文人們做了大官,都會迴來祭拜孔老夫子,算是衣錦還鄉、炫耀後進。至於武將,哪怕官居一品、權傾朝野,大老遠的看見學宮二字也繞著走,沒辦法,學宮裏的老學究們認準了半部論語治天下,道德文章世無雙,武人進去是要受岐視的。</p>
這處學宮雖大,仍是裝不下全國考生,現在依著宮牆又搭了三排的木棚充作考點,周圍以布帷遮住,派兵丁嚴加把守。</p>
李漁出宮少,也沒正式來過這裏,是以很是好奇,東瞅西看,慢悠悠走了進去。</p>
便在這個時候,鍾鳴鼓響起,門前除了舉子們的家人、仆人,還有些賣茶水點心的小販,已經一個舉子也不見了,也就相當於二十一世紀的上課鈴響起了。</p>
李漁頓覺無趣,見大槐樹下有個茶水攤子,便走過去坐了,崔公公趕忙喚過小二,要了茶水、點心,瓜子,陪著太子在樹下閑聊。</p>
顧子傑看看太陽,估計也就上午十點多的樣子,要去兵部時間還充裕的很,這才放下心來,他對太子說了一聲,沿著泮池慢慢西行,想瞧瞧這些舉子們考八股的模樣,隻是布帷遮得太嚴實,每隔幾步又有一名官兵把守,稍*近些都被人大聲嗬斥,顧子傑逛了一陣無趣,正要轉身往迴走,忽地一個舉子挾著個包袱急匆匆地與他擦肩而過,直奔布帷圍成的試門,那舉子滿頭大汗,舉著試貼惶急地道:“兵大哥,學生因故來得晚了,又走錯了地方,遲了些許時間,請兵大哥通融一下,讓我進去吧”。</p>
顧子傑好奇地停下腳步,轉身瞧去,門口站著四名兵丁,其中一個小旗揮手道:“會試如此大事也能耽擱?報名時間已過,我們可不敢做主放你進去”。</p>
那舉子急得滿頭大汗,一邊苦苦哀求,一邊連連作揖:“各位兵大哥,學生十年寒窗苦讀不輟,為的就是這一刻啊,不瞞各位兵大哥,學生昨夜還苦讀至三更天呐,隻恨路上撞了一個無賴,被他扯住糾纏不休,因此耽擱了時辰,請各位多多幫忙啊”。</p>
顧子傑打量這舉子,見他二十五六歲年紀,粗眉大眼,皮膚黝黑,身材又高又瘦,穿著一襲青衫,空蕩蕩的象個竹竿兒似的。</p>
這人說著探手入懷,將身上揣的銀兩都掏了出來,一股腦兒塞在那兵丁手中,陪笑道:“各位兵大哥多多通融,大恩大德,學生沒齒不忘”。</p>
那兵丁見他塞來足有十多兩紋銀,眼中頓時露出貪婪的神色,隻是這科考重地裏邊關卡層層,過了他這一關,也進不得科場,他一個大兵,可沒有權力送他進去,他隻好遺憾地將銀子扔迴那舉人懷中,搖了搖頭,不再言語。</p>
那舉子見此情景,急得額上汗水涔涔而下,自已竟恍若未覺,連擦都顧不得擦一下,仍然扯著那小旗不斷哀求,其他幾名兵丁見他賴著不走,都大聲嗬斥起來,裏邊一個禮部官員聞聲走了出來,袍袖一甩,冷斥道:“什麽人在門口喧嘩?”</p>
那禮部官員隻是個小小的禮部員外郎,可是這舉子情急之下也顧不得了,他噗嗵一聲跪倒在地,高聲道:“大人救我,大人救我,學生因故遲了一刻,不得進場,請大人千萬開恩,放我進去吧”,說著那舉子磕頭如搗蒜,顧子傑本不在意,待聽到他磕得地麵咚咚直響,才怵然心驚,一時大起同情。</p>
禮部員外郎白眼一翻,冷冷地道:“朝廷開科取士,是要選拔人才、為國效力的,連會試這樣大事都能遲到,你這樣的人也能入朝為官嗎?迴去再好好讀幾年聖賢書吧”。</p>
那舉子聽了語聲哽咽,伏在地上竟而爬不起來,隻是不斷磕頭,竟連哀求的聲音都發不出來了。顧子傑見了極為不忍,忍不住講情道:“這位大人,他遲了不過一刻鍾而已,斷不會出現泄題作弊的可能,不如放他進去吧。大人也是讀書人,當知苦讀不易啊”。</p>
禮部員外郎冷冷一笑,斜著眼睛瞥他一眼,不屑地道:“你是什麽人?”</p>
顧子傑道:“在下顧子傑,也是一個讀書人,讀書人辛苦半生出頭之路唯有科場一條路,事關人家一生前程,大人就開恩幫幫他吧”。</p>
禮部員外郎嗤了一聲,陰陽怪氣地道:“科場是什麽地方?科舉是何等大事?如此神聖莊嚴之事,豈能容人循私?”</p>
顧子傑見他一副厭人嘴臉,忽地想起《連升三級》裏東廠魏忠賢派人送進考場的張好穀來,他心中一動,都說廠衛橫行、人人側視,不知我這麵牌子牌子管不管用。他見四下沒有熟識的人,便探手入懷摸了那麵玉牌出來,在禮部員外郎麵前一舉,微笑道:“大人,正因科考是人生頭等大事,還請大人稍為通融,功德無量啊”。</p>
禮部員外郎瞧見顧子傑手中的千牛衛令牌,頓時心頭一寒,京師裏逍遙的千牛衛十有**是北鎮撫司那班噬血魔頭,這個衙門隨便出來一個千牛衛校尉,也夠他這個小小的員外郎喝一壺的了,何況看這人眼中的玉牌必是千牛衛中的高級軍官。</p>
千牛衛什麽時候連科舉的事兒也管起來了?他們也算是軍係的人,平時最厭惡來學宮這種地方,莫非是皇上特諭千牛衛來暗中探察?稍遲片刻並不算不可通融的大事,這人要是在聖上麵前添油加醋地誹謗我一番,說我故意刁難士子,那一時間,禮部員外郎臉上也涔涔落汗,他吃吃地道:“顧大人,方才下官不知顧大人身份,失禮了,實在失禮了。有大人一句話,那還有什麽不可以的,下官立刻親自送這名舉子入場考試,大人盡管放心便是”。</p>
那瘦高個的舉子一直跪在門口仰著臉兒聽兩人說話,一聽這話立時喜形於色,連忙磕頭作揖地道:“多謝顧大人,多謝考官大人”。</p>
他雖不知顧子傑拿的什麽牌子,可是看他年紀輕輕,竟讓那位考官為之色變,定是位身居上位的高官了。</p>
顧子傑向考官拱手道:“如此,多謝了”,然後向那舉子嗬嗬一笑道:“送你進去難,金榜題名更難,能不能魚躍龍門,可全看你的本事了。”</p>
他做了一件好事,心中也極為愉快,腳下飄飄,徑向學宮正門走去。那位禮部員外郎鬆了口氣,心有餘悸地對那舉子道:“快起來快起來,我送你進考場便是”。</p>
“是,是,多謝考官大人”,那舉子滂淚橫流地站起身來,扭頭瞧見顧子傑正要拐過帷幕,忙語聲哽咽地高聲道:“顧大人幫扶之恩,學生李白,此生不敢或忘!”</p>
顧子傑剛剛拐過布帷,一聽到這句話,腳下一絆,差點兒一個跟頭跌進河裏去。</p>
……</p>
太子爺坐了會兒,覺得有些無聊。太陽越升越高,腹中也感覺有些饑餓。他正想叫人把顧子傑找迴來,隻見一隊五城兵馬司的步快急急忙忙地跑了過來,手中拿的不是刀槍,卻是掃帚、簸箕,幾個吏目耀武揚威地喝道:“閑雜人等趕快迴避,當今聖上要來考場巡視啦”。</p>
太子聽說他老子要來,嚇了一跳,慌忙站了起來。那些步快們掃帚橫飛,掃得塵土飛揚,不用他們趕,那些候在考場外的百姓早已忙不迭地避向街對麵的樹林子裏。</p>
賣茶水的小販直唿晦氣,也連忙招唿婆娘撿了茶具桌椅趕快挪地方,就在這時顧子傑臉黑黑地從布帷那一側轉了出來,李漁大喜,連忙道:“迴來的正好,崔公公,你常常出宮采買,快介紹家象樣的酒樓,咱們去飽餐一頓。”</p>
崔公公聽他調門兒挺大,嚇了一跳,連忙壓低了嗓門道:“太子爺謹聲,可別叫人聽見了”。高公公、於公公等人慣看他人臉色,看出顧子傑挺堵心的樣子,隻是任他們想破頭,也不知他遇到了什麽事。</p>
顧子傑萬萬沒想到那人居然是李白,心道:“不會那麽巧吧,一定是巧合。”</p>
這時又聽說太子要去吃酒,更是撓頭,他忙湊到太子身邊,低聲道:“太子,我們出宮甚久,時間長了恐陛下察覺,依微臣之見,我們去吃些飯茶,然後就趕緊去兵部吧”。</p>
太子也低聲笑道:“顧侍讀不必擔心,父皇一會兒要來巡視考場,一時半會兒迴不了宮。咱們尋個去處,吃些酒茶,待我填飽肚子,就雇輛車去兵部搬東西”。在他想來,自已堂堂太子出麵,於公公怎麽也要給個麵子,要點東西還不是手到擒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