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算師:更新時間:2-9-:52:4。出了廬州城的北門,向北行走二十裏的路程,就可到達一個叫二十頭的村莊。說.b。更


    這個村莊不大,住著一百多戶人家,全是莊稼人,祖祖輩輩跟土地爺打交道,務農為業。56694


    這群莊戶人家中有一戶姓丁,戶主叫丁大,靠著祖上傳承下來的十幾畝薄田養家糊口,維持生計。


    這丁大沒有兄弟,父母撒手後家業全是他一人繼承,吃了獨食。


    所以生活衣食無憂,在本村倒算得上是個小康之家了。


    比起那些祖上無業,靠種東家田地過日子的莊稼人,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丁大娶了房媳婦,生了一雙女兒後,女人就再也沒有懷孕了。


    眼見丁大往不惑之年上逼進,未能生子,心中不免十分焦慮。


    常言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丁大雖是目不識丁之人,就是說連自家的姓也寫不出來。


    但就這句常言卻理解深透,明白人活在世上,第一件事就是要盡孝,而盡孝的第一要務就是能生兒育女,傳宗接代。


    因此,生兒子傳宗接代,是當前丁家的頭等大事,壓倒一切。


    丁大對此可不敢疏忽大意,便在每年秋收結束,農活閑下來的時候。


    總是備些銀兩,帶上女人去二十裏外的廬州城皇明寺敬香許願,求菩薩慈悲,可憐可憐丁家,讓丁家不斷香火。


    轉眼又到了秋忙結束閑下來的時節。


    一天晚上,夫婦二人吃完飯熄燈上huang安歇。


    黑暗中女人忽然想起什麽,用低低的聲音對丈夫訴說:“他爸,再過幾天就是十五了。


    你得準備準備。


    我們好去城裏給菩薩敬香。


    男人坐著靠在床頭,隻顧叭噠叭噠抽著旱煙,煙頭的紅光一閃一滅。


    聽見女人提醒,便從嘴中拿開煙嘴,清清喉嚨說:“你不說我把這事兒倒給忘了。


    明兒個我就去準備。”說完,又顧自抽起煙。


    第二天,丁大早早爬起床,收拾一擔幹貨,用毛驢馱上集鎮。


    晌午迴到家中,腰中帶迴些銀子。


    丁大把銀子交給女人,作為進城盤纏費用,再順便購些衣料迴來,好給婆娘和孩子們做些過年衣裳。


    什麽叫小康之家?就是不愁吃,不愁穿。


    丁大可不願叫女人和孩子們,生活在小康之家受了委曲。


    女人接過錢,點了數,拿塊手巾小心地包好,偷偷塞到箱底下。


    十五那天,雞剛叫頭遍,兩口子就下床了。


    男人出門擔水,女人坐進鍋灶下燒火。


    女人燒好早飯後,爬起身拍掉身上的草沫,便進內室梳洗打扮起來。


    農家婦女活兒多,家裏家外都要忙乎,經常忙了這頭顧不了那頭,沒有閑工夫照顧自己。


    平常早晨起來,隻是擦把臉,梳梳頭就算完事了。


    哪有閑情逸致坐到梳妝台前描眉敷粉,盤發抹油!美的你慌!


    可是今兒個不同,今兒個是要去麵見菩薩。


    佛門清淨,千萬不能在菩薩麵前搞得蓬頭垢麵,衣衫不整,髒髒兮兮。


    叫菩薩看了不順心,認為你拜佛心不誠,便不把你放在心上。


    那你許再多願,瞌再多頭,有個什麽個用呢!所以,丁大女人不敢馬虎,燒好早飯後便坐到梳妝台前精心打扮起來。


    不一會兒,銅鏡裏就顯出一張大家婦人的麵容。


    丁大女人原是一位大家閨秀。


    古話言在先:富不過三代。


    到了她父親這一代已是四代了。


    正好應了這句老古話,家道淪落衰敗下來。


    不得已隻好下嫁丁家,大家閨秀的身份一下子跌到農家主婦的位置上。


    好在丁大雖是一介農夫,家中靠著十幾畝農田,吃穿無憂。


    總比吃不飽,穿不暖的破落戶要強得多。


    再想想這世間的事誰也捉模不透,人生無常。


    皇帝老爺趕上改朝換代的命運也逃月兌不了幹係,何況是平民百姓呢!丁大女人時常這麽安慰自己。


    所以下嫁丁家,倒也沒覺著有多少委曲。


    丈夫體貼會幹活,一家人日子過得倒也紅紅火火。


    叫女人感到缺憾的是至今未能給丁家生子,這樁事一直窩在心頭,放不下,成了心病。


    丈夫將水缸挑滿,放下挑擔走進內室。


    見老婆今早打扮得如此漂亮,眼睛亮起來,驚訝地說:“瞧瞧你這般打扮,我直把你當成新娘了。


    “你也換身幹淨的衣服。


    去見菩薩,穿得不幹不淨菩薩見了要生氣。”女人見丈夫說他是新娘子,越發高興,麵色充上紅暈,嬌嗔含羞道。


    “是麽,可是聽人說,菩薩就是用泥和草捏巴出來的,隻是在外麵塗上一層金粉……”男人聽女人這樣說,有些不以為然,如實說道。


    “別瞎說,叫菩薩聽見了可不好!”女人慌忙製止住丈夫的破嘴話,不讓丈夫說下去。


    仿佛菩薩就在窗口下偷聽。


    “好,我不說是了。”男人叫女人打斷話頭,似乎有些不快。


    但話音剛落又憋不住問女人:“不過我心裏還是這麽想。


    不知菩薩可知人心裏事麽?”


    “心裏也不能想!我聽女乃女乃說過,菩薩什麽都知道。”女人認真地告誡丈夫,一臉毫不含糊的表情。


    “既是菩薩什麽都知道,說出來和不說出來,還不是一樣麽!”男人聽說心裏所想什麽菩薩都知道,便對剛才女人不讓他說話有點兒不高興。


    “是呀,你看燒香許願的人,在菩薩麵前都是不說出口,隻在心中默念。


    菩薩自會知道你心中所說的話。”女人沒有察覺到男人的神色,仍是不厭其煩地給丈夫作解釋。


    “照這麽說,今後在菩薩麵前不胡思亂想是了。


    時候不早了,吃飯去吧。”男人不願意再就這個話題討論下去。


    於是夫妻二人結束了理論,走到廚房去用餐。


    吃過早飯,丈夫按照妻子的吩咐,換上幹淨的新衣,出門從牛棚裏牽出一頭毛驢,在驢背上鋪上一塊墊布,又搭上個口袋。


    然後拿出煙袋點上,站在院子裏一邊抽一邊等候女人。


    女人開箱取出銀子,放進包袱裏係上四角,將包袱挎在左胳膊肘上。


    便走進孩子的睡床,推醒熟睡的大女兒,叫她下床來關門。


    並一邊叮囑她,要看好家,照顧好妹妹,晚上迴來給她和妹妹帶糕點和花衣裳。


    此話昨晚已對孩子說了多遍,但做母親的仍是不放心,臨出門時又要交待一番。


    大女兒沒睡醒,下床後不停地揉搓著眼睛,迷迷糊糊聽著母親交待的話,隻是一個勁兒點頭,懶得答話,恨不得母親快些離開,讓她拴上門好迴床睡覺。


    做母親的見女兒拴上門,便放心地走到毛驢身邊。


    丈夫使勁把她抱上驢背,等她坐穩身子,男人便一手牽著毛驢,一手拿著煙袋,搖搖晃晃的出了自家院門。


    巧算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巧算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元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元盛並收藏巧算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