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邊剛剛泛起魚肚白,風雨樓客棧的院子裏,五十幾個人開始牽馬備鞍。動作有序不忙亂。隻聽得鞍具掛上的聲響,沒有一個人亂說話。這些規矩都是在老東家規定下,由大把頭牽頭執行,從馬幫初建,一直沿用至今。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幫有幫規。就是在這種嚴格而規矩的幫規約束下,樊家馬幫從一開始簡單建立,到現在的規模加誠信經營。使得樊家馬幫在方圓馬幫中信譽卓著,獨占鼇頭。
這次的路線走的是滇藏道:從下關(大理)出發,經麗江,中甸(今香格裏拉),迪慶,德欽,到西藏的芒康,昌都,波密,拉薩……
幾十個人細致而配合默契的將要運送的貨物一一整齊碼放到馬背的後部,拉勞拽緊每一條捆繩,為得是讓貨物更加平穩結實。然後將自己的水囊、斜跨在肩上,馬鞭拿在手中。
然後就聽洪亮的報數聲傳來:“一小組理貨整裝完畢!”緊接著:“二小組理貨整裝完畢!請大把頭講話!”方隊前的嘉睦聽完報數,在看麵前整齊的馬幫方隊,心中湧起一股壯士出征前的豪情。他對著整齊馬幫方隊,高聲的說:“這次的長途運貨,對於我們是前所未有的考驗,這麽遠的路程,我們還是第一次。以前走的沒有這次遠。這既考驗我們的體力也考驗我們的耐力。我雖第一次帶領你們,但我非常有信心。因為有你們這幫對樊家事業一慣支持幫助,我心裏有底。那麽現在想問的是大家對這次遠行有信心嗎?”嘉睦的話音一落,馬幫全體隊員異口同聲的說:"有信心!堅決支持少幫主!人在貨在!走行順遂!”嘉睦聽完這震耳發匱的出征誓言,由衷的感到高興,然後他簡短的說了一句:“好!時候不早,出行!”說完話,上了一匹高頭棗紅馬。雙腿一夾馬肚。棗紅馬亮開四蹄跑了起來。後麵的一隊人馬緊跟其後。
當馬隊下了石橋,路邊早候著樊家的家眷一排人。嘉睦趕忙勒韁下馬。先走到父母的身邊,看著在晨風微涼中站立的父母妻子,眼眶有了瑩瑩的淚花,隻一瞬,便隱沒到眼底。到了父母的前,嘉睦嗔愛的說:“父親,母親,這大清早的,節氣縱好,也含著涼意,昨兒吃飯時不是說好的,今天不用二老來送?”樊秉如聽了嘉睦的話說道:“原來和你娘說好是不來的,可一大早你娘就起來變卦,非纏著我要來,說實話,你爹是最不願看到送別的一幕。但抗不住你娘,怕不來相送,你娘會怪我。隻能由著她。”嘉睦笑了,但嘉睦哪裏知道,這是父親的托辭,他隻能用這種托辭來掩蓋一個父親兼具男子漢的深情表露。
邊上嘉睦母親樊柴氏今日沒有了往日的威嚴,取而代之的是慈祥和不舍。她從衣服內襟裏拿出一個精致的錦緞香囊,從中拿出的是一條翡翠頸鏈。她鄭重的交到嘉睦手中。語重心長的對嘉睦說:“睦兒啊,昨天你們兩夫妻走的匆忙,我也老糊塗給忘了,早晨腦子清醒,一下子想到這掛項鏈。這是我結婚你外婆送給我的,是一掛翡翠玉觀音頸鏈。這次出門很遠,帶上這掛項鏈,佛主保佑我的睦兒旅途平安。為娘親手給你帶上吧!”說完這話,嘉睦娘慢慢的把碧綠的翡翠項鏈戴在愛子的頸上。然後雙臂緊緊的摟住嘉睦……但她此次眼中沒有淚水,卻都落在了心中。她怕當著麵落淚會讓愛子心裏難受,旅途不安心。嘉睦被母親摟的緊緊的,他好享受這一溫情時刻……
還是樊秉如打開了局麵。他輕咳一下算作提醒。然後他說道:“嘉睦娘,時間不早了,嘉睦還沒和媳婦說話,我們往後稍一下,讓小兩口說一下體己話。”
後麵的隊伍已聽樊老爺子的話,都知趣的停在原地,丫鬟和奴仆都後移幾步,老兩口也向後走了幾步。
此時的樊任氏臉上雖帶著笑,但顯得很牽強。這種長別,任誰都難舍難分,何況恩愛有加的夫妻,兩人才結婚三載,正是愛火正旺的好時候,還由於,嘉睦從來沒出過這麽遠門。樊任氏自然是既難舍又夾雜不安。她款款的走到嘉睦麵前說:“嘉睦,此一去,林深草莽,山高路遠。一定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貨物還在其次。該帶的都帶了,為妻特拿來家中上好的豹皮一張,遇到高海拔地段歇腳時可禦寒。”嘉睦接過妻子手中的豹皮墊子,立時暖流湧上心頭……片刻的喉頭哽咽過後,嘉睦強忍淚水對妻子說道:“紅棉,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和馬幫,等著我凱旋而歸!一定等我!”樊任氏聽了丈夫的一番深情話語,忙迴答:“嘉睦,放心,祝你和幫隊一路平安,順利而歸。我等著你!”嘉睦剛要上馬,就聽身後傳來父親的聲音:“睦兒,稍等!為父有話要囑咐與你!”嘉睦迴頭停下了腳步。
看著父親向自己走來,他也急迎上,問道:“父親,還有沒交待兒您盡管說!”
樊秉如遞給嘉睦一個用錦巾裹著的包袱。然後神情莊重的對嘉睦說:“睦兒啊,這是你老爹(爺爺)傳下來的傳家之寶,馬幫初建,我當馬鍋頭出遠門總隨身帶著它。今天交與你,爺是為父的一番心思。”
嘉睦虔誠的接過父親交到手中的傳家之寶,不由得心頭一熱:還有什麽比父愛更偉大呢。今後要好好孝敬父母親。
凝四片刻忍不住問道:“父親,這裏是什麽物件?怎麽用法?”
樊秉如說:“這個物件叫‘金柝’是古代軍中的軍用梆器,白天用來當鍋具,晚上露營做為梆具來巡視敵情。有警醒之用。百多年凝結的正氣,可以驅鬼避邪。用時用力的擊打便可。”
嘉睦聽完父親語重心長的殷殷囑咐,眼淚喊在眼眶,對父親行了一個深深的大禮。
然後迴轉身接過妻子手中豹皮墊後,飛身上馬,迴頭深情的凝望父母親和深愛的妻子,還有家奴等親眷。轉頭縱韁,雙腿猛夾馬肚,馬鞭向馬臀一揮。那棗紅高頭大馬,唿嘯一聲疾馳而去。後麵的馬隊也都緊隨其後,馬頭高揚,四蹄騰飛。所行之處,浩浩蕩蕩,塵土飛揚。
一
樊家馬幫隊伍浩浩蕩蕩的走出了下關。
嘉睦前麵引路。嘉睦的馬原來是大鍋頭梁滿囤的專用坐騎。這梁鍋頭從樊家馬幫開張,就忠心耿耿的為樊家馬幫孝力,可謂鞠躬盡瘁。但這次不巧的是,他患了急性痢疾。俗話說:官不踩病人。所以,這次長途他沒能參加。但他坐騎下的馬這次要由嘉睦來駕馭。這匹馬一直跟著梁鍋頭。人馬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他為愛馬取了一個威風凜凜的名字“挾翼”據說出自古代神馬的一個典故。
這挾翼對主人有很深的感情。現在由不熟之人---嘉睦騎在背上,多少有些憂鬱。這是一般人不易察覺的細微之處。為什麽這麽說,後來發生的一係列驚恐、懸疑、詭異都在它的身上得到了印證。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現在要表的是:嘉睦領著樊家馬幫一幹馬隊,形色匆匆的走在滇藏走貨的路上。
從家裏走時,天空湛藍,湛藍。一絲風兒都沒有。那些飛鳥因為悶熱,也都知趣的躲了起來。
嘉睦此時口渴的曆害,他低頭看著胯下的挾翼,此時也聽不到他輕鬆愜意的響鼻兒聲,仔細一瞧,它的身上滿是汗水,那汗水正滴答往地下趟去……
嘉睦心中一熱,忙勒韁,大聲向後麵的馬幫成員喊道:“老少爺們門!大嘉聽好了,天氣太熱,人馬俱乏,大家休息一下,就地人、馬補充給養。”
說完話,身如靈猴,飛步下得馬來。就聽得後麵馬幫分隊頭領高聲傳著嘉睦少主的口令。一隊人馬稍息休憩。
嘉睦將水囊拿出,緊咽了幾口水,喉嚨冒煙狀況才得以緩解。
他正用草帽煽涼時,看見一分隊隊長錢甲向他走來。
嘉睦有禮微笑的望向錢甲,錢甲也邁著急步走來。嘉睦現在雖是馬幫馬鍋頭,但平時家訓傳授的尊老愛幼的品質,一直烙印在骨子裏。
因此,嘉睦先開了口:“錢叔,你補養都做完了嗎?來我這,是不是有話對我說?”錢甲因為走得急,再加上大太陽又毒,臉上和裸露靑筋的胳膊上,有很多豆大的汗珠淌下,前襟已湮濕了大半。
錢甲走到嘉睦的麵前,迴答嘉睦的問話:“哈嗬,外侄兒,聽你剛才得口令,第一時間我就傳令我的一分隊待命給養,閑來無事,想和外侄兒嘮嘮家常。”
嘉睦一聽這話,心想:好啊,天熱,煩悶,正愁沒發打發閑下時間。於是爽快的對錢甲說道:“表叔,你如若不累,我們叔侄便嘮嘮嗑,以解旅途疲勞。叔,您坐下。”嘉睦看著錢甲剛才奔自己來時的急切樣子,心裏劃著魂:這麽火急火燎的奔我來,別是有什麽緣由吧?
果真被嘉睦猜中了。錢甲神秘兮兮的對嘉睦說:“嘉睦侄兒,這話在出發之前我就想對你說來著,但大侄子是第一次出來馬幫主事,馬幫的家規自不必言,大當家的想必都對你囑咐過了。但有的地方鄉風民俗……大當家的一定沒和你細說。”
嘉睦聽到此,一下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不解的問:“表叔,沒聽家父說起過鄉風民俗。不如你說來聽聽!”
這錢甲看嘉睦如此想聽,便將斜挎在右肩上的水煙袋拿下,這邊,嘉睦善解人意的將火送在水煙袋口處,片刻,水煙袋的上部圓口,便冒起了絲絲煙縷。那煙縷,嫋嫋娜娜的,旋轉著直上天空。
錢甲愜意陶醉的“啪嗒、啪嗒”慢吸著,臉上和手上,那布滿滄桑的道道皺紋,是經年累月的風霜所蝕,象急了陳年的鬆皮,道道痕痕都留有年輪的影子。
他啪嗒的過完煙癮,臉上現出了迷茫和讓人捉摸不定的神情。與其這樣說,不如說一副詭異的神情從錢甲堆滿年輪劃痕的臉上漫延開來。
二
這次的路線走的是滇藏道:從下關(大理)出發,經麗江,中甸(今香格裏拉),迪慶,德欽,到西藏的芒康,昌都,波密,拉薩……
幾十個人細致而配合默契的將要運送的貨物一一整齊碼放到馬背的後部,拉勞拽緊每一條捆繩,為得是讓貨物更加平穩結實。然後將自己的水囊、斜跨在肩上,馬鞭拿在手中。
然後就聽洪亮的報數聲傳來:“一小組理貨整裝完畢!”緊接著:“二小組理貨整裝完畢!請大把頭講話!”方隊前的嘉睦聽完報數,在看麵前整齊的馬幫方隊,心中湧起一股壯士出征前的豪情。他對著整齊馬幫方隊,高聲的說:“這次的長途運貨,對於我們是前所未有的考驗,這麽遠的路程,我們還是第一次。以前走的沒有這次遠。這既考驗我們的體力也考驗我們的耐力。我雖第一次帶領你們,但我非常有信心。因為有你們這幫對樊家事業一慣支持幫助,我心裏有底。那麽現在想問的是大家對這次遠行有信心嗎?”嘉睦的話音一落,馬幫全體隊員異口同聲的說:"有信心!堅決支持少幫主!人在貨在!走行順遂!”嘉睦聽完這震耳發匱的出征誓言,由衷的感到高興,然後他簡短的說了一句:“好!時候不早,出行!”說完話,上了一匹高頭棗紅馬。雙腿一夾馬肚。棗紅馬亮開四蹄跑了起來。後麵的一隊人馬緊跟其後。
當馬隊下了石橋,路邊早候著樊家的家眷一排人。嘉睦趕忙勒韁下馬。先走到父母的身邊,看著在晨風微涼中站立的父母妻子,眼眶有了瑩瑩的淚花,隻一瞬,便隱沒到眼底。到了父母的前,嘉睦嗔愛的說:“父親,母親,這大清早的,節氣縱好,也含著涼意,昨兒吃飯時不是說好的,今天不用二老來送?”樊秉如聽了嘉睦的話說道:“原來和你娘說好是不來的,可一大早你娘就起來變卦,非纏著我要來,說實話,你爹是最不願看到送別的一幕。但抗不住你娘,怕不來相送,你娘會怪我。隻能由著她。”嘉睦笑了,但嘉睦哪裏知道,這是父親的托辭,他隻能用這種托辭來掩蓋一個父親兼具男子漢的深情表露。
邊上嘉睦母親樊柴氏今日沒有了往日的威嚴,取而代之的是慈祥和不舍。她從衣服內襟裏拿出一個精致的錦緞香囊,從中拿出的是一條翡翠頸鏈。她鄭重的交到嘉睦手中。語重心長的對嘉睦說:“睦兒啊,昨天你們兩夫妻走的匆忙,我也老糊塗給忘了,早晨腦子清醒,一下子想到這掛項鏈。這是我結婚你外婆送給我的,是一掛翡翠玉觀音頸鏈。這次出門很遠,帶上這掛項鏈,佛主保佑我的睦兒旅途平安。為娘親手給你帶上吧!”說完這話,嘉睦娘慢慢的把碧綠的翡翠項鏈戴在愛子的頸上。然後雙臂緊緊的摟住嘉睦……但她此次眼中沒有淚水,卻都落在了心中。她怕當著麵落淚會讓愛子心裏難受,旅途不安心。嘉睦被母親摟的緊緊的,他好享受這一溫情時刻……
還是樊秉如打開了局麵。他輕咳一下算作提醒。然後他說道:“嘉睦娘,時間不早了,嘉睦還沒和媳婦說話,我們往後稍一下,讓小兩口說一下體己話。”
後麵的隊伍已聽樊老爺子的話,都知趣的停在原地,丫鬟和奴仆都後移幾步,老兩口也向後走了幾步。
此時的樊任氏臉上雖帶著笑,但顯得很牽強。這種長別,任誰都難舍難分,何況恩愛有加的夫妻,兩人才結婚三載,正是愛火正旺的好時候,還由於,嘉睦從來沒出過這麽遠門。樊任氏自然是既難舍又夾雜不安。她款款的走到嘉睦麵前說:“嘉睦,此一去,林深草莽,山高路遠。一定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貨物還在其次。該帶的都帶了,為妻特拿來家中上好的豹皮一張,遇到高海拔地段歇腳時可禦寒。”嘉睦接過妻子手中的豹皮墊子,立時暖流湧上心頭……片刻的喉頭哽咽過後,嘉睦強忍淚水對妻子說道:“紅棉,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和馬幫,等著我凱旋而歸!一定等我!”樊任氏聽了丈夫的一番深情話語,忙迴答:“嘉睦,放心,祝你和幫隊一路平安,順利而歸。我等著你!”嘉睦剛要上馬,就聽身後傳來父親的聲音:“睦兒,稍等!為父有話要囑咐與你!”嘉睦迴頭停下了腳步。
看著父親向自己走來,他也急迎上,問道:“父親,還有沒交待兒您盡管說!”
樊秉如遞給嘉睦一個用錦巾裹著的包袱。然後神情莊重的對嘉睦說:“睦兒啊,這是你老爹(爺爺)傳下來的傳家之寶,馬幫初建,我當馬鍋頭出遠門總隨身帶著它。今天交與你,爺是為父的一番心思。”
嘉睦虔誠的接過父親交到手中的傳家之寶,不由得心頭一熱:還有什麽比父愛更偉大呢。今後要好好孝敬父母親。
凝四片刻忍不住問道:“父親,這裏是什麽物件?怎麽用法?”
樊秉如說:“這個物件叫‘金柝’是古代軍中的軍用梆器,白天用來當鍋具,晚上露營做為梆具來巡視敵情。有警醒之用。百多年凝結的正氣,可以驅鬼避邪。用時用力的擊打便可。”
嘉睦聽完父親語重心長的殷殷囑咐,眼淚喊在眼眶,對父親行了一個深深的大禮。
然後迴轉身接過妻子手中豹皮墊後,飛身上馬,迴頭深情的凝望父母親和深愛的妻子,還有家奴等親眷。轉頭縱韁,雙腿猛夾馬肚,馬鞭向馬臀一揮。那棗紅高頭大馬,唿嘯一聲疾馳而去。後麵的馬隊也都緊隨其後,馬頭高揚,四蹄騰飛。所行之處,浩浩蕩蕩,塵土飛揚。
一
樊家馬幫隊伍浩浩蕩蕩的走出了下關。
嘉睦前麵引路。嘉睦的馬原來是大鍋頭梁滿囤的專用坐騎。這梁鍋頭從樊家馬幫開張,就忠心耿耿的為樊家馬幫孝力,可謂鞠躬盡瘁。但這次不巧的是,他患了急性痢疾。俗話說:官不踩病人。所以,這次長途他沒能參加。但他坐騎下的馬這次要由嘉睦來駕馭。這匹馬一直跟著梁鍋頭。人馬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他為愛馬取了一個威風凜凜的名字“挾翼”據說出自古代神馬的一個典故。
這挾翼對主人有很深的感情。現在由不熟之人---嘉睦騎在背上,多少有些憂鬱。這是一般人不易察覺的細微之處。為什麽這麽說,後來發生的一係列驚恐、懸疑、詭異都在它的身上得到了印證。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現在要表的是:嘉睦領著樊家馬幫一幹馬隊,形色匆匆的走在滇藏走貨的路上。
從家裏走時,天空湛藍,湛藍。一絲風兒都沒有。那些飛鳥因為悶熱,也都知趣的躲了起來。
嘉睦此時口渴的曆害,他低頭看著胯下的挾翼,此時也聽不到他輕鬆愜意的響鼻兒聲,仔細一瞧,它的身上滿是汗水,那汗水正滴答往地下趟去……
嘉睦心中一熱,忙勒韁,大聲向後麵的馬幫成員喊道:“老少爺們門!大嘉聽好了,天氣太熱,人馬俱乏,大家休息一下,就地人、馬補充給養。”
說完話,身如靈猴,飛步下得馬來。就聽得後麵馬幫分隊頭領高聲傳著嘉睦少主的口令。一隊人馬稍息休憩。
嘉睦將水囊拿出,緊咽了幾口水,喉嚨冒煙狀況才得以緩解。
他正用草帽煽涼時,看見一分隊隊長錢甲向他走來。
嘉睦有禮微笑的望向錢甲,錢甲也邁著急步走來。嘉睦現在雖是馬幫馬鍋頭,但平時家訓傳授的尊老愛幼的品質,一直烙印在骨子裏。
因此,嘉睦先開了口:“錢叔,你補養都做完了嗎?來我這,是不是有話對我說?”錢甲因為走得急,再加上大太陽又毒,臉上和裸露靑筋的胳膊上,有很多豆大的汗珠淌下,前襟已湮濕了大半。
錢甲走到嘉睦的麵前,迴答嘉睦的問話:“哈嗬,外侄兒,聽你剛才得口令,第一時間我就傳令我的一分隊待命給養,閑來無事,想和外侄兒嘮嘮家常。”
嘉睦一聽這話,心想:好啊,天熱,煩悶,正愁沒發打發閑下時間。於是爽快的對錢甲說道:“表叔,你如若不累,我們叔侄便嘮嘮嗑,以解旅途疲勞。叔,您坐下。”嘉睦看著錢甲剛才奔自己來時的急切樣子,心裏劃著魂:這麽火急火燎的奔我來,別是有什麽緣由吧?
果真被嘉睦猜中了。錢甲神秘兮兮的對嘉睦說:“嘉睦侄兒,這話在出發之前我就想對你說來著,但大侄子是第一次出來馬幫主事,馬幫的家規自不必言,大當家的想必都對你囑咐過了。但有的地方鄉風民俗……大當家的一定沒和你細說。”
嘉睦聽到此,一下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不解的問:“表叔,沒聽家父說起過鄉風民俗。不如你說來聽聽!”
這錢甲看嘉睦如此想聽,便將斜挎在右肩上的水煙袋拿下,這邊,嘉睦善解人意的將火送在水煙袋口處,片刻,水煙袋的上部圓口,便冒起了絲絲煙縷。那煙縷,嫋嫋娜娜的,旋轉著直上天空。
錢甲愜意陶醉的“啪嗒、啪嗒”慢吸著,臉上和手上,那布滿滄桑的道道皺紋,是經年累月的風霜所蝕,象急了陳年的鬆皮,道道痕痕都留有年輪的影子。
他啪嗒的過完煙癮,臉上現出了迷茫和讓人捉摸不定的神情。與其這樣說,不如說一副詭異的神情從錢甲堆滿年輪劃痕的臉上漫延開來。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