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越軒瞧著她的樣子,似乎想要說許多,但是話到嘴邊卻隻是說了一句:“你放心。”
如何能放心,青蘊莫名覺得悵然,卻也隻是微微一笑,道:“有王爺這句話,臣女自然是放心的。”還能如何呢。
明明已經是有些炎熱的天氣,不知道什麽時候飛來幾隻鳥兒叫的正歡,陶越軒突然又道:“我沒料到你竟艱難至此。”
“其實我也未曾料到過,不過青蘊何其有幸。”
陶越軒怔了一下。明明知道她這話幾分真幾分假,但是心裏還是覺得暖洋洋的。她還年輕,也因為年輕,所以還不善於說謊。他曉得她其實對自己不像自己對她那樣,有一種非卿不可的情愫在裏頭,但是感情總能慢慢培養。
青蘊看不懂陶越軒在想些什麽,她總覺得這個男人深不可測。她其實並未有過想依靠這個男人的念頭,隻是跟他說話的時候,心裏總是覺得安全。
“你迴去吧,出來太久終歸不好,我讓常笑跟著你,直到你平安迴到青府。”
青蘊又福了一福,便道:“多謝。”
卻也終究沒有再說些別的。也不必再說些別的什麽。她不是一個善於跟陌生人打交道的,雖然也許這個人會是她下半輩子的良人,隻是現在一切未敲定,她不願意多浪費時間,也不想錯付。
陶越軒還想說什麽,但看青蘊如今麵容憔悴,便也隻是點了點頭。
大太太見到青蘊的時候很是詫異,問了一句楊嬤嬤呢?青蘊佯作無辜,道:“楊嬤嬤說嬸母要見我,侄女本來也沒多想些什麽,卻見楊嬤嬤把路越帶越偏,侄女剛想問楊嬤嬤呢,楊嬤嬤就暈了過去。侄女在那兒等了一會兒,見楊嬤嬤還沒有醒,怕楊嬤嬤有什麽大礙,就先過來告訴了,嬸母快去瞧瞧吧。”
“什麽?”
大太太聽的雲裏霧裏,還是鸚哥的母親按捺住大太太的心緒道:“太太快去瞧瞧吧。”
“侄女就不去了。”青蘊又道。
“你不去我們怎麽能知道地方?”
大太太一開口,鸚哥的母親就又忙給她打圓場。“楊嬤嬤是太太身邊的人,太太這是急糊塗了。”
青蘊心知肚明,卻也不願在這個時候同她們翻臉,便大致與她們指了一個方向,又說:“時候不早,等嬸母把楊嬤嬤找到,咱們就迴去吧。”
大太太實在不知道事情是怎麽一迴事,心裏暗惱唐家人不知道章法,又慶幸還好不是青重要嫁過去。找到楊嬤嬤之後,楊嬤嬤隻說她正與青蘊在路上走著,突然就被人打暈了,之後的事情便一概不知,大太太便想著該是唐家人的手筆;又想到青蘊剛剛跟個沒事人似的,暗罵了她一句狐媚。說不準就在那時候與唐紹儀私定了終身都有可能。於是便也沒有理她,而是自己帶著人去尋楊嬤嬤的下落不提。
迴去的馬車上,大太太反複思量著楊嬤嬤的話,照楊嬤嬤這麽說,她倒有些拿不準是不是唐家人做的了。難道那丫頭在做妖?
她轉念一想,心突然提到嗓子眼,忙喊了一句停車。她這邊的車架停了,青蘊那邊也就沒有再走。青重膽子大,挑開簾子問了一句怎麽了,卻見楊嬤嬤道:“沒事,夫人有些不舒服罷了。”
“母親怎麽了?可是被馬車顛的不舒服?”
果然母女情深。青蘊看了一眼青重,又去看佯裝做緊張的青文,卻是自顧自的閉上了眼睛。
她已經將自己的一生交付出去,也就沒由來的覺得輕鬆起來。車子又開始往前走,路不太穩,車子就有些顛簸。來路漫漫,她因為炎熱而沁下了汗珠。
“王爺在外頭已經跪了好久,娘娘真的不見嗎?”
陶越軒長著一雙與他母親別無二致的深潭般的眼睛。太後起身往盒子裏又加了一勺蘇合香,她不信神佛,也不喜檀香。鎏金點翠的護甲輕輕自趴在桌子上眯眼睛的花貓身上劃過,那貓輕叫一聲,太後便驀地笑了。
“叫他進來。”
夜已深,即使陶越軒是她親生子也應該避嫌。他這樣恪守規矩的人,今天居然會為了一個女子違拗她的意誌,違拗宮規。太後穿著一身鐵鏽紅鎏金的衣裳,藍寶石抹額非但不顯得突兀,相反卻增加了她的貴氣。
一個女子到她這個地步,也確實是貴不可言。
“你執意要娶她?”
太後的聲音已經有些蒼老,不過也可能是因為夜深所以顯得有些疲憊的關係。
“皇上已經答應了?”
“你這是拿皇帝來壓哀家?”太後挑眉,說話間已然帶了薄怒。
“兒臣不敢。”
“若是哀家不答應,你是不是就要一直在這裏跪下去?”
“兒臣長這麽大,從未求過母後什麽。”
“可是你頭一次求哀家,卻是為了一個女子。哀家實在痛心。”
“母後,兒臣已經二十了。也該娶一個妻子為兒臣理家。”
“她不配。”
太後言語間頗是不屑,一個子爵家的女兒,又是年幼失怙,怎麽配得上她的兒子。
“大概在母後眼中,這世上的任何女子都配不上兒臣。可是母親,兒臣終究是要娶妻的。”
“你若真喜歡她,娶她做個側妃也就罷了。”
陶越軒沉默。又是一番良久無話,太後擺了擺手,又道:“總之你不能娶個這樣的女子為妻,哀家也乏了。”
“兒臣從未違拗過母後的意思,唯有這次不行。”
“怎麽著?你要抗旨不成?你信不信哀家明日就去找皇上,隨便給你指個王妃。”太後也動了怒。
“母後,縱使青蘊家世低微,即使皇兄指婚,也不會比青蘊的家世高多少。母後又何苦不願成全兒臣。”
“你是我嫡親的兒子,怎麽能娶一個這樣門戶的女子為妻!”
陶越軒苦笑。
“都這麽些年了,母後還看不透皇兄的心思嗎?”
一句話,讓太後的麵色變得無比頹然。
“兒臣曉得母後不甘心,隻是母後一直與皇兄這樣僵持,受累的不僅是兒臣,還有母後。既然皇兄都已經點頭同意了這門親事,母後何不做個順水人情。母後,兒臣日後娶的才是您嫡親的兒媳,母後就是對太子之母再好,又有什麽用呢?何況青家的門第,也算不得太差。”
太後囁嚅了一下,似是還想說什麽,神色卻最終歸於平靜。
到了晚間,唐家那邊也沒有來人。大太太心裏越發覺得不安,她生怕唐紹儀未曾見到青蘊真容,反而怪她辦事不利。這與自己可是大大的沒有好處。在床上輾轉翻覆,連今日老爺又進了華姨娘的房,並且親自指點誌遠功課的事也不放在眼裏了。
翌日一早她正在榮壽堂與老太太說話呢,就見有人風一樣的跑來道:“宮裏頭,宮裏頭來人了。”
宮裏頭。
話音一落,老太太的臉上就浮現出不知是喜是悲的神色。要知道大老爺官運雖然不差,但也沒到能得聖上關注的地步,又想著如今正是春闈,可別是大老爺在這上頭犯了事。
大女乃女乃已經有些顯懷了,身子也是顫了顫,孕婦受不得刺激,這大太太可是知道的,便對她道:“你別慌。”
見婆婆這樣關心自己,大女乃女乃就是心裏有什麽現在也不敢露出來,隻得忐忑的點了點頭,幾個人又忙上去扶老太太。
青蘊混在人群中間,其實現在的心情連她自己也不清楚。事情就這樣成了?她使勁捏著自己的手,直到手沁出了汗也不願意鬆開。
當封妃的旨意下來,宮裏出來的公公笑嘻嘻地給她還有老太太道喜,她尤覺得這事有些不真實。老太太更是激動的說不出話來。董張氏心裏五味雜陳的,而大太太此時唯一的想法就是青重的婚事就這樣泡了湯,她實在是不甘心!
好容易送走了宮裏來的人,所有人看青蘊的目光都不一樣了。
青蘊不自覺地抬了抬頭,卻怎麽也掩飾不住自己的局促。自己就要出嫁了,自己給自己訂了親事,還是逼婚!她覺得挺可笑的。
自幼學的是溫良恭儉讓,三從四德。卻沒成想最終還是沒能成為文人士大夫所期許的女子。或者從一開始,自己的思路就是錯的。
為女子者,究竟是該聽天由命,還是該努力去活出個模樣,她現在還沒有答案,卻也不想再向以前那麽呆板了。
她突然就笑了起來。
從指婚到下定到成親隻花了不到半年的功夫。想來若不是因為陶越軒要去西北,大概連這半年的時間都不會耽擱。董淩理所當然的位列前三甲,不過在謝師宴上的時候,他的終身就已經有了著落。
自然青蘊不會知道自己曾給董淩留下過一個清瘦的背影以及一段無奈至極的話。昨日種種,終如昨日死。
如何能放心,青蘊莫名覺得悵然,卻也隻是微微一笑,道:“有王爺這句話,臣女自然是放心的。”還能如何呢。
明明已經是有些炎熱的天氣,不知道什麽時候飛來幾隻鳥兒叫的正歡,陶越軒突然又道:“我沒料到你竟艱難至此。”
“其實我也未曾料到過,不過青蘊何其有幸。”
陶越軒怔了一下。明明知道她這話幾分真幾分假,但是心裏還是覺得暖洋洋的。她還年輕,也因為年輕,所以還不善於說謊。他曉得她其實對自己不像自己對她那樣,有一種非卿不可的情愫在裏頭,但是感情總能慢慢培養。
青蘊看不懂陶越軒在想些什麽,她總覺得這個男人深不可測。她其實並未有過想依靠這個男人的念頭,隻是跟他說話的時候,心裏總是覺得安全。
“你迴去吧,出來太久終歸不好,我讓常笑跟著你,直到你平安迴到青府。”
青蘊又福了一福,便道:“多謝。”
卻也終究沒有再說些別的。也不必再說些別的什麽。她不是一個善於跟陌生人打交道的,雖然也許這個人會是她下半輩子的良人,隻是現在一切未敲定,她不願意多浪費時間,也不想錯付。
陶越軒還想說什麽,但看青蘊如今麵容憔悴,便也隻是點了點頭。
大太太見到青蘊的時候很是詫異,問了一句楊嬤嬤呢?青蘊佯作無辜,道:“楊嬤嬤說嬸母要見我,侄女本來也沒多想些什麽,卻見楊嬤嬤把路越帶越偏,侄女剛想問楊嬤嬤呢,楊嬤嬤就暈了過去。侄女在那兒等了一會兒,見楊嬤嬤還沒有醒,怕楊嬤嬤有什麽大礙,就先過來告訴了,嬸母快去瞧瞧吧。”
“什麽?”
大太太聽的雲裏霧裏,還是鸚哥的母親按捺住大太太的心緒道:“太太快去瞧瞧吧。”
“侄女就不去了。”青蘊又道。
“你不去我們怎麽能知道地方?”
大太太一開口,鸚哥的母親就又忙給她打圓場。“楊嬤嬤是太太身邊的人,太太這是急糊塗了。”
青蘊心知肚明,卻也不願在這個時候同她們翻臉,便大致與她們指了一個方向,又說:“時候不早,等嬸母把楊嬤嬤找到,咱們就迴去吧。”
大太太實在不知道事情是怎麽一迴事,心裏暗惱唐家人不知道章法,又慶幸還好不是青重要嫁過去。找到楊嬤嬤之後,楊嬤嬤隻說她正與青蘊在路上走著,突然就被人打暈了,之後的事情便一概不知,大太太便想著該是唐家人的手筆;又想到青蘊剛剛跟個沒事人似的,暗罵了她一句狐媚。說不準就在那時候與唐紹儀私定了終身都有可能。於是便也沒有理她,而是自己帶著人去尋楊嬤嬤的下落不提。
迴去的馬車上,大太太反複思量著楊嬤嬤的話,照楊嬤嬤這麽說,她倒有些拿不準是不是唐家人做的了。難道那丫頭在做妖?
她轉念一想,心突然提到嗓子眼,忙喊了一句停車。她這邊的車架停了,青蘊那邊也就沒有再走。青重膽子大,挑開簾子問了一句怎麽了,卻見楊嬤嬤道:“沒事,夫人有些不舒服罷了。”
“母親怎麽了?可是被馬車顛的不舒服?”
果然母女情深。青蘊看了一眼青重,又去看佯裝做緊張的青文,卻是自顧自的閉上了眼睛。
她已經將自己的一生交付出去,也就沒由來的覺得輕鬆起來。車子又開始往前走,路不太穩,車子就有些顛簸。來路漫漫,她因為炎熱而沁下了汗珠。
“王爺在外頭已經跪了好久,娘娘真的不見嗎?”
陶越軒長著一雙與他母親別無二致的深潭般的眼睛。太後起身往盒子裏又加了一勺蘇合香,她不信神佛,也不喜檀香。鎏金點翠的護甲輕輕自趴在桌子上眯眼睛的花貓身上劃過,那貓輕叫一聲,太後便驀地笑了。
“叫他進來。”
夜已深,即使陶越軒是她親生子也應該避嫌。他這樣恪守規矩的人,今天居然會為了一個女子違拗她的意誌,違拗宮規。太後穿著一身鐵鏽紅鎏金的衣裳,藍寶石抹額非但不顯得突兀,相反卻增加了她的貴氣。
一個女子到她這個地步,也確實是貴不可言。
“你執意要娶她?”
太後的聲音已經有些蒼老,不過也可能是因為夜深所以顯得有些疲憊的關係。
“皇上已經答應了?”
“你這是拿皇帝來壓哀家?”太後挑眉,說話間已然帶了薄怒。
“兒臣不敢。”
“若是哀家不答應,你是不是就要一直在這裏跪下去?”
“兒臣長這麽大,從未求過母後什麽。”
“可是你頭一次求哀家,卻是為了一個女子。哀家實在痛心。”
“母後,兒臣已經二十了。也該娶一個妻子為兒臣理家。”
“她不配。”
太後言語間頗是不屑,一個子爵家的女兒,又是年幼失怙,怎麽配得上她的兒子。
“大概在母後眼中,這世上的任何女子都配不上兒臣。可是母親,兒臣終究是要娶妻的。”
“你若真喜歡她,娶她做個側妃也就罷了。”
陶越軒沉默。又是一番良久無話,太後擺了擺手,又道:“總之你不能娶個這樣的女子為妻,哀家也乏了。”
“兒臣從未違拗過母後的意思,唯有這次不行。”
“怎麽著?你要抗旨不成?你信不信哀家明日就去找皇上,隨便給你指個王妃。”太後也動了怒。
“母後,縱使青蘊家世低微,即使皇兄指婚,也不會比青蘊的家世高多少。母後又何苦不願成全兒臣。”
“你是我嫡親的兒子,怎麽能娶一個這樣門戶的女子為妻!”
陶越軒苦笑。
“都這麽些年了,母後還看不透皇兄的心思嗎?”
一句話,讓太後的麵色變得無比頹然。
“兒臣曉得母後不甘心,隻是母後一直與皇兄這樣僵持,受累的不僅是兒臣,還有母後。既然皇兄都已經點頭同意了這門親事,母後何不做個順水人情。母後,兒臣日後娶的才是您嫡親的兒媳,母後就是對太子之母再好,又有什麽用呢?何況青家的門第,也算不得太差。”
太後囁嚅了一下,似是還想說什麽,神色卻最終歸於平靜。
到了晚間,唐家那邊也沒有來人。大太太心裏越發覺得不安,她生怕唐紹儀未曾見到青蘊真容,反而怪她辦事不利。這與自己可是大大的沒有好處。在床上輾轉翻覆,連今日老爺又進了華姨娘的房,並且親自指點誌遠功課的事也不放在眼裏了。
翌日一早她正在榮壽堂與老太太說話呢,就見有人風一樣的跑來道:“宮裏頭,宮裏頭來人了。”
宮裏頭。
話音一落,老太太的臉上就浮現出不知是喜是悲的神色。要知道大老爺官運雖然不差,但也沒到能得聖上關注的地步,又想著如今正是春闈,可別是大老爺在這上頭犯了事。
大女乃女乃已經有些顯懷了,身子也是顫了顫,孕婦受不得刺激,這大太太可是知道的,便對她道:“你別慌。”
見婆婆這樣關心自己,大女乃女乃就是心裏有什麽現在也不敢露出來,隻得忐忑的點了點頭,幾個人又忙上去扶老太太。
青蘊混在人群中間,其實現在的心情連她自己也不清楚。事情就這樣成了?她使勁捏著自己的手,直到手沁出了汗也不願意鬆開。
當封妃的旨意下來,宮裏出來的公公笑嘻嘻地給她還有老太太道喜,她尤覺得這事有些不真實。老太太更是激動的說不出話來。董張氏心裏五味雜陳的,而大太太此時唯一的想法就是青重的婚事就這樣泡了湯,她實在是不甘心!
好容易送走了宮裏來的人,所有人看青蘊的目光都不一樣了。
青蘊不自覺地抬了抬頭,卻怎麽也掩飾不住自己的局促。自己就要出嫁了,自己給自己訂了親事,還是逼婚!她覺得挺可笑的。
自幼學的是溫良恭儉讓,三從四德。卻沒成想最終還是沒能成為文人士大夫所期許的女子。或者從一開始,自己的思路就是錯的。
為女子者,究竟是該聽天由命,還是該努力去活出個模樣,她現在還沒有答案,卻也不想再向以前那麽呆板了。
她突然就笑了起來。
從指婚到下定到成親隻花了不到半年的功夫。想來若不是因為陶越軒要去西北,大概連這半年的時間都不會耽擱。董淩理所當然的位列前三甲,不過在謝師宴上的時候,他的終身就已經有了著落。
自然青蘊不會知道自己曾給董淩留下過一個清瘦的背影以及一段無奈至極的話。昨日種種,終如昨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