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曾經憑著一介布衣三寸心肝就敢走進含元殿指著皇帝鼻子跳腳罵娘的古怪老頭,沒有因為信上那些罪行而像那些剛正不阿的官一樣拍著著著說幾句不痛不癢的屁話,然後派衙役去抄了那些人的府邸。
反倒看了那個殺人兇手留下的信上的字之後,說了一句這字兒,真醜,若是寧羽在這裏的話,一定會舉著大拇指然後說一句,這老頭兒,真有個性。
這位極為有個性的老頭看完信之後像是丟棄昨夜碎了的夜壺一樣隨手一扔,瞥了一眼掛在一旁架子上歪歪扭扭的七品知縣官服,再瞅了一眼跟前穿了一件書生袍子的秦珬,很不自在的撓了撓有些散亂的頭發,嘬了一口茶,說道:“去把城門打開,不就死了個把人,屁大點兒事兒就封城,還有你,滾迴京城跟趙雍說,老夫覺得京城裏邊味兒太臭,住著不舒服,老夫又不傻,迴去作甚。”
趙雍是誰,這天底下似乎沒人不知道,因為那是當朝皇帝的名,可是,直唿當今陛下的姓名,恐怕也就隻有帝都那位被百姓戲稱二宰相的洪衍能幹得出來,卻不想這偏僻的大漠城裏還有一位,而且更為囂張。
被這番大逆不道到了極致的話給震得小心肝挪了位置的秦珬苦笑兩聲,他沒有任何的不滿,他有什麽不滿的,這位老大人哪怕是在那金殿裏也敢這樣直唿皇上的名字,而且皇上還得受著,誰讓這位貌不驚人隻是縣令的老頭是皇帝的老師呢。
秦珬並不知道小小的劍閣裏邊兒還藏著這樣一尊大佛,直到兩日前他收到朝天闕的密令他才知道劍閣的縣令居然是皇帝的老師,而他的人物便是接這位老大人迴京,至於城外的馬賊赤胭脂,自有別人對付。
可當他那封密令被眼前的老人給當了草紙之後,他就知道這根本就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通過兩天的相處,他才明白這位老大人根本就是個甩手掌櫃,劍閣百姓口中仁心的周大人其實並不叫周儒傅,而是當朝大儒顏子介。
正是因為他那句,“嬌若扶柳,病如西子,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才有了公孫微白這位天下第一名伶,而其編纂的《駁五經集注》叛離了千年留下來的儒道本意,其所言‘萬物有理,順其自然爾’卻被無數的讀書人奉為經義本旨。
堂堂一國帝師,早就定下死當諡文正的大家竟然更名換姓當起了縣令,誰能想得到,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劍閣裏邊兒真正管事兒的人是居然是這位老頭看得順眼找來的師爺。
“老大人,陛下這次派下官前來可是下了死命令讓您迴京的,陛下聽說您自個來了劍閣可是在含元殿裏砸了那盞琉璃燈,陛下知道您的脾氣,您想做官,京城裏邊兒隻要有的都隨您,您就隨我迴去吧。”秦珬已經不知第幾次勸這個個性老頭了,可沒有一次成功過。
周儒傅沒理會秦珬,自顧自的得意笑道:“那盞琉璃燈碎了?早就看那盞燈不順眼了,當年老夫被它晃得眼睛都花了,碎了好,至於做官嘛,老夫沒甚興趣,讓他早點兒絕了念想,想讓老夫迴去教那幫穿開襠褲的龍子龍孫,做夢,好不容易逃了出來,白癡才迴去,等老夫什麽時候心情好了就迴去。”
“那昨夜的血案還查不查?”秦珬錯開話題問道。
“查個屁,你都說了那些人死有餘辜,不用查了,不過,將寫這封信的那個賊抓過來,殺人殺得幹淨利索,可連字兒都寫不好,哼,將他逮住,老夫要親自教他寫字。”
無言以對的秦珬心中默默的想他寧願去麵對寧羽那個小王八蛋,也不願意麵對這個滿頭白發的老人。
像是老頑童更多過帝師的個性老頭掏掏耳朵,吹了口氣接著道:“小娃子,你會不會當知縣,那個隻知道貪錢不知道做事的王八師爺被老夫趕迴家種田了,要不你來做,說不定老夫心情一好,就隨你迴去了。”
知道老頭性子的秦珬才不會上當,等您老人家心情好,那得等到什麽時候,秦珬訕訕笑了兩聲,道:“老大人,下官是個捕頭,隻會拿人,不會做縣令。”
不知怎麽,他的腦袋裏忽然浮現了出寧羽那家夥的臉,不知不覺的一抹詭異的笑意掛在他的嘴角,,忽然帶著幾分興奮的說道:“老大人,雖然我不會做縣令,不過我想有個人會做,而且應該做得很好。”
老頭頓時來了興趣,居然麻利的從八仙桌後邊兒出來一隻手摟住秦珬,像是做賊的瞅了瞅外邊兒,隨後笑得像朵菊花一樣的說道:“什麽人,說來聽聽。”
秦珬燦爛一笑,平靜而又幹脆的說道:“他叫寧羽,字扶搖。”
…………
…………
劍閣城中有三個地方最是出名,也最是惹不得,一則是自從來了那個脾氣古怪到極點的白發老翁而變得古怪的縣堂衙門,第二呢,是城中最高的那座紅粉帳子芙蓉樓,這最後一處便是北城藏得極為偏僻的落魄草堂。
北城不大,僅有百戶人家,可卻是劍閣最為破舊的地方,雖然劍閣是商道興隆,可有富便一定會有窮,這個被落魄人家聚集的地方自然富貴不到哪裏去,一棟棟簡陋的黃泥房子也建得東倒西歪,那些在草市上靠著最不賺錢的生意養家的小販大都住在這裏。
可就是這個連乞丐都不會踏足的破爛地方,如今卻成了不少人家的聖地,哪怕是那些穿著名貴裘皮的大老爺走進這裏在一裏之外就下馬步行著進來,這是尊敬,至於尊敬誰,北城的人不知道他的名字,隻知道他叫先生。
劍閣本沒有學堂,有錢人家用不上,因為考不上功名的落魄書生雖說不是遍地都是,可十個八個總還是有的,於是用不著去學堂,至於落魄人家的孩子,哪用得著學問,隻要將自家老子的手藝學個通透,至少養活自己還是用得上的。
可在一年之前北城卻來了一位身負書箱的年輕書生,看了北城之中,僅僅幾歲卻早已賺錢養家的孩子,便莫名其妙的住了下來,於是,這破舊的北城便有了一座學堂,那是一間早就荒廢了許久的破爛草堂,連遮風避雨都無法實現,不知道為了什麽,那年輕書生卻親自挨家挨戶的去給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父母說服他們讓自家的孩子去讀書。
可他們哪有錢啊,那年輕書生便說不用錢,可仍舊沒人願意,書生也不生氣,便整日抱著一本有些年頭的古卷在破舊的草堂中讀書,說也巧了,有戶靠賣炭為生的人家因為忙著養家糊口,便將自家兩個無人照料的五歲小兒送進了草堂。
於是這裏便出現了這樣一幅怪異的場麵,一個年輕的書生麵帶微笑對著一個頭頂留著寸毛的小娃娃認真的教授那些在這裏如同鬼畫符一樣的東西,日出之後,年輕書生便會將孩童接來,而日落之後他又會將孩子送迴去。
於是草堂中又多了一道稚嫩的聲音,就這般過了一月,直到有一天,那個僅有五歲的小兒幫父母從那個管事手裏多賺了五十文錢,因為那個管事欺負兩個人不識字,沒迴送來的炭給的銀錢都會少一成,小兒的聰慧讓一輩子都不認識幾個大字的人家一下子驚為天人。
而當從西城走出去的窮秀才考校自家小子,而自家小兒竟然能對答如流的時候,他們更是又驚又喜,於是帶著自家的小子去拜謝那個年輕書生,那個書生隻是一笑,問那對父母,明日他們的孩子是不是還來,那對父母當然樂意,讀書人,那對他們來說可是一個十分陌生而且遙遠的詞兒,可自家的小子居然成了讀書人,雖然小了點兒。
於是城西出了天才的消息不脛而走,而一打聽,才知道是那個年輕書生教出來的,於是,這座破舊的草堂中孩子不自覺的多了起來,年輕的書生來者不拒,甚至那些半輩子不識字的父母在做完了農活兒賣完了東西之後也會來草堂聽上一堂所謂的課。
他們仍舊還是不怎麽認識那些鬼畫符,可哪怕是看著自家的小子跟著年輕書生讀書的樣子也讓辛苦了半輩子的窮苦人心裏頭舒坦,更是誠心的感謝那個年輕的書生。
於是便有了先生的存在,先生不收銀錢,偶爾會收下一些不值錢卻心意十足的雪酒飯菜,他還會道謝,不光如此,若是哪家有了難事兒,他也會伸手去幫忙,而哪家有了喜事,他還會送上一幅喜氣兒十足的對聯,久而久之,先生就成了北城最受尊敬的人,
而到後來,整個劍閣都知道了北城那連乞丐都不願意去的地方不知道降下了那位仙人,竟然多了一位學問深厚的先生,不光是北城的孩子,那些個富家的孩子也被送了進來,先生仍舊不拒絕,每天都會笑著教授頗為有趣的東西。
於是,這座處在一片黃泥屋裏邊兒的草堂,每日都會傳出朗朗的讀書聲。
反倒看了那個殺人兇手留下的信上的字之後,說了一句這字兒,真醜,若是寧羽在這裏的話,一定會舉著大拇指然後說一句,這老頭兒,真有個性。
這位極為有個性的老頭看完信之後像是丟棄昨夜碎了的夜壺一樣隨手一扔,瞥了一眼掛在一旁架子上歪歪扭扭的七品知縣官服,再瞅了一眼跟前穿了一件書生袍子的秦珬,很不自在的撓了撓有些散亂的頭發,嘬了一口茶,說道:“去把城門打開,不就死了個把人,屁大點兒事兒就封城,還有你,滾迴京城跟趙雍說,老夫覺得京城裏邊味兒太臭,住著不舒服,老夫又不傻,迴去作甚。”
趙雍是誰,這天底下似乎沒人不知道,因為那是當朝皇帝的名,可是,直唿當今陛下的姓名,恐怕也就隻有帝都那位被百姓戲稱二宰相的洪衍能幹得出來,卻不想這偏僻的大漠城裏還有一位,而且更為囂張。
被這番大逆不道到了極致的話給震得小心肝挪了位置的秦珬苦笑兩聲,他沒有任何的不滿,他有什麽不滿的,這位老大人哪怕是在那金殿裏也敢這樣直唿皇上的名字,而且皇上還得受著,誰讓這位貌不驚人隻是縣令的老頭是皇帝的老師呢。
秦珬並不知道小小的劍閣裏邊兒還藏著這樣一尊大佛,直到兩日前他收到朝天闕的密令他才知道劍閣的縣令居然是皇帝的老師,而他的人物便是接這位老大人迴京,至於城外的馬賊赤胭脂,自有別人對付。
可當他那封密令被眼前的老人給當了草紙之後,他就知道這根本就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通過兩天的相處,他才明白這位老大人根本就是個甩手掌櫃,劍閣百姓口中仁心的周大人其實並不叫周儒傅,而是當朝大儒顏子介。
正是因為他那句,“嬌若扶柳,病如西子,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才有了公孫微白這位天下第一名伶,而其編纂的《駁五經集注》叛離了千年留下來的儒道本意,其所言‘萬物有理,順其自然爾’卻被無數的讀書人奉為經義本旨。
堂堂一國帝師,早就定下死當諡文正的大家竟然更名換姓當起了縣令,誰能想得到,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劍閣裏邊兒真正管事兒的人是居然是這位老頭看得順眼找來的師爺。
“老大人,陛下這次派下官前來可是下了死命令讓您迴京的,陛下聽說您自個來了劍閣可是在含元殿裏砸了那盞琉璃燈,陛下知道您的脾氣,您想做官,京城裏邊兒隻要有的都隨您,您就隨我迴去吧。”秦珬已經不知第幾次勸這個個性老頭了,可沒有一次成功過。
周儒傅沒理會秦珬,自顧自的得意笑道:“那盞琉璃燈碎了?早就看那盞燈不順眼了,當年老夫被它晃得眼睛都花了,碎了好,至於做官嘛,老夫沒甚興趣,讓他早點兒絕了念想,想讓老夫迴去教那幫穿開襠褲的龍子龍孫,做夢,好不容易逃了出來,白癡才迴去,等老夫什麽時候心情好了就迴去。”
“那昨夜的血案還查不查?”秦珬錯開話題問道。
“查個屁,你都說了那些人死有餘辜,不用查了,不過,將寫這封信的那個賊抓過來,殺人殺得幹淨利索,可連字兒都寫不好,哼,將他逮住,老夫要親自教他寫字。”
無言以對的秦珬心中默默的想他寧願去麵對寧羽那個小王八蛋,也不願意麵對這個滿頭白發的老人。
像是老頑童更多過帝師的個性老頭掏掏耳朵,吹了口氣接著道:“小娃子,你會不會當知縣,那個隻知道貪錢不知道做事的王八師爺被老夫趕迴家種田了,要不你來做,說不定老夫心情一好,就隨你迴去了。”
知道老頭性子的秦珬才不會上當,等您老人家心情好,那得等到什麽時候,秦珬訕訕笑了兩聲,道:“老大人,下官是個捕頭,隻會拿人,不會做縣令。”
不知怎麽,他的腦袋裏忽然浮現了出寧羽那家夥的臉,不知不覺的一抹詭異的笑意掛在他的嘴角,,忽然帶著幾分興奮的說道:“老大人,雖然我不會做縣令,不過我想有個人會做,而且應該做得很好。”
老頭頓時來了興趣,居然麻利的從八仙桌後邊兒出來一隻手摟住秦珬,像是做賊的瞅了瞅外邊兒,隨後笑得像朵菊花一樣的說道:“什麽人,說來聽聽。”
秦珬燦爛一笑,平靜而又幹脆的說道:“他叫寧羽,字扶搖。”
…………
…………
劍閣城中有三個地方最是出名,也最是惹不得,一則是自從來了那個脾氣古怪到極點的白發老翁而變得古怪的縣堂衙門,第二呢,是城中最高的那座紅粉帳子芙蓉樓,這最後一處便是北城藏得極為偏僻的落魄草堂。
北城不大,僅有百戶人家,可卻是劍閣最為破舊的地方,雖然劍閣是商道興隆,可有富便一定會有窮,這個被落魄人家聚集的地方自然富貴不到哪裏去,一棟棟簡陋的黃泥房子也建得東倒西歪,那些在草市上靠著最不賺錢的生意養家的小販大都住在這裏。
可就是這個連乞丐都不會踏足的破爛地方,如今卻成了不少人家的聖地,哪怕是那些穿著名貴裘皮的大老爺走進這裏在一裏之外就下馬步行著進來,這是尊敬,至於尊敬誰,北城的人不知道他的名字,隻知道他叫先生。
劍閣本沒有學堂,有錢人家用不上,因為考不上功名的落魄書生雖說不是遍地都是,可十個八個總還是有的,於是用不著去學堂,至於落魄人家的孩子,哪用得著學問,隻要將自家老子的手藝學個通透,至少養活自己還是用得上的。
可在一年之前北城卻來了一位身負書箱的年輕書生,看了北城之中,僅僅幾歲卻早已賺錢養家的孩子,便莫名其妙的住了下來,於是,這破舊的北城便有了一座學堂,那是一間早就荒廢了許久的破爛草堂,連遮風避雨都無法實現,不知道為了什麽,那年輕書生卻親自挨家挨戶的去給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父母說服他們讓自家的孩子去讀書。
可他們哪有錢啊,那年輕書生便說不用錢,可仍舊沒人願意,書生也不生氣,便整日抱著一本有些年頭的古卷在破舊的草堂中讀書,說也巧了,有戶靠賣炭為生的人家因為忙著養家糊口,便將自家兩個無人照料的五歲小兒送進了草堂。
於是這裏便出現了這樣一幅怪異的場麵,一個年輕的書生麵帶微笑對著一個頭頂留著寸毛的小娃娃認真的教授那些在這裏如同鬼畫符一樣的東西,日出之後,年輕書生便會將孩童接來,而日落之後他又會將孩子送迴去。
於是草堂中又多了一道稚嫩的聲音,就這般過了一月,直到有一天,那個僅有五歲的小兒幫父母從那個管事手裏多賺了五十文錢,因為那個管事欺負兩個人不識字,沒迴送來的炭給的銀錢都會少一成,小兒的聰慧讓一輩子都不認識幾個大字的人家一下子驚為天人。
而當從西城走出去的窮秀才考校自家小子,而自家小兒竟然能對答如流的時候,他們更是又驚又喜,於是帶著自家的小子去拜謝那個年輕書生,那個書生隻是一笑,問那對父母,明日他們的孩子是不是還來,那對父母當然樂意,讀書人,那對他們來說可是一個十分陌生而且遙遠的詞兒,可自家的小子居然成了讀書人,雖然小了點兒。
於是城西出了天才的消息不脛而走,而一打聽,才知道是那個年輕書生教出來的,於是,這座破舊的草堂中孩子不自覺的多了起來,年輕的書生來者不拒,甚至那些半輩子不識字的父母在做完了農活兒賣完了東西之後也會來草堂聽上一堂所謂的課。
他們仍舊還是不怎麽認識那些鬼畫符,可哪怕是看著自家的小子跟著年輕書生讀書的樣子也讓辛苦了半輩子的窮苦人心裏頭舒坦,更是誠心的感謝那個年輕的書生。
於是便有了先生的存在,先生不收銀錢,偶爾會收下一些不值錢卻心意十足的雪酒飯菜,他還會道謝,不光如此,若是哪家有了難事兒,他也會伸手去幫忙,而哪家有了喜事,他還會送上一幅喜氣兒十足的對聯,久而久之,先生就成了北城最受尊敬的人,
而到後來,整個劍閣都知道了北城那連乞丐都不願意去的地方不知道降下了那位仙人,竟然多了一位學問深厚的先生,不光是北城的孩子,那些個富家的孩子也被送了進來,先生仍舊不拒絕,每天都會笑著教授頗為有趣的東西。
於是,這座處在一片黃泥屋裏邊兒的草堂,每日都會傳出朗朗的讀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