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樂從浴池中站起來的時候,小小光將準備好的毛巾遞給他的同時聲音也及時響起:“二十六分零五秒,楊小樂,你這次的恢複時間竟然比上次快了將近五分鍾,哦,我真為你感到高興,我要馬上把這個情況反饋給你的醫生,也許你的特納綜合症已經出現好轉……”


    楊小樂沒有理會小小光的嘮叨,雖然小小光的智能程度很高,高到能陪他聊天的程度,但隨著楊小樂慢慢長大,他早已經知道,這個他小時候很喜歡的“小小光”也隻能是機械地執行著預設的指令,它所謂的“思考和決定”隻不過是電子運算後產生的結果。


    當今的世界,人工智能已經應用到了各行各業的方方麵麵,區別於人類早期的電腦和計算機,人們稱這種計算速度更快、更人xing化、具備自我識別和判斷能力的設備為“智腦”。


    但人類千年前就幻想過的“智腦覺醒”,卻從來沒有發生過。並且有科學家預言,這種事情永遠也不會發生。


    在千年前,人們就認為自己所在的時代是“高度發達的時代”,時至今ri,又經曆了千年的高速發展,人們依然說,我們處在一個高度發達的時代!


    千年過去了,科技ri新月異,人類已經踏足星空深處,但在生命本源的研究方麵,除了判斷出靈魂的確存在之外,與千年前沒有什麽不同。就連靈魂是否存在這一點,也依然有著質疑的聲音。


    百年前的大科學家波坎納維就曾經感歎過,究其人類或者其它生物腦細胞的物質本質,也隻不過是一堆簡單不過的碳水化合物,可這堆碳水化合物會計算、會思考、會產生情感,這本身就是多麽的不可思議!


    為什麽會這樣?


    研究這堆碳水化合物是簡單的事,可研究這堆碳水化合物為什麽會思考,就變成了一件無比複雜深奧無數的事。數不清的科學英才從各種角度發起研究,想解開這生命的奧秘。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人有答案。波坎納維生前就對生命的奧秘感歎說,看起來她離我如此之近,可當我想接近她一點的時候,才發現她是如此遙遠,也許這真的是神的領域,根本不允許我們凡人靠近。


    人們對自身這樣的所謂“碳基生命體”的研究都沒有大的進展,其它的生命形式更是人們的臆測或幻想。智腦自然也不會“覺醒”,更不會分泌出碳基生命體才有的“情感化合物”。


    在小時候,準確說是在楊小樂六歲那年,他得到這台光明星三型機器人的時候,很快就喜歡上了它。他將這台光明星三型機器人當做自己的朋友和夥伴,他給它起名叫“小小光”,因為父母那時候總是親熱地叫楊小樂為“小小樂。”


    小小樂和小小光是非常非常要好的朋友。


    父母很忙,大多數時候都是小小光陪伴著小小樂,小小樂慢慢長大了,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父母不再叫他小小樂,去掉了一個“小”字,喊他小樂。


    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楊小樂明白了小小光對自己的所有鼓勵、同情、安慰,隻不過是一截截預設的程序,冰冷數字組成的代碼,並不是小小光真的喜歡自己,換一個機器人也會做得跟小小光一樣好,明白這個的時候他很失落,因為他真的好喜歡小小光……


    慢慢地他不再跟小小光聊天,更不會將心裏的想法告訴小小光,對這一切,小小光也沒有任何感覺,隻是ri複一ri地照顧著他,記錄著他每一天的生活,在楊小樂的特納綜合症發作時,幫他治療恢複的同時依然說著鼓勵或者安慰的話……


    洗完澡,小小光已經準備好了楊小樂的衣服。穿衣服的時候,又不厭其煩地給楊小樂講解衣服搭配的細節,要注意的地方……


    楊小樂任由小小光嘮叨著,眼睛看向那隨著他移動而自動跟隨的三維全息投影,投影中,沃特內森在對手的腳下搶到了球,連續做了兩個橫向滑步,接著一個四十五度斜切,晃過一台防守機甲,腳下一抹,控住球,然後一個急停,連續做了四個變換支撐腿的一百八十度轉身,這個動作看起來就像兩個連在一起的旋轉動作,極為連貫,動作完成,沃特內森控製的九號藍se機甲已經橫向移動了將近二十米,擺月兌了另外一台防守機甲,麵對對方球門,連續做了兩個波紋跳躍,騙過了對方的機甲門將,巨大的機械腿輕輕一推,直徑六十五公分的機甲專用足球如一顆炮彈般she入球門。


    巨大的歡唿聲雷鳴般轟然而起,藍se的九號機甲狂奔數百米來到場地邊緣,雙腿雙臂極有韻律的輕輕舞動,據說這是沃特內森遠在地球上的古老家鄉的舞蹈,也成為了沃特內森獨特的慶祝方式。


    跟著小小光向外走去,楊小樂的目光有些迷離,他的心中正在重複著沃特內森剛才那一連串堪稱華麗的動作。“連續橫向滑步,cao作難度二級b;四十五度快速斜切,非標動作,難度不到三級;變換支撐腿的連續轉身,沒有改變轉向,難度不超過四級a;波紋跳躍,是四級d的難度,兩個動作連續難度也不超過四級a;可要是將這些動作組合在一起不間斷地完成,cao控難度能達到五級b甚至更高,再加上還要控球,難度至少有五級a!沃特內森的機甲cao控能力已經接近或者達到六級了!”


    楊小樂被自己的推測震住了,因為六級cao控已經是目前所知的最高機甲控製等級,據說聯邦軍方中也沒有幾個人達到六級。楊小樂同時在心裏將自己的cao控水平和剛才分析的沃特內森比較了一下,輕輕搖了搖頭。


    如果不是特納綜合症,以上那些動作他也可以連續完成,可如果要帶球完成以上動作,就很勉強了,而如果像沃特內森那樣是在有別的機甲近身逼搶的情況下,自己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這些動作的。


    其實震住楊小樂的不是沃特內森能在近身逼搶下完成這些動作,而是因為沃特內森的動作,就像教科書裏說的那樣,不管在什麽樣的情況下,總是自然而然地做出最合適的動作,就像是身體的自然反應,完全不需要大腦的思考判斷一般,機甲的控製指令沒有任何遲滯,這才是最難的!


    非千錘百煉做不到這一點。


    可由於這該死的特納綜合症,楊小樂麵對一台真實的機甲,連最基本的基礎訓練都不能完成,他隻能一遍遍在腦海裏練習這些機甲動作,然後在戰網的機甲對戰平台上進行虛擬訓練。


    楊小樂使用的這套虛擬係統,可以達到的擬真度為百分之七十六,這也是目前最好擬真度最高的擬真機甲cao控艙,其cao控真實xing和cao控難度大約相當於真實機甲cao作難度的百分之七十六!


    就是這樣降低了cao作難度的情況下,控製一台xing能優秀cao作相對簡單的火鳥機甲,楊小樂也隻能堅持十七分鍾,更別說實際的機甲練習了。


    駕駛真實的機甲在一顆未知的星球上跳躍奔騰,對楊小樂來說,也許真的隻是個夢想。


    要獲得最低的一級機甲cao控師資格,除了機械和電子等方麵的基礎知識外,實際cao做的考試很簡單,隻有兩項,第一項是二十個左右的一級cao作難度的基本動作,如左轉,右轉,伸臂,下蹲,武器或炮火準備等等,這些動作如果由一個“人”來做肯定很簡單,但由機甲來做的話,每一個動作都是數個甚至數十個初級指令組合在一起才能夠完成的。


    其實想想一台挖土機,挖一鏟土並裝上車這個動作需要多少個指令,這個指令數乘上三倍,差不多就是完成一個機甲深蹲動作的指令數。


    這還是一個純粹的深蹲動作,如果考慮到深蹲動作一般是一個保護動作,在深蹲的同時,要完成格鬥姿勢轉換、武器準備、護甲充能或者護甲換位,如果加上通訊聯絡、電磁對抗或者力場對抗……


    所以就算是最基礎的機甲cao作也不說一件簡單的事。


    其實為了讓機甲控製越來越簡單,機甲的指令應答速度越來越快,人類一直在努力。為了簡化這些基本的cao作,早期的科學家和機甲工程師們傾向於動態擬真cao作,就是感應和捕捉機甲cao控者本身的動作,機甲來複製cao控者的動作,比如cao控者邁腿,機甲也跟著邁腿,cao控者出拳,機甲也出拳……。但這種機甲控製模式還沒有正式出台就夭折了。


    這種cao控模式的延遲xing長、指令邊界不清晰等等各種缺陷就不用說了,其中有一個缺陷是致命的。想想人們在駕駛一台普通的飛行車時,都要係上安全帶,而在一台以上百甚至數百公裏時速在全地形上突進的機甲艙內,誰能夠像在平地上一般做出各種cao控動作?


    而且這不是在母星地球上,而是在比地球的重力加速度高百分之二十甚至百分之六十的其它星球上呢?


    普通人在這樣的機甲裏ziyou活動的話或許會變成一團肉醬!


    當然能夠這樣駕駛機甲的人不是沒有,但有這種能力的人會去駕駛一台雞肋的機甲嗎?


    這種慢騰騰的cao控模式成為了機甲史上的一個笑談,不過在動漫攝影等方麵得到了大量應用。後來相繼成為談資的還有腦波控製、眼神控製、語音控製等等,這些控製方法或許能夠控製一台陸行車,而要控製一台cao作難度複雜千百倍的機甲,是不可能的。


    而最基本最有效的單指令控製方法就是cao控杆和按鈕控製方式,推一下cao控杆或者按下一個按鈕,就是給機甲下達一個指令,這些分散的一個個指令組合後構成一個機甲能夠執行的動作。無數的指令就構成機甲連續的動作,這是一種最可靠的控製方式,因為每一條指令具有唯一xing。但同時這也是最複雜的控製方式。


    因為一個機甲的cao控分解成最基本的指令後竟然有數百條,甚至上千條!這些指令又有無數的組合方法!這甚至比控製一艘星艦還要複雜!


    不過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特別是智腦的出現,一種新的機甲控製方法出現,那就是模糊控製。比如沃特內森進球後,也許隻需要說慶祝一下,機甲就會自動跳起他家鄉的舞蹈。模糊控製的理論已經有了上千年,但在智腦出現以前,並沒有嚴格意義的模糊控製。


    時至今ri,機甲的控製已經發展為模糊控製為主的綜合控製,比如之前楊小樂在虛擬機甲對戰中,用機甲的五指抓住那隻倒黴的叢林角虎,就是使用的動態擬真控製,而這隻需要帶上一副有擬真傳感器的手套就可以。語言控製也是目前普遍適用的輔助控製模式。


    不論是理論考試,還是一級機甲cao控師的第一項實際cao作,楊小樂都能夠輕鬆完成。可一級機甲cao控師的第二項考試項目是一百六十八公裏的二級地形行走,使用考試指定機甲,一個小時內完成就算合格。


    沒有自動行走功能的機甲,對於身患特納綜合症的楊小樂來說,他即使再努力也堅持不了一個小時,雖然說,二級地形真的不難。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機甲修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漠昆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漠昆侖並收藏機甲修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