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的天,開始了陰雨連連,已經有些地區上報,因為雨水過多,河道有決堤的趨勢。
政王這幾日正為此事忙的焦頭爛額,要說隻有一處河堤有決堤的趨勢,也好辦,但難就難在不止一處,雖然聞縛提出了具體可實行的計劃已經開始實行了,但畢竟是沒實行過的,還要先看看效果,所以就隻在護城河的險壩處實行了。
往年每次到陰雨連連的時節,護城河是最容易決堤的,但這次卻很好,已經連著下了十天有餘,而護城河卻一點決堤的趨勢都沒有,可是因為當時時間太過倉促,險壩處還沒有完全竣工,所以現在還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去維護,當然也浪費了大量的財力。
不過總的來說,沒有決堤已經是很好的了。
“陛下,齊美人讓人送來排骨羹,奴才聽說是用山藥、木耳和排骨頓成的,夏香說,這還是齊美人親自下廚煲的呢,可是煲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呢!陛下您要嚐嚐嗎?”
政王聽完抬頭,看著鄭公公手中的羹盅,心中一絲暖意劃過,“拿來吧,朕嚐嚐穎穎的手藝有否進步了,說實在的,每年啊,也就這個時候能喝到她親手做的湯羹了。”
說完政王幽幽的歎氣,想當年自己以為喜歡上她,也不過覺得她年輕,貌美,而人又有很意思,這才讓他喜歡的吧?可是當他吃過她親自下廚做的一碗湯羹之後,他就愛上了這種味道。
從此他就沉淪了,但齊美人卻從來不給他多做,齊美人說的是,再美味的東西喝的多了就覺得平常了。所以她要政王時時刻刻記著這美味的湯羹。
也因此,每年隻有在政王非常忙碌的時候她才會親自下廚。
——————————
宮門口,一身藏青色朝服的中年男子,疾步的入了宮門,身後跟著幾個侍衛,在侍衛之中有一婦人踉蹌的跟著,該男子不是別人。正是袁景真。
“崔媽媽。一會見了陛下,可知話該怎麽說嗎?”
崔媽媽點點頭如搗蒜,知道。她當然知道。
來到勤政殿,袁景真似沒什麽感覺一般,像往日一般行禮請安。
政王喝完最後一口排骨羹才讓他起身,“袁愛卿來此有何事?如今這連連大雨的。朕把早朝都免了,若非真有事。應該不用來了吧?”
“迴陛下,微臣卻有要事稟告。”
雖然袁景真說起了此行的目的,原來他說這兩日下大雨,前幾日他去了險壩看看情況。覺得雖然現在分流尚未完全修葺好,還需要人力物力來製衡,但卻比險壩決堤要好很多了。
可是他從險壩迴都城的路上。卻遇到一夥歹人正在追殺一個婦人,然後袁景真就命人救了這婦人。誰知這婦人竟說出了一個天大的陰謀,可是他也不能憑著這婦人空口白牙就信了她,於是將她帶迴府中看管。
直到今日他派出去的人迴來說,此婦人所言句句屬實,袁景真這才冒雨將她帶入宮中,就是怕耽誤了大事,畢竟這等大事還需要皇上親自定奪
政王聽完揉了揉眉心,“你叫什麽?”
“迴陛下,老婦人姓催,人稱崔媽媽。”
“大膽,當著陛下也敢自稱崔媽媽嗎?”
崔媽媽嚇的伏在地上顫顫發抖,政王揮手說:“無礙,崔氏,你將事情從頭講來,你可要想好,如果你誣陷朕的兒子,那罪名可不小的,但若你說的是事實,那朕也不會縱容自己的兒子。”
“喏。”
崔媽媽用秀怕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開始娓娓道來。
四個多月前,兩個穿戴不凡的爺來到合歡樓,當時正在拍賣頭牌的初夜,兩人出手也不凡,初夜就出價五十金買下,可後來到了房間他卻突然說要頭牌贖身!
原本崔媽媽想著這也不錯,於是出價千金,誰知那人眉頭都沒皺一下就答應了,當時崔媽媽正高興,也沒想過他們能不能拿出拿錢來,於是去拿了賣身契,可是迴來的時候他們卻擄了人,用刀架在她的脖子上,硬是搶走了賣身契!
本來崔媽媽覺得就當她倒黴好了,誰知前一陣就聽說了名郡王娶側妃的事,而側妃的名字就是司徒嬋兒,跟她樓裏的頭牌的名字有兩個字是一樣的,
一開始崔媽媽也沒多想,可青樓裏人多嘴雜,難免會知道一些內情,崔媽媽這才知道,原來那司徒嬋兒原本就叫嬋兒,而且確實是四個多月前才進宮的,聽說是從賀府出來的。
後來又認了大將軍為義父,這才一路走到了最後,被皇上賜了國姓,可是饒是如此,崔媽媽也沒當一迴事,天大地大,名字相同的有的是。
可是不久前她在樓中跟幾個常客閑聊,他們問起了嬋兒,崔媽媽也不好意思說自己被人用刀架在脖子上劫走了嬋兒吧?於是她就隻說有人給她贖了身了。
可那兩人卻說起了別的事,說的正是當初名郡王未被封王時,路過宜城而遭到追殺,聽說就是這合歡樓的頭牌嬋兒救的他,由此兩人猜測宮中那個側妃可能就是這的頭牌。
崔媽媽覺得事情可能真的是那樣,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那她就會惹禍上身了,王爺的側妃是從青樓出來的,這還了得?
畢竟王爺側妃,就算不是達官顯貴之女,起碼也得是小家碧玉吧?所以如果真的是她的話,她早晚會派人來殺人滅口的。
於是當天崔媽媽就轉賣了合歡樓,自己逃跑了,可沒等逃出去呢,就被抓了。
後來幸虧她機靈逃出了那些人的魔掌。
可是那些人卻沒有放棄追殺她,她想肯定是之前那幾個人說話被什麽有心人給聽了去,所以來殺人滅口了,她也知道,如今她想要活命就隻有逃到都城,然後告狀到都城的府衙。
“陛下,民婦不知道名王爺的側妃是否就是我那合歡樓的人,但是民婦實在是怕了啊,民婦不想死,而且民婦被抓時,還曾無意中聽到了那些人說的話,說什麽這次的事若做的好了,王爺王妃肯定會好好的賞他們的。”
崔媽媽是鼻涕一把淚一把,用帕子擦了擦繼續說:“民婦不相信名王爺是這樣的人,名王爺心地善良這是所有人知道的,更何況王妃應該沒有必要幫著側妃去隱瞞這些,所以民婦猜肯定是那有心人栽贓陷害,汙蔑之詞啊!但民婦也不想因此而失了性命,還請陛下為民婦做主啊!”
政王冷眼所過崔媽媽,崔媽媽嚇的頓時臉色蒼白,皇上啊,天子啊,這威嚴真不是作假的。
政王心中微微一想就明白了,袁景真這是針對嬋兒來的,這麽一大段的說辭,隻想達到一個效果,那就是讓嬋兒出來當麵對質。
若嬋兒真的是那合歡樓的人,那到時候嬋兒魅惑司徒曄的罪名是肯定的了,然後緊接著就是欺君之罪,到時候嬋兒絕對不能活命,至於司徒曄嘛…
他也有罪,明知她的身份卻故意隱瞞,甚至聯合她一起欺君,到時候朝上光是彈劾他的就一大堆了,他還想去跟司徒章爭什麽嗎?而且這婦人還說,許是那有心人想要栽贓陷害,這就是退路,若真的查出來不是司徒曄,她也有說辭獨善其身。
那麽此時被牽連進來的就還包括了司徒軒了,若是他們背後綢繆的好,一箭雙雕也不是不無可能的。
“去把曄兒和他的側妃叫過來。”
鄭公公領命而去,政王則是仔細的打量著眼前的婦人,沫的鶯鶯燕燕的,哪像被追殺而落魄的人?總不會說袁景真真的那麽好心,在他府上的這幾日,他還讓她每天打扮的花枝招展吧?
袁夫人是什麽人,哪怕是遠在宜城,這崔氏也肯定是知道的,政王可不相信,袁夫人真的能放任一個成天打扮的妖裏妖氣的人在府裏嗎?
可是袁景真又不是這麽不細心的人。他怎麽沒把這細節籌劃進去呢?
還是說他另有什麽打算?
政王用眼角瞥了一眼袁景真,見袁景真一臉嚴肅的站在那裏,絲毫沒有一點愧疚,也放佛一切事都與他無關一般,這不禁讓政王心中暗自嘀咕了。
這袁景真又在打什麽主意?
話說朝堂之上有一隻九尾狐,那九尾狐不是別人,正是這袁景真。
就連多年居在相國之位的聞縛都說,若論心思計謀,絕對無人能算的過袁景真,但袁景真也有死穴,那就是他的夫人,雖然不知道為什麽袁景真對他的夫人基本上算是言聽計從,就算偶爾會斥責她兩句,那也一定是事出有因,袁夫人實在是讓他太沒麵子才會做的事情。
袁景真當年初露頭角之時,就送了他的妹妹進宮,也算他妹妹爭氣,第一年就懷孕了,而且還能在後宮那麽複雜的環境中生下了大皇子。
不得不說,袁家這對兄妹,都不是什麽善茬子。隻是這大皇子…若大皇子有他們兄妹十分之一的心計,他這太子之位絕對是穩穩的,政王就是想廢都廢不了。
單看如今,司徒章這沒心機的,在袁景真的幫忙下依然不是那麽容易廢掉的,就知道了。
“來人,給右相看座。”
說完低頭繼續批閱奏折。(未完待續)
政王這幾日正為此事忙的焦頭爛額,要說隻有一處河堤有決堤的趨勢,也好辦,但難就難在不止一處,雖然聞縛提出了具體可實行的計劃已經開始實行了,但畢竟是沒實行過的,還要先看看效果,所以就隻在護城河的險壩處實行了。
往年每次到陰雨連連的時節,護城河是最容易決堤的,但這次卻很好,已經連著下了十天有餘,而護城河卻一點決堤的趨勢都沒有,可是因為當時時間太過倉促,險壩處還沒有完全竣工,所以現在還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去維護,當然也浪費了大量的財力。
不過總的來說,沒有決堤已經是很好的了。
“陛下,齊美人讓人送來排骨羹,奴才聽說是用山藥、木耳和排骨頓成的,夏香說,這還是齊美人親自下廚煲的呢,可是煲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呢!陛下您要嚐嚐嗎?”
政王聽完抬頭,看著鄭公公手中的羹盅,心中一絲暖意劃過,“拿來吧,朕嚐嚐穎穎的手藝有否進步了,說實在的,每年啊,也就這個時候能喝到她親手做的湯羹了。”
說完政王幽幽的歎氣,想當年自己以為喜歡上她,也不過覺得她年輕,貌美,而人又有很意思,這才讓他喜歡的吧?可是當他吃過她親自下廚做的一碗湯羹之後,他就愛上了這種味道。
從此他就沉淪了,但齊美人卻從來不給他多做,齊美人說的是,再美味的東西喝的多了就覺得平常了。所以她要政王時時刻刻記著這美味的湯羹。
也因此,每年隻有在政王非常忙碌的時候她才會親自下廚。
——————————
宮門口,一身藏青色朝服的中年男子,疾步的入了宮門,身後跟著幾個侍衛,在侍衛之中有一婦人踉蹌的跟著,該男子不是別人。正是袁景真。
“崔媽媽。一會見了陛下,可知話該怎麽說嗎?”
崔媽媽點點頭如搗蒜,知道。她當然知道。
來到勤政殿,袁景真似沒什麽感覺一般,像往日一般行禮請安。
政王喝完最後一口排骨羹才讓他起身,“袁愛卿來此有何事?如今這連連大雨的。朕把早朝都免了,若非真有事。應該不用來了吧?”
“迴陛下,微臣卻有要事稟告。”
雖然袁景真說起了此行的目的,原來他說這兩日下大雨,前幾日他去了險壩看看情況。覺得雖然現在分流尚未完全修葺好,還需要人力物力來製衡,但卻比險壩決堤要好很多了。
可是他從險壩迴都城的路上。卻遇到一夥歹人正在追殺一個婦人,然後袁景真就命人救了這婦人。誰知這婦人竟說出了一個天大的陰謀,可是他也不能憑著這婦人空口白牙就信了她,於是將她帶迴府中看管。
直到今日他派出去的人迴來說,此婦人所言句句屬實,袁景真這才冒雨將她帶入宮中,就是怕耽誤了大事,畢竟這等大事還需要皇上親自定奪
政王聽完揉了揉眉心,“你叫什麽?”
“迴陛下,老婦人姓催,人稱崔媽媽。”
“大膽,當著陛下也敢自稱崔媽媽嗎?”
崔媽媽嚇的伏在地上顫顫發抖,政王揮手說:“無礙,崔氏,你將事情從頭講來,你可要想好,如果你誣陷朕的兒子,那罪名可不小的,但若你說的是事實,那朕也不會縱容自己的兒子。”
“喏。”
崔媽媽用秀怕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開始娓娓道來。
四個多月前,兩個穿戴不凡的爺來到合歡樓,當時正在拍賣頭牌的初夜,兩人出手也不凡,初夜就出價五十金買下,可後來到了房間他卻突然說要頭牌贖身!
原本崔媽媽想著這也不錯,於是出價千金,誰知那人眉頭都沒皺一下就答應了,當時崔媽媽正高興,也沒想過他們能不能拿出拿錢來,於是去拿了賣身契,可是迴來的時候他們卻擄了人,用刀架在她的脖子上,硬是搶走了賣身契!
本來崔媽媽覺得就當她倒黴好了,誰知前一陣就聽說了名郡王娶側妃的事,而側妃的名字就是司徒嬋兒,跟她樓裏的頭牌的名字有兩個字是一樣的,
一開始崔媽媽也沒多想,可青樓裏人多嘴雜,難免會知道一些內情,崔媽媽這才知道,原來那司徒嬋兒原本就叫嬋兒,而且確實是四個多月前才進宮的,聽說是從賀府出來的。
後來又認了大將軍為義父,這才一路走到了最後,被皇上賜了國姓,可是饒是如此,崔媽媽也沒當一迴事,天大地大,名字相同的有的是。
可是不久前她在樓中跟幾個常客閑聊,他們問起了嬋兒,崔媽媽也不好意思說自己被人用刀架在脖子上劫走了嬋兒吧?於是她就隻說有人給她贖了身了。
可那兩人卻說起了別的事,說的正是當初名郡王未被封王時,路過宜城而遭到追殺,聽說就是這合歡樓的頭牌嬋兒救的他,由此兩人猜測宮中那個側妃可能就是這的頭牌。
崔媽媽覺得事情可能真的是那樣,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那她就會惹禍上身了,王爺的側妃是從青樓出來的,這還了得?
畢竟王爺側妃,就算不是達官顯貴之女,起碼也得是小家碧玉吧?所以如果真的是她的話,她早晚會派人來殺人滅口的。
於是當天崔媽媽就轉賣了合歡樓,自己逃跑了,可沒等逃出去呢,就被抓了。
後來幸虧她機靈逃出了那些人的魔掌。
可是那些人卻沒有放棄追殺她,她想肯定是之前那幾個人說話被什麽有心人給聽了去,所以來殺人滅口了,她也知道,如今她想要活命就隻有逃到都城,然後告狀到都城的府衙。
“陛下,民婦不知道名王爺的側妃是否就是我那合歡樓的人,但是民婦實在是怕了啊,民婦不想死,而且民婦被抓時,還曾無意中聽到了那些人說的話,說什麽這次的事若做的好了,王爺王妃肯定會好好的賞他們的。”
崔媽媽是鼻涕一把淚一把,用帕子擦了擦繼續說:“民婦不相信名王爺是這樣的人,名王爺心地善良這是所有人知道的,更何況王妃應該沒有必要幫著側妃去隱瞞這些,所以民婦猜肯定是那有心人栽贓陷害,汙蔑之詞啊!但民婦也不想因此而失了性命,還請陛下為民婦做主啊!”
政王冷眼所過崔媽媽,崔媽媽嚇的頓時臉色蒼白,皇上啊,天子啊,這威嚴真不是作假的。
政王心中微微一想就明白了,袁景真這是針對嬋兒來的,這麽一大段的說辭,隻想達到一個效果,那就是讓嬋兒出來當麵對質。
若嬋兒真的是那合歡樓的人,那到時候嬋兒魅惑司徒曄的罪名是肯定的了,然後緊接著就是欺君之罪,到時候嬋兒絕對不能活命,至於司徒曄嘛…
他也有罪,明知她的身份卻故意隱瞞,甚至聯合她一起欺君,到時候朝上光是彈劾他的就一大堆了,他還想去跟司徒章爭什麽嗎?而且這婦人還說,許是那有心人想要栽贓陷害,這就是退路,若真的查出來不是司徒曄,她也有說辭獨善其身。
那麽此時被牽連進來的就還包括了司徒軒了,若是他們背後綢繆的好,一箭雙雕也不是不無可能的。
“去把曄兒和他的側妃叫過來。”
鄭公公領命而去,政王則是仔細的打量著眼前的婦人,沫的鶯鶯燕燕的,哪像被追殺而落魄的人?總不會說袁景真真的那麽好心,在他府上的這幾日,他還讓她每天打扮的花枝招展吧?
袁夫人是什麽人,哪怕是遠在宜城,這崔氏也肯定是知道的,政王可不相信,袁夫人真的能放任一個成天打扮的妖裏妖氣的人在府裏嗎?
可是袁景真又不是這麽不細心的人。他怎麽沒把這細節籌劃進去呢?
還是說他另有什麽打算?
政王用眼角瞥了一眼袁景真,見袁景真一臉嚴肅的站在那裏,絲毫沒有一點愧疚,也放佛一切事都與他無關一般,這不禁讓政王心中暗自嘀咕了。
這袁景真又在打什麽主意?
話說朝堂之上有一隻九尾狐,那九尾狐不是別人,正是這袁景真。
就連多年居在相國之位的聞縛都說,若論心思計謀,絕對無人能算的過袁景真,但袁景真也有死穴,那就是他的夫人,雖然不知道為什麽袁景真對他的夫人基本上算是言聽計從,就算偶爾會斥責她兩句,那也一定是事出有因,袁夫人實在是讓他太沒麵子才會做的事情。
袁景真當年初露頭角之時,就送了他的妹妹進宮,也算他妹妹爭氣,第一年就懷孕了,而且還能在後宮那麽複雜的環境中生下了大皇子。
不得不說,袁家這對兄妹,都不是什麽善茬子。隻是這大皇子…若大皇子有他們兄妹十分之一的心計,他這太子之位絕對是穩穩的,政王就是想廢都廢不了。
單看如今,司徒章這沒心機的,在袁景真的幫忙下依然不是那麽容易廢掉的,就知道了。
“來人,給右相看座。”
說完低頭繼續批閱奏折。(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