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王的艦隊出現在黃龍島,是一個薄霧的早晨,能見度不足二十米。


    這是偷襲的絕好天氣。


    艦隊即將停靠碼頭時,尚無一人發現。


    巧的是,這天早上有人在岸邊等退潮撿灘。若是一般老百姓,他也分不清敵我方的艦隻。更巧的是,這是望月號的一個水手,手臂受傷了,雙腿卻是健康的。


    他發現了跟望月號差不多大小的艦隻,立即意識到不是鳳凰城艦隊的,都在海上捕魚呢。立即扔下手上的魚簍,拚命跑向城門,那裏有四個兵,剛剛擺好鹿角。


    當牛角吹出緊急集合號、報警的銅鑼急促響起的時候,崔大信還在茅房裏蹲坑。


    事先沒得到一點消息。


    前天杭州灣的飛鴿傳出的消息是:主力艦隊已向北方開去,得到的命令是在登州港運送一批傷員。在長江口邊的道觀也看到艦隊的蹤跡。


    本來是水師一營戰備值班,二營、三營都外出捕魚了。大智看到吳越王水軍開拔的消息,將最後值班的一營也放了出去,畢竟,水軍的開銷太大,自從和吳越王開戰以來,沿海各地都加強了海禁,貿易通道幾乎被堵死,幸虧幾個島上人口劇增,內需旺盛,軍費得以勉強的維持。


    沒想到吳越王這次耍了個滑頭,故意讓艦隊繞到長江口,趁著黑夜又掉頭南下,晝伏夜行,恰好趕在日出之前到了黃龍島。


    沒有鳳凰城水軍的阻擋,吳越王的水師直接麵對黃龍島了。唯一可以慶幸的是黃龍島的碼頭還未完工,這給登陸部隊上岸延緩了時間。


    大信一麵係褲帶,一麵對親兵衛隊發出了一係列指令:陸一營緊急上城牆,哪怕剩下最後一個人都得給我守住;陸三營二隊負責看管俘虜,所有俘虜一律不得離開囚房,擅出者殺無赦;陸三營三隊立即去器械庫搬運物質,充當一營的後勤;一隊作為預備隊,在衙門口緊急待命。請衙門黃功曹動員老百姓給城牆守衛的士兵們送飯,並運送傷員。


    當前事情布置完畢,又立即傳音給大禮大智通報敵情,目前增援還用不上,城牆正麵比較窄,大部隊展不開。


    吳越王這次是傾囊而出、勢在必得,他調出了王府護衛軍“黃旗軍”,這支軍隊三萬餘人,這是吳越王最精銳的部隊,平時隻負責守衛王府和杭州城的巡邏。


    吳越王偷襲城門的計劃功虧一簣。當即命令所有的拋石機開始向城門猛轟。


    這陸三營一隊本是預備隊,正在衙門口廣場上集合待命。這一隊隊長王柱子是個閑不住的人,命令副隊長約束隊伍,自己跑上城牆看看。他隻在城牆上看了幾眼,立即掉頭下來集合全隊,所有人去搬石料,堵住城牆大門,要不了半個時辰,城牆大門必破。


    就為王柱子這次不匯報不請示,當機立斷,戰後他越級提拔為校尉,成了陸四營的營官。


    吳越王猛攻城門的時候,大信正和一營營官在調集拋石機,因為上次海戰大部分拋石機都被水軍借走,連器械庫裏加起來總共不到50台,這火力明顯弱於對方。對方卻不斷從船上卸下拋石機補充,一時間竟被對方完全壓製。


    大信為避免人員傷亡,命令一營隻留一小隊觀察,其餘人全部撤到城牆下待命。這種形勢下,隻能等待水軍迴援了。敵方是勞師遠征,所帶的石頭不會很多,總有彈盡的時候。


    這城牆皆是塊石壘成,縫隙間用石灰和糯米汁勾勒,堅固無比。倒是城牆後的民房倒塌了不少。


    一輪拋石機飽和攻擊之後,城門已支離破碎,幸虧王柱子有先見之明,城門後已用塊石層層壘起,堵的嚴嚴實實,要想進城,唯有爬城牆一條路了。


    下麵吳越王讓人開始喊話:今吳王率5萬大軍遠征小小的黃龍島,旦夕之間,必將破城,守衛的將官士兵凡出城投降者,獎勵紋銀十兩,官升一級,如若不然,必將血洗全城。


    迴答他的是一陣飛石。


    連喊數遍,城上無人應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終將歸去--再造星辰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舞靈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舞靈山並收藏終將歸去--再造星辰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