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華跨出大門的時候,範寬已吩咐車夫將馬車趕到了門前,範華正準備跨上馬車,陡地聽到一陣整齊的腳步聲,一隊禦林軍出現在他的視野當中,心中陡地一縮,手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


    “我們走!”範華吩咐範寬道。


    一名禦林軍軍官也看到了範華,看到他正準備上車,一路小跑便到了範華跟前,行了一個軍禮,大聲道:“範大人,請留步!”


    “有什麽事情?”範華陰沉著臉,問道,宰相的氣勢這一瞬間完全爆發了出來。


    那名禦林軍官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個顫,但卻仍是挺起胸膛,大聲道:“首輔大人,末將接到命令,今晚有刺客進入宣城,欲行不軌,上鋒怕對各位大人不利,所以請大人們都暫時不要出府。”


    範華嘿嘿一聲冷笑,“刺客?笑話,我堂堂輔政大臣,焉能讓幾個刺客嚇得不敢出門?走開,本官有緊急公務,耽擱了本官的大事,小心你的腦袋!”


    禦林軍官腦袋一縮,顯然為對方氣勢所迫,後退了一步,卻仍是道:“抱歉,首輔大人,我接到的命令就是保護輔政大人,絕不能讓首輔大人出門!”


    “你想幹什麽?”範華大怒,“保護我,還是囚禁我?你上司是誰,我馬上讓他滾蛋!”


    禦林軍官站得筆挺:“對不起輔政大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請首輔大人迴府!”一揮手,禦林軍士兵一湧而上,已是將馬車圍得嚴嚴實實。


    範華重重地閉上了眼睛,兩行老淚流下,現在,他終於知道,這些人等待的是什麽事情了?


    “老爺!”範寬膽戰心驚地喚道。


    範華腳步蹣跚地下了馬車,步履沉重地一步一步迴到府中。外麵,禦林軍已是一層層圍到了門口。


    迴到書房,範華一言不發,揮筆疾書,連著寫了好幾封信,然後一一封好。遞給範寬,道:“範寬,找到機會,將這些信送出去,收信人我已寫在了信封上,恐怕我們已是難得出府了。”


    接過信,範寬小心地問道:“老爺,到底出了什麽事?那些禦林軍怎麽敢來堵我們的門?”


    範華無力地靠在椅背上,吐出兩個字:“兵變!”


    宣城皇宮外城內城,亦是張燈結彩,一片喜氣洋洋之景象,國主雖然節儉,但年節這種百年才一次的大節,還是不容輕忽的,往來的太臨宮女們也是興高采烈,過年不僅意味著他們能得到雙份的例錢,便是各個主子的賞賜也會格外地多起來。


    國主在熙和殿設下家宴,後宮妃嬪,皇子皇女共聚一堂,歡度佳節,一年之間,難得有這樣相聚的時間,國主心情很好,後宮自向皇後以下,數十名妃嬪在向國主行禮之後,按照位份一一就座。


    禦膳房中各色菜式流水價般地端了上來,國主提起銀筷,嚐了一下,隨即笑道:“大家隨意吧!”


    皇太孫坐在國主的右側,雖然才剛剛十歲出頭,但一舉一動已頗有一點小大人模樣,目不斜視,細嚼慢咽,而另一邊的兩位小公主年紀尚小,看到滿桌的珍味佳肴,卻是按捺不住,狼吞虎咽地大吃,顯然平時也是極少吃到這些東西的,看得國主不由有些心酸。


    “慢點吃,慢點吃,還有很多!”國主愛憐地看了兩個小公主一眼,破天荒地提起銀著,給兩個小公主挾了一點菜。


    兩位小公主卻也是甚懂禮節,趕緊站了起來,奶聲奶氣地道:“多謝皇爺爺!”國主微笑著點點頭,“坐,坐。”


    已是華燈初上時分,太監們魚貫而入,巨大的牛燭將熙和殿照得一片通明,外間,整個皇城也在這一瞬間被點亮,一片金壁輝煌。


    家宴已結束,國主與妃嬪們坐在殿中,隨意談笑,一年之間,難得地有這樣一次天倫之樂,皇太孫正襟危坐於國主身側,側耳傾聽著眾人的交談,而兩位小公主卻仍是不脫稚氣,在殿中跑來跑去,嬉笑遊戲。


    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國主微感詫異,正驚訝之間,宮衛軍統領宣和一臉驚慌地出現在殿門口,在他的身後,大太監王保急步趕來。


    國主心中一沉,出了什麽事了,怎麽這宣和連太監通報也等不及,便闖了進來。


    “陛下!”宣和快步而入,向國主及一眾妃嬪行了一禮,也顧不得如此闖進宮內已是大大逾禮,急聲問道:“陛下,外城禦林軍突然大規模調動,不知是否陛下下得命令?”


    國主霍地站了起來:“你說什麽?”


    “外城禦林軍突然大規模調動,臣沒有接到諭旨,不知是不是……”話說到這裏,宣和看到國主的臉色,已是明白皇帝並不知情,與國主四目相對,天色都是變得煞白。


    “王保,傳蕭家主!”國主厲聲道。


    殿內妃嬪們雖說不通政事,但這樣的異動,長居深宮的她們也知道代表著什麽,殿內死一般的沉寂,每個人的臉上都現出驚慌的神色。


    “皇後,你和一眾妃嬪們去中和殿等候!”國主吩咐道:“宣和,調集宮衛軍,守衛內城。”


    “陛下,如果是禦林軍作亂,那,那就肯定是蕭家主,宮衛軍剛剛補進一萬人,都是從禦林軍中選拔!”宣和聲音顫抖著道。


    國主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強行按捺住心情,“那就調集原來的宮衛軍,守衛….守衛太和殿,中和殿,宣和,馬上命人敲響驚聞鍾,向城外的左右兩衛軍隊報警,宣他們進城護駕。”


    宣和匆匆而去,這時,王保一路狂奔而來,“陛下,找不到蕭家主,禁衛軍統領也不在宮中。外城,外城,奴才出不去了。”


    國主已經明了出了什麽事情,“叛賊!”他恨恨地罵了一聲,“走,我們去太和殿!”


    淩府,酒宴正歡,一眾人等都已微有酒意,能來淩府的這些人,大都是淩家主數十年的老友,一幫人一邊喝酒,一邊迴憶往昔歲月,廳內不時爆發出陣陣歡聲笑語或者嗟呀歎息。


    當,當,當!沉悶的鍾聲忽地眾人耳邊響起,廳中瞬間便凝固下來,一位大臣愕然道:“淩家主,我是不是喝多了,怎麽聽到了戰鼓聲?”


    眾人臉上都是震驚之極,他們都是位高權重之人,當然知道戰鼓敲響意味著什麽。看到眾人的神色,那人立馬知道自己並沒有妄聽。


    他一下子跳了起來,“宣城有人作亂,淩家主,我們…”


    “坐下!”淩元將酒杯重重地頓在桌上,喝道。


    眾人目瞪口呆地看著淩家主,他此舉,顯然是早知這場陰謀,那人指著淩家主,“家主,莫非是你,你…”


    淩家主陰沉著臉,怒道:“你胡說什麽?我淩元豈是這種犯上作亂之輩子?蕭家,動手了。”


    “是蕭誌!”眾人驚道。


    淩元閉上雙眼,道:“五十萬禦林軍,一萬多宮衛軍,裘誌,你以為皇宮這個時候還在國主手中嗎?此時在宣城之外,蕭家,王家上百萬軍隊雲集,這場叛亂,已是蓄謀已久,我雖得到消息,卻無能為力。我為什麽今天把你們全找來,就是怕你們一時衝動,白白地送了姓命。”


    那裘誌大聲道:“家主,我們在座之人,盡起府中家丁,可得數萬精銳之眾,殺奔皇城,說不定還能殺進皇宮,救出國主,隻要國主安在,明天天明,登高一唿,叛軍必然煙消雲散。”


    淩元冷笑一聲:“癡人說夢。裘誌,如果你不信,此時你可以出我府去看一看,大街上,已是重兵雲集。我們盡起家丁,連這條街也未必出得去,談何勤王救駕,大家不要妄動,都呆在我這裏,靜待時局變化吧!


    宣城城外,護衛京畿的左右兩衛大營幾乎在同時聽到了皇宮之中那震憾人心的戰鼓聲,平靜的大營頓時沸騰起來,左衛大營大將馮華迅即集合全軍三十萬人馬,撲向宣城,幾乎與此同時,右衛大營大將關興也兵刀齊出,兩衛人馬在兩個時辰之後,兵臨洛陽城下。但此時,宣城城門緊閉,迎接他們的卻是城上數十萬禦林軍的嚴陣以待。


    雄偉壯觀的宣城城牆此時卻也了阻擋國主救命稻草的天塹。馮華與關興此時已明白作亂的便是禦林軍,兩人又驚又怒,合兵一處,但卻隻能望城興歎。


    皇宮之中,外城已完全落入到禦林軍之手,半數宮衛軍已放棄了內城防守,一萬人宮衛軍全部縮到了太和殿與中和殿之外,層層疊疊地將兩殿死死圍住,宣和執矛,站在太和殿高高的台階之上,在他的身後,便是國主,這裏,已是他們最後的倚仗。


    馬蹄聲急,敲在外麵的石板上,發出清脆的身響,這個時候,卻成了這裏所有人的摧命符,很快地,一隊隊的士兵出現在眾人的視野之中,密密麻麻,數之不盡的禦林軍已將這裏圍得水泄不通,饒是這萬名宮衛軍都是悍卒精勇,麵對如此陣勢,也是麵露驚慌之色。


    叛軍兩邊分開,蕭家家主蕭誌,王家家主王鬆,蘭家家主蘭秀華,以及禁衛軍統領等一眾人出現在太和殿外。


    蕭誌越眾而出,看著台階之上的宣和,一字一頓,慢慢地道:“宣和統領,放下武器,抑或是走向死亡,你選擇吧?”


    蕭誌的手高高抬起,一張張強弓帶著令人牙酸的聲音開始絞緊,宣和的額頭大滴大滴的汗水掉下來,他知道,蕭誌的手落下之時,便是箭射出之時。


    蕭家手中這些強弓雖然在威力上比不是秦武領的強弩,但是由並階武者使用出來,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抵抗得了的,特別是在這樣狹小的空間之內,麵對著如此密集的強弓,哪怕是普通侯階武者,也基本上隻有隕落的份。迴頭看著緊閉的太和殿大門,宣和發出一聲長歎,手裏的長矛當的一聲落在地上,隨著宣和手裏長矛落地,宮衛軍們的戰鬥意誌被徹底瓦解。


    蕭誌傲然一笑,舉步向著太和殿大步前行,隨著他的步伐,宮衛軍們紛紛散開。殿門大開,蕭誌站在門口,內裏,國主臉色蒼白,一手攜著皇太孫,立在大殿中央。


    淩晨,一名傳旨太監攜聖旨至洛陽城外,令左右衛大將軍馮華與關興立即撤軍迴營,兩位將軍迴京麵聖。旋即,迴京的兩位大將軍以謀反罪被下獄。


    三曰之後,國主暴卒。蕭家家主蕭誌,宣和等人擁皇太孫登基,。下令全國舉哀,為國主舉行葬禮。同曰,新任國主加封蕭誌,宣和為輔政大臣,其他重要職位全部換成了蕭家一係的人。而原輔政大臣範華因被懷疑與原左右衛大將軍馮華與關興謀反一案有關,而下獄待審。一時之間,宣城風雲色變,剛剛張燈結彩過完國慶的宣城百姓又家家戶戶掛上白燈籠,開始為國主陛下帶孝。


    事後,葉青才從錦衣衛的手中了解到,原來這蕭家敢於發動兵變,是得到了葉青的另外一個對頭羅國的幫助,那蕭迪在投降了羅國之後,竟然憑借著那張迷人的小白臉,得到了羅國一位公主的青睞,招做了駙馬,不過也是難為那蕭迪了。


    那羅國公主不止在羅國,就是在附近的幾個附屬國中,也是大大地有名的,當然不會是好名聲了,羅國皇室中人雖然普遍光鮮亮麗,但是唯獨這位公主例外,長得那是鬼斧神工,腰圍跟她的身高都差不多,五官雖然不是太醜,但是如果配上她那副身軀,那簡直可以用來辟邪了。


    這次蕭迪和那羅國公主成親之後,在蕭迪的多次請求之下,那羅國公主才同意他迴家看看,同時也是帶人來給蕭家撐腰,而且帶領的人還不是一般的強大,竟然來了兩位翰林,十位進士,這樣的陣容,哪怕是有著五百年積累的宣國,也是難以抵抗的,何況蕭家本來的力量就不比皇室弱,所以這次兵變才能夠如此輕易成功。


    而老院長在看到事不可為之下,在把宣月成功送出宣城之後,竟然返迴皇宮,臨死前還拉上了一位羅國翰林做墊背,或許是老院長的榜樣力量,皇室高手在看不到突圍的希望之後,竟然都開始了不要命的打法,拉著敵人同歸於盡,造成了蕭家一係眾多高手的隕落,羅國支援團隊也犧牲不小,十位進士死了五位,兩位翰林一死一重傷,也徹底沒有了在戰的力量,在新國主登基之後,就不顧蕭家的挽留,帶著蕭迪迴羅國去了。


    總之,經次一役宣國的高層力量可以說是減弱了五成還不止,也為葉青接下來的征戰減小了很多阻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絕世書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逆流魚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逆流魚兒並收藏絕世書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