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裏除了石像再沒有其他什麽特別的東西,兩人沒有多做停留直接從小門走了出去,總體確實是在往下走。石室再次陷入幽暗,片刻後石像上亮起一些綠光,隨著綠光不斷增多,石室也跟著亮起來,隻不過有些慘淡冰冷的感覺。


    仍然是曲折幽深的山洞,走了不知多久忽然前方又出現一處斷裂,在前麵的鄭炎給身後的鄭玉嬋打了一個手勢,自己走到斷裂處往下麵看去,隻見這處斷裂落差足有三丈,正想看清下麵到底有什麽的時候鄭玉嬋走了過來,把輪子祭著升到高處,同時掐訣增大了輪子的亮光,當看清眼前的景象後兩人齊齊發出一聲讚歎。


    差不多以兩人現在所處的山洞為分界,下深三丈上高三丈,足足六丈,然後是寬兩丈的通道,通道呈圓形,兩人正好處於這個圓的外麵,如果隻是這些也就算了,關鍵這個圓形通道的石壁上滿是浮雕,其中也不乏一些類似於佛窟的構造,間隔很有規律,隻是裏麵三四丈高的雕像不是佛像,而是道家的三十六天罡正神常見的形態,至少兩人看到的眼前這四座是天罡正神無疑。


    鄭炎率先跳了下去,查看了一下周圍安全又招唿鄭玉嬋下來,鄭玉嬋踩著輪子如仙女一般翩翩飄落,道不盡的唯美空靈,鄭炎不禁多看了幾眼這個輪子,其實確切說應該更像是玨,隻不過斷口處做成了鳳頭鳳尾的樣式,中間部分也更像鳳的身子,這種類似的法寶宗族每隔一些年收集材料足夠後就會鑄造一批,鑄造的技藝也在不斷改進,這樣一來就充滿了不確定性,成功的也不多,每一個發出來給族中子弟的都是品質極高的法寶,絕不隻是一件裝飾或是單純的法器或者武器,


    “是不是一對兒的?”,鄭炎好奇問了出來,


    鄭玉嬋正仔細查看著石壁上的巨大浮雕和造像,聞言隨口說道“另一個在別人身上”,


    鄭炎聞言開心地笑了起來,“你有心上人幹嘛還說要聽族老們跟我?”,


    鄭玉嬋有些無奈,很是敷衍地說道“另一個在我妹妹玉妍那裏”,隨即好像想起什麽,把注意力從石像上挪開看著鄭炎問道“你怎麽知道這是一對的?我這個和玦類法寶幾乎沒多少區別”,


    鄭炎有些失望地說道“我一直想給穎月弄一個也就沒少研究鑄造這玩意的材料技藝,更別說各種樣式,對了,我聽說能得到這東西要不天賦異稟修行勇猛精進,要不就是為宗族做出極大貢獻,你?”,


    鄭玉嬋正想著什麽,聞言輕笑道“我不夠天賦異稟嗎?修為雖然低點可怎麽說也是煉神化虛,再過一兩年也能鑄造元神達到地道境界,比起星曄他們雖然差些可也能和星路他們並駕齊驅,而且我可是把很多精力都用在了奇門遁甲五行八卦方麵”,


    鄭炎忽然理解了之前星霜看自己的那個眼神,那是在說自己不識貨,居然拒絕這樣一個優秀的女子。又看到眼前女子奇怪的眼神,不禁有些尷尬,笑著說道“你別誤會,我沒有輕視你的意思,拒絕你更和你本身的條件沒關係,隻是覺得你應該在族地那樣的環境下安逸地相夫教子或者潛心修行,而不是進到京城那個浮華的名利場,還要沾染那些爾虞我詐利益算計”,


    鄭玉嬋笑了笑沒有繼續深入討論這個話題,轉而看著石壁說道“這些造像應該已經有些年頭,之後又多有修繕增改,我隻能大致確定最早應該是二千多年以前,最近的增改差不多是十幾年前,這裏冷暖均衡濕氣也偏低,這才能保留下每次增改的痕跡;還有就是這道石壁後麵應該有一個大殿,或許正是上麵龍門大陣的陣樞,我們現在應該就在雪山裏麵”,


    鄭炎看了兩頭又看向鄭玉嬋,“怎麽走?肯定有大殿的入口吧?”,


    鄭玉嬋想了想沉吟著說道“兩邊應該都可以,這明顯是個圓,不過看天罡正神們的排序我覺得還是往左邊走吧”,


    鄭炎沒什麽猶豫徑直往左邊走去。


    隨著兩人離開,點點綠光也從洞口飄進來,接著附著到天罡正神石像旁邊的護衛身上,下一刻八個一丈多高的石像齊齊落到通道地麵上,還是石像的樣子,隻是雙眼都帶著幽幽綠光,手裏拿著長劍長槍之類的石質兵刃也泛起了綠光,接著齊齊向兩人離去的方向看去。


    鄭炎正在前麵走著,原本觀察著右手邊石壁上雕滿各種符紋和圖形的鄭玉嬋忽然警覺地看向後麵,鄭炎第一時間覺察出身後女子的異樣,也跟著停下來,這時終於也聽到漆黑的過道裏傳來的一些輕微響動,下一刻便看清了響動的來源,八尊一丈高的威武石像魚貫而出,慢慢都是壓迫感,鄭玉嬋下意識開始後退,


    石像應該是帶著某種恐懼對手的咒術,精神類法術慣用的伎倆,鄭炎招唿鄭玉嬋後退,盡量和石像拉開兩槍以上的距離,說也奇怪,石像們隻是把手裏的兵器對著兩人,完全沒有主動進攻的意思,明顯也不給兩人原路返迴的機會。


    “看出什麽門道了嗎?”,鄭炎輕聲問道,


    鄭玉嬋把輪子橫在兩人和石像之間,猶豫了一下也壓低聲音說道“說不定是把我們當做祭品了,這些古陣法很多都有拿活人獻祭的設置,這條路就是獻祭之路”,


    鄭炎無奈道“現在不是發揮你想象力的時候,這八個家夥明顯不好對付,我可能一下破不開它們的身體”,


    鄭玉嬋有些驚訝地看著鄭炎,“你剛才仔細摩挲石壁原來是在感覺石料的質地!”,


    鄭炎沒好氣道“難道你以為我有什麽特殊癖好不成”,


    鄭玉嬋認真點頭,“你背囊裏收集那麽多奇怪石頭很讓人懷疑,那三種試煉指定的玉石也就算了,其他的那些算怎麽迴事?我聽說洛陽有人摟著石頭睡覺的”,


    說著話的時候兩人已經走到一處石門前麵,石門高一丈有餘,寬五尺左右,兩邊各雕刻著兩尊三丈高的石像,靠近門柱的兩尊都是文士模樣,外麵兩尊是武將模樣,這樣的設置倒是少見,眼看八尊石像沒有停止的意思,鄭炎隻得拉著鄭玉嬋進了石門。


    隨著光輪轉進石門,兩人都是一邊注意外麵石像的動作一邊把注意力分到裏麵,果然是一處大殿,光輪已經被鄭玉嬋催動到最亮竟然還是完全照亮不到多少,這時外麵的石像在把門圍嚴實後也停止了動作,似乎再次變成了一堆毫無意義的石頭,


    鄭炎試著往外走,最近的兩尊石像立刻拿起了兵器,果然是要把兩人逼進這間大殿嗎?好吧,既然你們不進來那真好查看一下到底是什麽地方,於是兩人不再防備門口而是開始打量起這座大殿,鄭玉嬋剛進來已經粗略感知了一遍,沒有發現任何有生命的跡象。


    世間感知類法術大體可以分為三類,第一就是五感,也就是通過看、聽、嗅、觸摸、味來感知;第二類是通過特定的修行或者本身的天賦對生命、靈魂、真元的感知,天眼便是其中一種法術,也有對念力也就是精神力的感知;第三類是對因果天道的感知,常被人提起的就是法眼。


    鄭玉嬋現在修行的是第二類中的對真元的感知,也涉及到靈魂,不過比那些天生具備這些方麵感知能力的人終究是要差一些,所以她又修煉了奇門遁甲之類的數術來彌補,效果還不錯,這段時日也已經完全證實,既然她說了沒有活物那應該不會錯了,所以鄭炎沒有如何緊張,甚至有些閑庭散步的意思,這些讓鄭玉嬋看在眼裏隻有神情複雜。


    大殿確實很大,五六丈的高度,地麵直徑至少有十六七丈,中間有個類似祭壇的東西,祭壇上麵有...居然真有一條龍形骸骨!鄭炎忽然想起在大青溝地下溶洞的經曆,別又是複活的戲碼吧?


    走到近前才完全看清,整副骸骨呈現一個盤卷的姿勢,八仙桌大小的龍頭搭在身子上正好衝著石門的方向,沒有多少猙獰的感覺,隻有無盡的腐朽,於是鄭炎徑直從台階走了上去,後麵的鄭玉嬋詫異之下趕忙拉住,“你做什麽?小心褻瀆神靈”,


    鄭炎神情有些奇怪,說起來好像隻有修行天道的修士才會敬畏神靈,那些修行大道的修士雖然口口聲聲說著大道可畏,可從來沒放棄過掌握大道的機會,“我看看有沒有龍珠”,鄭炎笑著迴道,神情全無小心謹慎,


    鄭玉嬋滿臉糾結,看了一眼祭壇輕聲說道“這裏鎮壓著一條龍魂,這副骸骨大概就是他的本體,萬一他過來看到你翻騰總不太好吧”,


    鄭炎想了想也對,不過這確實是第一次見到真的龍骨,平民百姓大概都覺得龍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可鄭炎知道龍確實是存在的,不過最近這一千年來確實越來越少,至少人類修士很少能見到他們,原因說不清楚,有人說龍不願順應天道,之前在上麵龍門那裏予仇也是這麽說的,鄭炎也不去做什麽猜測,隻是很想近距離看看這具骸骨。


    鄭玉嬋似乎也很好奇,鑽研奇門遁甲天機數術的修士一般都會涉足推演一道,而推演自然要借住一些工具輔助,這些工具要麽是萬人祝願要麽是蘊含天道,也有人說是靈氣,其實靈氣的本質還是天道;所謂的萬人祝願很難說清楚,具體來講比如老舊銅錢,比如香火功德,再比如傳世的羅盤星軌;蘊含天道就很簡單了,龜甲是最常見的,蛇骨也算,但是最好的仍是龍骨,隻不過從來沒人能得到而已,鄭玉嬋不對這具骸骨動心估計她自己都不信。


    鄭炎已經登上祭壇,自然不會去觸碰什麽,先是仔細看了看纖塵不染的台麵,像是用某種黑曜石打磨,上麵確實刻了不少符紋,和大青溝溶洞那座祭壇上的有些相像但不完全相同,看起來不像是複活,更像是抽取,抽取這頭龍的龍氣,難道上麵龍門的能量來源在這裏?


    想不明白鄭炎下意識看向周圍,這才發現大殿八個方位各有一座石像,和大殿等高,倒像是它們支撐起大殿一樣,看樣式好像是魔神雕像,而且都是威武厚重的感覺,


    這是怎麽迴事?外麵是道家三十六天罡正神,內裏是八,誰看守誰?誰又護衛誰?難道真如鄭玉嬋說的,是由不同年份增減修改過的嗎?


    就在這時忽然祭壇中心,正是龍骨盤卷的中心位置出升起一座凳子大小的小石台,石台上還擺放著什麽東西,鄭炎忍不住想湊近看看,忽然後腦被人重擊了一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雪月風濤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槐揮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槐揮斤並收藏雪月風濤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