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芝溪曰:現代物理學的標誌是“能量”,用我們中國人的詞就是“氣”。它濫觴於最小作用量原理,成熟於各態曆經假說。最小作用量原理簡而言之就是,yin陽互抱、盛極則衰。各態曆經假說則可理解為,五行生克、遍曆輪迴。
============================================
鹽鐵會議,是諸賢良文學發起的挑戰桑弘羊的一次會議。武帝朝,為了支撐對匈奴的大規模作戰,桑弘羊臨危受命,撐起了整個漢朝的財賦體係。在他的大司農任內,鹽鐵專營、均輸平準、鑄幣算緡等一係列措施,讓漢朝在常年的作戰中幾乎拖垮了主要對手匈奴。
然而,任何變法都會遇到問題。鹽鐵專營在實施時,由於作jian犯科之吏存在,許多官營鹽鐵的質量太差,鹽苦而無法食用,鐵脆而無法耕種,再加上大地主兼並之風盛行,這無疑造成了百姓的極大困擾,成為“與民爭利”的證據。當然,賢良文學也會把這樣的情況無限放大,成為打擊桑弘羊的理由。
其實,賢良文學的深層原因卻是他們不願提及的,那就是,他們仍不願放棄“和親”這一既定策略。和親最早由漢初齊儒劉敬提出,曆代為齊儒學派的賢良文學們所支持。在賢良文學們看來,隻要送出一個女人,就能換來多年無戰事,也讓他們可以繼續坐在書閣裏爭論經義,何樂而不為呢?而桑弘羊的出現,卻助長了武帝好戰之心,這也極大地刺激了賢良文學,使他們最終團結在一起來反對桑弘羊。
於是,由丞相車千秋領首,於漢始元六年夏天,發起了這場對後世影響極深的鹽鐵會議。
太學的所有博士弟,都要參加會議的討論。隻不過,真正能進入核心的,隻能是權力最頂層的那些人,而像衛乙這種剛剛進入太學的學子,則主要是來參觀和學習的。
於是,他們這個時候討論的不是如何在鹽鐵會議上不丟人現眼,卻是關於“中宮之咒”的那塊石碑。自從博士田王孫意外死亡後,這個話題就一直是討論的熱點。
織夢這幾天就常常拉著趙蕪小聲咬耳朵:“這中宮之咒肯定是真的,否則為什麽曾經在宮裏待過的田博士沒能得善終?他們都說,田博士以前和蓋長公主有很多來往的。”
趙蕪當然也知道這事,可她顯然不能把真相說出來,所以隻能轉移話題道:“所以小夏侯博士不願來長安啊,也是這個原因吧?他怕自己來了,也難得善終。你看他上次躲周陽大姑的樣子,想起來都好好笑。”
織夢點頭道:“還好我家公子找了弦姊姊,不用擔心這個詛咒的事了。”趙蕪卻有些好奇地道:“我看山兄這兩天和弦姊姊粘在一起,都不怎麽理你了,你不生氣嗎?”織夢嘟著嘴道:“我一個婢女,哪輪得著生公子的氣啊。公子早就說了他要娶弦姊姊的,這迴總算可以在一起了,我也替他高興呢。”
原來,自從上郡城戰後,姬後山就去龜茲屬國把冰弦接到了身邊,自那以後,兩個人就沒有一刻分開過。大家都勸他要繼續努力進學,可他卻隻顧著求歡。大家勸無可勸,也隻好作罷。
為此,趙蕪還專門問過衛乙,如果他是姬後山會怎麽做。衛乙想了又想,這才鄭重地答道:“我會學阿吉。”
三個人當中,隻有鄭吉是孤身一人,所以也能灑月兌而無拘束。衛乙時常羨慕鄭吉這一點,不過很快的,他的羨慕就會終止了。因為,那個管鄭吉的人,已經出現。她叫素光。
大部人馬一路往南,不ri即進了三輔之地。不過,由於鹽鐵會議是大漢朝廷的一場盛會,各路天下名儒悉數到場。所以像上郡學宮這個最偏遠而不起眼的學宮,一如既往被安排在了接待名單之外。他們必須要自己去找地方住,自己到會議的舉辦地上林苑去報到。
好在施讎提前去信知會了周陽大姑,上次周陽大姑臨走時就承諾了要為他們安排住處,所以就派了一個手下到左馮翊來迎接眾人。這個手下就是素光。
素光是遠嫁烏孫國的解憂公主的幼女。解憂公主雖然自己不能迴歸漢朝,卻把她的女兒都送了迴來,學習漢朝的文學和禮儀。素光很小就來了長安,由於她的母親是當今皇帝名義上的姊姊,所以她也是名義上的長公主的女兒,自然有進入皇室的資格。所以她從小一直跟著中宮史周陽大姑在宮裏長大,如今已是一個溫婉淑慧的小麗人。
素光和鄭吉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兩個階層,但有一點相同,都是來自偏遠地區。素光雖然是皇族後人,卻畢竟是烏孫國的女子,在漢朝人看來依然是帶有蠻夷血統,並非名正言順的公主、郡主。所以她的xing格內向,穿著尤其樸素,總是習慣以粗布土衣示人,這在皇宮中頗有些另類。不過話說迴來,隻要人長得真漂亮,穿什麽衣服都一樣迷人,何況素光還是天下皆知的大美女解憂公主之女,姿容可想而知。
領頭的施讎見來迎接的隻是一個小女,心裏頗有些不悅,初見素光也沒什麽好話,隻是道了聲:“我們自己去找客棧就行,不勞煩大駕了。”
素光一個小女子,被周陽大姑使喚來做這件事,本就沒什麽主心骨,讓那施讎一嗆,心中頓時一陣委屈,就有yu哭的衝動。鄭吉見她可憐,少不得連聲安慰道:“素光小女一片心意,我覺得我們還是跟著她走吧?”
施讎不耐煩地道:“看這架勢,我估模著也不會給我們安排什麽像樣的地方。我還是自己去找舒服一點的住吧,你們要跟她走,隨你們。”說罷就帶著自己手下的門客先走了。
鄭吉又看看身旁其他人。梁丘賀跟孟喜都不好得罪施讎,就說和施讎同去。姬後山則念著和冰弦卿卿我我,說要單獨去找安樂窩,眾人還沒說話,他就拉著冰弦跑了。於是當地就隻剩下衛乙諸人。
衛乙迴頭看看婉嬋和趙蕪,詢問她們的意見。婉嬋卻道:“山兄這幾天總是怪怪的,洞房花燭也不急在這一時吧?怎麽就和大家分開了?”
衛乙笑道:“他這是憋太久了,前兩天在路上,就看他對小弦動手動腳、心癢難搔的樣兒。可是那時候人多,施展不開,這時候到了長安這繁華地,少不得要去**作樂。不過話說迴來,冰弦真是人間的尤物啊,如果我是山兄,我也會這樣的,嘿嘿。”
婉嬋掩嘴一笑,道:“你們兩個,盡是些沒正經的話。”
衛乙又對素光道:“實在對不住你安排的住處,可我迴了長安,總得先去見蘇老頭。這老頭在北海牧羊十九年,前不久總算迴了漢朝,我不去見他,又要被他一陣說。”
素光聽他這話,才真的把眼淚掉了下來,急道:“你們都走了,我迴去卻怎麽和大姑交待啊,她肯定怪我不出力。”
鄭吉繼續笨拙地安慰道:“素光你別哭啊,這不是還有我嗎?雖然我知道大姑安排住處不是因為我,可……”
鄭吉也是一個可憐的孤獨命,整個上郡學宮就他是最沒有存在感的。他的出身卑微,沒有人可以依靠,他能走到今天,全憑他個人的努力。可即便如此,他仍然沒有麵對天下的自信。
婉嬋見狀,便展現出了女王的風采:“本來我也要迴家住的。阿右郎,不如一會兒你去見蘇將軍,我迴家和姑姑說會話,之後就聽素光安排?”
衛乙道聲“好啊,聽小狐君的”。於是便領著蕪、鶴二女進了長安城,到蘇武的府上報到。
自去年匈奴大單於同意蘇武歸漢,這件事便成為了漢朝的大事。各方人等都在行動,要把即將迴來的這個大功臣爭取到自己的陣營。因為蘇武北海持節牧羊,其名聲早已被大漢臣民神化,乃是忠義的象征。把他爭取到自己這邊,無疑能讓自己的忠誠度加上很多分。
蘇武自己當然也知道,所以他自啟程之ri起便刻意低調,連他這些年最親的養子衛乙也沒有去管,一迴到長安,就把自己關在了府上,拒絕見客。
“蘇將軍有令,他今天不見客人。”蘇武府門外,一個小子將衛乙三人攔住了。
衛乙斜眼看了那小子一眼,不屑地問:“你誰呀?我是客人嗎?我陪蘇老頭在北海牧羊的時候,你小子還在吃nai呢。”
說罷,衛乙就要往裏闖,誰知那小子也不相讓,狠狠地把衛乙往迴推,一麵說道:“我是右將軍張安世的兒子張彭祖。蘇將軍說了,他尤其不想見的,就是那個叫衛乙的豎子。”
衛乙輕罵一聲:“這老頭月信又來了,理他作甚。鶴姊姊,張彭祖交給你了。”
拓拔鶴聞令,當即上前,手隻一揚,那張彭祖便聞聲倒地。這個右將軍的兒子,認輸倒是幹脆。
衛乙微作一笑,道一聲“你小子有眼xing,會看事”,便急步進了蘇武府,直奔會客堂。
衛乙還沒進門,就大聲叫了起來:“老頭兒,你找看門兒的也不找個硬氣點的,你是不肯花錢吧?”那蘇武聽到這個煞星來了,當即在堂內捶胸頓足,大叫道:“豎子啊豎子,老夫難得清靜幾天,怎麽又碰上你了啊?昆侖神,顯靈把這妖孽收了吧。”衛乙笑道:“昆侖神說了,他不收妖孽,妖孽都歸你這個神仙管。”
說話時,衛乙已經進了客堂,他一眼就看到了正座上的蘇武,還是那個嘴上發狠、心裏念叨的模樣。衛乙上次不辭而別,著實讓他又氣又擔心,此時見了,這心裏才總算放下念想。
不過,客堂上另一個人立即吸住了衛乙的目光,讓衛乙奔跑的動作刹那間停下來。時間,也隨之凝固。
一個少年公子,比衛乙小六歲,臉上還帶著明顯的稚氣,但更多卻是英氣。而他的座旁有一柄寶劍,衛乙認得,那是折奴劍。
折奴劍的主人,原本是拓拔陵,後來是拓拔鶴。現在,它的主人是——皇曾孫劉病已。
(按:洞房一詞,原本是指男女歡愛的場所,如司馬相如《長門賦》就有“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的句子。)
;
============================================
鹽鐵會議,是諸賢良文學發起的挑戰桑弘羊的一次會議。武帝朝,為了支撐對匈奴的大規模作戰,桑弘羊臨危受命,撐起了整個漢朝的財賦體係。在他的大司農任內,鹽鐵專營、均輸平準、鑄幣算緡等一係列措施,讓漢朝在常年的作戰中幾乎拖垮了主要對手匈奴。
然而,任何變法都會遇到問題。鹽鐵專營在實施時,由於作jian犯科之吏存在,許多官營鹽鐵的質量太差,鹽苦而無法食用,鐵脆而無法耕種,再加上大地主兼並之風盛行,這無疑造成了百姓的極大困擾,成為“與民爭利”的證據。當然,賢良文學也會把這樣的情況無限放大,成為打擊桑弘羊的理由。
其實,賢良文學的深層原因卻是他們不願提及的,那就是,他們仍不願放棄“和親”這一既定策略。和親最早由漢初齊儒劉敬提出,曆代為齊儒學派的賢良文學們所支持。在賢良文學們看來,隻要送出一個女人,就能換來多年無戰事,也讓他們可以繼續坐在書閣裏爭論經義,何樂而不為呢?而桑弘羊的出現,卻助長了武帝好戰之心,這也極大地刺激了賢良文學,使他們最終團結在一起來反對桑弘羊。
於是,由丞相車千秋領首,於漢始元六年夏天,發起了這場對後世影響極深的鹽鐵會議。
太學的所有博士弟,都要參加會議的討論。隻不過,真正能進入核心的,隻能是權力最頂層的那些人,而像衛乙這種剛剛進入太學的學子,則主要是來參觀和學習的。
於是,他們這個時候討論的不是如何在鹽鐵會議上不丟人現眼,卻是關於“中宮之咒”的那塊石碑。自從博士田王孫意外死亡後,這個話題就一直是討論的熱點。
織夢這幾天就常常拉著趙蕪小聲咬耳朵:“這中宮之咒肯定是真的,否則為什麽曾經在宮裏待過的田博士沒能得善終?他們都說,田博士以前和蓋長公主有很多來往的。”
趙蕪當然也知道這事,可她顯然不能把真相說出來,所以隻能轉移話題道:“所以小夏侯博士不願來長安啊,也是這個原因吧?他怕自己來了,也難得善終。你看他上次躲周陽大姑的樣子,想起來都好好笑。”
織夢點頭道:“還好我家公子找了弦姊姊,不用擔心這個詛咒的事了。”趙蕪卻有些好奇地道:“我看山兄這兩天和弦姊姊粘在一起,都不怎麽理你了,你不生氣嗎?”織夢嘟著嘴道:“我一個婢女,哪輪得著生公子的氣啊。公子早就說了他要娶弦姊姊的,這迴總算可以在一起了,我也替他高興呢。”
原來,自從上郡城戰後,姬後山就去龜茲屬國把冰弦接到了身邊,自那以後,兩個人就沒有一刻分開過。大家都勸他要繼續努力進學,可他卻隻顧著求歡。大家勸無可勸,也隻好作罷。
為此,趙蕪還專門問過衛乙,如果他是姬後山會怎麽做。衛乙想了又想,這才鄭重地答道:“我會學阿吉。”
三個人當中,隻有鄭吉是孤身一人,所以也能灑月兌而無拘束。衛乙時常羨慕鄭吉這一點,不過很快的,他的羨慕就會終止了。因為,那個管鄭吉的人,已經出現。她叫素光。
大部人馬一路往南,不ri即進了三輔之地。不過,由於鹽鐵會議是大漢朝廷的一場盛會,各路天下名儒悉數到場。所以像上郡學宮這個最偏遠而不起眼的學宮,一如既往被安排在了接待名單之外。他們必須要自己去找地方住,自己到會議的舉辦地上林苑去報到。
好在施讎提前去信知會了周陽大姑,上次周陽大姑臨走時就承諾了要為他們安排住處,所以就派了一個手下到左馮翊來迎接眾人。這個手下就是素光。
素光是遠嫁烏孫國的解憂公主的幼女。解憂公主雖然自己不能迴歸漢朝,卻把她的女兒都送了迴來,學習漢朝的文學和禮儀。素光很小就來了長安,由於她的母親是當今皇帝名義上的姊姊,所以她也是名義上的長公主的女兒,自然有進入皇室的資格。所以她從小一直跟著中宮史周陽大姑在宮裏長大,如今已是一個溫婉淑慧的小麗人。
素光和鄭吉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兩個階層,但有一點相同,都是來自偏遠地區。素光雖然是皇族後人,卻畢竟是烏孫國的女子,在漢朝人看來依然是帶有蠻夷血統,並非名正言順的公主、郡主。所以她的xing格內向,穿著尤其樸素,總是習慣以粗布土衣示人,這在皇宮中頗有些另類。不過話說迴來,隻要人長得真漂亮,穿什麽衣服都一樣迷人,何況素光還是天下皆知的大美女解憂公主之女,姿容可想而知。
領頭的施讎見來迎接的隻是一個小女,心裏頗有些不悅,初見素光也沒什麽好話,隻是道了聲:“我們自己去找客棧就行,不勞煩大駕了。”
素光一個小女子,被周陽大姑使喚來做這件事,本就沒什麽主心骨,讓那施讎一嗆,心中頓時一陣委屈,就有yu哭的衝動。鄭吉見她可憐,少不得連聲安慰道:“素光小女一片心意,我覺得我們還是跟著她走吧?”
施讎不耐煩地道:“看這架勢,我估模著也不會給我們安排什麽像樣的地方。我還是自己去找舒服一點的住吧,你們要跟她走,隨你們。”說罷就帶著自己手下的門客先走了。
鄭吉又看看身旁其他人。梁丘賀跟孟喜都不好得罪施讎,就說和施讎同去。姬後山則念著和冰弦卿卿我我,說要單獨去找安樂窩,眾人還沒說話,他就拉著冰弦跑了。於是當地就隻剩下衛乙諸人。
衛乙迴頭看看婉嬋和趙蕪,詢問她們的意見。婉嬋卻道:“山兄這幾天總是怪怪的,洞房花燭也不急在這一時吧?怎麽就和大家分開了?”
衛乙笑道:“他這是憋太久了,前兩天在路上,就看他對小弦動手動腳、心癢難搔的樣兒。可是那時候人多,施展不開,這時候到了長安這繁華地,少不得要去**作樂。不過話說迴來,冰弦真是人間的尤物啊,如果我是山兄,我也會這樣的,嘿嘿。”
婉嬋掩嘴一笑,道:“你們兩個,盡是些沒正經的話。”
衛乙又對素光道:“實在對不住你安排的住處,可我迴了長安,總得先去見蘇老頭。這老頭在北海牧羊十九年,前不久總算迴了漢朝,我不去見他,又要被他一陣說。”
素光聽他這話,才真的把眼淚掉了下來,急道:“你們都走了,我迴去卻怎麽和大姑交待啊,她肯定怪我不出力。”
鄭吉繼續笨拙地安慰道:“素光你別哭啊,這不是還有我嗎?雖然我知道大姑安排住處不是因為我,可……”
鄭吉也是一個可憐的孤獨命,整個上郡學宮就他是最沒有存在感的。他的出身卑微,沒有人可以依靠,他能走到今天,全憑他個人的努力。可即便如此,他仍然沒有麵對天下的自信。
婉嬋見狀,便展現出了女王的風采:“本來我也要迴家住的。阿右郎,不如一會兒你去見蘇將軍,我迴家和姑姑說會話,之後就聽素光安排?”
衛乙道聲“好啊,聽小狐君的”。於是便領著蕪、鶴二女進了長安城,到蘇武的府上報到。
自去年匈奴大單於同意蘇武歸漢,這件事便成為了漢朝的大事。各方人等都在行動,要把即將迴來的這個大功臣爭取到自己的陣營。因為蘇武北海持節牧羊,其名聲早已被大漢臣民神化,乃是忠義的象征。把他爭取到自己這邊,無疑能讓自己的忠誠度加上很多分。
蘇武自己當然也知道,所以他自啟程之ri起便刻意低調,連他這些年最親的養子衛乙也沒有去管,一迴到長安,就把自己關在了府上,拒絕見客。
“蘇將軍有令,他今天不見客人。”蘇武府門外,一個小子將衛乙三人攔住了。
衛乙斜眼看了那小子一眼,不屑地問:“你誰呀?我是客人嗎?我陪蘇老頭在北海牧羊的時候,你小子還在吃nai呢。”
說罷,衛乙就要往裏闖,誰知那小子也不相讓,狠狠地把衛乙往迴推,一麵說道:“我是右將軍張安世的兒子張彭祖。蘇將軍說了,他尤其不想見的,就是那個叫衛乙的豎子。”
衛乙輕罵一聲:“這老頭月信又來了,理他作甚。鶴姊姊,張彭祖交給你了。”
拓拔鶴聞令,當即上前,手隻一揚,那張彭祖便聞聲倒地。這個右將軍的兒子,認輸倒是幹脆。
衛乙微作一笑,道一聲“你小子有眼xing,會看事”,便急步進了蘇武府,直奔會客堂。
衛乙還沒進門,就大聲叫了起來:“老頭兒,你找看門兒的也不找個硬氣點的,你是不肯花錢吧?”那蘇武聽到這個煞星來了,當即在堂內捶胸頓足,大叫道:“豎子啊豎子,老夫難得清靜幾天,怎麽又碰上你了啊?昆侖神,顯靈把這妖孽收了吧。”衛乙笑道:“昆侖神說了,他不收妖孽,妖孽都歸你這個神仙管。”
說話時,衛乙已經進了客堂,他一眼就看到了正座上的蘇武,還是那個嘴上發狠、心裏念叨的模樣。衛乙上次不辭而別,著實讓他又氣又擔心,此時見了,這心裏才總算放下念想。
不過,客堂上另一個人立即吸住了衛乙的目光,讓衛乙奔跑的動作刹那間停下來。時間,也隨之凝固。
一個少年公子,比衛乙小六歲,臉上還帶著明顯的稚氣,但更多卻是英氣。而他的座旁有一柄寶劍,衛乙認得,那是折奴劍。
折奴劍的主人,原本是拓拔陵,後來是拓拔鶴。現在,它的主人是——皇曾孫劉病已。
(按:洞房一詞,原本是指男女歡愛的場所,如司馬相如《長門賦》就有“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的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