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病坊。姬後山要找石漆,可冰弦卻似完全沒有聽說過,姬後山也隻好作罷。於是,兩人又好生膩了半天,姬後山才與衛乙二人快馬迴上郡。
迴到上郡學宮時已是午夜,可趙蕪還沒有睡,正焦急地等著。好容易等到了衛乙,這才鬆口氣,忙將準備好的熱水食物送上,又替他準備洗澡水。衛乙見她忙碌,便心疼道:“我覺得我們需要個婢子,讓蕪兒做這些事,真讓人心疼。”
趙蕪好奇地問:“你怎麽突然說這個?”
衛乙便將今天遇到田惜的事和趙蕪說了一遍,又道:“我想要她,不知道為什麽,我一見到她心裏就忍不住保護她的**。”
趙蕪一聽這個,當即把洗澡水一扔,就跑到了旁邊躲起來。衛乙一見,就知道趙蕪的醋勁又上來了,便過去連聲安慰道:“我知道我這樣見一個愛一個不好,可總比山兄好一點吧?那個田惜像你小柔姊姊,我很喜歡她楚楚可憐的樣子,我……”
他的話還沒說完,趙蕪就扭過頭來,急言道:“要就要唄,哼,你們男的不都是這樣。討厭,真討厭,前麵一個沒來由的女醫者,現在又是個可憐的女殺手。你要喜歡,為什麽不喜歡個正正經經的女子家,也好讓我信服啊,為什麽你偏偏喜歡得這麽不著邊際?反正,你誰都可以喜歡,我管不著,不要和我說,哼!”
衛乙歎一口氣,他是早知道眼前這小女是出了名的醋壇子,經常讓他無可奈何。可換過頭來想,若非趙蕪這樣的xing格,他也不會走出北海來闖蕩世界。若是他的身邊人都像婉嬋那樣,所有事都順著自己,那麽自己也就真的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了。
衛乙搖了搖頭,這個事情隻好先擱下,先把趙蕪哄開心再說。這一個晚上,兩人自然又少不得一番折騰,不必細說。
第二天繼續迴到學署幹活。剛一進門,就見鄭吉跑過來急切地道:“乙兄,我想到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麽一定要用水液凝結的辦法呢?為什麽一定要造一個jing度這麽高的冷熱儀呢?”
衛乙有些驚訝於他的奇怪問題,因為這個叫鄭吉的遊俠一直很低調,好像從來沒有什麽越軌的行為。於是衛乙問:“你一定想到了什麽才這麽說的吧?”
鄭吉道:“嗯,我覺得我們可以改變思路,不要局限在僅僅製作一個冷熱儀。我們的目標不是為了幫助醋坊控製開壇的時間嗎?通過冷熱的變化決定開壇時間,這是通常傳統的做法。可那是因為傳統都是通過人手來判定,而我們現在是要造工具,工具的用途可以比人手更廣泛。乙兄你想,開壇的原因是什麽?開壇的原因是小米發酵會把水汽吸幹,開壇就是為了把外麵的新氣重新放進壇中。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麽不把冷熱儀,改成燥濕儀?燥濕儀相較而言原理更簡單,製作起來也更加容易。有這樣簡單的工具,我們為什麽要舍近求遠?”
他說得異常興奮,顯然這是他自認為天才的想法,經過了反複的斟酌才得出的。可衛乙卻有些擔憂。衛乙當然完全同意鄭吉的主意,可他擔憂這違背了she策的初衷。
於是他道:“要不等小狐君和山兄來了再聽聽他們的意見吧?”
學署的zhongyang,四個學子正在緊張地討論鄭吉的想法。因為天才的主意沒有得到大家的首肯,鄭吉顯得有些失落,正低著頭發呆。所以就由衛乙代為陳述了他的話。
婉嬋拿過了一些昨天鄭吉嚐試的結果。昨天大家都出去遊玩了,隻有鄭吉一個人躲在這裏繼續用功。他又嚐試了許多可能,但都難以達到想要的jing度,於是他才想到從別的途徑解決這問題。大家看著他試驗記錄的一大卷數據,就知道他下了多少苦功。可是……
姬後山第一個反對了,“梁丘師兄說得很明白,是要讓我們造一個冷熱儀。針對香醋坊,那隻是不同的具體情況。我們做工具,也不完全是為了醋坊用的吧?”
“那我們是給誰用?”衛乙當先懷疑起來。
“呃……”姬後山被他一問,登時語塞,他隻能退步道,“讓太學的博士弟來製作工具,其目的到底是什麽,這個我也說不上來。要不我們去問問夏侯郎中?”
衛乙卻堅決地道:“不去!夏侯郎中的態度那麽冷淡,問他又能問出什麽來。我覺得,就由小狐君拿主意好了,她是我們的署令,她說做冷熱儀,我們就接著做冷熱儀,她說做燥濕儀,我們就改做燥濕儀。”
壓力又迴到了婉嬋這裏。婉嬋一直低垂著頭,沒有說話。於她來說,她當然願意去嚐試新鮮事物,她的思維是相當靈便的。可這個任務又關係到四個人未來是否能進階,並不是可以隨便由著xing子來。正如姬後山說的,他們都吃不準任務本身到底意味著什麽。或許,整個上郡學宮,其實都沒人知道做這件事的最終目的到底是什麽吧?
婉嬋想了半天,仍然拿不定主意,隻是不停搖頭,卻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四個人就這樣陷入了緊張的沉默中。
這時,趙蕪突然插言道:“衛小乙,既然大家都拿不準主意,為什麽不用你的銅錢來決定?”
“銅錢?”其餘三人俱都吃驚地一愣。
大家都知道,衛乙的脖子上一直掛著一枚五銖錢,錢是由漂亮的繩子穿著,據說這是趙蕪jing心編織的,是愛的禮物。莫非這銅錢還有別的功用?
趙蕪見大家遲疑,忙解釋道:“衛小乙在不知該如何抉擇的時候,就會用這枚五銖錢來決定事,他說這就是上天的旨意,做人不能逆天而行,一定要順從天的意思。”
三人繼續驚訝地麵麵相覷,姬後山訝異地道:“乙兄,雖然我們修行的是《易》科,但是‘善為易者不占’,你怎麽卻很相信這個?”
衛乙卻鄭重地將頸上的銅錢取下來放在手上,正se道:“我用銅錢占卜,並不是來了上郡才有的習慣。《易》自有其玄妙之處,不可偏聽偏信,也不必全部否定。在我看來,很多時候實際情況的變化都遠比我們的預期要複雜麻煩得多,就像現在這個醋坊的任務一樣。往往費盡心血想出一個選擇好的辦法,卻極容易因為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與其那樣浪費時間,不如將抉擇交給命運,這反而是最高效的。所以,這枚銅錢的價值,算是一個心理暗示吧,它指點給我一個方向,讓我朝著這個方向走下去。隻要堅定地走,便總有收獲。怎麽樣,你們願意讓這五銖錢來決定嗎?”
三個人聽得都不自禁地產生了興趣。他們來上郡學宮田王孫手下參修《易》經,目前還隻是起步階段,對於《易》的認識仍然較為淺薄。可衛乙因為有著古衛國的傳統,反是對《易》的認識勝過三人。
在正統儒家來說,一向都是“敬鬼神而遠之”,他們還從來沒有想過要將命運交給上蒼。難道說,作為博士弟的他們,竟然要將所有的事由這一半一半幾率的銅錢來決定?如果每次都這樣做,那儒家的有為之道何在,與道家無為又有什麽本質差別?
然而,如果不這樣做,誰又能決定下一步該怎麽走?鄭吉多次的試驗已經表明,要製作足夠jing度的冷熱儀,在他們目前所掌握的材料和技術水平上,似乎是很難達到的。當然他們可以繼續等待“石漆”出現那一天,可那顯然並不現實。就算衛乙從他那本《妙聞集注》裏知道上郡有石漆,可上郡這麽大,石漆又在哪裏呢?所以,目前最現實的途徑,正是鄭吉說的燥濕儀,他們沒理由不去嚐試。但前提是,他們要承擔誤解題目的風險,而這個風險,又可能是致命的。
三個學子都是極度聰明的人,他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同樣的情況。他們明白,若不將決定交給命運,似乎眼下的確沒有別的更好辦法。於是,他們隻能艱難地點了頭。
衛乙將銅錢高高拋起,落下,這一迴銅錢相當幹脆,它躺到了正麵。
按照事先的約定,正麵就意味著執行鄭吉的主意,改冷熱儀為燥濕儀。
;
迴到上郡學宮時已是午夜,可趙蕪還沒有睡,正焦急地等著。好容易等到了衛乙,這才鬆口氣,忙將準備好的熱水食物送上,又替他準備洗澡水。衛乙見她忙碌,便心疼道:“我覺得我們需要個婢子,讓蕪兒做這些事,真讓人心疼。”
趙蕪好奇地問:“你怎麽突然說這個?”
衛乙便將今天遇到田惜的事和趙蕪說了一遍,又道:“我想要她,不知道為什麽,我一見到她心裏就忍不住保護她的**。”
趙蕪一聽這個,當即把洗澡水一扔,就跑到了旁邊躲起來。衛乙一見,就知道趙蕪的醋勁又上來了,便過去連聲安慰道:“我知道我這樣見一個愛一個不好,可總比山兄好一點吧?那個田惜像你小柔姊姊,我很喜歡她楚楚可憐的樣子,我……”
他的話還沒說完,趙蕪就扭過頭來,急言道:“要就要唄,哼,你們男的不都是這樣。討厭,真討厭,前麵一個沒來由的女醫者,現在又是個可憐的女殺手。你要喜歡,為什麽不喜歡個正正經經的女子家,也好讓我信服啊,為什麽你偏偏喜歡得這麽不著邊際?反正,你誰都可以喜歡,我管不著,不要和我說,哼!”
衛乙歎一口氣,他是早知道眼前這小女是出了名的醋壇子,經常讓他無可奈何。可換過頭來想,若非趙蕪這樣的xing格,他也不會走出北海來闖蕩世界。若是他的身邊人都像婉嬋那樣,所有事都順著自己,那麽自己也就真的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了。
衛乙搖了搖頭,這個事情隻好先擱下,先把趙蕪哄開心再說。這一個晚上,兩人自然又少不得一番折騰,不必細說。
第二天繼續迴到學署幹活。剛一進門,就見鄭吉跑過來急切地道:“乙兄,我想到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麽一定要用水液凝結的辦法呢?為什麽一定要造一個jing度這麽高的冷熱儀呢?”
衛乙有些驚訝於他的奇怪問題,因為這個叫鄭吉的遊俠一直很低調,好像從來沒有什麽越軌的行為。於是衛乙問:“你一定想到了什麽才這麽說的吧?”
鄭吉道:“嗯,我覺得我們可以改變思路,不要局限在僅僅製作一個冷熱儀。我們的目標不是為了幫助醋坊控製開壇的時間嗎?通過冷熱的變化決定開壇時間,這是通常傳統的做法。可那是因為傳統都是通過人手來判定,而我們現在是要造工具,工具的用途可以比人手更廣泛。乙兄你想,開壇的原因是什麽?開壇的原因是小米發酵會把水汽吸幹,開壇就是為了把外麵的新氣重新放進壇中。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麽不把冷熱儀,改成燥濕儀?燥濕儀相較而言原理更簡單,製作起來也更加容易。有這樣簡單的工具,我們為什麽要舍近求遠?”
他說得異常興奮,顯然這是他自認為天才的想法,經過了反複的斟酌才得出的。可衛乙卻有些擔憂。衛乙當然完全同意鄭吉的主意,可他擔憂這違背了she策的初衷。
於是他道:“要不等小狐君和山兄來了再聽聽他們的意見吧?”
學署的zhongyang,四個學子正在緊張地討論鄭吉的想法。因為天才的主意沒有得到大家的首肯,鄭吉顯得有些失落,正低著頭發呆。所以就由衛乙代為陳述了他的話。
婉嬋拿過了一些昨天鄭吉嚐試的結果。昨天大家都出去遊玩了,隻有鄭吉一個人躲在這裏繼續用功。他又嚐試了許多可能,但都難以達到想要的jing度,於是他才想到從別的途徑解決這問題。大家看著他試驗記錄的一大卷數據,就知道他下了多少苦功。可是……
姬後山第一個反對了,“梁丘師兄說得很明白,是要讓我們造一個冷熱儀。針對香醋坊,那隻是不同的具體情況。我們做工具,也不完全是為了醋坊用的吧?”
“那我們是給誰用?”衛乙當先懷疑起來。
“呃……”姬後山被他一問,登時語塞,他隻能退步道,“讓太學的博士弟來製作工具,其目的到底是什麽,這個我也說不上來。要不我們去問問夏侯郎中?”
衛乙卻堅決地道:“不去!夏侯郎中的態度那麽冷淡,問他又能問出什麽來。我覺得,就由小狐君拿主意好了,她是我們的署令,她說做冷熱儀,我們就接著做冷熱儀,她說做燥濕儀,我們就改做燥濕儀。”
壓力又迴到了婉嬋這裏。婉嬋一直低垂著頭,沒有說話。於她來說,她當然願意去嚐試新鮮事物,她的思維是相當靈便的。可這個任務又關係到四個人未來是否能進階,並不是可以隨便由著xing子來。正如姬後山說的,他們都吃不準任務本身到底意味著什麽。或許,整個上郡學宮,其實都沒人知道做這件事的最終目的到底是什麽吧?
婉嬋想了半天,仍然拿不定主意,隻是不停搖頭,卻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四個人就這樣陷入了緊張的沉默中。
這時,趙蕪突然插言道:“衛小乙,既然大家都拿不準主意,為什麽不用你的銅錢來決定?”
“銅錢?”其餘三人俱都吃驚地一愣。
大家都知道,衛乙的脖子上一直掛著一枚五銖錢,錢是由漂亮的繩子穿著,據說這是趙蕪jing心編織的,是愛的禮物。莫非這銅錢還有別的功用?
趙蕪見大家遲疑,忙解釋道:“衛小乙在不知該如何抉擇的時候,就會用這枚五銖錢來決定事,他說這就是上天的旨意,做人不能逆天而行,一定要順從天的意思。”
三人繼續驚訝地麵麵相覷,姬後山訝異地道:“乙兄,雖然我們修行的是《易》科,但是‘善為易者不占’,你怎麽卻很相信這個?”
衛乙卻鄭重地將頸上的銅錢取下來放在手上,正se道:“我用銅錢占卜,並不是來了上郡才有的習慣。《易》自有其玄妙之處,不可偏聽偏信,也不必全部否定。在我看來,很多時候實際情況的變化都遠比我們的預期要複雜麻煩得多,就像現在這個醋坊的任務一樣。往往費盡心血想出一個選擇好的辦法,卻極容易因為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與其那樣浪費時間,不如將抉擇交給命運,這反而是最高效的。所以,這枚銅錢的價值,算是一個心理暗示吧,它指點給我一個方向,讓我朝著這個方向走下去。隻要堅定地走,便總有收獲。怎麽樣,你們願意讓這五銖錢來決定嗎?”
三個人聽得都不自禁地產生了興趣。他們來上郡學宮田王孫手下參修《易》經,目前還隻是起步階段,對於《易》的認識仍然較為淺薄。可衛乙因為有著古衛國的傳統,反是對《易》的認識勝過三人。
在正統儒家來說,一向都是“敬鬼神而遠之”,他們還從來沒有想過要將命運交給上蒼。難道說,作為博士弟的他們,竟然要將所有的事由這一半一半幾率的銅錢來決定?如果每次都這樣做,那儒家的有為之道何在,與道家無為又有什麽本質差別?
然而,如果不這樣做,誰又能決定下一步該怎麽走?鄭吉多次的試驗已經表明,要製作足夠jing度的冷熱儀,在他們目前所掌握的材料和技術水平上,似乎是很難達到的。當然他們可以繼續等待“石漆”出現那一天,可那顯然並不現實。就算衛乙從他那本《妙聞集注》裏知道上郡有石漆,可上郡這麽大,石漆又在哪裏呢?所以,目前最現實的途徑,正是鄭吉說的燥濕儀,他們沒理由不去嚐試。但前提是,他們要承擔誤解題目的風險,而這個風險,又可能是致命的。
三個學子都是極度聰明的人,他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同樣的情況。他們明白,若不將決定交給命運,似乎眼下的確沒有別的更好辦法。於是,他們隻能艱難地點了頭。
衛乙將銅錢高高拋起,落下,這一迴銅錢相當幹脆,它躺到了正麵。
按照事先的約定,正麵就意味著執行鄭吉的主意,改冷熱儀為燥濕儀。
;